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比较文学通论

孟昭毅 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

孟昭毅  

页数:

429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我国比较文学复兴之初,各地出版社出版了一批有关比较文学基本理论的教材和著作,其中不乏佳作。那时,比较文学还鲜为人知,人们急需了解这门在国外已经盛行了一百多年而在我国沉寂多年的学科,许多高等院校开始教授有关课程而缺乏教材,因此,这批新出版的著作正合时宜,解决了燃眉之急,向人们介绍了比较文学,从而推动了这门学科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它们功不可没。然而,那毕竟是比较文学在中国复兴之初,我国学者对它的了解和研究也尚未深入,况且其写作的基本目的是阐述学科理论的ABC,让读者了解这门学科,因此,它们主要是引进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少自己的特色。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又有一批新的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出版,如乐黛云等所著的《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张铁夫主编的《新编比较文学教程》,鄙人与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徐扬尚的《什么是比较文学》等。还有一批这样的著作即将问世,如刘献彪、刘介民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梁工、卢永茂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以及本书《比较文学通论》等,这样一批著作的出现,形成了比较文学理论著作出版的第二次高潮。这一次高潮的出现并不偶然。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我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不论是具体的文学现象的比较研究,还是学科理论的探讨,都有长足的进展,其成果是举世瞩目的。上述这批比较文学理论正是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它们可以说是近20年来中国比较文学成果的体现,也是这些成果的总结。

内容概要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重在研究中外的“人心”与文心的一致性。不论其是否形成自己本体的特殊性,都使人产生一种积极探索,渴望破解“司芬克斯”之谜的动力,正是人类那些本质相通的良知、善念和审美意识,使比较文学研究成为可能……

作者简介

孟昭毅,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东方文学学会副会长。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100余篇。专著主要有《比较文学探索》、《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东方文化文学因缘》、《东方戏剧美学》、《东方文学交流史》、《丝路驿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古希腊戏剧与中国》等多部。

书籍目录

小序序导言:跨越世纪之门——异质文化对话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名与实 第一节 比较文学ABC  第二节 定义的多重建构  一、外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界定  二、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界定 第三节 学科的一般性质  一、可比性  二、开放性  三、宏观性  四、理论性 第四节 发展中的特性  一、边缘性  二、跨界性  三、包容性 第五节 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一、为文学研究开疆拓土  二、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三、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第二章 比较文学与可比性 第一节 比较方法的思维特点  一、比较法的客观性  二、文学现象的可比性 第二节 文化异质心理同构  一、人的一致性形成文学可比性  二、文学实践到理论认知具有可比性  三、自我求证的文学昭然可比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一、“徒劳”的主题  二、“变形”作品的反思  三、“睿智”与二妇争子 第四节 世界文学与可比性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学派 第一节 法国学派  一、法国学派的形成  二、法国学派的成熟  三、法国学派的新发展  四、法国学者最新研究动态 第二节 美国学派  一、美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二、比较文学学科的确立  三、美国比较文学的振兴  四、美国学派的崛起 第三节 俄苏学派  一、俄苏比较文学的初萌  二、饿苏比较文学的低谷期  三、俄苏学派的定型 第四节 中国学派  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出现  二、中国学派主要研究方法的提出  三、中国学派的昂然生机第四章 影响研究第五章 平等研究第六章 跨学科研究第七章 阐发研究第八章 接受研究第九章 比较文学研究在国外第十章 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在文学研究中,由于视野的拓展、视角的变换与新材料的不断发现,研究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比较的方法。它通过对照,经过筛选,可以找出两种文学现象或两位作家之间在事实上或想像中的某些相同之处,即发现了它们(或他们)之间的可比性。再从相同之中进一步找出相异之处:莫名的苦恼、有趣的思考、审慎的接收、时空的突破等。这实际上就已推开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殿门。一、“徒劳”的主题嫦娥奔月是中国著名的、美丽而启人遐想的神话故事之一。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化为蟾蜍,长居月宫,后月中又有一只玉兔与蟾蜍阴阳为伴,再后又出现了仙人桂树之说。晋代虞喜的《安天论》中载有“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所谓俗传就是指的民间传说。唐代段成式在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所记有关吴刚伐桂的神话,可能就是从虞喜所记的这一古老的民间传说演化而来的。《酉阳杂俎》中这样记载:“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后记

