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哀痛日记

[法] 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著,[法] 娜塔丽•莱热(Nathalie Léger)整理、注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法] 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著,[法] 娜塔丽•莱热(Nathalie Léger)整理、注释  

页数:

297  

译者:

怀宇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1977年10月25日,罗兰?巴尔特的母亲在经历了半年疾病折磨之后辞世。母亲的故去,使罗兰?巴尔特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他从母亲逝去的翌日就开始写《哀痛日记》,历时近两年。
  这是一部特别的日记,共330块纸片,短小而沉痛的话语,记录下了他的哀痛经历、伴随着哀痛而起的对母亲的思念,以及他对于哀痛这种情感的思考和认识。

作者简介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是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书籍目录

哀痛日记 1977年10月26日-1978年6月21日
1977年10月26日
10月27日
10月28日
10月29日
10月30日
10月31日
11月1日
11月2日
11月3日
11月4日
11月5日
11月6日
11月9日
11月10日
11月11日
11月12日
11月14日
11月15日
11月16日
11月17日
11月18日
11月19日
11月21日
11月22日
11月23日
11月24日
1977年11月25日
11月26日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12月3日
12月5日
12月7日
12月8日
12月9日
12月11日
1977年12月27日
1977年12月29日
1978年1月1日
1月8日
1978年1月16日
1978年1月17日
1978年1月18日
1978年1月22日
1978年2月12日
1978年2月16日
1978年2月18日
1978年2月21日
1978年3月2日
1978年3月6日
1978年3月19日
1978年3月20日
1978年3月22日
1978年3月23日
1978年3月24日
1978年3月25日
1978年4月1日
1978年4月2日
1978年4月3日
1978年4月10日
大约1978年4月12日
马拉喀什,1978年4月18日
卡萨布兰卡,1978年4月21日
卡萨布兰卡,1978年4月27日,返回巴黎前的早晨
……
日记续篇 1978年6月24日-1978年10月25日
新日记续篇 1978年10月25日-1979年9月15日
一些未注明日期的片段
关于母亲的点滴记录
罗兰·巴尔特著述一览表
译后记

章节摘录

  卡萨布兰卡,1978年年月27日,返回巴黎前的早晨  哀痛。  在这里,一连两周,我不停地想念妈妈,不停地忍受着她的去世。  到了巴黎,还会有家,还会有秩序--当她在世的时候,这种秩序就是我自己的秩序。  在这里,远不是这样,整个秩序都垮掉了。奇怪的是,当我“在外面”、远离“她”、寻欢作乐(?)、“休闲消遣”的时候,我则忍受更大的痛苦。在人们对我说“你在这儿拥有一切,可以忘却其他”的时候,我却更难以忘却。  哀痛。  妈妈去世之后,我认为:我在仁慈方面有了某种解放,她还经常作为榜样(形象)出现,而我则从引起那么多斤斤计较的(对于顺从的)“惧怕”之中解放出来。[因为,从今以后,我不是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吗?置之度外(对于自身)难道不是某种仁慈的条件吗?]  但是,哎,情况却是相反的。我不但没有放弃我的任何自私、任何微不足道的所爱,不但继续不停地“有所偏好”,而且,我还不能把爱投注到某个人身上。所有的人都在我的关切之外,甚至是最亲近的人。我感受到了--这当然是很难受的--“心的荒芜”,即疏忽。  1978年5月77日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荒谬和粗俗的电影--《一二二》①。故事发生在我经历过的斯塔维斯基事件②时期。一般说来,这个事件不会使我有任何所想。但是突然,背景中一个细节使我情绪激动:仅仅是一只带褶皱灯罩的灯,它的细绳正在下垂。妈妈过去常做灯罩--因为她做过制作灯罩的蜡防花布。她整个人突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


编辑推荐

  她生病期间住的房间,是她故去时的房间,也是我现在就寝的房间。在她倚靠过的墙壁上,我挂上了一幅圣像(并不是因为信仰),我还总是把一些花放在桌子上。我最终不再想旅行了,为的是能够呆在家里,为的是让那些花永远不会凋落。  ——罗兰·巴尔特,1978年8月18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哀痛日记 PDF格式下载



哀痛以一种延续的方式击打着我的心灵。死亡成为一种记忆复苏的开关,关于以往的星星点点,开始在脑海中形成思绪和凝结。死亡之所以是一场文化事件,正是因为我们需要对这种记忆进行梳理和命名。读《哀痛日记》对我而言,已经不是阅读一本书这么简单,这是一种对相同经验的移植和体验。我们都在伤痛之中,伤痛成为了书写纪念的载体。


这是有才华有思想又举重若轻的文字


虽然字不是很多但是内容还是写的很好


偶像推荐的,不会差!


同一位作者,看中国,看自己,对比着读,更明白些。


比较小的一本书。每页也只有几行文字,但是读起来很伤感。


短小而沉痛的话语,记录下了他的哀痛经历、伴随着哀痛而起的对母亲的思念。


罗兰·巴特是个很感情用事的人,但思维上又处处显现了他作为符号学家和哲学家的特点,这本书就是典型的例子。


人文思想家的某些真切的内心真实,颇喜欢读这样的文字。


现在还没看呢,封面不错,包装可以!


书本有点儿太浪费纸张


一个人哀痛情感描述


还可以。但是巴特的书总让人觉得有些乏味。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买


这本书还行,至少还有外面的那层塑料包装,不过就是不怎么新了


一页就一两行的字,而且还看不懂!没什么意思。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