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孙思邈评传

干祖望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5-11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干祖望  

页数:

431  

字数:

351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产生这一奇迹有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思维活动和对外交往以及抗击外来侵略过程中,逐渐创造、积累、发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这是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我们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无价之宝。当然,和各国各种不同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中,也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因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不对;一知半解、信口开河或裹足不前、漠然置之,也不对。郑重而严肃的态度应该是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和弘扬这份瑰宝,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就是在不断去粗取精、继往开来和改革创新过程中实现的。继往是为了开来,开来不能离开继往。民族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都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的。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新的继往开来迈向四化的关键时刻。继往就是继民族优秀传统之往,开来就是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系统研究,实现去粗取精的要求,正是继往开来必须完成的紧迫任务。我认为这是中国各族人民,首先是文化界、学术界、理论界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但面对这一时间上长达五千年,内容上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传统思想文化,将从何着手呢?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就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①这是很有远见而又切合实际的英明建议。从孔子到孙中山这两千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丰富的时期,如果总结了这段历史,也就基本上总结了五千年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

内容概要

唐代孙思邈为中国历代名医之一,他在中医事业上作出无与伦比的承上启下的贡献。而且善于吸收外来医学的营养充实、发展中医本身,使中医继后汉之后的唐代又一个新的高峰。 两部《千金方》中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他提倡的综合疗法、重视的卫生保健等等,对后世中医学甚至在国际上影响很大。 缘于他的思想的准确、医德的高尚、贡献巨大,于是敬仰、崇拜过了头而予以“神化”了。本书实事求是地介绍他、分析他,又把他从“神仙”、 “真人”席上,拉回到“名医”的位置上。

作者简介

干祖望,男,1912年9月生。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耳鼻喉科学会名誉主任等职。获江苏省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中医现代耳鼻喉科奠基人之一,学验具丰,擅长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疑难杂病的治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生卒之谜 一、可以怀疑的史料 二、谁说的合理 三、比较合理的诞生之日 四、小结第二章 神仙 一、救蛇 二、祈雨 三、拯龙 四、伏虎 五、羽化 六、显圣 七、出现在《千金方》中的一鬼一龙 八、小结第三章 鸿儒 一、孔孟之道 二、《要方·自序》 三、《翼方·序》 四、对史乘的熟悉 五、用文取字的巧妙达意而俱有根据出典 六、儒家思想 七、小结第四章 居士 一、佛教 二、孙思邈时代的佛教动态 三、方外之交 四、流露在两部《千金方》中的佛学思想 五、孙氏在三教中佛教思想最少 六、只能称为居士 七、小结第五章 真人 一、道教、医学是否同源 二、孙思邈的道教思想 三、道教著作 四、小结第六章 大医(一) 大医(二) 大医(三)第七章 孙氏思想总探讨第八章 年谱参考书目索引

章节摘录

《要方·序》中的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画八卦,神农氏尝百草;黄帝、歧伯、雷公始创医学药学;之后医和、医缓、扁鹊、仓公、仲景、华佗的继承发扬等等,在现代看起来,这些医史不过是一般常识,只要是有水平的医生们都能如数家珍的说出来。但在1300多年前是鲜为人知的,非精文通史的学者莫能为言,孙氏这个总结并非容易。而且从此以后的医史,也就在这个基础上定说立论的。“孔宣系十翼之辞”(见《要方·序》)。指的是孔子整理及撰述部分《易经》的事。有人把《易》的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称为十翼。所以十翼与《易经》是同义词。孔宣指孔子,孔子文宣王的追谥虽在孑L子去世1218年之后的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也就是孙思邈羽化后57年,但文宣王的尊称肯定早就被人叫开了,到了开元二十七年,不过是通过合法仪式来承认下来而已。所以孙氏称孔宣。为什么不称孔丘?为了避讳。为什么也不称孔子?因为下联陆绩的绩是名,子字对不上去,而且绩的仄声,子也仄声,仅有宣为平声,才合式。“陆绩增玄翼之说”(见《翼方·序》)。指三国时人陆绩,整理了《易》经,并写有《陆氏易解》一书。


