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

易明 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作者:

易明  

页数:

350  

Tag标签:

无  

前言

  面对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面对着无数人文先哲与文化巨匠,面对着长廊上众多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彩绘画,任何赞美的语言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本不该再多说什么话了,但在耗费多年心血编撰而成的《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即将出版之际,还是想就编撰此书的过程和书的特点讲上几句。  富于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中国古人,在著名的颐和园长廊上以苏式彩画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五彩画卷。廊中的彩画用笔细腻、色彩绚丽、题材多样、雅俗共赏,一直受到中外广大游客的喜爱与关注,特别是那些寓意深刻、画面生动的人物彩

内容概要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是首部全面阐述长廊彩画故事的图书,采用全彩版印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和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脉络。归纳本书的特点,可以用“七个首次”来概括: 第一,本书首次裳括了长廊中的全部大幅人物彩画,包括南北向支廊、对鸥舫、鱼藻轩和石丈亭上的人物彩画,详细介绍了每幅彩画的背景资料及人文故事。为全面反映长廊的历史与彩画的特点,书中还收录了有关长廊的历史照片,点缀了许多长廊山水画、花鸟画、古建画、博古画和聚锦画等彩色图片,并附有从“邀月门”到“石丈亭”沿途十座古代建筑的照片、文字说明及《颐和园长廊历史回顾》短文。通过这些图片和短文,本书全面真实地阐述了长廊的历史以及长廊彩画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二,经过认真考证,本书首次披露了长廊彩画中一批临仿清代著名画家作品的绘画,其中包括任伯年、任薰、任预、费丹旭、钱慧安、潘振镛、吴有如、沈心海、陆鹏、曹华、马骀等人作品的临摹画,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的艺术欣赏价值,也恢复了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长廊彩画的艺术价值,对恢复、提升长廊彩画应有的艺术品位起到了宣传作用。 第三,针对长廊彩画分散无序的特点,本书首次按历史阶段和故事情节编排所有长廊彩画故事,通过长廊300多幅彩画将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串联了起来。为便于读者查找,书中附有一套按时间排序的“长廊彩画故事检索目录”,分为八个章节,涵盖了从三皇五帝到清代的各个历史时期。读者在阅读本书、欣赏长廊彩画的同时,仿若徜徉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为生动地向读者介绍长廊彩画所描绘的古代传统文化内容,本书还首次总结归纳了“长廊八桥”和“长廊八爱”的概念。 “长廊八桥”概括的是八幅长廊彩画,这些彩画反映了发生在八座古桥上的历史传说;长廊中还有八幅彩画,描绘了八位古代文人的风雅之爱,简称为“长廊八爱”。 第四,为增强本书对广大读者与游客游览长廊的指导性,书中附有首次精心设计的“长廊人物彩画位置表”,即“长廊人物画空间位置检索目录”。依据该表,读者与游客在游览长廊时,可在廊中任何一幅人物彩画前,方便地找到该画在书中的详细文字介绍;反之,也可根据书中每幅彩画上所标的位置号,找到该画在长廊的实际位置。本书首创的这种“彩画时间、空间双重检索系统”,为广大读者与游客欣赏长廊彩画、品味彩画故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第五,经过长期考证,本书首次收录了1 00多个新的彩画故事,这些故事涉及1 50多幅彩画。书中还以“考证花絮”、 “提示”等小贴士的形式,对以往长廊彩画故事书籍中几十个张冠李戴的错误进行了更正。本书的这些最新考证与更正将对正确传承长廊彩画这一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六,长廊彩画基本是按人物、花乌(鱼虫、走兽)、山水、古建四类题材画间隔排序的。其中许多人物彩画取材于多部中国古典名著和古代文选,但由于上述长廊画排序的特点,使得这些人物画分布杂乱、排列无序。根据这种情况,本书首次按照古典原著的回目川页序,将描绘同一故事而位置分散的彩画汇集在一起。这些彩画主要源自于十本古典名著,分别是《封神演义》5幅、《三国演义》60幅、《西游记》26幅、《西厢记》3幅、《杨家将》6幅、《水浒传》13幅、《岳飞传》9幅、《白蛇传》4幅、《聊斋志异》20幅、《红楼梦》20幅。另外,长廊中还有十多幅彩画取材于中国古代短篇小说选本《今古奇观》和中国古代散文选本《古文观止》,本书将这些彩画故事依据它们所对应的历史年代分类排序。通过以上全新有序的编排,使长期以来困扰游客与读者的“长廊画迷阵”一一获得破解,使彩画故事情节得以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使得广大读者通过这一本书便可领略到十多部中国古典名著和古代文选的精彩故事,从而大大提高了本书的阅读性与收藏性。 第七,为更好地表达长廊彩画的意境,反映出中国传统绘画“诗画同源”的特点,在编撰过程中,本书首次收有几十首彩画原配题款诗,并结合彩画故事的内容,收录了近百首古体诗词,进一步增强了本书所体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提高了本书的艺术欣赏层次。

