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魏寿昆传

吴石忠,姜曦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吴石忠,姜曦  

页数:

222  

前言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决定组织出版《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文化工程。首批入传的22位院士都是由各学部常委会认真遴选推荐的。他们中有学科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有做出过重大科学成就的著名科学家,也有毕生在专门学科领域默默耕耘的一流学者。每一部传记,既是中国科学家探索科学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真实情景再现,又是他们追求科学强国、科教兴国的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丛书注重思想性、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统一,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多侧面、多角度、客观真实地再现院士的科学人生。相信广大读者一定能够从这套丛书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获得有益的感悟、借鉴和启迪。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共选举院士千余人,荟萃了几代科学精英。他们中有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新中国的主要学科领域的开拓者,也有今天我国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批中国知识精英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他们在政治动荡、战乱连绵的艰难岁月里,在中国播下了科学的火种,推动中国科技开始了建制化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大批优秀科学家毅然选择留在大陆,一批海外学子纷纷回到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篇章。广大院士团结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爱国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他们的奋斗历程,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缩影;他们的科学人生,是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集中写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基石。广大院士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开拓者,同时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承担科技研究工作重任的同时,还承担着向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社会责任。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使我国公众走近科学、了解科学、支持科学,为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技术本质是创新,科技事业需要后继有人。广大院士作为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建设并领导了一个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作为教育工作者,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他们甘当人梯、提携后学的精神已成为我国科技界的光荣传统。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广大青年提供有益的人生教材,帮助他们吸取院士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与方法,领悟爱国奉献、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励更多的有志青年献身科学。 记述院士投身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历程和做出的贡献,不仅可为研究我国近现代科学发展史提供生动翔实的新史料,而且对发掘几代献身科学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财富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能够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高品位文化读物,并以此为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做出一份特有的贡献。 是为序。

内容概要

  魏寿昆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冶金学家、工程教育家,是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奠基人和中国金属学会创建人之一,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他在;台金热力学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进行过钢铁脱硫、钢液脱磷、活度理论、选择性氧化、固体电解质电池定氧和;台金热力学在我国特有矿产综合提取金属中的应用等研究,并多次获奖。魏寿昆在从事高等教学的80余年中,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冶金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描绘了魏寿昆院士的世纪人生,全面介绍了北洋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发展史,特别是冶金理论、冶金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魏寿昆院士以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百年人生,为中国;台金乃至世界;台金领域增添了一座神奇宝藏,每一位从“钢铁摇篮”走出来的莘莘学子,都因受到他的栽培与教诲而受益终身。通过本书,广大读者可以生动了解中国人的钢铁工业发展之路,真切领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适合大众阅读,特别是青年学生、科技工作者、文化教育和工程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级党政部门干部。

作者简介

吴石忠,1938年7月生,浙江省衢州市人,中共党员。1956年就读于北京钢铁学院轧钢专业;1960年3月留校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稀有金属冶金教研室助教;1985—1998年任《北京钢铁学院学报》编辑、主任、常务副主编,1993年任职编审。先后担任《中国高校自然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95年、1999年分别任国家期刊奖和国家科技期刊奖评委,并多次担任冶金系统、高校系统科技期刊奖评委。退休后任《编辑学报》编委,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第二届委员,冶金科技期刊学会顾问等职。姜曦,1977年6月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理学博士。2006年至今从事部分钢铁冶金行业专家的口述历史研究工作,参加并主持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老科学家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研究课题。现任职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综合部。

