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白寿彝讲历史(先秦秦汉卷)

白至德 中国工人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中国工人  

作者:

白至德  

页数:

335  

字数:

35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白寿彝讲厉史》丛书共四册,包括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明清卷。是为纪念我的父亲白寿彝诞辰一百周年而作。原任我国的教育部部长,现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同志曾经这样评价我的父亲白寿彝:白寿彝教授作为我国杰出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长期以来,在教育战线呕心沥血,勤奋耕耘,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白寿彝教授功业卓著,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弟子遍神州",深受教育界人士的崇敬和爱戴。父亲总主编的《中国通史》,是他学术成就的典型代表,是20世纪最大规模的史学著作之一,也是20世纪最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之一。如何将这二十二卷本的《中国通史》巨著和他的《中国通史纲要》、《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等历史学术著作编辑成一套广大读者喜欢看的历史科学普及丛书,是我一直思索,也是我希望做好的一件事。但真的是不太容易,目前这套书的出版,是我们的一次初步尝试。父亲的史学理论、史学思想,在史学界的研究者甚多,研究专著也不少,但是将其"溶解"成历史科学普及书籍的还不多见。其主要原因是对史学"大师"的东西,大家都敬而远之,谁也不"敢"去碰;即使"敢"碰,弄不好又受到"抨击"。难!那么,作为他的儿子,我今天开个头。如果能将父亲的中国历史研究成果科普化,让广大读者品评,他们又能从中得到些启迪和收获,那不是件大好事吗?我们的想法可能比较简单一些,但"实践出真知"嘛。我们尝试之中肯定会有不足,甚至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目标已定,我们会不断地听取广大读者的意见,修正不足,并坚定地将"尝试"继续下去,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普及中国历史知识,让广大读者喜欢。父亲历来十分重视史学著作走近大众、便于大众接受。他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就是一本通俗的历史读物。他曾经讲道:所谓"通俗",第一,一般读者能够看得懂,容易理解;第二,历史专业工作者也可以读,而且在读了之后能够得到一些新的收获。但是,撰写通俗的历史读物,不是仅仅把现成的研究成果加以综合、复述就行了,也不是可以随意下笔、信手写来,而是应当下很大的工夫的。我们应该这样去想,也应该这样去做。父亲的一席话为我们编写这套《白寿彝讲历史》丛书提出了要求和指明了方向。父亲尤其重视中国历史人物的编写,他说:历史的发展,毕竞是人们活动的结果。在史书里,看见了历史人物的群像,就愈益感到历史的丰富性。离开了人,也就谈不上历史。旧史大量地写人物传记,其所持的观点是有错误的,但对写人物传记的重视,却是可取的。他又补充说: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研究,通常先由人物开始。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主持编写的《中国通史》,人物传记占了很大的篇幅,通过描写他们的历史伟绩,反映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规律,通过他们的思想、行为、性格来表现时代的特点。五千载悠悠岁月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丰厚的历史宝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莫不受益于历史的智慧,历史对于人们修身养性,立身做人,经邦济世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任何一个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增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焕发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教育在强化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套书的体例结构上,我们试图将"白寿彝讲历史"及"历史链接"两个板块作为全文前呼后应;以中国通史之"通"贯穿全书;"点拨历史人物"是全书的核心内容,所选人物都是中国通史中具有代表性的风云人物。通过描写他们的事迹,阐述历史兴衰的规律。如此处理和安排本书内容,应是更为简明和全面的。本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受到了父亲的老友、同人、学子和弟子们热情、广泛的支持和帮助。因为本书是普通历史读物,我们对于材料来源和吸收别人的成果都没有注明。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对我来讲,尤其特别感动的是他们对父亲白寿彝的高度崇敬和深情怀念!在此,我再次深表谢意,并鞠躬致敬!我们已经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中华民族奋进的步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我们只有重视历史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加强历史教育,弘扬和培育我们自己的民族精神,才能最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让我们共同努力吧!白至德2007年12月林萃书屋

内容概要

历史由人民创造,因英雄而精彩!
先秦秦汉前期是中国从分裂到走向第一次大一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开始形成,华夏文明根基初步奠定,诸子百家的思想成为影响至今的“软国力”。这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英雄人物或建功立业,造就辉煌盛世;或著书立说,泽被万事千秋;或保驾护主,问鼎江帝国江山。
在白寿彝教授的讲解中,孔子、孟子、屈原、秦始皇、刘邦、韩信、项羽、司马迁、晁错、苏武、王莽等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简介