作者简介

易明,1954年生于上海,江苏南通人,年幼时随父母迁居北京,现从事电子、通信技术工作,工程师。酷爱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爱好摄影、绘画,并热衷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考取北京导游资格证书。从小就与颐和园毗邻而居,颐和园是他儿时的游玩之地,园中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使他耳濡目染,获益匪浅。他长期关注探究颐和园古建彩画及其故事,收集、查阅了大量有关颐和园古建彩画的历史资料,对彩画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考证,拍摄了数千张彩画图片并利用计算机数码技术对图片进行了色彩还原、画面修复等特殊处理,较好地再现了颐和园古建彩画的绚丽色彩和完整画面。首次编著《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颐和园谐趣园彩画故事集》等书,书中披露了颐和园内一批晚清绘画名家作品的临摹画,对彩画故事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更正。

书籍目录

序前言颐和园长廊历史回顾第一章 三皇五帝、夏、商、周(约前3000~前770年) 洛水女神 嫦娥奔月 嫘祖养蚕 孝感动天 五老观图 娥皇女英 三请伊尹 渔樵问答 烽火戏诸侯 麻姑献寿 瑶台献寿 鹊桥相会 《封神演义》 狐精附体 姜尚收徒 文王访贤 群力除殷郊 千里眼顺风耳第二章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伯乐相马 介推逃赏 老子出关 麒麟献书 五福庆寿 鱼腹藏剑 子期听琴 伯牙绝弦 范蠡扁舟 东郭先生 渔翁得利 负荆请罪 讳疾忌医 伦序图第三章 秦、汉、三国(前221~公元265年) 祝鸡翁 商山四皓 张良进履 一饭千金 暗度陈仓 浑天仪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265-589年)第五章 隋、唐、五代(581-960年)第六章 北宋、南宋(960-1279年)第七章 元、明(1206-1644年)第八章 清明(1616-1911年)长廊分区示意图长廊人物彩画位置表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三皇五帝、夏、商、周(约前3000-前770年)洛水女神同世界其他几大古老文明一样,中华文明的起源也是同大江大河紧密相关的,本图描绘的就是一个有关“洛水女神”的古老传说。洛水即指今河南洛河,是黄河流域中重要的河流,“洛水女神”是传说中远古氏族部落首领伏羲的女儿宓(fu,也作mi)妃,她因迷恋洛水两岸的美丽景色,来到洛水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水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加入到有洛氏当中,教会了那里的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编辑推荐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首部长廊彩画故事全集,破解长廊人物彩画迷阵,五千年中国历史的画卷,一百余则神话传说典故,一百余首传统古体诗词,十本古典小说精彩故事,八大古代文人风雅之爱,八座古桥上的浪漫传说,传统戏剧吉祥图案荟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 PDF格式下载