编辑推荐

《孙思邈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孙思邈评传 PDF格式下载



看来,医学生还是很少关注医学思想家的著作的。了解前辈,裨益后学。


  个人作品
  
  传世著作
  孙思邈一生著作80余部,除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还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 1 卷、《会三教论》1 卷、《福禄论》3 卷、《摄生真录》1 卷、《龟经》2卷等。
  新版孙思邈《千金药方集要》书籍封面图
  【理念与贡献】
  孙思邈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他在其所著的《大医精诚》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夫大医之体……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酝禄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孙真人养生铭孙真人养生铭介绍介绍Title内容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饮酒勿大醉,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数以手摩肚。 寅丑日剪甲,头发梳百度。 饱即立小便,饥即坐旋溺。 行处勿当风,居止无小隙。 常夜濯足卧,饮食终无益。 思虑最伤神,喜怒最伤气。 每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 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 一日无灾殃,去邪兼辟恶。 如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酸味伤于筋,苦味伤于骨, 甘即不益肉,辛多败正气, 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 春夏少施泄,秋冬固阳事。 独卧是守真,慎静最为贵。 钱财生有分,知足将为利。 强知是大患,少欲终无崇。 神静自常安,修道宜终始。 书之壁屋中,将以传君子。 [明]王蔡传:《修真秘要》 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上述的寥寥片语,已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情操,展示在人们面前。
  据传孙思邈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药王”。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提出伤寒禁忌十五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他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
  
  孙思邈石像
  孙思邈按摩等养生方法,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全书合方、论五千三百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千金翼方》三十卷,属其晚年作品,系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二千九百余首,记载药物八百多种,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
  他坚持辩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极为重视妇幼保健,著《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 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千金要方》是对方剂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在阅读仲景书方后,再读《千金方》,真能大开眼界,拓宽思路,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孙氏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人称“药王”,“真人”,“药圣”,隋、唐两代都很器重他,知名人士亦多对他以礼事之。他去世后,人们在其故居的鉴山畔,虞诚奉祀。乔世宁序中云:“鉴山香火,于关中为盛,虽华岳吴镇弗逮焉。”孙思邈在日本也享有盛誉,尤其是日本名医丹波康赖和小岛尚质等对他十分崇拜。
  在药物学研究方面,孙思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药物的采集、炮制到性能认识,从方药的组合配伍到临床治疗,孙思邈参考前人的医药文献,并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症心得,写成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载方5000多首,书中内容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按摩、导引、吐纳,可谓是对唐代以前中医学发展的一次很好的总结。而《千金翼方》载方近3000首,书中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痈、色脉以及针灸等各个方面,对《千金要方》作了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书中收载的800余种药物当中,有200余种详细介绍了有关药物的采集和炮制等相关知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将晋唐时期已经散失到民间的《伤寒论》条文收录其中,单独构成九、十两卷,竟成为唐代仅有的《伤寒论》研究性著作,对于《伤寒论》条文的保存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孙思邈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阿是穴”和“以痛为腧”的取穴法,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用牛乳、豆类、谷皮等防治脚气病;对于孕妇,提出住处要清洁安静,心情要保持舒畅,临产时不要紧张;对于婴儿,提出喂奶要定时定量,平时要多见风日,衣服不可穿得过多……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正由于他通晓养生之术,才能年过百岁 孙思邈
  而视听不衰。他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时至今日,还在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心态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暴饮暴食;气血应注意流通,不要懒惰呆滞不动;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违反自然规律……
  由于《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的影响极大,因此这两部著作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的历史作用。两书问世后,倍受世人瞩目,甚至飘扬过海,广为流传。日本在天宝、万治、天明、嘉永及宽政年间,都曾经出版过《千金要方》,其影响可见一斑。孙思邈死后,人们将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并在山上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当地群众都要举行庙会,以经念孙思邈为我国医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庙会时间长达半月之久,前来游览、凭吊的八方来客络绎不绝。
  史载其著作计三十余种,唯多亡佚。现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国著名医学著作。其他如《摄养论》《太清丹经要诀》《枕中方》等数种,尚有部分佚文可见。
  孙思邈又是世界上导尿术的发明者。据记载:有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病,撒不出尿来。孙思邈看到病人憋得难受的样子,他想:“吃药来不及了。如果想办法用根管子插进尿道,尿或许会流出来。”他看见邻居的孩子拿一根葱管在吹着玩儿,葱管尖尖的,又细又软,孙思邈决定用葱管来试一试,于是他挑选出一根适宜的葱管,在火上轻轻烧了烧,切去尖的一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插进病人的尿道里,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
  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有助于眼睛保健,纠正近视。
  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做36下。可以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漱玉津
  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唾液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可以强健肠胃。
  耳常鼓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重复做10下;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
  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复。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
  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
  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即提肛)
  吸气时,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30次。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膝常扭
  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可以强化膝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应由双腿做起。
  常散步
  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脚常搓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3]