白寿彝(1909—2000),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河南开封人,回族。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致力于中国民族史、中国史学史及中国通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学步集》、《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白寿彝史学论集》、《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中国史学史论集》等,主编有《中国通史纲要》、《史学概论》、《回族人物志》、《中国史学史教本》、《中国通史》等,视野恢宏,器识卓越,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本丛书共分四册,本书是先秦、汉卷。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篇 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
第一节 炎帝与黄帝
第二篇 商周奴隶制国家
第一节 商汤王附商纣王
第二节 周武王
第三篇 东周初年和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节 管仲
第二节 孙武
第三节 孔子
第四节 墨子
第五节 商鞅
第六节 老子及庄子
第七节 孟子
第八节 屈原
第九节 蔺相如
第十节 荀子及韩非
第四篇 秦汉时期
第一节 秦始皇赢政
第二节 李斯
第三节 汉高祖刘邦及项羽
第四节 萧何 张良 韩信
第五节 刘恒 刘启
第六节 贾谊 晁错
第七节 刘彻
第八节 董仲舒
第九节 卫青 霍去病
第十节 张骞
第十一节 苏武
第十二节 桑弘羊
第十三节 司马迁
第十四节 霍光
第十五节 王莽
第十六节 刘秀
第十七节 张衡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炎帝与黄帝【白寿彝讲历史】人物的研究一开始还往往带有传说成分,这是因为人类历史研究一般是从传说时代开始的。这些传说,不管在具体事件上的真实性如何,但在总的方面却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已经进行农业生产但还没有显著的阶级分化的氏族社会里,治水i耕稼和防御是极重要而又极困难的大事情。因而在这些方面取得成就的人物就被群众当做神人般的英雄来颂扬。对英雄的颂扬是先民传述历史的最古老的形式。世界上有不少英雄,都曾有过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史学史上,这种颂扬的方式在阶级社会里还被继承下来。远古传说里所颂扬的英雄人物,差不多都是为了群众服务的劳动者的形象。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都好像只是简单地去做自己应做的工作,并没有表现出有什么要求报偿的企图。远古传说里的英雄人物多具有神的属性。在传说中,正确的知识是跟各种迷信掺杂在一起的。但在中国史学史的形成和发展中,多学博闻成为学习历史的传统的目的之一,这在远古传说的传播中可说已经萌芽了。中国人骄傲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把黄帝和炎帝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把他们所在的地方誉为“世界华人的老家”,认为他们是中国人从蒙昧进入文明的开创者,是中国人的根。炎黄自远古时代(原始社会)而来,应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说起。近代史学家以考古的成果书写了中国远古社会的历史,解析了中国远古人类之谜。一、古老的部落在中国远古时代,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散布在中原及周边地区各地。相传,渭水流域有两个著名的部落,一个部落是姜姓,另一个部落是姬姓,它们的首领分别是炎帝与黄帝。炎黄氏族,这是两个近亲部落,它们结成了部落联盟。它们的活动地区,由渭水流域,后来沿着黄河两岸向东发展,达到今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一带。据《国语•晋语四》记载:“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少典、有娇、炎帝、黄帝,都是中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名称。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的祖先女修,吞了燕卵生了大业,大业娶了少典氏,生了柏翳(即“伯益”)。少典与大业都是原始社会人物,但传说中的少典与大业所在的年代相距甚远,大业又怎么能娶少典氏之女呢?因此,这里所指少典也是国号,不是人名。炎帝、黄帝是两大氏族,是少典、有娇两个氏族的后裔,并不是说炎帝、黄帝是少典氏的儿子。炎帝、黄帝两个氏族由于居地不同,因而姓氏各异,并非人物。那么炎帝、黄帝是中国很早的原始社会极为重要的“人物”,也因是两大氏族。至于“人物”是拟人化了,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炎帝、黄帝的崇拜而神化并塑造成为偶像的结果。炎帝、黄帝,在社会发展的阶段,处在原始社会的晚期。因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一百七十万年之久,其中原始社会很长很长,炎黄时代仅仅反映了原始社会最短而距今最近的一个阶段。炎黄族属,始终把炎黄奉为祖神,建有庙陵用来崇祀。在渭水上游姜水(今岐山东南)的清姜堡,有神农(实即炎帝)庙。姬水在何地不详,但在渭水支流,北洛水中部(今称黄陵县)有黄帝陵。北宋以前诸书均认为黄陵在汉阳周(今子长县)。这些都只是传说,却反映了炎、黄两氏族的居地及其活动区域:炎帝氏族以渭水流域为最早活动中心;黄帝氏族以姬水为发祥地,黄陵在北洛水流域。炎黄族居住地处中原沃野、气候温和,宜牧宜农。他们活动中心区域逐渐向中原扩展,并在中原建立了氏族部落。姜姓族属在中原所建部落,多在今河南黄河以南地区,在殷周或更早些时期,已发展成为强大的氏族部落。