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1958
2008-4
中国青年出版社
麦阳,刘蓬 著
272
无
1958年是不平常的。一个人民公社化运动,一个“大跃进”运动,人们把主观意志和冲天热情任意泼洒在原本一穷二白的土地上,期望开出大同之花,而把称之为“科学”和“规律”的东西遗忘在角落。后来,这两场孪生姐妹般的运动均以失败载入史册。1958年是不平常的。这一年,是毛泽东外出视察最多的一年,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北京中南海办公。中共中央在外地召开的各种会议也多达9次。毛泽东常把北京比喻为“加工厂”。他实在不甘于深居红墙内,光靠听汇报发文件左右中国大局。他1953年说过:“我在北京,差不多听不到什么,以后还要出来走走。中央领导机关是一个制造思想产品的工厂,如果不了解下情,没有原料,也没有半成品,怎么能够制造出产品?”他1957年说过:“我就是这么一个人,要办什么事,要决定什么大计,就非问工农群众不可。跟他们谈一谈,跟他们商量,跟接近他们的干部商量,看能行不能行,中共中央好比是个加工厂,它拿这些原料加以制造,而且要制作得好,制作不好就犯错误。”在1958年毛泽东对大江南北的巡视中,所到之处,他接触了各界各阶层人士。那么,他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获取了什么原料又得到了些什么半成品?据此他又制造了一些什么样的思想产品?人们从中一窥的,又是毛泽东以及许许多多各级干部彼时彼地怎样的心绪和思维状态?头脑清醒者的确不乏其人,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之所以能主宰1958年中国的命运,也在于:在这个小生产如汪洋大海般的国度里,并非只有毛泽东一个人的热情和空想泛滥。1957年以后,毛泽东的威望已迈上个人崇拜的台阶。凡是他视做正确的,他都要不遗余力贯彻到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是毛泽东所大力倡导的,其诸多错误倾向也是毛泽东在视察中很快注意到的。那么,他的巡视对这次运动的起始、发展、高涨以及1958年底和1959年初进行的压缩空气、压缩高指标举措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毛泽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早点儿过上好日子。毛泽东有过这样一个心愿:骑一头毛驴,邀上几位地质、地理和历史学家,从花园口到通天河,走遍黄河,再沿长江顺流而下,用3年时间走遍全国。但他的这个心愿没有实现。也许有人会大胆设想,假如毛泽东这个愿望实现了,中国是否会有另一番情景?我们要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还在于毛泽东1930年就已经说过的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也没有发言权。无论得失,均在此中矣。本书如果能反映以上之一二,便是我们的努力之所在。本书不做理论的探讨与评价,也不做文学性的刻意渲染,而只想通过纪事性的描述,以1958年若干次中共中央重要会议(这恐怕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制造产品)内容作为每一章节的楔子,按时间顺序记叙毛泽东1958年初至年底在外省视察的诸多片段,以通俗可读的文字贡献给广大读者。所用材料基本以当时的报道、文稿以及事后有关的回忆文章为主,力图对学术界“大跃进”的研究有所帮助。本书十多年前初版,今修订再版,再读之时,仍觉出字里行间有些耐人寻味处。这本书,没有全面反映毛泽东1958年的所有活动,也没有对这个特殊年代做深入的描画与研究,更无法深入探究到个人与历史关系的层面上。它撷取的仅是毛泽东在各省市巡视时所经历的一个个片段,它的价值,就在这诸多片段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信息,可供有志深入研究毛泽东者所用。不足之处,亦敬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作者2008年2月修订于北京
