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通往爱智之门

张岱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岱年  

页数:

27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通往爱智之门》是第一次出版的作者的唯一自传。作者一生奉学术为社会公器,从来不把它当做沽名钓誉的工具,他为人极为本分、为学极为执著。他一生清贫,却育人不倦,笔耕不辍,创立了非凡的成就。本书正是大师这样一生的写照,是精神传承的杰作,也是一本生动的学术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张岱年(1909--2004)中国当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1980年以后,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等。有《张岱年全集》(八卷)行世。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前言 身世:家庭和幼年生活 求学十年:通往爱智之门 而立之前:学术思想初步形成 八年沉潜:专务深思,穷究天人 物换星移:从《不惑集》到“知天命” 一场噩梦:被贻误的20年 新的时期:学术生涯的第二次青春 望九之年:无厌无倦,壮心不已第二部 我的家庭和幼年时期 在京求学 30年代至40年代的探索(上) 30年代至40年代的探索(下) 50年代至70年代的经历 80年代的思考 进入90年代 平生思想述要 往事杂忆

章节摘录

插图:矛盾是变化的根源,而和谐是物体存在的基础。“和实生物”,新事物的产生实由于一定的和谐,故日“兼和为上”。50年代,我研读了以前未读过的马、恩所著《自然辩证法》、《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列宁的《哲学笔记》,对于辩证唯物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此后我对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西方哲学则无缘做深入研究,不为无憾。我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壮心未已,仍愿对于一些哲学理论问题进行探索。(三)关于文化问题,我始终坚决反对“全盘西化论”,亦不赞同国粹主义,提出“文化综合创新论”的见解。所谓“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化之综合,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之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与近代西方的文化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吸取、学习西方的科学成就及其与科学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哲学思想。二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不同学派的综合,包括儒、墨、道、法各家精粹思想的综合以及宋元明清以来理学与反理学思想的综合。诸子百家各有所长,儒学定于一尊的时代久已过去了。尤其应该将墨家的贡献继承下来。文化的综合创新有一个理论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文化综合创新”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结合。少年时期,我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痛感国耻的严重,于是萌发了爱国之心,唤起了爱国主义的激情。我深知救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自审没有从事政治活动的才能,于是走上了学术救国的道路。事实上,我也知道仅靠学术是不能救国的。


编辑推荐

《通往爱智之门》:大家自述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通往爱智之门 PDF格式下载



推荐大家购买看看,一本不错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