其重要而可考者,如:申(在今河南唐河县境),吕(在今河南南阳市境),许(在今河南许昌市境),厉山(在今湖北随州,临近河南省)。但也有的分布在黄河以北,并散见于今山东境内者,如:共(在今河南辉县境),齐(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县境),州(在今山东城阳),向(在今山东莒县南)。姬姓族属向东发展,约在黄河以北及河北平原区域,直至鲜虞(正定)、蓟(北京),也都为黄帝之族属。但终究文献不足,难以说清楚,有待于史学的进一步研究。二、首领和神的儿子们在传说中,炎帝部落是古代农业的开创者。虽然在此之前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但在经济生活中还不占有主要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不断增多,仅仅依靠渔猎已无法保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炎帝部落发明了耒、耜等农具,培植出最早的谷物粟,所以炎帝氏族往往又被称为“神农氏”;“神农尝百草”,发明了医药,使古代中国人开始懂得用草药医治病痛;还发明了五弦琴,创作了乐舞,每当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人们伴随着琴乐,载歌载舞,报答天地养育的恩德,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黄帝部落的发明就更多了,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黄帝发明了房屋、蚕丝、衣服、舟车、文字等等,据统计,在各种传说中,黄帝和他臣下的发明创造就有二十多种。例如,相传文字的发明者仓颉就是黄帝的史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农牧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在农牧以前,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一个时期”。农业牧畜,“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一个时期”。(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炎黄族为首并在其他族共同协力下,展开了与洪水的搏斗。治理水患是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才取得胜利的。传说中称颂的首领尧和舜,都被说成是黄帝的后代。共工氏族居地,正是洪水泛滥的地方,经常与洪水搏斗。《国语·周语下》说共工“壅防百川,堕高堙庳”。这是说他铲平高地,以其土堙塞池泽,筑堤防。这种办法,当时还是比较有效的。在最早的传说中,共工是治水英雄,把他看成可以翻天覆地旋转乾坤的神人。共工治水以后,又有鲧治水。鲧继承了共工氏族治水的经验,筑堤堙塞洪水,后人把堤叫做鲧堤,但最终遭到失败。禹又继承了鲧的事业,以疏导洪水为主,最后治理了水患。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出了人们重视客观实际并懂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前人的失败并非结束,而是后人走向胜利的起点。大禹与洪水斗争的顽强精神非常感人。他亲自率领群众,手持橐、耜、耒、■,疏导河川。他的手指磨去了指甲,腿上磨去了毫毛,生了偏枯之症,但他仍在大风暴雨中不停地工作。十三年没见妻子,三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仍作为佳话传颂。传说他为开通水路,把神物应龙调来协助;为开凿险阻山路,自己化身为熊,做了人所未能的工作。他为人民受尽了辛苦,但他终究治平了洪水,所以他死了以后,成为社神——主持山川的神祗,始终受着人们的崇祀。禹为治水的英雄,他的出身也是个奇迹。相传禹母叫修乙,她吞食了薏苡,生下了禹。另有一传说,禹父鲧,死后三年,其尸不腐。后来有人剖开禹父鲧的尸体,禹问世了,这是多么神奇呀。总而言之,后人讲禹,就不是父母所配而生,定有神奇诞生的经历,也应为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禹是成功的,后来便成了夏王朝的始祖。同禹一同治水的契、后稷、大费,后来也分别成了商王朝、周王朝、秦王国的始祖。中华历史不断延续,世代出英雄。远古时代,除炎黄族属集团外,还有东夷族属集团、苗蛮族属集团和百越族属集团等大的族属集团,它们组成了当时的中华大民族。传说中,蚩尤为夷人中著名的首领,其中还有太昊和少昊。夷人居住在东方的一些部落,其活动范围,初始在今山东省的南部。后来向四周发展,北到今山东省的北部和河北省的南部,西到今河南省的东部,南到今安徽省的中部,东到大海。夷人以造弓矢闻名,并善战。故“夷”字形似背弓之人。蚩尤就曾与黄帝在涿鹿之野,打过仗。这个地方相传在河北省境内,但也有其他多种说法。这次战争打得时间长,又很激烈。蚩尤神乎其神,能呼风唤雨。黄帝更胜他一筹,派了天女下凡,驱散风雨,最终制胜。蚩尤死后,升天为星宿,即“蚩尤之旗”。黄帝和蚩尤也都被后人尊奉为“战神”。当然美妙的神话还有许许多多,如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当今的一个太阳的神射手羿;绳索编网,为打猎捕鱼的伏羲;炼成五色石补天除妖的女娲等,都被后人赞为神仙,他们都是夷人。在神话传说中,炎黄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以及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都处在一个先进的地位。这种“天下为公”和“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世代相继,并以此为荣。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了祭祀炎帝和黄帝的活动,直到今天,这一活动仍在延续。世世代代的后世子孙对文明先祖的追念,融会成一条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川流不息。

