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实学美学研究
2012-10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张传友
233
215000
清代美学,一言以蔽之,实学的美学、带有实学精神的美学。崇实黑出虚是清代实学美学突出的审美特点。就清代实学而言,它的表现形式与以往相比确有其特色。虽然没有达到可以与子学、经学、理学并峙的哲思高度,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系统,但在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取向思路和审美特色方面足以与以往并列。其特色在于:表现面广、发展充分,几乎中国实学的各形态都有成熟的表现;有深度,具有直指人生最切实处、生活最本然处的劲头。明确标举这一时代的主旨或思想主流是实学,这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没有的。清代实学特别是晚清实学已经突破了儒学的框架,标志着中国古代实学的终结与近现代实学的开始。晚清实学中的经世致用与质测之学的方面已超出原始儒学、宋明理学的内在理路,逐渐与西方合流,这就标志着中国古代实学的终结。《清代实学美学研究》共四章,《清代实学美学研究》(作者张传友)主要内容有:清代实学的历史渊源与美学品格、气本体论的美学建构、道本体论美学的建构与实学美学的
“深度”退出。
张传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1年生于山东泰安宁阳县。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文学院,师从凌晨光教授攻读文艺学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王振复教授攻读中国美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主要从事艺术史论、艺术美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美学范畴史》(第三卷第二编),编著《中国古代画论备要·花鸟卷》,参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论语鉴赏辞典》、《国学名篇鉴赏辞典》(书论、画论部分),在《学术月刊》、《中国图书评论》、《书法》、《社会科学家》、《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引论清代实学思潮概述
第一章 清代实学的历史渊源与美学品格
第一节 清代实学的现实土壤及其历史渊源
一、清代实学的现实土壤
二、清代实学与宋明理学的渊源
第二节 清代实学的美学品格
一、祛虚尚实的清代文学艺术
二、从实学到美学
三、清代实学美学的范围
四、清代实学美学的历史定位
第二章 气本体论的美学建构
第一节 从理本体到气本体的跨越
一、气本体论的历史溯源
二、太虚一实
三、气在理先
四、太虚本动
第二节 从实体之美到生命之美
一、人乃两间之精气
二、情附气
三、善养其气
第三节 气本体论在美学领域的深化
一、气用于一事则一事立极
二、气贯理、事、情
三、气乃才之发越
四、从气上说格调
五、肌理之“实”气
六、气与气势
第四节 审美气化论的完成
一、文者气之用
二、意在气先
三、气坌愤激讦而后至文生
四、阴阳不可偏废乃为至文
五、中和
第三章 遵本体论的美学建构
第一节 道本体论重心的转移
一、盈两间皆道
二、天下无象外之道
三、知人道即知天
四、人乃天地之心
第二节 从道体之美到生活之美
一、道达情遂欲
二、盈天地间皆恻隐之流动
三、情之万变无非实
四、耳目启,性情贞
五、情乃性之端
六、无理有情
第三节 道本体论在美学领域的泛滥
一、道乃文之根本
二、文须有益天下
三、文质人情
四、人品诗心一揆
第四节 文以载道论的蜕变
一、诗以道性情
二、诗有性情而后真
三、作诗不可无我
四、诗人之眼与政治家之眼
第四章 实学美学的“深度”退出
第一节 “实”象与“虚”象
一、盈天下而皆象
二、象乃摹色以称音
三、自然之象与人心营构之象
四、意立而象与音随之
第二节 兴象
一、现量
二、兴象与意象
第三节 神韵上见意境
第四节 从意境到境界
一、意境
二、情景双绘
三、实境与造境
四、情境与境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 第三章 道本体论的美学建构 道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既关涉超越人类蒙昧文明的对杳冥之天的终极探问,又指向以人禽之别的剖辨为基质、以天人相感的互摄为外缘的自我道德的完善,前者具有天的属性,是为天道(天主要指自然,也包括超然的成分)。后者成就人的属性,是为人道。从天道、人道二分言则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天道通于人道言,人间的伦理秩序即天地自然运行规律在人间的对象化;就人道通于天道言,是对人之道德理性与审美品格的高度肯定与自信。或者说,天道、人道的二元预设,本身就是人类审美智慧的表征。宋明时代的“道”为理所遮蔽,天道与人道出现了本然的分裂,在程朱看来,天道最接近于理,而人道因沾染后天的“气质之气”而疏离了天道,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才能找到重返之路,陆王则主张通过“致良知”的途径有可能由人道达至天道。 在清代,作为本体论的道与元气实体论以及宋明理学后学既有内在的纠葛,又存在着显著的不同。随着实学思潮的兴起,“气在理中”的哲学命题被改造为“理在气中”,道也随着“理”由“形而上”向“形而下”转换,一方面是“解放”,随着理关乎事、关乎实,道从而具有更多实有、实在、现实的色彩;一方面是“复古”,即鼓吹原始儒家之道德理性,重弹文以载道。当然,它更主要的是向人道倾斜,以道德实体之学、道德实践论为内容,人道中的道德伦理、情感、欲望等的内部冲突在实学思潮的氛围中表现为对世俗生活、此岸肉身充分肯定的倾向,本体论的美学呈现出向生活中的审美,或者生活美学过渡的趋势。而站在时代交接点上的王国维对诗人与政治家的分疏,则给予传统的文道论以最后的致命一击。 第一节 道本体论重心的转移 一、盈两间皆道 首先,王夫之提出“盈两间皆道”,道作为本体乃实有而非玄虚,他在《周易外传》中说:“道者,物所众著而共由者也。物之所著,惟其有可见之实也;物之所由,惟其有可循之恒也。既盈两间而无不可见,盈两间而无不可循,故盈两间皆道也。”道即太虚之气形成“可见之实”的物所“可循”且亘古不变的规律,它并非如宋儒所坚持的是一种凌驾于天地间万物之上的超验存在。万物皆有象,万象皆有形,道就在这万物万象之中,“出乎象,人乎形;出乎形,人乎象。两间皆有象,则两间皆阴阳也。两间皆阴阳,两间皆道”。他沿用《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指出万象皆得于阴阳,这阴阳二气之流行构成了天道与人道。这道“谁留余地以授之虚而使游,谁复为大圆者以函之而转之乎?”道属“实”属“有”,虚、空不是道的本质。(《周易外传·系辞上传》)不但如此,“色、声、味惟人所命,何为乎胥天下而有其同然者?故五色、五声、五味,道之撰也”。(《尚书引义·顾命》)天地万物之“色、声、味”等感性特征不但是天之道借助于人之审美感官而成为可知的对象,也是人之审美知觉在耳目口鼻等审美感官的配合下,由人道沟通天道的中介环节。可见,王夫之不但以道为实有,而且开始自觉地把道的重心往人道转移。
本书在中国断代美学史的研究中,颇具原创性。本书厘清了清代实学美学之历史发展的哲学本体、内在机制与发展路向.且见解独到。 ——复旦大学 王振复教授
研究清代实学美学这一学术课题,可能遭遇两大困难:其一,清代实学的哲学本涵及其人文内在肌理怎样识读;其二,清代实学的美学在理论上如何可能。对此,《清代实学美学研究》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启人心智的解答,无疑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