书籍目录

《魏寿昆传》
总序(路甬祥)
序(徐匡迪)
第一篇寒门学海书作舟(1907—1936)
 楔子十秩华诞同庆贺
 一、人民大会堂河北厅
 二、“魏寿昆科技教育基金”设立
 三、《魏寿昆院士百岁寿辰纪念文集》问世
 四、《师者如兰》出版
第一章贫家学子,求学路难
 一、乱世家衰
 二、不从商,要上学
 三、难忘的三位启蒙老师
 四、北洋大学才子
 五、驱冯运动
 六、刘仙洲校长新政
 七、金钥匙会徽
第二章师夷长技,留学德国
 一、捕捉机遇
 二、依依别离行
 三、苏联见闻
 四、柏林,留学首站
 五、直读博士
 六、名师柯尼希教授
 七、亚琛进修冶金学
 八、重访联邦德国
第二篇漂泊西疆栽桃李(1936—1946)
第三章西迁流离,寻觅家园
 一、重返北洋
 二、西安临时大学
 三、南迁路上的惊险
 四、西北联合大学
 五、汉中岁月
第四章康黔办学,尽己责任
 一、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
 二、贵州农工学院
 三、重庆矿冶研究所
 四、重大兼职教授
 五、从重庆回到天津
第三篇风卷残云开晴天(1946—1952)
第五章残破校园,重整北洋
 一、狼藉的校园
 二、北洋大学复校与李书田
 三、校长“代理制”
 四、复兴矿冶系
第六章北洋易名,诞生天大
 一、北洋学潮迭起
 二、反对北洋南迁运动
 三、天津大学建校
第四篇经磨久砺结硕果(1952—1979)
第七章钢院创始,主管教学
 一、建校元老
 二、张文奇与魏寿昆
 三、忙碌的教务长
 四、创办冶金物理化学专业
第八章“文革”沉浮,荣辱自安
 一、突如其来的浩劫
 二、牛棚事件和干校生活
 三、阅览室的孤“读”人
 四、古稀教授重上讲台
第九章厚积薄发,自成一家
 一、四位活度研究先行者
 二、高温活度理论自成体系
 三、炉渣脱硫离子理论
 四、推广固体电解质电池定氧技术
 五、包钢铌冶金
 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第五篇老树春深著新花(1979~)
第十章立言传世,精晶育人
 一、春回大地
 二、新任图书馆馆长
 三、《冶金过程热力学》出版
 四、选择性氧化理论
第十一章学术群体,继往开来
 一、桃李成林
 二、魏门传人
 三、自有后来人
第十二章社会兼职,建言献策
 一、九三学社常委
 二、中国金属学会创始人
 三、高级咨询学者
第六篇静水深流显本真
第十三章师者如兰,人民之香
 一、最喜爱当教师
 二、学无止境
 三、贵在创新
 四、实事求是
 五、28门课程
 六、悦者远来
 七、行为世范
 八、师爱情暖
第十四章兰室桃林,颐养天年
 一、珍爱生命
 二、持守四则
 三、动静相宜
 四、长寿之道
 五、温馨家庭
 六、夕阳依旧美丽
余声百岁未了冶金情
 一、新旧社会,沧桑巨变
 二、科教兴国,民富国强
 三、寄语后学,继续奋进
附录a魏寿昆活动年表
附录b魏寿昆著作目录
 一、专门著作
 二、学术论文
 三、其他论著
附录c魏寿昆重要文稿两篇
 谈德国之大学教育(节选)
 提高钢质量和推广新技术的几点建议(节选)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院系调整时,我由北洋大学,就是后来的天津大学,调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当时我担任教务长职务。教务处主管6个系、6个公共教研室、6个科室和1个图书馆,一共是19个单位。建校初期,我的工作头绪比较多,工作还是比较忙的。但是,学校有党组织领导及校领导具体安排,再加上全院师生的帮忙,我主管的教务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这期间,除完成教务长本职事情以外,我还为钢57班讲了一学期课,同时带钢57班一年毕业设计;另外,我还教过了三次半学期的课,包括冶金系二年级冶金炉中的“流体力学”部分及为在职研究生讲授脱硫理论和活度理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立初期的研究生教育是应苏联专家建议而设置的。他们说,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设计工厂的人才,还应培养研究生,让他们在学校学会搞科学研究。学校领导接受了苏联专家的建议,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开始试办无学位的在职研究生,一共招了四位,其中两位研究生正式写了论文并通过答辩毕业的;另外两位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研究工作中途被迫停止了,没有完成研究生学业,因此没有毕业。这期间,我个人是非常荣幸的。北京钢铁学院的领导、各系的主任,以及广大教职员工对我主管的工作都非常支持,给予热情指导和大力帮助,因此那个时期的工作还是很顺利的。1972年2月,学校安排我到河北安平县“五七干校”劳动一年,同事们都很照顾我,但我要求自己尽力多参加各种体力劳动。从干校回到学校,我被安排在理化系冶金物理化学教研组参加活动。这段时间,我经常去图书馆阅读资料,后来编写了名为“固体电解质定氧技术”的资料;此外,我还教了两年课,一年是为72届工农兵学员教“物理化学”;另外一年是为炼钢二年制工人班讲“炼钢物理化学”,也就是炼钢原理。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教育部要求全国重点高校设立研究生院,北京钢铁学院在1984年成立了研究生院。此后,我的教学工作重点是培养硕士生,特别是博士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多次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我大概参加了十多次;国内金属学会各分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只要有时间,只要身体允许而且是与我专业有关的,我都会参加。