后记

白寿彝概述秦汉时期的历史秦汉时期是封建关系成长时期。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及其相应的地主阶级内部的构成,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基本上树立起来了。秦汉时期的封建土地等级所有制,是以皇帝拥有最高的所有权,世家地主次之,豪族地主次之,高资地主又次之。皇帝是最高最大的地主,土地所有权和政权在他身上是统一的。秦始皇灭六国后,刻石自颂,“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些话都是对土地的所有权和政治上的统治权不加区别讲的。尽管实际上有私人的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但是以等级制的形式出现的,而皇帝的最高所有权是被公认的。刘邦即位后,在一次大规模的宴会上,向他父亲祝酒,说:“您以前老是说我没出息,不像我二哥那样治产业。您看我现在治的产业,比起二哥来,究竟是谁挣得多?”刘邦的话一出口,与会的群臣就欢声喧腾起来,高呼“万岁”。显然,刘邦本人把整个国家看做他的私产,群臣也是这样看的。像这样私公不分、家国不分的情况,在职官的设置上也有所体现。秦汉朝廷的职官,在三公以下设有九卿,分别掌管宗庙、宫殿、保卫、御用车马,以及宗室、钱谷,等等,主要是为皇帝的生活和财物服务的。职位最高的三公,也带有浓厚的家臣色彩。秦汉时期政局的变化,无论外戚当权或宦官当权,都是以皇家内部纠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秦汉时期形成的皇帝的无上权威,是商周和春秋战国时的王侯所不能比拟的。在皇帝以下,地主阶级中的较高等级是世家地主。他们是封建贵族,有高级封爵,有受封的土地和民户。其次是豪族地主,在地方上有传统的势力,但没有相应的政治地位。再其次是高资地主,一般被称为“富人”,凭着资财,有相当大的社会活动力,但在政治上处于受抑制的地位。秦统治的年代少,地主阶级内部的这些等级还没有大的发展,记载也缺乏。到了西汉,这些等级的情况就比较清楚了。世家地主中,秦汉都有宗室贵族和功勋贵族,汉代还有外戚和儒宗。秦始皇灭六国,没有封国的活动,但皇家子弟得“衣食租税”,功臣得封侯,得请求土地。可见封建贵族的等级是存在的。两汉时期,封王封侯,还有王侯以下的封君,出现了大批的宗室贵族和功勋贵族。外戚中还不断出现显赫的家族。如东汉的梁冀,前后受封共三万户,两个弟弟和儿子各万户,梁门封侯者有七人。儒宗,是孔子的部分后裔和一些以传授儒家经典著名而成为贵族的人。《汉书》记西汉晚期的全国民户是12233062,人口是59594978人,而23个王国的民户是1343390,人口是6382205人。还有187个侯国的户口,没有具体记录,估计要在151万户和705万人以上。《续汉书》记东汉中期的全国民户是9698630,人口是49150220,而这时只有19个王国,民户是2694690,人口是10314523。这时有95个侯国,也没有具体的户口记录,估计要在93万户和470万人以上。这就是说,西汉王侯受封的户口约占全国户口的四分之一,而东汉王侯受封的户口占全国户口四分之一以上。这里说的,还只是他们受封的户口数。如果加上他们非法占夺的土地上所役使的劳力,户口的数量就更多了。豪族地主,有六国后裔和地方大姓。六国后裔在秦及汉初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力量。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时候,这些人也参加了反秦斗争。秦汉皇朝都注意到这些人,把他们大批地从东方往都城附近迁移,以便于控制。这些人原来是贵族,但在六国灭亡以后失掉了贵族身份而成为豪族了。地方大姓,说不清是在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在赤眉绿林起义的前后,如阴识有子弟宗族宾客千余人,公孙述有宗族万人,都是地方的大姓。