《比较文学通论》画上最后的句号时,世纪之钟已经敲响。我想用这本小书叩开自己人生苦旅和学术生涯中的世纪之门,向令人心驰神往的新世纪献上一份薄礼。此书名为《比较文学通论》,但颇有以偏概全之嫌,仍有不少未论及之处。它是在以前的拙作《比较文学探索》(1991)和《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1997)的基础上修改、增删成书的。可以说这是我15年来从事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总结,凝聚着我个人诸多的辛酸和汗水,也是我近几年来竭尽全力劳动的一个成果,毫不夸张地说,由于才疏学浅,它的成书是以提前预支我的生命为代价的,但我毫无悔意。回想自己和中国比较文学事业同步成长的15个春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于1985年),真是历史长河之一瞬,其间几多欢乐,几多困惑。值得庆幸的是,在我进行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那么多师友的支持与帮助,教诲与指导,使我终生难忘。尤其是在此书即将付梓之际,我恳请我的老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和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悖先生为之序,二先生在百忙之中欣然应允,这不仅使拙作生辉,更是前辈学者对我最大的激励与鞭策。借此书面世之机,我感谢所有催我奋进的学界同人,感谢天津师范大学教材建设委员会的资助,还要感谢天津人民出版社编辑臧策先生,南开大学出版社莫建来先生、薄国起先生等为此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以及我校本专业研究生在校对方面所作的努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比较文学通论 PDF格式下载



主编是天津师范大学的教授,天师的比较文学发展比较成熟。这也是我们用的教科书。内容编排有序,很好看,作为课外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是比较文学的入门书,文字简洁,例证丰富、适当。非常好。


很有用的一本比较文学课本。


大概翻了一下,印刷没问题,考研用书,当当的物流从来没让人失望过,大赞!!!


学校老师写的赞一个。


中文系学生的必备教材,对考研很有帮助。


我们的必备教材,书的质量不错。


很适合我们大学生阅读


比较文学课的课本,老师说这一版还可以


书的内容很富,我们老师出的书,值得一看


我第一次在当当网买书,收到的很快,我很意外也很满意


内容有条理,还不错。


我没见过原版,但按经验来说纸张好像不太正版


质量不是很好,有点像盗版


一般。這樣類型書感覺都各有側重,買前多自己了解一下吧。


考研必用书!院长的书能不买吗?但这都不是我买这本书的理由,哈哈……因为我喜欢,所以我才买!书中有很多对于比较文学的定义,还有许多比较范畴的举例,更有一些比较的拓展,相信会给每一个还徘徊在研究边缘的人,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孟院的人生态度,好像更吸引我~~~哪天一定要和孟院去趟西藏!


蛮好,是想继续学习了


还好吧,纸张较软。内容比较易学。


评论不针对书的内容 勿拍砖谢谢本来打算在淘宝买 后来淘宝凑不了单 然后选了卓越,因为看库存显示的是两三天可以送到这样子结果 可以想见的 因为订的几本书不在一个库里所以实际发货时间不能与预计发货时间相符 后来打电话问客服,说只有订单生成之后可以告诉客户东西分别在哪个仓库和实际的发货时间后来我就有路网看到了便宜的旧书。。。 后来我还在有路网买书了!!!坑死了 多花十几钱也没快点儿拿到 ╮(╯▽╰)╭就当那多出来的十几块是买了满99的赠书吧 其实我对这书真不大上心 不过同学们都一听老师说了就买了 闹得我紧张兮兮的 教文科的老师们真是傲娇,学文科的孩子们也真是玻璃心 为什么不能把轻重缓急全部讲清楚 怨恨国内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


内容详实,有深度,值得一读


书本很不错,是我需要的,我很喜欢,很干净,没有瑕疵。希望会更好


内容一般,出版社实力有限吧,手纸的品质,哈哈


当初为了考研复试,图书馆都借光了,只好买了本,怎么说呢,我觉得这种教材好也罢不好也罢,都没有必要买,还是去图书馆借一本,学会了成为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今后将从贵公司购买更多的书籍,并且向同事们介绍贵公司高质量的服务。谢谢!谭立2008年6月3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