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路在脚下延伸

程翔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程翔  

页数:

312  

Tag标签:

无  

前言

  长期以来,教育家一直被供奉在神坛上,到终于可以走近我们的时候,却大都是那些白发苍苍、饱经风霜的长者,他们往往年近花甲甚至已届古稀。而且,很多时候,“教育家”常常是一种对逝者追认的荣誉称号和评价,似乎和健在者,特别是和年轻人没有多少关系。这自然会使“教育家”这个称号失去现实的激励作用和感召力,影响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执著痴迷于教育事业的热忱。  可是,真实的教育生活告诉我们,教育家完全可以更年轻!  被誉为中华民族“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从事讲学活动40多年。但他许多重要的教学思想却是在30多岁形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学说的奠基者苏格拉底也是在30多岁就践行着自己的教育思想,不到40岁就已经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到去世时也不过52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陶行知,也是在40多岁便有了许多重要建树……可以说,他们的教育思想大都是在风华正茂时产生的。  其实,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成果的平均年龄不过40.16岁,获奖者中,35岁左右取得成果者为最多。作家、艺术家的情况也是这样,而且成名的年龄更早,许多人20多岁便一举成名,而且他们的处女作往往成了他们的代表作,是他们一生事业的巅峰。

内容概要

  真理从来都是很朴实很简单的,教育其实也很简单,并不复杂。一部《论语》,原文加上注释和译文,最多也就二十几万字,其中有关教育的论述,也只是一少部分。翻译成白话,普通农民也能懂。作为教育家,孔子也并没有有意识地去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框架。朱熹当年办白鹿洞书院,也很朴实。学生们读的书中连同时代的人编写的教材也没有,只有古老的“四书”“五经”之类。学生们在教室里静读,读不懂了,就问老师,老师间或讲解,或者请陆九渊之类学者来这里讲课。这些老师们念念不忘的也不是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只是引导学生们走进经典。中国现代教育之父蔡元培曾经游学欧美多个国家,是真正的学贯中西的大师,但他却没有为自己拿回一个学位。他当北大校长,办北大,也就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超轶政治”“以美育代宗教”等简简单单的几条。当时的北大后无来者,在世界上也是一流,但竟然没有教材。我想,这些人所以是教育家,首先是做教育的出发点正确。他们做教育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育心、育人,通过育心、育人达到救世救国的目的。第二是能抓住教育的关键,踏踏实实、锲而不舍地去做充满热情、打动人心地去做。能做到这两条,成为教育家也就是可望而可即的了。

作者简介

  程翔,1963年出生,大学学历,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任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首都师大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语文教改探索集》(1994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1999年语文出版社出版)、《播种爱心》(2001年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语文人生》(人民教育出版社待出)。  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初中教材编写工作。

书籍目录

前言教育家可以年轻李希贵自序第一篇 黄河的水啊,泰山的松1.故乡的记忆2.初中生活3.泰山——我的第二故乡第二篇 波动不宁的“小青年”4.参加工作5.参加教学比赛6.考研受挫第三篇 小荷才露尖尖角7.全省比赛一等奖8.感悟课堂9.全国比赛一等奖第四篇 六年教改不寻常10.接受教改任务11.获得多项荣誉第五篇 孩子王——九年班主任12.不会当班主任13.做学生的知心人14.承包一位“差生”第六篇 在学校领导岗位上15.制度建设16.队伍建设17.做校长很尴尬第七篇 “青语会”的工作18.创立全国青语会19.学会的几项工作20.学会工作的几点感受第八篇 读书·教书·写书21.读书22.教书23.写书第九篇 路在脚下延伸24.进京25.国际视野26.教材建设第十篇 用生命拥抱教育27.追求诗意的语文28.三个“不能超越”29.信念后记

章节摘录

  “三原则”,指的是“整体性原则”、“比较的原则”和“带的原则”,反映了单元教学的本质特征。这个阶段我的主要工作有:  1.按照“四步骤”设计单元教学方案,将一个单元分为四个步骤,起领步骤重在整体感知和明确目标,教读步骤重在典型引路,自读步骤重在迁移,总结步骤重在归纳检测.  2.合理安排课时。一般情况是两周一个单元。  3.探讨讲读课的上法,研究如何突出讲读课的示范作用。  4.及时征求学生意见,建立单元教学卡片,对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在这个阶段,我撰写了三篇文章:《浅谈语文单元教学》(被《语文教学论坛》杂志评为优秀论文),《单元教学中三个关键问题》(发表在《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杂志1991年第6期)。1990年10月,我应邀赴厦门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年教改新秀教学研讨班”,并执教了公开课。同年11月,我在滕州省中语会年会上执教了公开课。这一阶段,我基本上掌握了单元教学的一般模式,而且能够得心应手了。  高三阶段。  这是深入探讨的阶段,重点解决几个科研课题:  1.起领步骤中的预习课怎么上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如何从教读步骤自然过渡到自读步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路在脚下延伸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