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强国之路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中国经济
出版时间:

2008-02-01  

出版社:

中国经济  

作者: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页数:

417  

内容概要

改革和发展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主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启动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可以说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发展的道路、发展的模式和发展的进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伴随着快速发展和发展进入新阶段,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给改革开放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

书籍目录

代序: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我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新阶段的全面改革 以更大的热情和毅力推进改革开放 中国发展模式论纲 经济与政治的协调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问题 以全面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改院学习十七大报告专家座谈会观点综述 把人的主体性作为新阶段改革开放的基本方略 改革开放开启中国发展动力源—“中国改革步入3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论坛观点综述渐近改革30年:探索与实践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思考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之宏观调控回顾与反思 中国财政改革的历史与逻辑 财税体制改革的30年成就及进一步改革展望 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与展望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从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看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 收入分配体制变迁与差距演变 伟大的理论 壮阔的实践—中国对外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挑战与攻坚 再谈新时期深圳改革开放的定位和方向 国有资产立法重大问题探讨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需要加快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现代化与村域经济转型社会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基础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2条建议) 社会改革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八大问题 收入分配和贫富和谐:维系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的基石 地方财政收人分配结构与体制研究他山之石:国际经验与借鉴 中越经济改革的比较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迈向发展型国家的重大步骤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与市场化改革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的前景 德国社会生态市场经济模式及对中国改革进程的启示 德国的发展政策和社会与生态市场经济原则 英国的全民医保经验及其对中国医保改革的借鉴意义 经济全球化和转型国家的改革经验 欧盟一体化政策及其在德国的实施后记

章节摘录

  以更大的热情和毅力推进改革开放  这两天,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从改革的意义、历程、经验和建议等方面,作了精采的发言。论坛办得很成功、很有深度,也很活跃、很有意义。受大家的启发,有很多感想。这些感想不能都讲,只讲一点:改革始终是很难的,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渡过改革初期的艰难阶段,对以后改革的发展和成功是非常关键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这个报告对改革开放作了充分的、全面的肯定,意义非常深远。如果此前我们还担心会不会走回头路的话,有了这个报告,我们就可以相信改革开放已经不可逆转。  古话说,万事开头难。像改革开放这样涉及国家前途的大事、一场新的革命,开头就更难了。  从改革内容的复杂性来看,也可以说是先易后难,但从政治、思想转变的震撼性和痛苦程度来说,确实是开头最困难、最艰险。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改革举步维艰。  例如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初被视为“分田单干”的资本主义复辟行为。后来规定,在“粮口不能自给”的特别贫困的山区,可以试行。以后又进一步放宽到,是否实行联产承包是各地自行决定。多数地方实行了以后,有的地方的领导人还坚持不准在本地搞联产承包,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反正在我这里不准搞。说来发人深思,联产承包这么重大改革,当时中央和国务院从没有强令哪里推行,也没有开过现场会。但个别地方的领导人想挡都挡不住。不到几年就在全国就推开了。有人说,顺乎人心的政策会不胫而走。阻力并不是来自群众。  又例如办经济特区,起初更是困难重重。有人把特区比作旧中国的租界。把允许外资来特区投资,说成是出卖主权。当时办特区的人所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改革开始之难,历史当事者都有深切体会,激烈斗争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思考与展望——《强国之路——中国改革步入30年》评介 汪玉凯  2007年11月17日至18日,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共同举办了“中国改革步入3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论坛。来自国内外近3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作为该论坛的成果,《强国之路——中国改革步入30年》一书(以下简称《强国之路》),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除了高尚全先生撰写的《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作为代序之外,整体上分为五部分:一是“我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新阶段”,收入了一些专家学者、官员对改革开放30年的总体评价和论述;二是“渐进改革30年:探索与实践”,分别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宏观调控、财政体制改革、企业改革、农村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对外开放等不同的层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三是“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挑战与攻坚”,着重探讨了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城乡一体化化改革以及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重要窗口的深圳的改革与探索等;四是“社会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基础”,重点深入地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改革以及地方政府改革等诸多热点问题;五是“他山之石:国际经验与借鉴”,着重介绍了德国、英国、欧盟一体化、越南等国家改革的做法以及一些国外政要、学者对中国等转型国家改革的研究成果及观点。  据笔者所知,《强国之路》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第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论著。综观本书,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用发展的视野和战略,总结、观察和俯瞰30年的改革开放。对于如何看待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个看起来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事实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话题。因为,这些年来,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党内,人们对过去近30年的改革开放,在认识上并不是很一致的。有的人甚至把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简单地都归咎于改革开放本身。持有这些观点的人虽然是很少的,但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成对改革的共识,重聚改革的人气,将直接影响着未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能否真正把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为实现小康目标而奋斗的党的工作大局落到实处。而《强国之路》中的许多文章,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划时代意义,以及对中国经济、社会,对普通民众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后果等。绝大多数文章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虽然与我们的渐进式改革的推进策略有一定联系,但最主要的是由于一些关键性的改革还没有深入、到位所致。因此,继续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如政府自身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化解我们前进道路上遇到问题唯一途径。用这样的视野、高度来分析认识改革开放,不仅可以清晰地分析大势,研判大势,保持清醒的头脑,也不会由于过多地纠缠一些具体的细微末节,影响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评价。这正像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近30年改革开放最好的概括。  第二,对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众所周知,近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实行了30年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展开的,改革开放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又要对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一系列陈规陋习进行变革,在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环境下,进行艰难的探索,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构经济和社会秩序,加快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同步。这就决定,中国的改革必将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巨大社会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探索从拨乱反正、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起步,紧紧围绕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中心,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实践。《强国之路》收入的许多论文,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归纳,如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财税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农村改革,社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这些文章,不仅总结了上述相关领域改革的成就和经验,描绘了改革的历程,而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未来改革的趋势等,也给予了很多关注。有些观点颇富前展性,如强调要把握中国发展模式的内涵、特点、机理、目标、途径,财政体制改革应将优先经济增长目标转变为优先社会公共服务目标,农村改革中要用更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引导城乡统筹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更加关注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外开放中的风险防范,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防止政府改革孤军深入,改进改革的推进策略等。这些观点对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第三,对未来中国的改革走向,作了前展性的预测和分析。回顾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无疑是为了更好地把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未来改革开放能否继续深入发展,不仅关系到我们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也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正是从这样的高度,《强国之路》对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预测。其基本的判断是:经过近30年的实践,中国改革开放整体上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总体上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具体来说,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按照城乡统筹协调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提高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积极地推进对外开放;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同时,有的文章分析了改革进入新阶段以及中国进入发展型社会后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如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阶段的特殊意义,利益关系的调整将更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增大等。基于此,许多论文都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协调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不同领域的改革关系。在当前,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并进行大胆地探索和实践,使其整体上与其他改革保持平衡。只有这样,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健康地发展,并在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加快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改革,多位学者建议,中央应该设立独立的改革协调机构,这个机构不应该附设在一个政府部门内部,而是应归总理直接领导,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避免部门利益对改革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8年2月3日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强国之路 PDF格式下载



《强国之路:中国改革步入30年》是我读过之后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他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了中国,她的现有的所取得的巨大的成绩和今后将步入现代化国家的较大困难;认识了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里走过的精彩的值得骄傲的路程和一些曲折的波澜;认识了中国即将要走的道路是曲折的,将是困难的,将是危险的,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智力走下去,这必将是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国之路,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是造福千千万万人民的必由之路。朋友们,看一看,你将会十分收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