每个中国人都应了解的百余则典故和十部古典名著!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是首部全面阐述长廊彩画故事的图书,采用全彩版印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和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脉络。本书首次裳括了长廊中的全部大幅人物彩画,包括南北向支廊、对鸥舫、鱼藻轩和石丈亭上的人物彩画,详细介绍了每幅彩画的背景资料及人文故事。为全面反映长廊的历史与彩画的特点,书中还收录了有关长廊的历史照片,点缀了许多长廊山水画、花鸟画、古建画、博古画和聚锦画等彩色图片,并附有从“邀月门”到“石丈亭”沿途十座古代建筑的照片、文字说明及《颐和园长廊历史回顾》短文。通过这些图片和短文,本书全面真实地阐述了长廊的历史以及长廊彩画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北京颐和园去过多次,它那长廊彩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听说过长廊彩画每幅画都有一个故事,我想如果有一本书把这些故事集中起来编成一书,那该多好哦!现在终于买到了。此书虽说价格偏高点,但印刷质量不错,一文配一图,查阅很方便,值得收藏。


对每一幅彩画的故事均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注明其在长廊所处的位置、区域,很细致、到位,每一幅彩画均画面清晰,好文配美图,十分享受!对中国古代传统故事,又多了一分深入了解。


前不久去北京旅游,很自然的就去到属于三大必去景点之一的颐和园(另两个则是故宫和长城了)。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里的,记得从前年纪尚幼,走了一大圈,也不当一回事,只觉得景色出奇的美。这次去,仔细的观察了整个园子中最精致处之处——长廊。这个全长728米,共273间,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最长走廊。整条长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绘制得极其精细,令人赞叹不已。用相机拍了不少,回来琢后磨了很久,却无法确切的知道那些图案到底是什么典故。所以上网搜索了一番,意外的发现这样一本书。买回来一看,非常非常满意。作者易明的用心让人感动。他花了足足十六年的时间,将全部图片都拍摄下来并经过PS,调整到合适的颜色,拼接成完整的图案。同时,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引经据点,尽量找到每一幅图案的真实含义,有的甚至是数幅图的连续意思。对于前人的错误,进行了更正,并加以注明。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能花费这么多的心血做成这样一本书,实在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事情啊。通过这本书,可以大致的了解完几乎囊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典故。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是非常有用的资料。且内容浅显易懂,配合精美的图片,给人带来的受益匪浅的知识。所以,我不仅自己买了一本,还赠送了友人一本,并且迫切的希望,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样一本好书。不忍,作者的一番心血被埋没在大量无聊的网络小说中;不愿,作为中国人,却不懂中国历史……希望,更多爱书的朋友与我一同分享这样的一本书!


小时候就去过颐和园,现在没事的时候也会去逛逛。经常在长廊驻足观看那些彩画,但是有很多说不上来的故事。看过这本书之后,再去颐和园长廊,我也可以当导游啦~赞!


每当漫步于颐和园的长廊之中的时候,我总会于无意间被长廊上的苏式彩绘所吸引。虽然有少数的典故,我也能知道个大概,但是大多数彩绘我都不甚了了。我感觉这些彩绘就是一部历史悠久、经风历雨、绘制精美、思想内涵丰富的奇书。当这样一本奇书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无从了解,这真是一种“痛苦”。这本书就是解除这种“痛苦”的良药。看到这本书后,我感觉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用热爱“彻”出了这本书。之所以用“彻”,是因为我感觉作者就像是盖房子一样,一砖一瓦、一梁一椽踏踏实实地垒起了这本书。每一幅画的图像处理、作者、位置、分类、典故典籍考证、内容确认考证等等这些琐碎、严谨和繁重的工作花去了作者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一种信念、一个理想和一份热爱,作者很难坚持下来。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只是一个从事电子通信专业的工程师,而非专业人。这种实实在在的精神在现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之下,显得多么可贵!一本书,让我了解了颐和园的长廊彩绘,学习了传统文化,丰富了文史知识,认识了一个热爱历史文化的人。


