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的出场与嬗变-近三十年中国小说中的人的话语研究

周新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周新民  

页数:

374  

内容概要

  《“人”的出场与嬗变》运用话语理论,把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命题 “文学是人学”转化为“人的话语”,同时把“人”的话语置于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变革的背景之中,集中讨论了近三十年来小说中的“人”的话语的生成、嬗变、历史性特征及内涵,从而揭示了“人”的话语嬗变的历史之谜,建构了近三十年来小说中的“人”的话语网络。

作者简介

  周新民,出生于1972年,湖北浠水人,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在华中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获博士后证书。已在《学术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书籍目录

序导论第一章 政治变革与“人”的话语建构第一节 “人”的话语出场第二节 “人”的边界第二章 历史镜像第一节 人性的回归第二节 “理想”:历史意识的镜像第三节 “知识”叙事第三章 文化启迪与“人”的话语转型第一节 现代人本主义思想的震荡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传播第三节 “人”:历史的解构第四章 “个人”的浮出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回归第二节 “知识的暴力”叙事第三节 指涉关联的断裂第五章 生命的张扬第一节 虚无的历史第二节 生命意识的逃遁第三节 个人历史性维度的书写第六章 神性的诉求第一节 个体生存的承担第二节 由革命走向神性第三节 自然:人类的自我救赎第七章 身体:“人”的延伸与转折第一节 经济视阈下“人”的话语转型第二节 性的本体化叙事第三节 金钱与身体第四节 身体: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附录一 好的故事本身就是好的形式——王安忆访谈录二 写作,就是反模仿——叶兆言访谈录三 打开人性的皱褶——苏童访谈录四 由道德救赎走向神性救赎——刘醒龙访谈录五 灵魂的守望与救赎——陈应松访谈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政治变革与“人”的话语建构  第一节 “人”的话语出场  人道主义思想在建国后一段时间内往往被归类为资产阶级思想,受到批判。1957年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发表后,更形成了一个批判人道主义思想的高峰。钱谷融出于“一般人往往把描写人仅仅看做是文学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的考虑,提出了文学的目:“一切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在内,它的最最基本的推动力,就是改善人生、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的那种热切的向往和崇高的理想。”在他看来:“文学要达到教育人、改善人的目的,固然必须从人出发,必须以人为注意的中心;就是要达到反映生活、揭示现实本质的目的,也还必须从人出发,必须以人为注意的中心。说文学的目的任务是在于揭示生活本质,在于反映生活发展的规律,这种说法,恰恰是抽掉了文学的核心,取消了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因而也就必然要扼杀文学的生命。”钱谷融显然将“人”放在了文学的中心。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的问题始终是文学的根本问题。而中国当代文学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又有着十分独特的历史。现有的研究,虽然始终在关注这一问题,甚至在一个时期会将其作为研究的特点,但对三十年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学进行如此系统的大规模研究,并不多见。  该书以“人”为视点,借用谱系的方法,对“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沉浮与演化,进行了历史性的描述与解读,在选题上,有较重要的意义。  -------  北京大学教授  曹文轩  该书选题对文学史和文学思潮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其中有关知识,知识的暴力叙事,历史的超越,生命的本相等分析,颇有创见,反映出作者具有良好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抽象思辨能力。  ------- 北京大学教授  洪子诚  以“人”为中心研究新时期小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致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研究模式。但实事求是地讲,这种研究是有缺陷的,往往有意无意地将“人”简单化为一个永恒不变的客观概念,而忽视了它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内涵差异,以及对其人学资源背景的探讨。周新民的这部著作,恰恰在这两大关键性问题上作不明不白自己的贡献。  -------- 浙江大学教授  吴秀明  这一选题在理论意义在于:它是对“文学是人学”这一传统文艺思想的拓深和丰富,也是对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个侧面-关于“人”的观念的进步和发展-的用文学材料予以阐发的尝试。它的实践意义(即所谓“实用价值”)也是明显的:对推进现代性的人学发展和当前的文艺批评给予助力。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镇南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人的出场与嬗变-近三十年中国小说中的人的话语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