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大型主机系统导论

黄晓涛 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晓涛 等编著  

页数:

273  

前言

大型主机无与伦比的强大能力使其可以管理多达数十亿的交易量,这些交易正是当今社会全球顶尖企业客户的核心业务。随着大型主机的不断发展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应用的不断深入,全球已有超过400所高校正在积极传授和开发大型主机课程。目前IBM正在同全球许多著名大学合作,力争在2010年实现培训2万名大型主机技术人员的目标。近年来,我国IT服务外包业的兴起与外包收入的持续强劲增长,也为国内大型主机方面的人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从现实和长远的发展来看,培养和造就一批大型主机方面的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国内高校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学科在大型主机方面开设的课程较少,而且较系统全面介绍大型主机系统的基本概念、硬件体系结构与设备、主机系统网络与安全、主机应用系统开发和主要应用等方面的专业书籍也非常匮乏,这正是编写本书的目的所在。本书共分8章,具体内容组织如下: 第1章“大型主机概述”主要讲述S/360及大型主机的演进历程、大型主机基本概念、使用者及其使用原因、主要工作类型、使用者角色以及除z/OS外的其他大型主机操作系统。第2章“大型主机硬件系统”介绍大型主机早期和现代主机硬件体系结构,并对系统处理单元、多处理器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分别进行简要介绍;对目前主要的主机辅助存储系统进行了阐述;列举了3个典型的主机系统配置。第3章“大型主机关键技术”介绍主机连通性技术(通道)、共享技术(集群)和虚拟存储技术,并对逻辑分区(LPAR)及其重要概念进行了重点介绍。第4章“主机基本操作”以主机操作系统z/OS为基础,讲述z/OS交互式工具和主机数据基本操作及数据集相关概念;介绍通过JCL和SDSF来提交作业并查看作业执行的结果,并列举基本JCL语句和参数;介绍批处理与JES来阐明如何用JES和启动程序来配合完成批处理工作;最后介绍软件产品的安装和修改跟踪管理工具SMP/E. 第5章“大型主机网络连接”简要讲述网络发展简史,对IBM SNA和TCP/IP协议及体系结构进行介绍,特别介绍IBM SNA参考模型及其主要网络组件和SNA链路层协议;在此基础上介绍SNA网络与IP网络的融合技术;并对主要产品(通信服务器)和主要组件VTAM进行了重点介绍。第6章“大型主机系统安全”介绍大型主机面临的安全威胁和作为企业安全性管理中心的大型主机的安全策略、设施和角色;随后对IBM安全服务器的主要组件和接口进行介绍;分别对主机安全管理实施、操作员控制台安全管理和完整性保护进行了相应的阐述。第7章“主机应用系统开发”讲述了基于z/OS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与开发的生命周期流程;概述z/OS应用开发的程序设计语言,并对z/OS上使用的汇编语言、COBOL和PL/I等其他语言分别进行了简要介绍;以COBOL为例,讲述将一个源程序转换成一个可执行加载模块并执行这个加载模块的过程。现代大型主机系统导论第8章“现代主机系统应用与展望”对大型主机系统应用成本与特征优势作详尽的分析;列出并简要说明大型主机典型应用;列举当前大型主机的行业应用案例;简要介绍现代大型主机的发展前景。大型主机代表着一种信息处理方式,因此,大型主机技术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研究方向,也是金融信息工程专业的研究课题。本书适合作为高校、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和金融信息专业课程的教材,也是大型主机系统操作、管理维护人员和程序设计开发人员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料。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有关大型主机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重要技术,以及主机操作使用的基础知识,并且可以系统全面地认识和掌握大型主机系统应用以及应用开发实施过程。本书各章节概要地介绍了大型主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技术,在编排上注重覆盖大型主机的硬件和软件关键技术,并没有就所涉及的技术作深入细致的阐述,每章后面的小结和思考题供读者对各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回顾。在学习中要注意大型主机各主要技术与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异同,以便对计算机技术和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经历了近3年的时间,从立项、资料收集到撰写整个过程中,得到了IBM大学合作部的邱晓平女士、李晶晖女士、陈君先生、万泽春先生、黄小平先生,IBM资深专家朱国燊先生、付毓勤博士,以及IBM中国开发中心伍纬先生、陈娟小姐等二十多位工程师的大力支持;还有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以及IBM技术中心的领导和老师的配合和鼓励,并有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李莎同学、洪霞同学、李志勇同学、周木林同学、邓在超同学、王威同学、张纬同学、蔡亮同学以及计算机学院本科生黄雅斌同学、王海同学、许英春同学、曹寅同学和IBM技术中心工作人员陈超、刘松等作了大量的翻译工作;IBM技术中心的王芬老师提了中肯的意见,借此机会向所有支持和参与此项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该书还获得了“IBM大学合作项目书籍出版资助计划”的资助。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望读者就书中存在的问题随时向编者提出指正,我们不胜感激!

