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研究

刑国忠 中国社科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中国社科  

作者:

刑国忠  

页数:

307  

内容概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刑国忠所著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研究》共分六个部分。导论主要说明了选题的意义、学术界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1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提出。第2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理论逻辑上涉及到“理念”、“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个具有内在规定性的范畴。第3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要求。任何教育活动总是围绕着一定的教育目标展开的。第4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要内容。第5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第6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路径思考。

作者简介

  邢国忠,1980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信仰与信仰教育研究。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提出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出的理论基础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观点二 毛泽东的法治教育思想三 邓小平的法治教育思想四 江泽民的法治教育思想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出的现实背景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二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三 我国法治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出和实施的基本过程一 思想酝酿和命题提出阶段二 政法系统试点学习阶段三 全民普及教育阶段第二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第一节 关于“理念”的概念考察一 本体论层面的“理念”解读二 价值论层面的“理念”解读第二节 法治理念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一 法治理念的概念界定二 法治理念与法治信念三 法治理念与法律理念四 法治理念与法律信仰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界定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双重性质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定位第三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要求第一节 培育公民社会主义法律人格一 法律认知的培育二 法律情感的培育三 法律意志的培育第二节 造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者一 做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者二 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促进者第四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依法治国的理念教育一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核心内容二 主张人民民主,反对依法治民三 主张宪法权威,反对一切特权四 主张依法治权,实行权力约束第二节 执法为民的理念教育一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本质要求二 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三 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公平正义的理念教育一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价值诉求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 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结合第四节 服务大局的理念教育一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使命二 充分把握大局三 立足本职工作第五节 党的领导的理念教育一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强调重点二 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领导三 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政治领导四 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第五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系统整合性原则一 系统整合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必要性二 系统整合性原则的具体要求第二节 形式多样性原则一 形式多样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必要性二 形式多样性原则的具体要求第三节 实践指向性原则一 实践指向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必要性二 以法治实践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第四节 评估预测性原则一 评估预测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必要性二 评估预测性原则的具体要求第六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路径思考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取得的成绩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存在的问题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面临的新任务第二节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纳入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一 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开设相关课程二 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第三节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一 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进”工作二 建构多层次、多渠道的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格局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巡回宣讲制度一 巡回宣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二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巡回宣讲报告会制度化第五节 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普及教育制度一 重视法律仪式的影响示范作用二 利用大众媒介的宣传推广作用结语 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双重价值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