第一图书网

写给青年

罗家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2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罗家伦  

页数:

169  

字数:

97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罗家伦先生的一部演讲稿集。 现代中国是社会大转变大动荡的时期,旧有的封建伦理体系崩溃,新的主导体系尚未形成。社会没有信仰,个人价值观念流于涣散,五花八门,良莠不齐。而后日军侵华,抗战爆发。内忧外患不断加重,民族存亡系于一线。 这些演讲就是鉴于当时严峻的现状和艰难的时局而发的。作者就当时青年人群中大量存在的人生观格调低下甚至没有人生观,价值观腐朽陈旧甚至有违常理,囿于各种私利机心而导致道德意识淡薄等等问题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演讲。旨在呼唤青年树立崇高境界的理想,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实践,做有为于民族和国家的人。 全书文字流畅,感情激昂,处处洋溢着清新、明快、鲜活、向上的气息,比之陈腐说教生动,比之庄严训导活泼。而书中大部分篇章所体现的进步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闪光的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

罗家伦,1897—1969, 浙江绍兴人,字志希。1917年入北京大学,曾参与发起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后赴欧美留学。1926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驻印度大使。1950年到台湾后,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讲 建立新人生观第二讲 道德的勇气第三讲 知识的责任第四讲 弱是罪恶,强而不暴是美第五讲 恢复唐以前形体美的标准第六讲 侠出于伟大的同情第七讲 荣誉与爱荣誉第八讲 运动家的风度第九讲 悲惨与乐观第十讲 扭开命定论与机械论的锁链第十一讲 从完成责任到实现权利第十二讲 目的与手段第十三讲 创造与占有第十四讲 学问与智慧第十五讲 文化的修养第十六讲 信仰、理想、热忱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新的人生哲学不是专讲“应该”,而是要讲“不行”;不专恃权威或传统,乃要以理智来审察现实的要求和生存的条件;不专讲良心良知,而讲整个人生及其性格风度的养成,并从经历和习惯中树立其理想的生活。所以,新的人生观是动的人生观,是创造的人生观,也是大我的人生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写给青年 PDF格式下载



青年人值得一看


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各个方面的优秀!对于商家,应该做完善到位的服务,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从客户最希望做的事情做起,从客户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力求达到优秀的品牌形象。


质量很好,书很好


那一代人同当代人的思维差别还真大.


罗家伦此书从青年的成长与发展着眼,时代感强,思想性强,直至今日仍有启发意义


再看看这个时代的青年缺少的东西克己精进,志虑忠纯


该书作者罗家伦曾是清华大学首任校长,他在此书中回答了当时青年关于知识、关于荣誉、关于创造和占有、关于学问和智慧等问题,虽岁月久远,如今读来,一点也感觉不到时间隔阂,恍若今天的青年提出问题,由作者娓娓道来,一一解惑,受益非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我是人民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初读过这本书。我认为这是一本解决当代大学生多方面困惑的书,从理想、审美、知识、道德各方面给如今思想混乱、缺乏主流思想意识的大学以指导作用。当我后来查到本书居然是作者在五四时期写的时候,不禁很惊讶,因为作为21世纪大学生的我,读起这本书来仍然觉得如此贴切、如此有说服力,就像一个强有力而又亲切的长者在谆谆教诲一样,希望我的同学们都能读到这本书,其思想精神对塑造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非常有启示。


真的很盗版打击盗版啊~几不爽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