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与大师一起思考

陈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波  

页数:

350  

字数:

33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人存在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学者的存在方式就是思考。作者陈波在《与大师一起思考》中用多篇文章探讨了思考什么,如何思考的问题。作者在第三部分回答了,哲学思考的对象是问题,是那些真正包含着时代意蕴的哲学命题,关乎人类的根本境遇和终极关怀。而其思考的方式绝不是感性的论断或艺术的想象,而是论证。作者在《与大师一起思考》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则讨论了学者与大师和经典的关系。大师的经典是学者从事学术的基本内容,正是通过真正领会大师与经典提出的问题和思路,学者才能真正将自己的思考汇人到人类智慧之流中。并且做出真正的独创。

作者简介

陈波,1957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逻辑和认知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西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04年度台湾佛光大学哲学系兼职客座教授。国际哲学学院主办的杂志《哲学文献》(法国巴黎)中国编委,美国哲学联合会国际会员。先后应邀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哲学系(1997.9—1998.9)、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2001.5—2001.7)、美国迈阿密大学哲学系(2002.2-2003.2)和台湾佛光大学哲学系(2004.10-2004.11)访学或讲学。专业领域为现代逻辑和分析哲学。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引论》、《蒯因》、《冯·赖特》、《奎因哲学研究——从逻辑和语言的观点看》、《爱默生》、《逻辑哲学导论》、《分析哲学——回顾与反省》、《逻辑学是什么》、《逻辑哲学研究》等。译著有:《哲学百年》、《知识之树》等。

书籍目录

序:面向经典,与大师一起思考
第一辑 大师印象
垂垂老者,成就一次辉煌——悼苗力田先生
逻辑、哲学与维特根斯坦——冯赖特访谈录
在分析传统和解释学传统之间——冯·赖特的学术贡献
一位年轻的中国学者与冯·赖特的交往
在逻辑和哲学之间——访亨迪卡教授
一位知名逻辑学家兼哲学家的理智历程——苏珊·哈克访谈录
深入地思考,做出原创性贡献——威廉姆森教授访谈录
弗雷格,他的逻辑和他的哲学——迈克·比尼访谈录
逻辑、规范性和合乎理性的可修正性——菲尔德在牛津大学
作约翰·洛克讲演
像达米特那样研究哲学
第二辑 阅读—思考
蒯因哲学为什么是重要的?
金岳霖的《知识论》
“照着讲”与“接着讲”一金岳霖《逻辑》和《论道》导读
“知识优先”的认识论——读《知识及其限度》
逻辑和数学基础中的一场革命?
捍卫科学:一种温和的立场
悖论:思维的魔方
文本诠释和理论创新——读《真理理论》一书有感
分析哲学在北京大学
过去50年最重要的西方哲学著作
人口小国,哲学大国——芬兰哲学散记
第三辑 我在故我思
我在故我思——一位思想者的独语
学问家和思想家
面向问题,参与哲学的当代建构
论证是哲学活动的本性
逻辑史的视角为什么是必要的?
逻辑:一个生长和变动着的概念
体育的人文内涵——也论“体育何为”
社会角色、义务冲突和道德选择——对范美忠事件的哲学反省
附录
我的一些人生感悟
打开学术视野,坚持独立思考——陈波教授访谈录

章节摘录

  我想到了美国超验主义哲学家爱默生(R. W. Emerson,1803 -1882),他一再强调指出:“如果天才产生了过分的影响,那么天才本身就足以成为天才的敌人。”听话的年轻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自己的责任就是去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们在书中所表达的思想,而忘记了西塞罗、洛克、培根在写这些书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图书馆里的年轻人。于是,读书人不再是“思想着的人”,而蜕变为书蛀虫、藏书家、校勘家和狂热的注释学者。这些人都忘记了读书的真正目的——“我们听别人讲,为的是自己也能够说”!他甚至激愤地说:“我宁可不读书,也不愿意任由书的引力把我拖出自己的轨道,以至于我从一个宇宙变成一颗卫星。世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是活跃的心灵。这是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的。每个人自身都有这颗心灵,……活跃的心灵才能看见绝对的真理,才能表述真理,或者进行创造。在这种活动中,心灵确是一种天才。……然而天才的眼睛是往前看的。人的眼睛永远长在前额上,而不是脑后。常人怀抱希望,天才却去创造。”他指出,会读书的人应该是一个发明家。正像有创造性的写作一样,也有创造性的阅读:“让书本严格地服从于读者。思想着的人绝不应受制于他的工具。”人在书籍面前应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他应该成为书籍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他应该始终记住: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开启他的心智,激活他的灵感,以便让他投身于创造。每一代人都要写出他们自己的书,远古时代的书籍并不一定适用于此时当下。  我觉得,爱默生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说的这些话,对中国学术界来说仍然足以振聋发聩。因为在中国有一个过于久远的“我注六经”的传统,人们不能、也不敢发表自己的独特意见,甚至明明是自己的思想,往往也要伪托古人、名人,才能得以传世。这种传统迄今依然影响着我们。这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总是以真理的宣导者自居,学生除了听、背、记以外,没有插嘴的份。因此,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相比,基础知识可能比较扎实,而主动精神、创造能力却差一大截。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与大师一起思考 PDF格式下载



一个多星期还没收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