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

杜国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杜国景  

页数:

434  

内容概要

  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建立和“公有化”的升级,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唏嘘的艰难岁月。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的农村题材小说,几乎都有对这一历史的直接或间接讲述。杜国景所著的《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所说的“合作化时期”,即包括着这一段完整的历史过程。当时的小说在讲述这一时期的乡村故事时,其价值取向、审美立场在总体趋同的同时,也有若干差别,这让我们有可能以今天的方式,重新去感受、体会当时农民的性格和心理。即使是那种总体趋同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立场,也仍具有阐释和解读的空间。

作者简介

  杜国景,贵州省黎平县人(原籍贯四川省渠县),贵州民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学术)带头人。原任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社会兼职为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学术成果获得过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四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贵州省第六次、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奖,《民族文学》年度优秀论文奖、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一 何为“农业合作化小说”二 症结问题与理论方法反思三 写作思路与预期目标第二章 “合作”之不可偏废一 人类合作思想与合作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二 “合作”的分歧三 合作化小说与新中国文学的两种阅读期待第三章 合作化小说的意义建构及其推进一 乡村叙事的“断裂”与转向二 最初的形态与冲突模式三 早期的“中间人物”与自发倾向四 “两个革命”的转变五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激情叙事六 人民内部矛盾与文化冲突第四章 合作化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创造一 作家的文化性格二 合作化小说中的三类农民形象三 “作家与农民”的几个修辞个例第五章 合作化小说之关联视野一 合作化小说与苏联文学二 “看不见的城市”:合作化小说的城市想象第六章 “助业作家”赵树理及其退却一 从一篇新发现的赵树理佚文说起二 文化选择与文化契合三 合作化运动与赵树理之“助业”第七章 周立波:知识者还乡的审美维度一 知识者还乡:人类学主体性的一个典型二 从知识者到革命者三 知识者还乡的本源性转向四 知识者还乡的主体超越五 知识者还乡的启蒙与自我启蒙六 知识者还乡的当下写作与艺术自律七 结论第八章 柳青“创业”的是是非非一 雄心从何而来二 “个人”的阙如三 打了折扣的雄心四 《创业史》的出版与争议五 《创业史》中的三个人物第九章 浩然:合作化的最后一个歌者一 浩然的文化身份考辨二 浩然与合作化三 《艳阳天》独特的阶级斗争叙事四 浩然的悲剧第十章 合作化小说的历史评价回眸一 批评:从不自觉到自觉二 批评的焦虑与期待三 阶级斗争叙事及其评价四 合作化小说的三次再读与重评五 文学的乡土情怀及其当代命运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二)端木蕻良的合作化时间美学及其挫缩  对于满族作家端木蕻良的小说,海内外只有两个兴奋点,一是《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新都花絮》等三四十年代的早期创作,二是晚年的《曹雪芹》。好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时期,端木蕻良并没有什么作为,或并不值得关注似的。甚至论及端木蕻良“内在精神之路”的转变,这一阶段也几乎是个空白。①这当然不是事实。新中国成立初期,端木蕻良和大多数知识分子出身的作家一样,也曾有过热烈的憧憬,期盼用自己的创作,投入伟大时代的洪流。他说:“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从香港到天津时,马思聪和李凌找到我,告诉我中央音乐学院已把我列入教授名单里了,要我留在天津教学生诗词。当时我一心要到首都北京,我还要参加‘土改’,之后,我要写一系列作品,写我过去想写而不能写的、写新的还没有人动笔的题材……”②显然,在中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时,端木蕻良是雄心勃勃的。此时他还不到40岁,他还想有所作为,不愿意过早地进入书斋,荒疏自己的创作生命。  端木蕻良最终选择了北京,做了北京市文联创作研究部的部长。据林斤澜回忆,端木蕻良当部长时,对像林斤澜这样初写小说的青年下属是“关心的,尽力的”。“他巴不得部下赶快打响。”③他自己更是多次到农村、工厂和部队,去体验新的生活,感受时代脉搏。他将赵树理的短篇小说《结婚》改编成评剧《罗汉钱》,也写京剧《除三害》、《戚继光斩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端木蕻良的创作热情转向散文。其中的“草原系列散文”,如《在草原上》、《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达赉湖》、《三河马》、《套马》等,尤其为人称道。不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端木蕻良所一度关注的,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位有过关外乡村生活背景,曾被人称作“大地之子”的满族作家,自然对乡村最为熟悉,也最有感情。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的第一篇小说,就是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短篇《钟》,发表在《人民文学》1954年9月号上。然而不幸的是,刚一出手,这篇小说便成了端木蕻良十七年时期叙事热情的一次挫缩。  如前所述,由于文化修养、人生阅历尤其是个性气质和知识背景等等有差别,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合作化运动的道德价值和风貌意趣是不尽相同的。赵树理的《三里湾》、《“锻炼锻炼”》等,习惯将合作化题材事务化、问题化;柳青的《创业史》却将它政治理性化。而在秦兆阳的《农村散记》和周立波的《山乡巨变》那里,合作化又有几分牧歌情调;如此等等。同样的题材,在端木蕻良写来,则是一种学者式的智性化、哲理化的时间美学。有些描写还有点戏拟化的乡村喜剧韵味。  小说写的是村里建起集体农庄后,开始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耕作,全体庄员每天早晨五点半要像工厂那样打钟上工,而这一来可苦了集体农庄的积极分子、老庄员胡大叔。原本“庄稼人底时间是按烟袋锅计算的”,种了一辈子地的胡大叔实在不习惯这个现代工业“时间”,老赶不上点。不是早了,就是晚了。弄得每天晚上翻来覆去,连觉也睡不踏实,老惦记队里打钟。为了对付这个“现代时间”,自私落后的年轻庄员朱长林倒是买了一块表。不过他买表的目的只是为了“不早来一分钟,也不晚一分钟”。而即使这样,朱长林仍有烦恼:他买的是块旧怀表,走不准,老得对时间。胡大叔第三次误点后,受到朱长林启发,想起这几天提心吊胆赶“时间”的光景,心里又酸又苦,于是下决心也买块表,免得老受青年人奚落。起先,他只想像朱长林那样,买块旧怀表,但会计老孙劝他要买就买个小闹钟。只要一到点,闹钟一闹,起来就可干活,“简直和在工厂一样。”  ……


编辑推荐

  《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农业合作化小说的学术专著。它的学术价值主要是:第一次把合作化小说当作一个整体,来发掘和研究它的特殊价值。本书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集体化运动的全过程,同时还注意联系合作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国农村的互助合作资源、苏联的集体化运动与集体化小说等复杂背景,来描述合作化小说的产生及意义建构的历史演进。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此外,本书初步建构了合作化小说的研究体系,不仅对半个多世纪来有关合作化小说的批评研究进行了阶段性的梳理,确定了较科学的理论批评方法与原则;而且还对合作化小说不同的生命周期及特点进行了较合理的综合概括。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