后记

我曾为《钢铁绘华章》一书写过一篇1万多字的魏寿昆小传,题目是《献身科教,奋斗不息》。 文章开头写道: 2000年7月末,苦夏难度。 年已93岁高龄的魏寿昆教授与我对坐在卧室的两张木椅上, 落地风扇不停地吹来带有温热的风。起初,我的额头还在沁出汗 珠,渐渐地沉浸在他讲的故事之中。 雨果说:“有些人是铁,有些人则是磁石。” 魏寿昆教授正是这样的一块磁石。他以博学严谨、宽宏诚 信、豁达谦和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于1960年3月由北京钢铁学院轧钢专业提前毕业留校任教,分配到刚成立不久的物理化学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与魏先生在同一个专业,但分属两个不同的教研室。我搞稀有金属冶金,他搞钢铁冶金,那时他是教务长。40年中,我一直对他心怀敬重,却不存特别的情感。他可能知道我的名字却不一定认识我。因为在写那篇文章之前,我也曾为他写过几篇小文章,例如,电视片《院士风采》中关于魏寿昆的解说词,登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上的《苍龙行雨,老树著花》等介绍魏寿昆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按他提供的资料写成的,我并没有访问过他。 那次在魏先生家里的深度交谈及领导审读初稿时发生的两件事,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产生了不可名状的感动。 有位领导读了初稿后,建议文章中应该浓墨重彩地写一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结束后,江泽民总书记与全体院士合影时魏先生坐在江总书记旁边的激动心情。我问他要不要写进文章。他淡淡地说:“那是因为在出席院士会议的人员中,我的年龄最大,让我坐在第一排,又正巧坐在总书记的旁边,这种事平常得很,有什么可以拿来做文章的。你不要写进文章。” 另一件事是,有位前任校领导打电话责问我为什么文章题目不用“大师”、“泰斗”、“权威”这些有分量的词,如果写魏先生的文章不用,后面的文章题目这些词就不好用了。我又去问魏先生,他说:“我够不上‘大师’、‘泰斗’、‘权威’,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如果把我称什么‘大师’之类,太抬高我了,实在不敢当。” 这两件事让我思考很久。这篇《献身科教,奋斗不息》的文章由于我涉世不深,对老一辈科学家关于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感悟尚浅薄,很难写出一个爱国爱党敬业的科学家、教育家的内心世界和心路历程。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自己也到了古稀之年。自那次访问以后,我同魏先生不曾再有过来往。他后来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同事们告诉我的。这段时间我读了几本中国古代和西方有关人生哲学的名著以及名人传记,觉得思想上有所长进。 2008年10月下旬,我刚完成中国管理学会约我编辑的《管理大辞典》工作,这部大辞典600余万字,我修改了两年半时间才完成分派给我的400余万字的任务。 一天,魏先生打电话给我,邀我为他写一部自传,约20万字。我立刻答应了。放下电话后我又责怪自己不该这样草率,因为多次听说目前魏先生的身体已大不如八年前,这次写传记恐怕是一次冒险行为。 我如约敲开魏家的门,在门外我听到文莹、文宁告诉爸爸说是我来了。开门后,我看到魏先生拄着拐杖,蹒跚地走来,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此时此刻,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油然而生。我没有任何理由推辞,更没有理由拖延。 关于传记的写作,魏先生说让我做主,他只是配合。我们的谈话很坦诚、很轻松。他同意我提出写作传记的三点意见:一是采用纪实性的文体;二是尊重他一生中发生事件的历史事实;三是选用的事实尽可能翔实。 我知道,写好一本传记并不容易,不仅仅要叙述传主的成功与失败、享誉与失誉、快乐与痛苦等,还要透过一个个故事的背后,悟出传主的历练过程,以及历练后心境的变化。 2006年暑假的一天,《师者如兰》一书写作组张卓然等4位学生来到我家采访。问到:“魏先生最让您敬佩的品德是什么?”我脱口而出,“平淡、智慧”,随后改用“静水深流”。钱穆在《略述刘邵》中说:“注意人才而求其大用,则务先自其天性平淡处去察看。”“惟其平淡,故可大受,而当大任。”“亦可说平淡即是不好名,不求人知。” 不好名的人即使得到盛名,不求人知的人即使成为公众人物,虽然名至实归,但他们仍以平常之心,守道不渝,自强不息;在别人看来,他们依然平常,并无特别之处,然而,真要赶上他们,却很难做得到。