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年代
2009-8
清华大学出版社
[美]伊迪丝·华顿
311
无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美国20世纪初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出生于纽约一个富贵之家,幼年随父母旅居欧洲,11岁时回到美国。她自幼受欧洲文化的濡染,在父亲的图书室里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很早就开始写诗以及短篇小说。1885年与门当户对的波士顿人爱德华·华顿结婚,婚后一度中断了写作,但她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并于1913年与丈夫离婚。她于1907年移居法国,后定居巴黎,将全部精力投入创作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伊迪丝积极投身于社会救济活动,并因此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她在法国去世,葬在凡尔赛。 伊迪丝·华顿从1880年开始发表小说,1889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问世,获得了意外的成功。1905年出版长篇小说《快乐之家》,立即引起文坛瞩目,该书是当时美国最畅销的小说之一。1920年出版的《纯真年代》被许多评论家视为华顿最优秀的作品,她也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她是第一位荣膺这个奖项的女性作家。她笔耕不辍,堪称高产,一共写了19部中长篇小说,出版过11部短篇小说集,还有大量的非小说作品。除《快乐之家》和《纯真年代》之外,她的主要作品还有《伊坦·弗洛美》、《暗礁》、《乡村习俗》、《夏天》和《月亮的隐现》。伊迪丝·华顿与旅居欧洲的亨利·詹姆斯交往甚密,亨利·詹姆斯对她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The Age of Innocence,中文译名为《纯真年代》,是公认的世界名著,由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编著。故事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男主人公对初恋情人重新燃起了爱,而又割舍不下未婚妻,陷入了情感纠葛的旋涡。这是个无知的年代,迂腐和守旧禁锢了一段萌生的真挚情爱;这也是纯真的年代,情感没有逾越道德的底线。书中探索了社会在冲破旧文化束缚、创造新文化的转变时期,上流社会成员面临的各种矛盾,同时也探讨了社会变革时期一些根本性的普遍问题,如妇女角色的变化、家庭的重要性、感情与责任的冲突等。该书自1920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至今,被译成几十种语言,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也已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名片之一。无论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读本,本书对当代中国的青少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英文故事概况,进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在每章的开始部分增加了中文导读。
伊迪丝·华顿(1862-1937),美国20世纪初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纯真年代》是伊迪丝·华顿作品中的典型代表,是一部经久不衰的杰作,被认为是其作品中结构和技巧最为完美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对当时的时代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刻描写,反映了作者以于自己曾置身其中的上流社会文化的矛盾心情和重新评价。
第一章/Chapter 1 1第二章/Chapter 2 8第三章/Chapter 3 14第四章/Chapter 4 21第五章/Chapter 5 27第六章/Chapter 6 36第七章/Chapter 7 44第八章/Chapter 8 50第九章/Chapter 9 58第十章/Chapter 10 70第十一章/Chapter 11 80第十二章/Chapter 12 88第十三章/Chapter 13 99第十四章/Chapter 14 106第十五章/Chapter 15 113第十六章/Chapter 16 123第十七章/Chapter 17 132第十八章/Chapter 18 142第十九章/Chapter 19 154第二十章/Chapter 20 164第二十一章/Chapter 21 175第二十二章/Chapter 22 188第二十三章/Chapter 23 196第二十四章/Chapter 24 206第二十五章/Chapter 25 212第二十六章/Chapter 26 221第二十七章/Chapter 27 232第二十八章/Chapter 28 239第二十九章/Chapter 29 246第三十章/Chapter 30 253第三十一章/Chapter 31 262第三十二章/Chapter 32 273第三十三章/Chapter 33 282第三十四章/Chapter 34 296
