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环形开放论

董藩 中国经济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中国经济  

作者:

董藩  

页数:

233  

字数:

28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所谓“环形开放,回填空心”,是指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沿海、沿内陆边境同时开放,建立起几乎能连绵相接的对外开放带,加强与境外毗邻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这样,沿边境就会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环形”开放带。距离边境较远的一些区域,便成为对外开放的“空心”或者“盲区”。处于“空心”地带的为目前中部地区的主体部分以及西部一部分地区。由于这个“空心”处于环形对外开放带的包围之中,四周的开放“峰岭”最终会对其产生一种“回填”作用,带动它一起发展。位于“空心”区域的中部地区基本处于中国的核心或中间位置,大多数面积已经得到相对较好的开发,发展的压力不是很大,所以,不将其列入对外开放地带也没有太大关系。对于处于“空心”区域的西部地区和中部少数偏远落后地区,中央政府仍要加大开发力度。

作者简介

董藩,民革中央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曾为全国社科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和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5项,主编国家”十五”重点图书等4套丛书,出版著作近10部,在国际会议和《经济研究》等海内外报刊发表文章300余篇,70次

书籍目录

前言内容简介BRIE INTRODUCTION导论 0.1 本书写作的思维背景 0.2 本书基本框架 0.3 本书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章 空间经济战略与空间经济秩序 1.1 战略与经济战略 1.2 空间经济战略的提出 1.3 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空间经济秩序第2章 西方空间经济理论及对中国的学术影响 2.1 “差距扩大论”与政府调控 2.2 倒“U”型理论与“梯度推进”风波 2.3 “增长极”理论与中国“点轴开发”模式的提出 2.4 “城市带(城市群)”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演化第3章 中国空间经济战略方针与实践的演化 3.1 1953年—1978年:均衡发展阶段 3.2 1979年—1999年:非均衡发展阶段 3.3 2000年—目前:再均衡发展阶段第4章 工业化时序一市场规律与经济增长速度 4.1 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对中国的意义 4.2 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轨迹与世纪之交的“增长速度之迷” 4.3 扩大内需政策及加入WTO会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吗 4.4 基于工业化时序一市场规律上的中国空间经济战略思路第5章 “环形开放,回填空心”:空间经济战略的理想模式 5.1 “环形开放,回填空心”战略的基本内涵与理论依据 5.2 “环形开放,回填空心”战略的积极意义 5.3 缘内陆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的构建 5.4 “环形开放,回填空心”战略模式下的近期战略措施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环形开放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