我常去颐和园游玩,一次在谐趣园偶然遇见一个及有风度的男士正在给一小群人讲一幅彩画的故事。我躲在一边听了一会儿,这男士娓娓道来,一会儿就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就一直不好意思地跟着他们听着每一个生动的典故,太有意思!这男士的每一个生动故事,使我不由得想知道他是谁?怎么颐和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他心里?我大胆的问了一个他们小团队的女士,她告诉我,这是他们原来一群当兵的战友从全国各地来北京聚会,这位讲故事的男士也是他们的战友,叫易明。我当时很感兴趣,他们就告诉我易明专门写了这本书。我于是赶紧上前叫声老师,感谢跟随一路受益匪浅。回来后我就当当网上买了这本书,对书的感觉我只能说:太好了!太兴奋了!我的朋友看见这本书,也爱不释手,我只能忍痛割爱送朋友了,我立马今天上网再买一本,遗憾个是,今天上网买比上次贵了很多!!!


去过无数次熙和园,走过无数次长廊,从来没有把长廊上的人物、绘画、朝代像作者这样用心的描绘的这么细致,本书把长廊上的每幅作品,每个典故都详详细细的考证后,用讲故事的形式表述出来,并且配有彩色插图,及每幅插图在长廊的位置编号,买值了,适合阅读和收藏。


长廊,是古代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是颐和园中一处重点的人文景观。有的图画认得,有的却是只听说过故事,并不能将其与图片联系起来,这本书,将这些图片用故事情节叙事的手法川连了起来,我花了几天阅读完了它,然后再到颐和园中游览的时候,才发现颐和园又增加了几分游览的趣味。
不错,这本书,作者花了很多心思,在这些图片的核对上,为作者付出的辛劳赞一个!


对颐和园彩画内容有一个详细的介绍,但图片清晰度、色泽差一点,要用铜版纸就好了。不过故事很好每个故事都相应有一幅图


今年六月我带女儿到北京去旅游,来到颐和园的长廊她被上丰富多彩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流连忘返。由于是跟旅行社同行,时间有限,她只能一步三回头,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长廊。回到上海后,在网上看到贵网有这本书可订购,真是喜出望外!此书,既给我们带来了重温游览颐和园的乐趣,弥补了游长廊的缺憾,又使我,尤其是象我女儿这样的年轻人,饱餐了一顿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大餐。这些美丽画面,一幅幅都蕴含了一个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深动的故事,使人们在愉悦的心情的环境中接受了一次文化的熏陶。由衷地敬佩古人传承中华文化的良苦用心和方式巧妙。


之前看过一本颐和园长廊画故事,当时看着就觉得非常的有趣,因为那本书是老书,很难买到,后来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买后看了一下,觉得彩色印刷很是用心,故事的由来也考证的仔细,觉得很不错,解说的详细。


前些天,女儿去游览颐和园,雇了个导游给她讲解,本想让女儿多多了解这个中国的文化长廊,只可惜导游连长廊文化的千分之一都讲解不出来,我在网上购买了这本书令我非常满意,这本书设计精美,故事准确全面,从各个角度诠释着长廊的文化,女儿爱不释手。谢谢编者,您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怎么能让孩子了解历史,又生动又有趣,那就看看这本书。带着孩子去颐和园玩,光是长廊就可以看一天,人物,历史,故事,非常好。令人奇怪的是这本书居然是一个业务爱好者编写的,那些颐和园的专业研究者干什么去了?


很适合用来给小朋友讲故事。彩画和故事的选取比较符合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用来启蒙很好。免得小孩子以后只知道卡梅拉。


今年10月17日有幸在颐和园长廊聆听到作者的亲自讲解,让我们一行在聚会游乐中饱餐中国文化而如醉如痴。遗憾的是中国历史很长我们游园时间有限,回家后赶紧请回一本好好补课!建议有空的朋友一定拿上此书去长廊看看,优秀的中国历史文化定会滋润到你的心田!再次向一个业余爱好者的作者凭着对历史文化的热爱,而完成了这样一本好书表示崇高的敬意!


