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儿童肾脏和尿路疾病面面观

徐虹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徐虹 编  

页数:

101  

字数:

66000  

内容概要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大部分患儿起病隐匿,病初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不能引起患儿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如血尿、蛋白尿、先天性肾脏和尿路发育畸形等,大部分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这些情况下如患儿未能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其中一部分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甚至尿毒症,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也极大地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由于人们对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了解有限,因而宣传普及小儿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常见疾病及其症状等知识,加强对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视,是医务工作者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儿童泌尿系统介绍
 一、泌尿系统的基本常识
  1.了解肾脏
  2.认识输尿管、膀胱及尿道
  3.肾脏的“工作”
  4.儿童正常的尿量及排尿次数
  5.如何辨别尿液颜色的异常
 二、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有哪些
 三、尿液试纸筛查对发现肾脏和泌尿道疾病的重要性
 四、尿液试纸筛查可发现哪些异常
  家长怎样正确留取尿液标本,有哪些注意事项
 五、超声筛查对发现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重要性
 六、泌尿系统疾病常用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1.影像学检查
  2.肾穿刺活组织检查
 七、世界肾脏病日小常识
 八、儿童慢性肾脏病常见表现有哪些
 九、慢性肾脏病儿童的健康指导
 十、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第二篇 儿童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第三篇 儿童常见的肾脏相关问题
第四篇 儿童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常见表现 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易反复发生泌尿道感染,严重时引起急性肾盂肾炎,表现为高热。长此以往导致肾脏形成瘢痕、肾脏萎缩、肾功能受损,可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生长发育迟缓或高血压就诊。 3.诊断膀胱输尿管反流需要做哪些检查 通过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CU)可明确是否存在反流及其程度,并确定是否存在下尿路梗阻。根据造影所见,膀胱输尿管反流分为5级(Ⅰ~Ⅴ级,图4—3),其中Ⅰ级最轻,而Ⅴ级最重。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显像(DMSA)可明确有无肾脏受累,是否形成肾瘢痕及左右肾脏的分肾功能。彩超用于排除泌尿系统的其他疾病,如肾积水、巨输尿管等。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中段尿细菌培养、尿微量蛋白等,可以帮助判断有无泌尿道感染、哪种细菌感染以及肾功能有无损害等。 3.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治疗 根据检查结果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般反流级别低(Ⅰ~Ⅱ级)的婴幼儿,需长期口服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大部分反流会在数月至数年后降低反流级别,直至自然消失。 一般无症状的异位肾患儿不需要治疗;发育不全的异位肾若无合并症和并发症也不需要处理;出现合并症应对症治疗;重度肾积水或者积脓等严重并发症或外伤时,确定对侧肾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有无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畸形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4.肾发育不全或肾发育不良 肾发育不全是指肾脏小于正常体积的一半以上,肾单位数量减少,但肾单位和导管的分化发育正常。肾发育不良是指肾实质分化及发育异常,也就是说肾脏没有充分发育,仅有少许泌尿功能。多为单侧,无性别差异。超声检查可见肾脏轮廓,但肾脏体积要小于正常肾脏的50%以上,表面不平,皮髓质界线不清。此种肾脏可能发现于正常位置,也常常异位在腹腔的其他部位(异位肾合并肾发育不良较多见)。单侧肾发育不全或不良时,对侧肾脏的位置、形态及功能大多正常,可能会有代偿性肥大。 单侧肾发育不全或不良如无合并症,常不被发现;合并症中以高血压最为突出,常在儿童或青年时出现高血压。在进一步检查中可发现一侧肾脏明显缩小,且此种高血压常严重,对降压药效果不佳,发展迅速,常在高血压出现后1~2年内发生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编辑推荐

《儿童肾脏和尿路疾病面面观》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儿童肾脏和尿路疾病面面观 PDF格式下载



科普为主,专业知识不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