刘秀的将领中颇有地方大姓出身的人,但后来都成为贵族了。东汉时期,地方豪族的势力逐渐发展,但一时还不能超过封建贵族的力量。另外,有一种在边远地区很有财富的人,如班固的祖先班壹有牛羊数千群,这也是属于豪族的人物,但他不是一个地主,而是一个牧主。高资地主,一般都以兼营商业或手工业起家。大概在西汉时期,有资三百万钱才可以算高资。三百万以下,算中人之家。有个别人,积资到五千万以至万万。而有一些人,如六国的后裔田氏,是以豪族地主的身份而又成为富商大贾的。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下,积财再多,也不能脱离土地。司马迁说过:“以末致财,用本守之。”末是工商,本是农业。当时被认为金钱虽多,不如土地牢靠。但由于高资而取得土地,在当时又是不受法的许可的。皇帝和这三种不同阶层的存在,还要加上数量不少的中小地主,这也反映了在土地关系上不同等级的存在。皇帝拥有对全国土地的绝对权力,世家贵族分享了皇家对土地的权力,豪族享有被皇家承认了的自己已有土地的权力,高资地主基本上是在不合法的情况下取得了对土地的权力。秦汉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的等级所有制,而世家地主是在皇帝以下占有支配地位的地主等级。秦汉时期,皇家把沉重的封建负担加在广大的农民身上。农民要交纳作为田租的粮食,交纳不同名目的人头税,还要服力役和兵役。这种封建负担,实质上就是直接生产者向地主交纳的地租,其中有一部分是实物地租,而更多的部分是劳役地租,人头税也不过是劳役地租的另一表现形式。在这里,国税是跟地租统一起来的,更没有另外形式的国税。世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主要是从农民向皇家交纳的地租中分割出来的一部分。豪富对农民的剥削,在实物地租上一般较皇家的要重,而在劳役地租方面可能要轻些,因为农民在这里不一定要担服兵役和过多的力役了,他们向地主交纳的地租也不具有国税的性质。为了保证兵源和粮源,便于统治和剥削,封建国家利用了农民的分散性,把他们作为劳动力,以什伍为单位编制起来。因此,农民被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是不断地分化的。“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编户齐民中,可以分化出大大小小的地主,也可以转化为赤贫。但总的来说,可以转化为地主的人毕竟是很少的。说农民阶级也有等级制的特点,不只是指这种贫富上的分化,而且是指农民也被给以不同的爵位。秦汉时期有二十等爵的制度。由于各种原因,朝廷颁发赐爵的诏书,农民也可以得到不同的爵名。有了不同的爵名,也就有了不同的身份,其中的某一些人可以得到免役的待遇。秦汉时期的封建等级是复杂的。等级的制度往往会掩盖了阶级的真相。秦汉时期封建关系的成长,使得在广大地域上生活的语言基本接近的居民,在经济生活上更加靠拢了,民族意识也在增长。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汉族形成了。


编辑推荐

本丛书共分四册,《白寿彝讲历史:先秦汉卷》是先秦、汉卷。书中将“白寿彝讲历史”及“历史链接”两个板块作为全文前呼后应;以中国通史之“通”贯穿全书;“点拨历史人物”是全书的核心内容,所选人物都是中国通史中具有代表性的风云人物。通过描写他们的事迹,阐述历史兴衰的规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白寿彝讲历史(先秦秦汉卷) PDF格式下载



收到书后,约略的翻了翻,感觉很不错,对于想了解一点先秦历史的普通读者来说,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个人感觉挺不错,不那么生涩难读。


作为历史普及,还是通俗易懂的


给孩子买的,稍微感觉有点深,文字呢有些语法2问题,但是理论观点还是很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