去了一趟北京,想对颐和园长廊更了解,就买了这本书,没想到内容很丰富,还可以当故事讲给孩子听,现在就成宝宝睡着的故事,实用。值得购买。


值得一看。最近去长廊,不少彩绘已经开始退色了。书中的图片可能是在修复后不久拍摄的。


内容很详细全面,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迄今为止找到的关于长廊最全面的,就是好贵呀!呵呵


此书作者才华横溢,融绘画,典故于一体,再加上计算机的应用,图文并茂。此书的质量比官方出的很多书都高出很多。作者还对每幅画都做了整理,化了极大的功夫。建议以后用更好的纸张印刷,价钱可以开高些。


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于一身。上百个小故事,涵盖了历史,神话传说,文学多个方面。很好看~


还没来得及看,简单翻了翻,图文并茂,图清楚,文能了解相关历史,并且每幅图都有实景标示,很不错


这本书讲的非常好,简直太好了!
从历史时期、历史故事、还有彩图太实用了!


打算带孩子去颐和园前,挑些适合的故事读给她听


画不错,印刷也精美,故事比较简单,给小孩子看了长点知识倒是不错的选择。


快递不给力,但是看到书依然很欣喜。早就看好这本书了。作为颐和园是弱项的人,必备的一本书。。。。。


很不错,很多故事都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作者还是很专业和敬业的。


去北京颐和园玩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就买了一本,然后回来看了觉得不错,又在当当买了本送给侄子


很真诚的一本书!作者对颐和园应该研究得非常深!看了有收获!


这套书作者的态度很认真,对画的解读精益求精,确实不错


非常感谢作者严谨的态度,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书。我儿子特别喜欢历史,也特别喜欢这本书!


故事很详细,好很看!


正式我想要的那本,准备冬天去逛颐和园的时候挨个看看!


对退休的老年人,经常去颐和园消遣,太值得读的一本好书。


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值得一读


茶余饭后的小故事


在朋友那儿看到这本书,内容吸引人,有很多小典故,就直接**当买了收藏


这本书买来就被同事借走,一口气读完,还要收藏,无奈,我又买了一本。现在同事们已经人手一本了,不过,这本书也的确很好,内容特别精彩,我非常喜欢,值得购买。


考证得也很仔细,有熬夜一气儿看完的冲动:)


这本书比较适合导游们学习,从头到尾,从哪里到哪里,都说得很清楚!


很喜欢这本书,印刷也不错,字的大小也合适.超级喜欢


不错的书,收藏必备


图画精美,文字优美!纸质也很好,看着很舒服。全家人都很喜欢,争着阅读,哈哈哈……


书的质量很好!发货也很快,谢谢~


书很好看,内容很丰富。但是没发现我想要找的图!


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读过之后就从网上买了。


一直在找这本书,非常值得珍藏.


非常有帮助,正在认真阅读


内容详尽,图片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不错,内容精彩,物美价廉!


好书,值得全家一起阅读!


内容很多,印刷再好点就好了


书写的很具体也很详细


教书时用的,自己用相机照了制课件,还真不错


图文并茂,很适合学生看,我非常喜欢.


好 好 好 好好


配了很多彩图 很好


原来的版本读过很多次,后来那本封面破损,并且被别人借走就没还回来。所以又买了新版的。有彩图的感觉很好。很喜欢。


早就想买了,一直没舍得,怕内容让我失望,等到特价,物有所值。


太物美价廉啦!


这本书写得不错,作者倾注了很多心血,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工具书,可读价值是比较高的。不过需要指出,作者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从文学、文化的角度来讲,这本书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希望对于传统彩画,将来能够出一本从建筑、彩画操作工艺、古代吉祥寓意的角度来阐述颐和园长廊彩画的专业书籍。


去了颐和园,发现彩画的精湛,有了导游的讲解,更是精彩。故立马当当网上下单,故事很全,并作者有序的编入,很容易一一对照入位。


每次旅游的时候,很喜欢长廊,但是对长廊上面的画真是一点都不了解,只是走马观花,有了这本书就知道了图画的含义,也了解了文学、传说等中的故事,不错


一般般,类似于旅游类的参考书籍。但是不适合研究或收藏。


不错的书,不过不全


商品不错,内容很好,值得阅读,大家共赏!