我想这就是魏寿昆先生最让后辈学习和继承的品德。 我们有一个高效和谐的工作小组。它的负责人是本校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耿小红副院长,她是传记撰写工作的校内组织者,负责与学校内外的联系,负责我手写稿件的录入、排版和初校,帮助收集部分资料。我与她多次讨论过魏先生的人生经历,她总能以现代青年人的眼光提出她的看法,常让我受到启发。我心里知道,她和我同样怀着对魏先生的敬重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而承担着这份厚重的工作。因此我们的合作是十分默契、顺利和愉快的。 姜曦是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的在读博士生,是由魏先生中途推荐加入撰写小组的。魏先生告诉我:姜曦收集了很多有关我国冶金方面的资料,对传记写作一定会有所帮助,姜曦也表示愿意当我的助手。于是一位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的女博士成为工作小组的新成员。 编辑工作小组:耿小红是负责人;魏寿昆是传记的主人公,即传主;姜曦负责各种资料和图片的收集;我是传记的执笔人。 让我感动的是,学校有关单位知道我要写魏寿昆先生的传记,纷纷提供资料:档案室的全部校史;团委的《师者如兰》全部采访录音打印材料;统战部的北京九三学社纪念文册;校报的庆祝魏寿昆百岁华诞专刊。此外,魏先生把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及《中国金属学会建会五十周年纪念刊》借给我,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提供了《魏寿昆院士百岁寿辰纪念文集》,姜曦从国家图书馆复印了《北洋大学一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一)》,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其他有用资料。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是写好这本传记的物质基础。 由于我本人是一个冶金教育工作者和学术期刊编辑,承蒙魏寿昆先生的厚爱、充分信任与鼓励,由我执笔来撰写魏寿昆传记。但由于本人阅历颇浅,文学素养有限,虽然主观上力求事实可靠,引述翔实,但心中总觉忐忑。因此恐怕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不吝指教,万分感谢。 这本传记虽由我执笔,却是撰写小组成员集体的成果,若没有魏先生亲自审读把关,若没有耿小红副院长和姜曦博士鼎力相助,凭我个人的微薄之力,实在难以顺利完成。因此我应该感谢编写团队各位的支持和鼓励。 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北京科技大学团委、档案室、统战部、冶金学院、校报,以及关心魏寿昆传记写作的同事、朋友们。感谢林勤教授审读第六章至第八章内容并提出宝贵的意见,感谢李福桑教授、张家芸教授提供很可贵的资料。由于本人安排不当,该书出版过程曾一时受阻,幸好本书责任编辑科学出版社樊飞同志力担全部图文编排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为此,我要特别感谢樊飞同志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帮助。 本书全部照片由魏寿昆先生家人及田实同志提供,深表谢意。 吴石忠 2011年7月20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先生作为冶金领域的一代宗师,为我国的钢铁;台金工业发展的许多重要领域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就。   ——刘淇 魏寿昆先生在冶金理论和工艺、资源综合利用、冶金熔体理论上取得了开拓性研完成果。魏先生在冶金科学和工程教育上的贡献及其治学之道,彰显大师风范。   ——路甬祥 魏先生对学部委员(院士)的选择十分重视和执著,可以看出魏先生在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方面是多么认真!   ——师昌绪 您是中国人民的宝贝,您也是我们日本人民的宝贝。   ——不破佑


编辑推荐

《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魏寿昆传》是思想库•科学文化系列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魏寿昆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