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法律书评(第4辑)

苏力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苏力  

页数:

224  

字数:

21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1959年,当时还算不上知名的科斯教授撰写了后来蜚声学界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法律与经济学杂志》的主编迪莱克特读后认为该文虽然错了,但错得有趣,因此决定全文一字不改予以发表;交换的条件之一是,当时在弗吉利亚大学任教的科斯必须到芝加哥大学就此文作一个说明(路费和住宿则均由芝大支付)。一天晚上,在迪莱克特的家中,科斯与芝大的九位著名学者一直辩论到半夜,大家一致认为科斯错了,甚至科斯自己也怀疑自己了。这时,芝加哥学派的领袖、后来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曼恍然大悟,他站了起来,接过了科斯的论证。在他的“机枪扫射”之下,所有的反对派都倒下了,唯一屹立的是科斯…… 此后,这次辩论中科斯的另一对手,又一位后来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勒,将科斯在此文中阐述的思想概括为著名的“科斯定理”,并作了极为精炼的表达——尽管科斯未必完全赞同这一表达…… 说这两件学界轶事,只在于展示:学术的发展需要学界展开平等、真诚的批评和争论,需要相互的支持和欣赏,包括对真假“错误”的审美的或直觉的欣赏,有时还需要新的阐述和表达;以及身边的细小问题同样会引发学术的创造,或许更能引发切实的讨论。而所有这些都是目前中国法学界还比较缺乏的。 因此,在本刊改版之际,我们再一次表达本刊的追求:为了中国法学的繁荣和健康发展,为了中国文化的应当且必定到来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持久地展开认真的学术批评,尤其是更多展开对中国学术的批评。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成果,但也不会是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结果。 我们只是要到一个叫做“前方”的地方去。

书籍目录

卷首语  到前方去深度解读  法律与文学的开拓与整合 ——冯象对法律与文学的贡献本土墨香  “行动中的”与“纸面上的”  ——评《宪法学》教科书“司法机构”一章 辩证看待违宪审查热  ——读刘松山的《违宪审查热的冷思考》 浅评《刑法的基本立场》 异域书品  大法官的政治智慧  ——从布朗案的判决中所读到的  革命、改革与制度建设  ——《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的宪政思想评述  裁量抑或规则?  ——K.C.戴维斯《裁量正义:一个初步的考察》 民主与正义的统一体  ——读詹姆斯·戈伯特的《正义、民主与陪审团》 为什么国际法  ——《国际公法原理)评述兼论我国研究现状  和而不同  ——读梅利曼的《大陆法系》 社会系统中的法律自创生  ——读托依布纳《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 网络社会的宪法政治  ——评劳伦斯·莱斯格《代码)  源远流长的宪政史  ——读麦基文(宪政古今)  永恒的光彩  ——读《论犯罪与刑罚》其人其书  他是这样说的  ——读《也许正在发生》(兼评(道路通向城市》) 道路通向什么样的城市?  这就是我看到的  ——评《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 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 名师典藏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译事评点 《经济学与法律》的翻译问题书香早识  《偏颇的宪法》等  《法律书评》稿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法律书评(第4辑) PDF格式下载



从这一期《法律书评》的目录来看,评论域外法学著作的要远远多于本土,而且,有限的几本本土法学著作中还有两本是主编苏力教授的大作,估计评论之人大半是其学生。不仅这一期如此,大部分法律书评都是如此。这预示着,本土法学还很弱小,还需要长久的发展。在苏力教授看来,本土法学大有可为,不仅因为其撰写了《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这本书,而且在他的评论“法律与文学的开拓与整合”之下,冯象教授所撰写的《政法笔记》和《木腿正义》也成了论证中国经验的一个例证,恐怕这是冯象教授当初撰写这两本书时所不曾想到的一个学术贡献。刘忠博士的评论“‘行动上的’与‘纸面上的’--评《宪法学》教科书‘司法机构’一章”则给我们提出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该章作者强世功教授是法理学界小有名气的青年才俊,做学问的态度比较认真,以其年纪来看著述颇丰。但是在教材性质的一章之中,竟然被刘忠找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不竟让人疑惑,其它的教材又怎样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