很好看,有意思


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于一身。上百个小故事,涵盖了历史,神话传说,文学多个方面。很好看


值得一看哦。


看了后,学了不少知识。长了见识!!


对颐和园彩画长廊中的故事全部进行讲解,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非常有利于了解中国文化。稍有缺憾的是,书中插图排版得不是很精致。


小孩子很喜欢,有些内容对小朋友来说程度有点高了,有些考证的不错,但不知道考证的对不对。


普及性质的,不能要求内容质量有多高


月初去北京,看到长廊彩绘的时候,本想多欣赏一下,可是同行的婆婆很不耐烦,只好快速走掉了,很遗憾,没有尽情欣赏!这本书多多少少弥补了我的遗憾,可是没有身临其境的那种感觉。有些图片甚至有重影!


该书字体较大,彩画较清楚,人物故事内容较详尽。索引较好,列出了长廊画位置(包括长廊的内外侧位置)。也有少量长廊花鸟画列出,但不全。


游览颐和园后在那里的书店看到的。亚马逊比那里便宜一半哟~


很长知识,感谢作者的考证.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还不错,有点损坏,不影响观看


觉得挺平实的, 老少皆宜, 浅显易懂, 喜欢颐和园的人可以看看, 还不错, 长不少知识.


印刷质量很好,图文兼有,内容很全,全家抢着读的一本书。成功的一次购书经历。


全彩 很好介绍稍显单薄


图文并茂,不错,图再多点就好了


这书很好,写的很详细,而且还有相关的故事延伸,价格我认为也是合理。


我为的就是历史,而且看起来没那么闷。


我在卓越买的这本书非常喜欢,很好


如果你喜欢颐和园,更喜欢颐和园的长廊彩画故事,那么你可以拥有一本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它可以让你随时慢慢欣赏彩画和其中的故事。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书的质量还好,我很满意!


  五月风筝2009-04-15 10:15:35
  
  前不久去北京旅游,很自然的就去到属于三大必去景点之一的颐和园(另两个则是故宫和长城了)。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里的,记得从前年纪尚幼,走了一大圈,也不当一回事,只觉得景色出奇的美。这次去,仔细的观察了整个园子中最精致处之处——长廊。这个全长728米,共273间,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最长走廊。整条长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绘制得极其精细,令人赞叹不已。用相机拍了不少,回来琢后磨了很久,却无法确切的知道那些图案到底是什么典故。所以上网搜索了一番,意外的发现这样一本书。
  
   买回来一看,非常非常满意。作者易明的用心让人感动。他花了足足十六年的时间,将全部图片都拍摄下来并经过PS,调整到合适的颜色,拼接成完整的图案。同时,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引经据点,尽量找到每一幅图案的真实含义,有的甚至是数幅图的连续意思。对于前人的错误,进行了更正,并加以注明。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能花费这么多的心血做成这样一本书,实在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事情啊。通过这本书,可以大致的了解完几乎囊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典故。对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是非常有用的资料。且内容浅显易懂,配合精美的图片,给人带来的受益匪浅的知识。
  
   所以,我不仅自己买了一本,还赠送了友人一本,并且迫切的希望,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样一本好书。不忍,作者的一番心血被埋没在大量无聊的网络小说中;不愿,作为中国人,却不懂中国历史……希望,更多爱书的朋友与我一同分享这样的一本书!
  


  书中214页的苏东坡夜游承天寺讲解有误。
  http://www.flickr.com/photos/shizhao/4142961139/
  
  苏轼有文《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与王亦民《东坡夜游承天寺》的画境非常相似。
  见 http://www.shuobao.com/arts/d90239.html
  
  沈心海的《东坡夜游承天寺》则或许是考证错误,沈心海的画,同伴是一个和尚,而不是张怀民,而且相似度上,也是王亦民的的画与颐和园长廊这幅彩绘更为接近。
  
  见图: http://www.shuobao.com/cimg1/204/20071229135239389.jpg
  
  


  在《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的第173页中,介绍的一幅长廊中的西游记彩画,说画的是孙悟空龙宫借宝的故事。见下图:
  