  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汤药之资而罄尽家产。他自幼聪明过人,日诵千言,西魏大将独孤信赞其为“圣童”。他通百家之说,崇尚老庄学说,兼通佛典。[1]
  
  他生于北周大统三年(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零一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
  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病。他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周宣帝时,征召他为国子博士,唐太宗欲授于爵位,唐高宗欲拜谏议大夫,他都固辞不受,一心致力于医学。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晚年隐居于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
  孙思邈是中华医学发展先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在中外医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唐太宗李世民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现今我国各地都有祠堂纪念。陕西耀县药王故里孙原村现存有药王孙思邈诞生遗址、幼读遗址、药王墓及孙氏茔园,药王碑苑和宏伟壮观的药王纪念中心药王祠堂,每年农历二月二开展规模宏大的药王孙思邈文化节纪念活动。平时有来自日本、台湾、香港和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编辑本段
  主要贡献
  
  药王孙思邈对我国医药学贡献的“二十四个第一”:
  孙思邈
  1. 医学巨著《千金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2. 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
  3. 第一个倡导建立妇科、儿科的人;
  4. 第一个麻风病专家;
  5. 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
  6. 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
  7. 第一个将美容药推向民间;
  8. 第一个创立“阿是穴”;
  9.第一个扩大奇穴,选编针灸验方;
  10.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
  11.第一个提出多样化用药外治牙病;
  12.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而使用其牛奶治病的人;
  13.第一个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灸法”;
  14.系统、全面、具体论述药物种植、采集、收藏的第一人;
  15.第一个提出并试验成功野生药物变家种;
  16.首创地黄炮制和巴豆去毒炮制方法;
  17.首用胎盘粉治病;
  18.最早使用动物肝治眼病,动物肝富含维生素A
  19.第一个治疗脚气病并最早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 早一千年,彀树皮富含维生素B1;
  20.首创以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
  21.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医疗思想;
  22.首用羊餍(羊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
  23.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间,向群众和同行虚心学习、收集校验秘方的医生;
  24.第一个发明导尿术[2]
  编辑本段
  人物简介
  
  拒官
  (孙思邈的年龄现今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甚至还有168岁的说法。不过反正年龄不小。但第四种说法支持者较多,因为他自己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他在一百多岁时写的,也就说明他应该不是101岁)
  北周大成元年(579年),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
  隋大业(605年~618年)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
  显庆三年(658年),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
  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
  咸亨四年(673年),高宗患疾,令其随御。
  上元元年(674年),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
  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追封为妙应真人。


  名为评传,实为颂矣;颂神医之高迈博雅,堪为通才。在颂评部分,从各个角度对两部《千金》寻章摘句,爬梳剔抉出传主于儒、释、道、医,乃至文字美学等领域的精研之广、涵养之深。作者干祖望干老,同为一代名医,写作此书当在82岁前后,然全书情绪饱满如在壮年,可赞可叹;然问题也在此处,情绪影响了作者对结构的控制,全书文字似乎在面对一肆意贬低孙思邈之人竭力反驳,使得全书大半成为了《千金方》于儒释道医等方面的反复征引,时断时续;却又对孙思邈专意刻入之禁经卷讳莫如深,对房中术卷羞涩连连。且全书仅附录年谱部分为孙思邈略传,而此年谱又多为传主孙思邈系年之背景,事迹了见。有评无传,是为最大弊端。2013.6.21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