1958年,是中国当代史上不平常的一年。 1958年,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外出视察最多的一年,甚至连许多中共中央会议也在外省召开。为什么?毛泽东的足迹和当时的形势发展究竟有何关联? 毛泽东说,中央领导机关是一个制造思想产晶的加工厂,如果不了解下情,没有原料,怎么制造出产品? 那么,毛泽东走出红墙,究竟看到了什么?接触了怎样的老百姓,怎样的基层、中层官员?他说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他的思想又如何随着外界形势的发展波澜起伏? 《毛泽东在1958》再现了那个年代耐人寻味的诸多片断。
杭州会议/1958.1.上旬南宁会议/1958.1.11~1.22最高国务会议/1958.1.28~1.30成都会议/1958.3.8~3.26汉口会议/1958.4.1~4.9广州会议/1958.4.27~4.29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5.5~5.23北戴河会议/1958.8.17~8.30郑州会议/1958.11.2~11.10中共届六中全会/1958.11.28~12.10
杭州会议1958.1.上旬这一年的元旦社论很有气势,题为《乘风破浪》。社论再次强调“多、快、好、省”的方针,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更令人激动的是,它提出了一幅十分具有诱惑力的发展经济的宏伟蓝图。毛泽东对这篇社论极为赞美。几天后,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会议。会议讨论领导生产建设的方法问题、政治与业务的关系问题、技术革命问题。毛泽东在两次讲话中着重讲了领导经济建设的方法问题、政治与业务的关系问题、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他还要求领导干部亲自动手搞试验田。毛泽东还提出,1958年起在继续完成政治思想革命的同时,要着重搞好技术革命。令人注意的是,毛泽东自1957年9月、10月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进一步批评两年前的“反冒进”。“反冒进”的代表作便是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意见发表的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毛泽东对这篇文章很不满意,他认为,在我们的队伍中,促退派不是“少数”而是“许多”。因此,毛泽东认为现在是到了批评右倾保守的时候了。他还第一次点名批评了周恩来等人,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自从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在题为《发动全民,讨论40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社论中第一次提出“大跃进”的口号,毛泽东就明确表示欣赏,建议要把一号博士头衔赠给发明这个口号的人。1958年的到来,真的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个大发展、大跃进吗?漫步小营巷,毛泽东对太平天国战将陈炳文住过的旧宅有没有蚊子发生了兴趣1月5日,新年刚过的杭州城,沐浴在阳光中,小营巷的居民们刚刚吃过中饭,正忙着洗涮碗筷,料理家务。小营巷是一条古老而普通的小巷。据记载,1861年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杭州城后,镇守杭州的主将陈炳文,就住在巷内的61号,因院内住有小营军队,小营巷也就由此而得名。当一位身材魁伟穿银灰色大衣的客人,由好些人陪同着,往这里走来的时候,居民委员会主任石侣琼老远就看见了他们,以为又是哪里的领导同志来检查工作了。老太太快步迎上去,走到跟前却猛地停住了脚步:哎呀!这不是毛主席吗?她惊喜之下,连忙招呼身后的居委会委员,赶紧准备迎接工作。毛泽东是到这里来查看卫生工作的。