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叙伦与民国教育界
2010-6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辉锋
320
266000
无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首批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系列学术平台。科研实力颇为雄厚,在学术界声誉卓著。 近年来,北师大历史学院的教师们潜心学术,以探索精神攻关,陆续完成了众多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在历史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上连创佳绩,始终处于学科前沿。特别是崭露头角的部分中青年学者的作品,已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为了集中展示北师大历史学院的这些探索性成果,也为了给中青年学者的后续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我们组编了这套“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希冀在促进北师大历史学科更好发展的同时,为学术界和全社会贡献一批真正立得住的学术力作。这些作品或为专题著作,或为论文结集,但内在的探索精神始终如一。 当然,作为探索丛书,特别是以中青年学者作品为主的学术丛书,不成熟乃至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学界同仁不吝赐教。
绪论第一章 进人北京教育界:1913-1919 一、早年师友交游 二、进入北京教育界 三、马叙伦与民初北大的新旧之争第二章 走向教育界的中心:1919-1926 一、马叙伦与“五四”后的北京大学 二、马叙伦与浙江教育界 三、执掌中央教育行政 四、督办教育特税第三章 疏离、重返与淡出:1926-1936 一、北伐前后的从政 二、三任教育次长 三、马叙伦与蒋梦麟时代的北京大学结语附录一:“张禄”非马叙伦化名考附录二:马叙伦非同盟会会员考附录三:马叙伦论著目录稿参考文献后记
合起来也占21%之多。①民国成立后,教育部人员更是多出自江浙。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后,就请许寿裳、鲁迅、钱家治等人到教育部工作。蔡出任北京政府首任教育总长后,这批浙籍学者又随教育部一起北迁。②1913年2月,教育部召集全国读音统一会,朱希祖、马裕藻等人作为浙江省代表也进京出席。③由于彼此师承不同,阅历各异,马叙伦与章门弟子此前甚少交往。据鲁迅日记记载,这一阶段在京的章门弟子频繁会面,饭局不断。从现有记载看,马叙伦从未参加过类似的聚会。他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盟兄汤尔和及同乡邵长光(裴子),后来他回忆这段交往时说:“每晚,他(指邵裴子——引者)总到医校,和尔和、我,上天下地,无所不谈。橘子、长生果是帮助我们健谈锋的。但是,好景不常[长],袁世凯想做皇帝了,他把现金都挪用到军事上去,钞票不能兑现,中国、交通两行的纸币,价值跌到五折以内,公教人员,叫苦连天,那末,这种‘风雅之谈’,就此搁起”④。在北京教育界中,汤、马与章门弟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双方既有过配合,也存在竞争关系(此点容后详述)。 虽然在此之前马叙伦与章门弟子往来不多,但他与章太炎的关系却过往甚密、渊源颇远。章太炎比马叙伦年长17岁,与马同为杭州人。据马叙伦自述,他们两人的关系是谊在“师友之间”。如前所述,马叙伦的父亲马琛书与不少俞门弟子谂熟,与章太炎相识当属意中之事。陈黻宸与章太炎的交往亦甚早,据章氏自定年谱记载,“(1897年)时新学初兴,为政论者辄以算术物理与政事并为一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