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健康学
2009-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董维真 编
302
由美国华人人文社会科学教授协会会长鲁曙明教授总主编的“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与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朋友见面,我感到由衷地高兴。人类的全部知识是由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部分组成的。然而,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各学科都是相互交叉起作用的。人类的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靠某个单一的学科来完成的。人类的福祉需要仰仗的不仅包括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还包括以人类本身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有相当一段时间,由于特殊的原因,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全面,自觉不自觉地轻视人文社会科学,有的甚至将“科教兴国”褊狭地扭曲为“技术兴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窘境,产生一系列问题甚至付出沉重代价:人文缺失、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技术至上、价值扭曲、诚信沦丧、急功近利、浮躁浅薄、对大自然的无情索取、对传统文化的漠视蔑视……实在令人遗憾,令人痛切。正因为如此,多年来,我在不同场合,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多次大声疾呼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人类的社会发展和生活实践都发生作用,但作用的方式各有不同。自然科学经过由基础理论向应用研究的转化,其成果可以物化和体现在技术当中。新技术一旦出现,就给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展现新的前景,这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文社会科学则不同。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公共健康学领域的一些前沿课题,包括人口健康术语定义问题、健康测量理论,健康寿命研究。医疗体制改革、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赡养、青少年与毒品、医疗服务中的文化适从力等。本书作者既有国际上著名的公共健康学界的专家,也有健康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等。作者的多学科背景如实地反映了公共健康学的多学科本质,他们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让看似复杂的公共健康问题浅显易懂。
董维真,任教于滑铁卢大学社会学系和多伦多大学公共健康学系,并且是加拿大国际发展署的健康项目咨询专家,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的访问教授。她在海牙的社会研究院获得了发展研究硕士学位,在多伦多大学取得了社会学博士学位。她曾是加拿大健康研究院的纪念鲁道夫·弗尔考博士后研究员和多伦多大学蒙克国际研究中心健康与社会比较专业的卢琵纳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比较医疗制度、医疗筹资模式、医疗可及性、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以及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行为的转化问题等,开设的课程包括比较医疗体制、健康社会学、研究设计、社会研究方法导论和定性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人口健康与公共健康学 第一章 人口健康测量理论 第二章 人口健康概念探讨 第三章 健康寿命研究 第二部分 社会人群与公共健康学 第四章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赡养 第五章 毒品与健康 第六章 医疗保健中的文化适从力 第三部分 多学科共建的公共健康学 第七章 医疗体制研究——东亚地区医疗体制改革的比较分析纲要 潘家鸿 和经纬 第八章 经济学方法与公共健康 第九章 地理信息系统方法与公共健康 第四部分 关注社会和社区的公共健康学 第十章 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第十一章 社区环境与健康 第十二章 公共健康危机应对
第一部分 人口健康与公共健康学第一章 人口健康测量理论 引言为了保证士兵和劳动力的健康,改善贫穷人口的健康状况,或者出于其他种种目的,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对人口健康的测量很感兴趣。这一章回顾了人口健康指标迄今为止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应用。为了改善人口健康并增加数据间的可比性,我们需要以更加有效、全面、透明和标准化的方式来测量和报告人口健康。这些度量标准需要在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中被联系起来,对人口健康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整合。本章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框架。 第一节 健康指标的应用健康指标的应用对人口健康总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即有利于改善人口健康,减少健康不平等。健康指标通过以下关键应用来实现这个目标:倡导、获得可信度、管理、改进测量质量和研究(Anderson,2003:13)。人们一般都认为指标在这些方面是有用的,但是却常常缺乏证据或对指标进行充分的评估。以下指标评估的部分将对这一阿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倡导是人口健康指标最早的应用之一,并且仍然是改善人口健康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例如,受洗和死亡登记带来了19世纪中期在哈利法克斯和圣约翰地区及马萨诸塞和英格兰地区的“婴儿死亡率”的对比,导致市政当局因蒙羞而不得不采取措施改善卫生条件(Qmis,2003:73-101)。
《公共健康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