内容概要

大型主机在现代大型企业IT基础设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型主机概述、主机硬件系统、大型主机关键技术、主机基本操作、大型主机网络连接、大型主机系统安全、主机应用系统开发和现代主机系统应用与展望。通过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有关大型主机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重要技术等,而且能够了解主机操作使用的基础知识,熟悉主要的主机操作系统z/Os,同时还可以较为系统全面地认识和掌握大型主机系统的应用以及应用的开发实施过程。

书籍目录

第1章大型主机概述 1.1 IT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2 s/3G0及大型主机演进  1.2.1 s/360  1.2.2 s/370  1.2.3 s/390  1.2.4 zSeries  1.2.5 IBMSystemz 1.3 大型主机的概念 1.4 大型主机的使用者 1.5 使用大型主机的原因 1.6 大型主机典型负载  1.6.1 批处理  1.6.2 在线交易处理 1.7 大型主机的角色 1.8 2/Os与其他操作系统  1.8.1 2/VM  1.8.2 VSE  1.8.3 zSeries上Linux的运用  1.8.4 2/TPF 1.9 小结 1.10 思考题第2章 大型主机硬件系统 2.1 早期系统的设计 2.2 现代主机系统的设计  2.2.1 I/O连接与配置  2.2.2 系统控制与分区  2.2.3 LPAR 2.3 系统处理单元 2.4 多处理器系统 2.5 输入输出系统 2.6 辅助存储设备  2.6.1 DASD设备类型  2.6.2 传统的DASD  2.6.3 冗余磁盘阵列(RAID)   2.6.4 企业存储服务器(ESS)  2.6.5 虚拟磁带服务器(VTS) 2.7 典型的主机系统  2.7.1 小型系统配置  2.7.2 中型系统配置  2.7.3 大型系统配置 2.8 小结 2.9 思考题第3章 大型主机关键技术 3.1 通道  3.1.1 通道子系统  3.1.2 主机连通性概览  3.1.3 逻辑通道子系统  3.1.4 通道命令字与通道的种类  3.1.5 EscoN通道  3.1.6 通道到通道的适配器  3.1.7 FICON通道  3.1.8 快速开放系统适配器  3.1.9 硬件配置定义 3.2 集群  3.2.1 共享DASD  3.2.2 CTC环   3.2.3 并行系统综合体 3.3 虚拟存储技术  3.3.1 物理存储器  3.3.2 虚拟存储器与地址空间  3.3.3 2/OS存储管理 3.4 逻辑分区  3.4.1 操作环境的历史 ……第4章 主机基本操作第5章 大型主机网络连接第6章 大型主机系统安全第7章 主机应用系统开发第8章 现代主机系统应用与展望附录A 名词中英文对照表附录B EBCDIC-ASCII字符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S/360系统的主要贡献在以下4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从应用角度来看,克服了第二代计算机功能单调的弱点,集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实时控制功能于一身,确立了通用性。命名360的意思是指一个圆的360度角,表示全方位的应用服务,表达了这一计算机家族的普遍适用性。第二,从生产角度来看,实现了系列化。360系统的主要型号有:20型、25型和30型小型机;44型和50型中型机;65型、75型、85型大型机;91型和105型超级计算机。型号虽多,但采用了标准化措施,即统一指令格式(有16位、32位、48位3种字长,5种格式)、统一数据格式(有16位、32位、64位3种标准形式和可变字长形式)、统一字符编码、统一I/O接口、统一中断系统以及统一人机对话方式等。由于确立了兼容性,使同一程序在不同型号的机器语言级上兼容,促进了计算机工业能力的规范和发展。第三,从发展角度来看,既采用了新的技术,又为日后的继续发展留有余地。其后的System/370(简称s/370)和system/390(简称S/390)都是在System/360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它们各自标定着相应的系统体系结构。360系统在处理机设计中采用了微程序技术,为系列机功能的扩充创造了条件。为了使I/O操作进一步独立于CPU,采用了通道技术;在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方面,对指令与数据进行奇偶校验,对存储进行4位编码的存储键保护。对于高档机型还采用了高速缓存、流水控制、超常精度运算及冗余技术。第四,从使用角度来看,360系统配有操作系统、汇编语言和FORTRAN、COBOL等高级语言,使用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360在建立计算机系统的继承性上起了开创性的作用,所谓系统的继承性是指它有长远开发的价值,有逐步扩充的余地,有不断提高性能的灵活性。它能使计算机系统适应用户新的需求,使已有的软件资源能继续得到有效的利用,使新系列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


编辑推荐

《现代大型主机系统导论》:教育部-IBM高校合作项目精品课程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大型主机系统导论 PDF格式下载



对了解大型主机系统很有帮助


额……大型主机方面的书籍貌似不多吧,这本书还是可以看一看的……不过导论么……基本都是看一次忘一次……


还是可以的,毕竟主机的书籍比较少


工作中使用的参考书,不错


还不错的大型机入门教材,


了解一下新知识还是可以的


做学习的入门资料来了解


内容呆板,与实践结合的太少。


不错纸质很好啊,凑够十个字


发货速度很快,内容就不说了。感觉一般


还行吧。。。。。。。教材。。。。


值得推荐,不光解释技术细节,还从应用角度解释技术设计的理念。相比13卷英文版ABC,该书短小精悍,易于在短时间内阅读掌握,尤其适合那些从事主机行业不久并想全面了解主机知识的读者。


全书基本是IBM Red Book z/OS Basic 翻译过来的,图片都不换,很失望.此书适合学生入门用,专业认识就别买了. 还是直接看Red Book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