两天以前,也就是1月3日,他刚刚起草了中共中央给各省委、市委和自治区党委的通知,要求“今冬必须在全国各地开始大举进行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各地尚未动员的必须立即动员起来”。通知中讲到杭州市已决定在两年内基本肃清“四害”,上海市也已大动起来。毛泽东在通知中要求,“今冬除四害布置,城市一定要到达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工厂、商店、机关、学校和每一户人家;乡村一定要到达每一个合作社、每一个耕作队和每一户人家。”毛泽东相信,他对小营巷卫生工作的视察将会推动全国的这一卫生运动。他首先信步走进陈炳文曾经住过的61号院。昔日的大院,如今住着好多户人家。两个姑娘正在下棋,没有发觉身边的事,只听有人轻声对她们说:“我到这里来看一看你们的卫生工作,好吗?”两个姑娘随口应道:“好!好!欢迎!”一边站起来招呼客人。其中一个姑娘叫戴桂芳,是个中学生。她抬头望了一下眼前的人,突然发现他很面熟,是,是毛主席?她犹豫地说。边上的人点头,她的脸立刻因为紧张和兴奋变得红红的。毛泽东伸出手,握住这位姑娘的手,再一次说:“你们做向导,带我参观好吗?”“好!好!”姑娘们连声说,和毛泽东并肩走进过道。那里的饭桌和菜橱,都擦洗得很干净。毛泽东东瞅瞅,西看看,问屋里的人:“你们这里有没有苍蝇?有没有蚊子?”里边的人说:“没有苍蝇,平时也很少有蚊子。”毛泽东点头,走进厨房。这个厨房是这个院落中10多户居民共用的,虽然有些拥挤,但锅灶、煤球炉和周围的做饭用具,却摆放得整齐干净。走到一户人家门口,毛泽东很礼貌地向屋主人打招呼:“这里可不可以参观?”青年工人郑肇勇在里边很兴奋地迎出来,连声说:“毛主席,欢迎您进来参观。”屋子收拾得很干净,桌上放着几叠书。毛泽东的眼睛盯住了它们,走过去很随意地坐下来,去翻动书页,并问小郑平时都看些什么书?在哪里工作?看到一个题有“奖给先进生产者”字样的脸盆,毛泽东又问:“是奖给你的吧?”小郑告诉他,是自己哥哥郑肇基得的奖品,毛泽东道:“你们一家都很好。”毛泽东到来的消息,很快传遍小营巷,大家都奔出来,挤在61号院里院外,鼓掌欢迎。毛泽东走出61号,走进56号院。这里的房子比前面一幢好一些,客厅、卧室收拾得一尘不染。他走过刚擦洗过的地板,在天井边停下来,揭开并排放着的5个水缸中的一个缸盖子,往里瞧。站在旁边的居委会卫生委员程瑜连忙介绍说:“缸里装的是雨水,里边养着鱼,就没有孑孓了。”毛泽东又走进屋后的菜园,看到菜园左角上有一个粪缸,贮存着浇菜施肥用的人粪尿。程瑜揭开缸上的盖子,说:“这个粪缸夏天也.不会生蛆。”“怎样才不生蛆呢?”毛泽东感兴趣地问。“用石灰洒在上面,三天洒一次。”程瑜道。毛泽东称赞:“不错。”小营巷的卫生工作的确做得不错,是连续几年被杭州市评为市卫生模范的单位,两年多没发现一个传染病病人。接着,毛泽东又去看42号大院。这是一座太平天国时代建筑的房屋。屋子虽老旧,但泥地上没有垃圾,高低不平的碎石子路上也没有杂草。看过两户居民,毛泽东走进军属居素吾老太太家。老太太很会收拾屋子,不仅到处窗明几净,透着干净利索,她家桌上的瓶子里还插着一束蜡梅花,优雅芳香。毛泽东微笑着走进走出,看到室内两张床上都没有挂蚊帐,便问:“不挂帐子,没有蚊子吗?”有人马上说,这里就是夏天,蚊子也很少呢。毛泽东满意地说:“你们这里的卫生搞得不错。”他走出门口,准备回去了。巷里站满了人,都争着要和毛泽东握手。一个老人,胡须已经白了,他伸着手,总也挤不到跟前来。毛泽东看见,便向前走几步,握住老人的手,老人连连问毛主席好。毛泽东视察小营巷已经过去30多年了。今天你去那里,小巷依旧一派清洁文明的气象。毛泽东走过的那条碎石路,现在已是平坦的水泥路。巷道两边那古老的建筑、矮平的住宅依旧,但漆成奶黄的墙壁衬得一扇扇门窗熠熠发光。面貌一新的是,巷东侧新辟小营巷新区,5幢6层楼房耸立,早已有一半人家搬进这单元式标准住房。还有一个小营公园,花木扶疏,芳草如茵。而在小营巷口有一块紫红色的大理石碑,则特别引人注目,上面刻写着几个字:这里是毛泽东同志曾经到过的地方。当年的居委会卫生委员程瑜,已经89岁,搬进了楼房,她一直珍藏着她与毛泽东合影的照片。老太太讲卫生的劲头不减当年,每天扫扫抹抹不停手,说是习惯了,不收拾心里难受。凡有新居户迁入小营巷,街道干部都会不请自来,上门赠言:“这里是毛主席到过的地方,请你们讲究卫生。”说到土壤和农作物的关系,农科所所长是权威。但扶犁时他却被国家主席将了一军:“你行吗”1月初旬的一个星期天,冬日的阳光下,地处杭州市郊外的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院内显得十分安静。