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现代化道路
2012-11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278
312000
本辑《亚洲研究集刊》的主题为“亚洲的现代化道路:
历史与经验”,以2011年“复旦—北大亚洲学论坛”为基础,收录了参加此次论坛的发言人及评论人的稿件,并选了复旦大学中青年学者及学生的一些文章,汇编成册。
《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第一部分为“复旦—北大亚洲学论坛”的稿件。此次论坛于2011年10月29日在上海崇明召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在论坛发言中指出,2012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诸多大国面临改选换届,这将对于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亚洲现代化的历史和经验十分有意义。本次论坛发表的文章有从法制方面阐述何为现代国家,有通过中日韩三国发展的比较研究来表现亚洲国家在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的历史经验,还有以新加坡为例展现了小国发展的脆弱性和生存战略;有以金融业作为切入点,展示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民间金融活跃的历史图景;也有剖析社会城乡人口流动的历史为现代化道路提供经验教训;更有从日本饮食文化的嬗变中获得东亚文化走向现代更生的启示的,内容丰富,视野广泛。
“复旦—北大亚洲学论坛”至今已由两校轮流举办了5年。两校已商定2012年将吸纳博士研究生参加论坛,在年轻学者中展开学术讨论和交流。《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专题研究栏目中,主题涉及亚洲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文章为受到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的学者的研究成果。
亚洲论坛
法制现代化与法治政府 吴志攀
评论:季立刚(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论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民间资本的地位和作用 朱荫贵
评论:韦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副教授)
试论战后中日韩三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 王晓秋
评论:朱荫贵(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代化进程中的长江三角洲城乡人口流动 戴鞍钢
评论:王晓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脆弱性与小国发展: 以新加坡为例 韦民
评论:林太(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多元发展: 日本饮食文化在近代的嬗变给予东亚文化走向现代更生的一个启示 徐静波
评论:李玉(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专题研究
东方视野中的苏格拉底申辩(上篇)——析《申辩篇》中译本的共性旨归 杨俊蕾
高桥和巳初论——文学、学术与现实、历史的叠影 戴燕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人的上海认识——转机的1931年 徐青
从“绅士游览团”到“领选使”: 对19世纪末东亚现代化场景的观察 王鑫磊
中国青年人时尚观受日韩流行时尚之渗透研究 周进
史苑萌芽
历史书写与叙述政治——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太平天国”(1903—1952) 张希
盘点台湾中古史研究六十年——评卢建荣《陈寅恪学术遗产再评价》 金菊园
文人之殇——以“临终的眼”看待日本文化之精魂 魏灵学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50年代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叙述 宋正清
附录
2010年世界能源大事记
2011年世界能源大事记
2010年国际金融大事记
2011年国际金融大事记
2010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结项课题
2010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
2011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结项课题
2011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
版权页: 插图: 3.青年人身体与心理的原因 由于自身心理结构特征的特殊性,如年龄偏小,社会阅历几乎为零,青年人极易受社会时尚的影响,从众心理明显。从众是指个人在社会群体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青年人来自各地,摆脱高中时原有的学习生活的旧环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团体,很容易出现从众行为,因为他们不愿受到与众不同的压力,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现状,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所以青年人容易“随大流”,找寻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价值观体系正在形成中,所以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心理承受力不强。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青年期是一个崭新的时期。自我体验的情绪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具有敏感性、丰富性、封闭性和起伏性等特点。 现实的压力导致青年人寻求解决办法。我国正处于全面的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竞争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在青年人的精神上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生存压力等,往日“天之骄子”的风光不再,心理矛盾、情感纠葛、观念冲突等问题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必须将自己融入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讲,追逐时尚有助于青年人尽早接触和体验社会,使青年人的社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延伸和发展,提高了青年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从时尚的类型来看,青年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精神追求了,更多的是对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向往。各种考证热、读研留学热、女生征婚热反映了青年人囿于现实努力走出困境的心态。 4.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尚待时日 日韩等外来流行时尚在我国青年人中掀起阵阵热潮且呈现持续升温状态的同时,青睐本土传统文化的青年人数量也在渐渐萎缩。有学者认为文化没有本土与外来之界限,两者相互交融和补充,作为一个整体对青年人产生影响。但不可否认,不同来源的两种文化始终有其特定的内涵、结构、表现形式等。外来流行时尚以其鲜亮的“外在形象”胜出,换句话说,外来流行时尚之所以能够得到众多青年人的拥护,并非由于其内涵的丰富或深远,而是通过宣传、包装、造势等多方面的努力和突破,打造出来的鲜亮形象博得了青年人的偏爱,而这恰恰是传统文化自身所忽略的。我国传统文化单以内容上的博大精深为傲,而忽视了外在包装与其他必要的宣传手段,造成形式上逊人一筹的现状。外来文化在这几年中,明显地以数倍于传统文化扩展的速度崛起,有的青年人承认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所“接受的熏陶也不足”,再次印证了对本土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忧患意识不可缺少。同时也有部分青年人对我国自身文化的表现形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显示出本土传统文化潜在的拥护数量。
《第6辑•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的主题为“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以2011年“复旦—北大亚洲学论坛”为基础,收录了参加此次论坛的发言人及评论人的稿件,并选了复旦大学中青年学者及学生的一些文章,汇编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