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
2008年
中国旅游出版社
刘保全 编
259
250000
无
中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地名文化,堪称国之瑰宝。五千年延续至今不断,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世界罕有:在古老的地名中都有所反映。为了很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地名文化遗产,从2004年起,中国地名研究所和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就启动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和原则,进行了中国地名文化保护的研究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这对保护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和中国地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刘保全主席,2007年8月
《北京胡同》是“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北京胡同地名文化遗产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吸纳了一些专家、学者和“胡同居民”的著作。 此书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和中国旅游出版社向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献礼! 在这里,没有壮丽的高山大河,没有细腻的江南秀色,这里只是北京再普通不过的一条条小胡同。北京的胡同可谓名扬天下,人们提到北京的街巷,就免不了谈及构成街巷的胡同。胡同是北京街巷的地方特色。 本书是“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北京胡同地名文化遗产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吸纳了一些专家、学者和“胡同居民”的著作。
序前言:北京胡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在行动第一章 北京胡同的起源 第一节 硪解北京胡同起源之谜 最早对胡同进行收集和介绍的图书 “衚衕”是南方“弄”的音变 “衖衕”是吴音方言“弄” “衚衕”二字的使用 明以前“衚衕”的写法,是“胡洞” 元、明两代古籍读物中“胡同”的写法对比 辽金时,“胡洞”二字已在北方民间广泛流传 明代胡同大发展,与汉代“巷”的读音“虹”有关 第二节 北京的命名 都城的命名 城门的命名 城坊的命名 第三节 胡同名的分类 寺庙类 动物类 树木类 军营类 桥类 井类 仓和库 碑类 以认识度高、标志性强的实体命名的胡同街巷第二章 北京胡同的历史与变迁 第一节 历代北京城市格局的演变和胡同的成因 元大都的规划 老北京的胡同 第二节 胡同的变迁 胡同形态的变迁 胡同等级的变迁 老北京胡同与老北京地名文化的传承 第三节 踏迹北京的早期胡同 北京地理的开端 蓟丘千年古道 南菜园的由来 四川营——纪念一位女将军 校场头条至九条一近代思想启蒙之地 宗教兼容之区 闻名的大栅栏 第四节 北京天桥的地各文化与民俗特点第三章 胡同里的四合院 第一节 善待北京旧城的“胡同——四合院” 第二节 胡同与四合院 胡同的构成细胞——四合院 四合院与中国传统礼制 四合院的类型 四合院的院门 第三节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人文精神 二里头 九宫格 明堂背后 寸园遗绪 北京的宅门与砖雕 礼之制 宅之门 砖之雕第四章 现存的典型胡同 第一节 北京的胡同之根——砖塔胡同 万松老人 塔与胡同 周围的胡同 第二节 九经九纬的南锣鼓巷地区 元代时该区坊巷布局 该区明清的四合院 第三节 住在北京的胡同 胡同里的天地 什刹海的风韵 从银锭桥到白米斜街 胡同中的精品——东四四条 魅力西四 万国之城——东交民巷 曾经的金融街——西交民巷 附录一 北京旧城的胡同数量统计表 附录二 老北京城区胡同街巷拆除情况统计表 附录三 老胡同的踏迹寻踪表第五章 胡同往事 第一节 胡同的记忆 园景胡同 难忘的井台儿 园景7号 春天来了 快乐的夏天 金秋时节 雪后的胡同 过年 第二节 南沟沿老家 老家院 冬夏 往事如烟第六章 胡同里的名人故居 第一节 名人故居的魅力与价值 附录 各人故居知多少 名人故居索引表第七章 胡同物语 第一节 胡同里的饮食 第二节 北京小吃在哪边,京人手指胡同间 第三节 老北京的玩意儿 拉洋片 拍洋画 耍咕丢丢 放风筝 兔儿爷 捏面人 鬃人儿 磕泥饽饽 吹糖人儿 噗噗噔儿 耍猴儿 跟斗猴儿 毛猴儿 耍耗子 灯笼 放爆竹 拨浪鼓 踩高跷 滋水枪 踢毽儿 蹴球 抽陀螺 抖空竹 冰床与冰车 斗蛐蛐 养蝈蝈 养鸟 养鸽子 养小金鱼儿 绢花绢人 草编 刀马人儿 泥塑脸谱后记编者的话参考文献
与这两类大门的不同做法是车门,其做法是在门洞两侧构木制立柱,用一根横枋将两根立柱连接起来,之后,用类似于菱角的木构件向里外出挑,承托屋顶。车门实质是一种简易的牌楼门。车门可以大,也可以小。旧时的车门一般用于大宅院的马号,俗称菱角门。也可以很小,用于小家小户。 清康熙以后,西式的做法传人中国,在北京出现了一种所谓的西洋门。最有典型意义的是中西合璧式的大门。具体做法是在门洞两侧砌砖柱,砖柱之间砌砖墙,门洞起券,再上砌女墙,最常见的是匾额式,也有阶梯或其他形状。这种大门可以是屋宇式的,也可以是墙垣式的。
无
胡同如今已经成了北京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如想要了解北京的历史,了解北京的胡同是个很不错的切入点。
此外,北京的胡同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尤其是近300-400年间,胡同中发生过的事情不胜枚举。其中,最有名的仍属“八大胡同”了。相信只要是略微了解点历史的朋友们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了,呵呵。
当看到书中的图片时,也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我是在北京的胡同中长大,也认识了许多的好朋友,看到此书,也想起了小时候在胡同中疯跑、与朋友们嬉笑打闹的场景。 当初住过的胡同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了。而且随着北京市高速现代化的发展 北京的胡同已经越来越难找到了,而且很多的胡同也只能从图册中寻找了。如同北京的四合院,胡同也越来越收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例如东城的北海专门有“胡同游”来开发旅游资源。
希望国家以及北京市政府能够意识到胡同对老北京文化的传承以及老北京人对胡同的感情,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尽量保留一些胡同,或者再允许的范围内,多建设一些新的胡同。这样可以保留住北京的特色。如果一味的追求高速的发展,去建造高楼大厦,那么北京将会逐渐失去它特有的底蕴,失去北京特有的文化。一旦失去了这些,就将永远无法找回了。
一个北京人对胡同的感慨。
这是一本关于北京胡同的非常全面的文集,收录了有关胡同的大量研究文章,并进行了适当修改。对全面了解胡同文化帮助很大,不同于那些旅游书目,是一本学术作用很大的书。
很好的书,而且买的时候是3折啊!好便宜,买完之后就涨价了,好幸运!
北京的胡同还有吗?不去认真地寻找,恐怕很难找对地方。这是一本把将要消失的东西记录在案的书,同时也介绍了不少关于胡同和老北京的知识,读后有所收益。只是胡同像其他有关民俗、有碍城建的东西消失得太快,实在让人痛心。
后边有点儿凑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