午饭过后,留在所内值班的所长楼宇光走进办公室。窗口,可以看到从杭州市区伸延而来的那条公路。公路上,出现了两辆小汽车。楼宇光看了一眼,没有在意。小车越驶越近,竟驶进了所内。楼宇光见状,连忙下楼。这时小车已停在两楼中间的空地上,车门打开,走出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毛主席!楼宇光愣怔片刻反应过来,三步并两步迎上去。楼宇光的拘束和不安被毛泽东看在眼里,他伸出手,向楼所长问长问短,然后两人并肩向试验大楼走去。大楼的走廊里,放着一部淡绿色的双轮双铧犁。毛泽东弯下腰摸了摸:“这是不是你们改进的那种双轮双铧犁?”半个多月前.周恩来总理也曾到所里检查双轮双铧犁的绽用和推广情况。楼宇光想,毛泽东或许也有耳闻,不过他还是详细地做了介绍。走过休息室,毛泽东听楼宇光汇报所里农艺、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畜牧等四个系和一个园艺组在研究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及一些高产杂粮和经济作物研究工作的情况。毛泽东的兴趣很浓,“你们有没有进行农具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只结合着做了一些。”楼宇光回答。毛泽东点着烟吸了一口,并不满意楼宇光的回答:“要做研究工作,你们设立一个专门部门来进行农具研究工作好不好?”听到楼宇光肯定的回答,毛泽东又把脸转向坐在一边的一位负责人:“他是同意了,你赞成不赞成?”那位负责人道:“赞成。”毛泽东满意了:“那好,你们就向省委提个建议吧!”“你是学什么的?”毛泽东又问楼宇光。“我学的是土壤农化。”“我想了解一下,农作物所包含的元素以什么元素的比重最大?”毛泽东沉吟片刻,打开话题,和楼宇光一起讨论起来。除此之外,还有土壤的团粒结构以及日光、水分与农作物的关系等等,他都请教得十分仔细。末了,他向楼宇光提出借一本关于土壤学方面的书看一看。毛泽东心里装着一件事,那就是怎样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个问题他已经琢磨不短的时间了。1956年1月最高国务会议通过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其中提到了12项农业增产的措施:兴修水利,增加肥料,改良旧式农具推广新式农具,推广优良品种,扩大复种面积,多种高产作物,实行精耕细作和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保持水土,保护和繁殖耕畜,消灭病虫害,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等。那么,这些措施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能不能做一个更精练的概括揭示其内涵和相互间的关系?毛泽东的思考其实是在为随后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打腹稿,他渴望详细了解有关的农业专门知识。他不否认自己在这方面是外行,但他相信,外行能够领导内行,而能够领导的方法之一便是向内行请教学习。这种调查研究与虚心的请教的结果充分体现在毛泽东后来在这一年提出的“八字宪法”中了。它仅仅以八个字便概括出了农业增产彼此联系的诸方面:土(壤)、肥(料)、水(利)、种(子)、密(合理密植)、保(植物保护)、管(田间管理)、工(工具)。据当年担任山西省省委第一书记之职的陶鲁笳回忆说: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给每个人发了一本苏联威廉斯的《土壤学》,并说,这是农业的基础科学,我看了,里边有辩证法,当第一书记的都要看一看。可见,毛泽东是赞赏威廉斯创立的“土壤统一形成学说”的理论的,他也要求党的高级干部们多学习农业的专门知识。这次和楼宇光的讨论,他发表了自己对威廉斯的看法了吗?他借的书里有没有威廉斯的著作?也许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吧。楼宇光去取书,毛泽东等人则走到大楼前的一片试验田前。