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物流信息管理

王汉新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汉新 编  

页数:

376  

前言

物流业是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它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很快,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逐年递增,尤其是对有一定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的物流技术及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培养具备职业化特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已成为大多数高等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目标,从而对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教材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我国当前物流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迫切需要,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全国多所高校教师共同合作编写出版了本套《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其宗旨是:立足现代物流业发展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现实需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创新”和“应用”两个层面切入进行编写,力求涵盖现代物流专业研究和应用的主要领域,希望以此推进物流专业的理论发展和学科体系建设,并有助于提高我国物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本系列教材按照物流专业规范、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定位,由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而成。教材立足于物流学科发展的需要,深入分析了物流专业学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尝试探索了物流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着重体现了“新思维、新理念、新能力”三个方面的特色。

内容概要

物流信息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运作的重要技术基础,《物流信息管理》结合高等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特点,以理论为基础,注重实际应用。《物流信息管理》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企业信息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物流信息管理与控制、典型物流信息系统。书中提供了大量不同类型企业的信息管理案例、丰富的知识资料,以及形式多样的思考与练习题,以供读者阅读、训练或操作使用。《物流信息管理》可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电子商务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和社会培训人员的参考书籍。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物流概述  1.1.1 物流的概念  1.1.2 物流的基本职能  1.1.3 物流的发展趋势 1.2 信息与管理  1.2.1 信息的概念  1.2.2 信息资源  1.2.3 信息管理 1.3 物流信息  1.3.1 物流信息及其特征  1.3.2 物流信息与管理  1.3.3 物流管理中的信息技术 1.4 物流信息系统  1.4.1 系统与物流系统  1.4.2 信息系统与物流信息系统  1.4.3 物流信息化及其发展 本章小结第2章 企业信息管理 2.1 企业信息综述  2.1.1 企业信息构成  2.1.2 企业信息管理内涵  2.1.3 信息管理基本原理 2.2 企业信息管理内容  2.2.1 信息获取  2.2.2 信息交流  2.2.3 信息组织  2.2.4 信息检索 2.3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2.3.1 信息资源管理  2.3.2 企业网络信息资源  2.3.3 企业知识管理 2.4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2.4.1 企业信息系统的演进  2.4.2 企业内信息系统 本章小结第3章 物流信息技术 3.1 物流信息化标准  3.1.1 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  3.1.2 现代物流信息网络技术  3.1.3 物流领域的数据存储技术  3.1.4 物流系统仿真技术 3.2 条形码技术  3.2.1 条码技术概述  3.2.2 常用条码  3.2.3 条码的识读 3.3 RF等自动识别技术  3.3.1 无线射频技术  3.3.2 产品电子代码(EPC)与电子标签  3.3.3 磁卡与IC卡识别技术  3.3.4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3.4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3.4.1 物流电子商务  3.4.2 EDI系统  3.4.3 物流EDI 3.5 地理信息系统  3.5.1 GIS概述  3.5.2 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3.5.3 GI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3.6 全球定位系统  3.6.1 GPS概述  3.6.2 GPS工作原理  3.6.3 GPS在货物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3.7 电子标签、POS与EOS系统  3.7.1 电子标签拣货系统  3.7.2 POS系统  3.7.3 电子订货系统 本章小结第4章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第5章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第6章 物流信息管理与控制第7章 典型物流信息系统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2.空间数据表示对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描述,就是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地理事物的形状,为此,必须精确地指出空间模式如何处理、如何显示等。在计算机内描述空间实体有两种形式:显式描述和隐式描述。例如一条河流,显式表示就是栅格中的一系列像元,为使计算机认识这些像元描述的是河流而不是其他物体,这些像元都给予相同的编码值或用相同的颜色、符号、数字、灰度值;隐式表示是由一系列定义了始点和终点的线及某种连接关系来描述,线的始点和终点坐标定义为一条表示河流及其河心洲形状的矢量。计算机对地理实体的显式描述也称栅格数据结构,计算机对地理实体的隐式描述也称矢量数据结构。栅格和矢量结构是计算机描述空间实体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在栅格数据结构中,整个地理空间被规则地分为一个个小块(通常为正方形),地理实体的位置由占据小块的横排与竖列的位置决定,小块的位置则由其横排竖列的数码决定,每个地理实体的形态由栅格或网格中的一组点来构成。在矢量数据结构中,地理实体的形状和位置由一组坐标对其确定,矢量数据结构对地理实体的描述类似于地图对地理信息的描述,一般也把地理实体分为点、线、面3种,每种实体有不同的编码方法。例如,图3.36中有点状地物高程点、烟囱,线状地物铁路,面状地物居民点、林地、菜地等,用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表示如图3.37所示。在矢量数据结构中,点状地物用点状地物所在位置的一对坐标表示其位置,其属性值(是高程点还是烟囱,高程点的值是多少)则用其他的数据项来表示,线状地物则用一组有序的坐标对来表示,如矢量图中铁路的表示;面状地物则用组成面状地物的边界来表示,如居民点、林地等。同样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属性值都要用其他的数据项来表示。


编辑推荐

《物流信息管理》:编写体例新颖。借鉴优秀教材特别是国外精品教材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图文并茂、清新活泼。教学内容更新。充分展示最新最近的知识以及教学改革成果,并且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沿资料以阅读材料的方式介绍给学生。知识体系实用有效。着眼于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着重讲解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内容和关键点,与就业市场结合,与时俱进,让学生学而有用,学而能用。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学生学习的动力。强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在学习到必要知识点的同时也对其他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注置融入人文知识。将人文知识融入理论讲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理论讲解简单实用。理论讲解简单化,注重讲解理论的来源、出处以及用处,不做过多的推导与介绍。案例式教学。有机融入了最新的实例以及操作性较强的案例,并对实例进行有效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重视实践环节。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习题设计多样化,题型丰富,具备启发性,全方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物流信息管理 PDF格式下载



内容很丰富,涵盖了大部分的物流信息系统知识,很适合物流相关人员了解学习。


很不错的一版书,内容详细,案例很多,很有趣味性,老师推荐的一款教材用书


内容务实,联系实际。


不错的一本专业书,挺好的,好好学学


知识量很丰富的一本教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