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史研究 第一辑
2011-6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主编:王宏志
327
379000
无
本书内容简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成立于1971年,致力于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文学。自1973年起出版《译丛》半年刊,专门刊登中国文学英译作品。近年着力推动中国翻译史研究,除每年举办一次“宋淇翻译研究论文纪念奖”评选活动外,每两年举办一次“书写中国翻译史:中国译学新芽研讨会”及“阅读中国翻译史:中国翻译史研究暑期班”,并出版《翻译研究论丛》及《翻译史研究》。
王宏志,香港大学文学学士及哲学硕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现代中国文学及翻译。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人文学科讲座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香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兼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南洋理工大学访问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人文学科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文学院院长、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主要研究范围为20世纪中国文学、晚清以来中国翻译史、香港文化研究。出版专著包括《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鲁迅与左联》、《文学与政治之间》及《翻译与文学之间》等共十余种。
卷首语
释道安翻译思想辨析
黄金传说:高一志译述《天主圣教圣人行实》再探
《火攻挈要》:晚明至晚清火器技术知识的转移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译者
严复与译词:科学
哈葛德少男文学(boy literature)与林纾少年文学(juvenile
literature):殖民主义与晚清中国国族观念的建立
清末女性空间开拓:薛绍徽编译《外国列女传》的动机与目的
译学新芽
家与国的抉择:晚清Robinson Crusoe诸译本中的伦理困境
滇缅战役中的军事翻译
“日丹诺夫主义”与1950年代上半期的中国文坛
——以《译文》为例 (1953年7月号-1956年3月号)
外国翻译史论文选译
越南的“训读”和日本的“训读”——“汉文文化圈”的多样性
对李树廷译《新约马可传福音书谚解》的文体之考察——以汉字表记和汉语翻译为中心
翻译:对法西斯主义的威胁
一、“圣”的内涵 高一志与其他耶稣会士笔下的“圣人”,当然不是中国古人笔下同一名词的对等语。古书中提及“圣人”者,《周易》、《尚书》、《老子》与《论语》都不少,但最常见的似乎仍为《庄子》。庄子从《老子》“弃圣绝智”之说而得的下引,我们朗朗上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①这种“圣人”究为何人?杨儒宾研究帛书的各种文本,以为“圣”字从耳,从口,所以就造字的哲学而言,圣人应指“耳聪”与“知言”者而言。这个说法不无道理,然而既言“耳聪”,应该也会“目明”,故此儒家“内圣外王”的重点,乃在“圣”字上面,而“圣人”——不论儒、道——必然“耳聪目明”与“知言”②。这类通人如带宗教意味,高一志的天主教背景其实以具有“神智”者称之(自序页一甲)。 西方“圣人”或“圣徒”的中译问题,天主教刚才入华就已孳生,利玛窦和罗明坚最早碰到。1580年代,他们合编《葡华辞典》。两人在解释葡萄牙文“圣托”一音时,几乎无从下笔,最后所得居然是中文“仙”字③。如此中译当然牵强。且不谈道教兴起后赋予的意义,“仙”字的古文乃“盒”,是“人在山上”或“山上之人”的意思,而“圣人”未必如刘晨阮肇得登上天台方可化至。
《翻译史研究2011》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的学术论文集,以“翻译史研究”为专题.收录了众多学者在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主办。
无
去南开大学听完王宏志老师的讲座后买的这本书,非常好,论文集的形式吧,其中有对鸦片战争时翻译史的论述,很值得阅读。王老师的学术见解值得崇拜,这本书就是他的一本力作了!
这是研究翻译历史难得的好书
很喜欢读王宏志老师的书
这是一本以研究翻译史为中心的以书代刊的论文集,所收论文大多以小见大,视野开阔,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