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写在简帛上的文明

廖名春//张岩//张德良|主编:陈剩勇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廖名春//张岩//张德良|主编:陈剩勇  

页数:

23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由廖名春等所著的《写在简帛上的文明》为国家“十五”重点图书。书中主要讲述了楚人的信仰之迷、匪夷所思的发现、出自东宫的秘籍、失而复归的典籍、楚国的司法内幕、秦人的法律生活、惊现人世的筮书、秦边陲的生活实录、西汉贵族的珍藏等内容。

书籍目录

一 楚人的信仰之谜——子弹库楚帛书
二 匪夷所思的发现——慈利楚简
三 出自东宫的秘籍——郭店楚简
四 失而复归的典籍——上博楚简
五 楚国的司法内幕——包山楚简
六 秦人的法律生活——睡虎地秦简
七 惊现人世的筮书——王家台秦简
八 秦边陲的生活实录——里耶秦简
九 西汉贵族的珍藏——马王堆帛书
十 汉人的知识世界——张家山汉简
十一 说不尽的遗憾——阜阳汉简
十二 东吴的社会人生——长沙吴简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在《尊德义》篇里,有一些语句是见于传世文献的。如简文有“刑不逮于君子,礼不逮于小人”,在传世文献中作“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见于《礼记·曲礼上》,汉初的贾谊所作的《新书》中也有类似的话,“故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君子”。在这里,君子与大夫意相同。小人与庶人无别:逮就是及的意思,因此,这三种叙述实际上是一样的。简文与《新书》所引,出自礼书,而《礼记·曲礼上》所引明言“曲礼日”,可见此语当出于为《礼》做传的《曲礼》。而今人多以为《礼记》是汉人所作,其实多系先秦作品。如《孟子》中就多有援引《礼记》的地方。从这些引文来看,《礼记》中的《曲礼》、《玉藻》、《祭统》、《礼器》的成书早于《孟子》,简文和贾谊说也都来自《曲礼》。又如,《论语·泰伯》中有一句话易引起争议,“子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通常认为孔子所说“不可使知之”有愚民的意味。现在《尊德义》简中也有这句话。这为我们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提供了新的可能。简文说。“尊仁、亲忠、敬庄、归礼,行矣而无违。养心于慈良,忠信日益而不自知也。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据廖名春先生分析。“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与“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意思接近。而“民可导也”意思从“民可使道之”出。“而不可强也”意思从“而不可使知之”出。“而不可强也”的“强”就是对“不可使知之”的“知”的解释。这里的“知”非本字。当为“折”字之借。王引之云:“‘楔而舍之,朽木不知’。‘知’字宋、元本及明程荣本并同。自沈泰本始改‘知’为‘折’,而朱本、卢本、孔本皆从之。家大人日:作‘知’者原本作‘折’者,后人依《苟子》改之也。《晋书。虞溥传》‘剥而舍之,朽木不知’所引,即《大戴礼》文。《晏子。杂》篇‘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冲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知冲’即‘折冲’。是‘知’与‘折’古字通,故《荀子》作‘折’,《大戴》作‘知’。”“折”的本义是以斧断木,引申则有以强力阻止、挫败、折服、制伏之意。《书·吕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折民”即“制民”,折就是制,就是用强力制伏、压伏。因此,简文“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当读作:“民可使导之,而不可使折之。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是说老百姓可以让人引导他们,而不能让人用暴力去阻止、折服他们:老百姓可以引导,但不能强迫。“导”是引导,“折”是以强力阻止、挫败、折服、制伏,其义正好相反。由于“强”与“折”义近。故简文以“强”释“折”。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论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由”当读为“迪”,“迪”,导也。


编辑推荐

《写在简帛上的文明:长江流域的简牍和帛书》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写在简帛上的文明 PDF格式下载



对国内出土的简牍和帛书进行了详细的评说,是普通文史爱好者的一部很好的指导书,方便了解简牍和帛书的基本情况,部分内容比较深.


此書還算不錯圖版印的算精良推


一本好书,学术味浓,资料翔实,立意好!!


呵呵,普及兴趣类读物,对俺有很大意义


系统深入。


图文并茂,制作精良。作为本套系列的收山之作,值得收藏。


好书,简帛书法,这一套必须买齐


本书对长江流域重要的简帛考古发现,给予了系统性的介绍。其中包括三地的秦简、各地的楚简、多滴的汉简以及马王堆帛书和子弹库楚帛书。这些出土文物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先秦、大秦和汉朝。


是廖和他的研究生共同编著的。内容很全,观点有见地,不少是旁人所未发。


廖名春应该成为一个不错的学者了吧?不过,该书与一般性的介绍书——马王堆、包山、郭店没有质的区别。老廖,来点专业的,因为这活不太适合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