这片田的前后,环绕着供农科研究之用的两幢试验大楼和玻璃温室、职工宿舍等。试验地的东边,一群人正忙着准备用双轮双铧犁耕地,这是所里特意安排的。工人张有根今天心情有些紧张,他反反复复地调整着调节杆,唯恐出什么差错,时不时他还吆喝前面两只依然悠哉地摇头摆尾的耕牛,让它们老实起来。“你看,毛主席来啦!”有人小声告诉他。他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毛泽东已到跟前:“你会耕地吗?”这一句寒喧使张有根放松了下来。“好哇,你就耕吧!”毛泽东说完,就看着张有根牵动牛绳,让两头耕牛拉着双轮双铧犁笔直地前行。有时,他弯下腰,察看着翻过的深褐色的土坷垃。犁到地边,毛泽东问张有根:“用双轮双铧犁比用旧式木犁省劲吧?”张有根说:“省力。比起旧式木犁来,还容易操纵。”“我行吗?”毛泽东转脸问大家。庄稼人出身的他今天想试试身手了。大家都说行。张有根等立即调过双轮双铧犁的头,把犁重新插入土中。“你行吗?”走向犁边的毛泽东看见拿着书刚走过来的楼宇光又问了一句。楼宇光没说什么,脸却红了,他不会犁地,也没有耕过田。毛泽东似乎也并不在意楼宇光怎么回答。他走过去,扶住了犁把。冬日的阳光,照着田里这位正在犁田的国家主席。踏上毛泽东派来的专机,三位学者心情各异,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一段西湖聚会的佳话1958年年初,春节将临,到处是一派节前的忙碌景象。中国人重视团圆,尤其不会错过这春节的大好时光。谈家桢1月6日(注:此处当事人回忆的时间可能有误,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传》记载,毛泽东此时已赴广西南宁)这天刚在学校吃过晚饭,突然接到上海市市委的通知,要他马上去杭州。就在谈家桢心里琢磨这事的时候,周谷城、赵超构两人也接到了同样的通知。三人简单收拾停当,即分别随来车前往机场。为什么去杭州?去见什么人?他们聚在机场一碰头,就猜想出,可能是毛泽东要见他们。果然不出所料,三人一上飞机,就发现座舱里的陈设,同过去见过的毛泽东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一模一样。毛泽东是专门派他的专机往上海去接这三位著名学者的。专机很快昂首蓝天,往南而去。从上海往杭州,不需要飞很长的时间。望着茫茫沉浮的云海,三个人的思绪却飘得好远,三个人的心情也各不相同。历史学家周谷城在三人中与毛泽东的交往最长。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相识了。那时,周谷城在湖南省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毛泽东则在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任主事和师范部国文教师。每当夜幕来临,两人常常相聚于校园,促膝恳谈。1927年初,周谷城又由毛泽东推荐担任全国农民协会宣传干事,他经常去毛泽东住处:一座旧的平房里,聊到夜深人静。十年内战,两人分开了。红军万里长征到达陕北,寓居上海的周谷城有一天突然收到了毛泽东给他及其他一批知名知识分子的长信。而此时,周谷城靠翻译文稿过日子,毛泽东则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卓越人物。
《毛泽东在1858》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无
中国的1958年留下了永远的话题,读这本书,可以了解毛泽东当时的所思所为,很喜欢序言里的一句话:他是为中国的老百姓快一点富裕起来。
对于毛泽东他老人家,对于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来说:1958年真是极具划时代的年份。
书挺好的 纸张厚而且较软,不怕书脊折断
对于过去的事情,只有多看才能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始者,虽不成功,但其创新精神和不少成果,还是值得认真研究借鉴的。1958年是一个重要年分。只是觉得资料尚需充实。
還不錯,了解一下.
和想象中的“深度”相去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