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国纵向限制研究

张骏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骏  

页数:

19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各种纵向限制行为抑制了市场竞争,影响了市场秩序。虽然《反垄断法》已经颁布三年多,反垄断执法机构也已制定了相应规章,但从现有规范看,仍显得过于原则,可操作性欠佳,规制结果并不乐观。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制定反垄断法的国家之一,积累了丰富的反垄断法理论研究成果和司法实务经验,理应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对于纵向限制的规定。
本书立足于比较法的视角,主要研究了美国纵向限制的经济学原理以及法学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国纵向限制法律规范的历史演进路径,继而分别阐述了美国的纵向价格限制法律规范及纵向非价格限制法律规范,最后回归到我国《反垄断法》的纵向限制规定及其完善之上。

作者简介

张骏,1982年生,江苏无锡人,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博士,现任职于华侨大学法学院,主要从事反垄断法、宏观调控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法学》、《甘肃政法学院学报》,《上海企业》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美国纵向限制的经济学理论
第一节 美国纵向限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趋向和基本范式
第二节 美国纵向限制的经济理论学派及其对司法实务的影响
第三节 纵向限制竞争效果的经济学解释
第四节 美国纵向限制经济学理论的反思
第二章 美国纵向限制反竞争问题的法学理论
第一节 美国纵向限制的法学界定
第二节 纵向限制引发反竞争效果的法理阐释
第三节 美国反垄断法规制纵向限制的两大规则
第三章 美国纵向限制法律规范的历史演进路径
第一节 美国反垄断成文法的纵向限制规定
第二节 美国执法部门指南中的纵向限制规定
第三节 美国的纵向限制判例法
第四节 美国拟议纵向限制法律的综合改革
第四章 美国纵向价格限制的法律规范
第一节 最高转售价格维持
第二节 最低转售价格维持
第三节 价格推荐
第五章 美国纵向非价格限制的法律规范
第一节 纵向地域和顾客限制
第二节 独家交易
 ……
第六章 我国《反龚断法》的纵向限制相关的规定及其完善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由于法院的判决是能够预测的,企业的业务主管就可以充分地理解应当予以避免的行为类型。这样便能有效地阻止集中行业的企业通过交易提升在相关市场的集中度。但是也应当看到这一学派理论的严重不足,拥趸哈佛学派的法律专家太过于草率地发现激烈竞争的瑕疵了。反垄断执法机构和法院阻止大企业从事能使消费者获益的竞争行为,却容许拥有较低市场份额的企业从事类似行为,这其实也是一种歧视。总之,美国在这一时期的反垄断实践中,对几乎所有的兼并和非标准合同都持反对态度。合并过程中只要证明某些行为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会被认为是妨碍竞争而被取缔。对纵向限制中广泛采用的非标准合同,也会因妨碍竞争被判违法。二、芝加哥学派的纵向限制经济理论及其对司法实务的影响(一)芝加哥学派的纵向限制经济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通过一系列的论文提出了与哈佛学派截然对立的反垄断分析理论。这些学者发现没有证据可以表明国会制定反垄断法的意图是保护个体竞争者免受大企业运用市场力量的影响。1966年,Bork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制定反垄断法仅仅是为了提升美国的经济效率,以财富最大化的方式定义经济效率,将财富增加等同于消费者福利,这意味着更低的成本与价格、产量增加以及消费者想要的服务”。他相信美国反垄断法的唯一合法目的就是消费者福利最大化。而包括保护小企业免受大企业市场力量等其他的可能目标,都是无关紧要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哈佛学派错误地判断了企业面对很少竞争对手时的继续竞争方式。他们相信无需任何反垄断规制,市场自身就能矫正任何的竞争失衡。确实,政府机构和法院常常在试图规制经济行为时做出错误决策,其根源在于它们无法制定出比市场自然运行更好的监管方法。因为市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行调节,所以反垄断执法机构和法院只有在经研究后发现反竞争行为明显地威胁了消费者福利时,才能干预竞争过程。


编辑推荐

《美国纵向限制研究》是经济法文库(第2辑)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国纵向限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买这本书是用来赔给图书馆的,该书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