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

[法] 勒内·基拉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法] 勒内·基拉尔  

页数:

299  

译者:

罗芃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培文书系·法兰西文化译丛: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是一本介于哲学、社会学和文学批评之间的著作。作者分析了塞万提斯、斯丹达尔、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普鲁斯特等五位西方经典小说家的作品,不过他的目光并不局限于文学研究,而是投向了人的意识的深层世界。什么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真的是本能的产物吗?作者企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培文书系·法兰西文化译丛: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1961年出版后,“基拉尔主义”在法国乃至欧美曾为知识界所热议。

作者简介

  勒内·基拉尔(Rene Girard),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人类学家,1923年生,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霍普金斯、斯坦福等大学执教,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暴力与神圣》、《莎士比亚:欲望之火》等。    罗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多年从事法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要著译作品有《法国文化史》,《欧洲文学史》,《狄德罗精选集》、《人世之初》、《舒昂党人》、《巴马修道院》,《美学纲要》、《世界艺术史》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三角”欲望第二章 人将互为上帝第三章 欲望的变形第四章 主人和奴隶第五章 红与黑第六章 斯丹达尔、塞万提斯和福楼拜作品中的技巧问题第七章 主人公的苦修第八章 受虐癖和施虐癖第九章 普鲁斯特的世界第十章 普鲁斯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技巧问题第十一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启示录第十二章 结论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这些自我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其间的过渡又是渐进的,所以首先主体本人就被迷惑了,他认为自己始终恪守原则,如磐石般坚定。由于保护机制完美无缺,所以他看不见自己的转变。维迪兰夫人竞不知道自己背叛了可怜的信徒。昔日的反德莱福斯分子,战争期间成了“极端顽固派”,他们不知道这是在打自己耳光。他们振振有词地历数“野蛮日耳曼人”的罪过,殊不知头一天他们还认为尚武精神、固守传统、藐视“女性化文化”都是德国人的优点,他们还在谴责德莱福斯之流的奸细企图叫法国丧失它那些充满阳刚之气的品质。如果你提醒这些人注意,他们改变了说法,他们会严肃地回答道:“这不是一回事。”  这确实绝对不是一回事。马赛尔比其他人物要清醒一点,他预感到会丧失当前的自我,对此很害怕,但是他最后还是完全遗忘了这个自我。不久他甚至怀疑这个自我是否真地存在过。  只有全知全能、无处不在的作者才能聚合时间的碎片,从比较中揭示连人物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矛盾。介体的增加,以及中介的特殊方式,都需要一种本质上具有历史性质的艺术。  普鲁斯特的小说刚开始进行揭示时,人物给我们的印象是恒定,恪守力图赋予自己的原则。这是纯粹表面的时期。然后是第二时期。多样取代统一,间断取代连续,变迁取代恪守。真正的神的侧影从背面映到了只有官方信仰才承认的神明的彩纸画像上。  然后是第三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说,多样和间断的印象,与初始的统一和恒定的印象一样,也是虚假的。维迪兰夫人进入圣日耳曼区,似乎天翻地覆,然而实际上什么也没变。女主人的思想过去受攀附欲的支配,现在依然如此。风把风向标吹得团团转,但是风向标并没有变,倘若风向标不转了,那它就不是风向标了。普鲁斯特的人物随欲望之风转动,但是莫把他们的转动当做真皈依。他们转过来,转过去,原因是同一中介具体条件的变化,或者至多是变更了介体。  因此,跨越多样和间断,另一个恒定形式出现了。每个人只有一种方式追求女人,一种方式企求爱或成功,亦即寻求神。可是,这个恒定不再是资产阶级意识吹嘘的“在”的永恒,而是“无”的永恒。事实上,欲望绝不可能达到它真正的目标,欲望引向遗忘、失败和死亡。  读历代小说家的作品,我们从主观幻觉到客观真实,从“在”的幻想的永恒到“无”的实际的永恒,其间没有任何过渡。在《追忆似水年华》里,小说大部分揭示都包含一个过渡时间,即多样与间断的时间,异质与混沌的时间。这个补充时间揭示本体病正在加剧。这是十足的现代时间,也可以称之为存在主义时间,因为存在主义文学流派对这个时间特别关注。  我们描述的形而上欲望的这个阶段决定了普鲁斯特的小说技巧,因为这个阶段占据《追忆似水年华》的中心位置。再往下读,我们发现本体病继续加剧。中心阶段之前是贡布雷,中心阶段之后,在最后几卷里,我们看到一个更尖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本体病的后果极其严重,以致小说揭示的条件再次受到干扰。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