  颐和园长廊彩绘:西游记
  
  但是看图中所绘各人物的形象,很难使人相信这幅画说的是龙宫借宝(也就是孙悟空得到金箍棒)的故事。首先,跪在地上,头戴冕的人,很明显是一个王,但很难使人相信这是一个龙王,因为完全没有龙王的形象,脸部的描绘完全是一个人脸。此外,从孙悟空手拿金箍棒的描绘,可以得知这应该是在拿到金箍棒以后的场景。但是《西游记》的相关情节中,并没有龙王下跪的描写。而且下跪之人身旁站的几人,从穿着打扮来看,应该属于宦官和手下文官一类,而并非虾兵蟹将。
  
  再说孙悟空的形象。仔细阅读《西游记》,我们可以知道孙悟空在去龙宫之前的穿着是:“光著個頭,穿一領紅色衣,勒一條黃絛,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第2回)明显和画中的孙悟空穿着不吻合。而且画中孙悟空的姿势,摊开手,完全不是龙宫取宝时气势汹汹的样子。
  
  那么这幅画说的应该是《西游记》的哪个故事呢?我认为是说的乌鸡国的故事。
  
  先来看看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的衣着:
  File:Bai Gu Jing at Long Corridor.JPG
  
  (这是另外一副颐和园长廊中的彩画,说的是三打白骨精后,唐僧赶走孙悟空的情节)
  
  第14回,唐僧骗孙悟空戴上紧箍咒时,菩萨给的是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腰间的虎皮裙也是打死老虎后,唐僧帮助缝的。上图中三打白骨精时孙悟空的形象与龙宫取宝时几乎一样,所以书中说的那个龙宫取宝的彩绘肯定有问题。
  
  而在乌鸡国,孙悟空赶走了下凡的奎星,救活了死去三年的国王。书中说:
  
  在孙悟空收拾掉妖怪后,“卻說那孫大聖兄弟三人按下雲頭。徑至朝內,只見那君臣儲后,幾班兒拜接謝恩。行者將菩薩降魔收怪的那一節,陳訴與他君臣聽了,一個個頂禮不盡。”……“眾文武傳令,著他進來。行者看時,原來是那寶林寺僧人,捧著那沖天冠、碧玉帶、赭黃袍、無憂履進得來也。行者大喜道:「來得好,來得好。」且教道人過來,摘下包巾,戴上沖天冠;脫了布衣,穿上赭黃袍;解了絛子,繫上碧玉帶;褪了僧鞋,登上無憂履;教太子拿出白玉珪來,與他執在手裡:早請上殿稱孤。正是自古道:「朝廷不可一日無君。」那皇帝那裡肯坐,哭啼啼,跪在階心道:「我已死三年,今蒙師父救我回生,怎麼又敢妄自稱尊;請那一位師父為君,我情願領妻子城外為民足矣。」那三藏那裡肯受,一心只是要拜佛求經。又請行者,行者笑道:「不瞞列位說,老孫若肯做皇帝,天下萬國九州皇帝都做遍了。只是我們做慣了和尚,是這般懶散。若做了皇帝,就要留頭長髮,黃昏不睡,五鼓不眠;聽有邊報,心神不安;見有災荒,憂愁無奈。我們怎麼弄得慣?你還做你的皇帝,我還做我的和尚,修功行去也。」那國王苦讓不過,只得上了寶殿,南面稱孤,大赦天下,封贈了寶林寺僧人回去。卻才開東閣,筵宴唐僧。一壁廂傳旨宣召丹青,寫下唐師徒四位喜容,供養在金鑾殿上。”
  
  书中的描绘和彩画中的描绘基本一致,可见应该是乌鸡国救国王的故事,而不是龙宫借宝的故事。
  
  图文见:http://shizhao.org/2009/09/journey-to-the-west/


分析的有道理,不过将此图解释为“乌鸡国”的故事也不对,还是请看2012年修订版《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吧。作者对此图做了新的解释,解开了多年的谜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