第一章 纽约的上流社会依然满足于冬天在剧院欣赏歌剧。某天晚上,克莉丝汀?尼尔森夫人开始了首场演出,一大群人为了领略她优美的歌声而云集于此。年轻人纽伦?阿切尔晚上七点便吃了晚餐,但在这个年代早早来到剧院是不合时宜的,等他到达剧院的时候,歌剧已经开演了。他迟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享受即将来临的快乐的遐想,这比获得真正的快乐更让人满足。女主角在台上认真地演唱着,纽伦?阿切尔视线慢慢移到曼森?明哥特太太的专用包厢,她由于身体原因早就不能来欣赏歌剧了,但她的家族成员仍会出席。今天出席的是她的儿媳洛维尔?明哥特太太和女儿韦兰太太,另外还有一位年轻的姑娘。阿切尔的目光转回舞台上的精彩布置:美丽的花园中间,尼尔森夫人的精彩演出《浮士德》正在上演,此时正在表演一段男主角求爱的场面,纽伦?阿切尔的脑海中想到了未来妻子的模样,他希望自己的妻子充满智慧.,能够随机应变,成为最受欢迎的已婚女性。 正当纽伦?阿切尔沉醉于自己的想象中时,坐在一旁的劳伦斯?莱夫茨突然惊叫起来,他是一个在礼节和穿着方面具有权威的人,他之所以发出尖叫,是因为看到一个年轻女子走进了韦兰太太的包厢。一旁的老杰森先生是纽约家族问题的权威,他清楚近五十年来每一个家族的隐秘事情:当众人等着他讲述有关那位年轻女子的故事时,他只是说“想不到明哥特家族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1、本系列所选择的都是原汁原味的英文版本,非缩略版或者简写版。原版阅读的好处是能领会到外国文学的魅力,可以准确把握作家写作时的情感,并且不用忍受干巴巴和简略的英文单词描述,这种感觉非简写版那种只管学英语单词的图书能比。 2、本系列版式精美,字体较大,行距适中,读起来非常舒服,其他英语书基本32开,字小。 3、即使不看了转赠别人也丝毫不跌价,封面用纸好,抗磨损能力强。阅读手感好。 4、有些品种的英语版本在国内很少见到,比如福尔摩斯归来、爱尔杰系列等。 读者留言选登: 喜欢中文导读版本。因为不会过多依赖翻译。 很喜欢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页眉角的风格很有英国中世纪的味道,价格物有所值 当初比较小的时候读过中文的神秘岛,很喜欢这本小说,现如今买了英文版的,感觉很不错,装帧也很精美。 简爱是我最喜欢的著作之一,这个版本本来是买来送给妹妹的,拿到手的时候发现手感和阅读感格外的好,遂决定再买一本给自己。外表很漂亮,内容以中文作导读,英文为主文,很实用。 书很漂亮,字体很大方,看起来很舒服,书送来的时候还裹着膜,很好 这本是我见过的大概5部《小王子》里最爱的一个版本啦! 书的质量超级好,很有质感~~ 简单的中文导读比全文翻译来得美多了~喜欢,喜欢,大喜欢。以后还要买这个系列的,激动~~ 导读言简意赅,又完全起到冠领全文的作用。真是很棒的一个版本~小王子的内容自不用说,经典名著了,内容不多,但是经久不衰的赞誉足以证明它的妙处!这是大开本,不同有普通32K书,字也适中,读起来舒服~大赞ing~ 这本书真的超值,我买了《爱丽丝漫游奇境》《小王子》和《彼得潘》,非常棒!印刷清晰,字又大,每章前有小部分的中文导读,然后便是完整版的英文,适合学英语的朋友看,也适合收藏,将来给孩子看,哈哈哈~我一般不留言的,这书太惊喜了。是我在网上买过最好的书了。 首先,印刷质量很好,纸质也非常棒,赞一个~~当然最重要的是书的内容啦,这本书市中文导读的英文版,每一章都先用中文叙述一下故事大意,比直接读英文原版效果更好。很喜欢~~ 看了原版,才知道外国文学的魅力。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The Age of Innocence
无
书真的不错,质量印刷都很棒,每一章只有1-2页的中文导读,剩下的全部是英文,适合大学6级以上的人,如果英语水平差点的话恐怕读的有点困难。同时买了小王子,觉得适合高中生读或者大学非英语专业也可以。总之书很好,值得推荐!
书的纸张很好,行距看上去眼睛不会太累,也适合做查生词后做笔记。每一章节前的导读让我想到以前泛读课上的故事梗概,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也不妨自己在看完后做个summary,或是先从把导读的文字翻成英文开始入手。
这次购书唯一不足的是整本书右下角有明显的折痕,这对于我这个书非买不能看也,并伴有小小强迫症的人来讲折角有点不能接受,捧着读的时候心里也会有点不舒服~
原是喜欢这本书的标题,才买了这一本书。读下来感觉真的很棒,对于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不仅要细读,而且需要反复读。这一次的阅读体验很让我满意哦。
纯正年代的电影就很好看了,想买书看看。所以就买了这个系列的,字体大,包装也不错呢。
故事内容,立意不错。字体看着也舒服。并且涵盖很多SAT单词,想考SAT去美国的同学强烈推荐阅读!
虽然过了英语六级,但对于这本英文名著来说阅读起来还是很有困难的,所以身边不放本英语字典是绝对不行的,但幸好在网上找到了中英双语版,看到那些原汁原味的英语语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很过瘾。
插图很漂亮,书的纸质很优美,适合安静的氛围读书。很喜欢
我是给朋友买的,她说很好,很精致的一本书
拿到了 感觉很好 和我在大学图书馆看的一模一样
Dear,
this is a very good book for English learner, as it's english original, you can learn the beautiful story, and enhance your english re***** ability.
thanks
Bruce
但基本上还没怎么用
纸质、印刷都没有问题,但是开本很怪异,长度如同一本杂志,宽度略窄,试想抱着一本杂志样的书翻看,能方便吗?!不知编辑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