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

田慧生 教育科学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教育科学  

作者:

田慧生  

页数:

195  

字数:

181000  

内容概要

本书汇集的就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几年来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探索和实践的一些初步成果。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以力图发现和回答广大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旨归,在系统梳理、提炼几年来一线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困难、困惑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尽量使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力求展现近几年来课题实验区的教师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探索出的解决问题的宝贵经验,希望能够给更多的一线教师以启迪和借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一书与本书各有侧重、相得益彰。它们都是以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为宗旨的,前者以问题为切入点,将理论阐释和案例剖析有机结合起来,对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作出了较为系统的回答;本书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更侧重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对策也更为简洁明了,便于操作和借鉴。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能充分满足广大教师多方位的需求。

作者简介

  田慧生,男,1965年生,甘肃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至198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4年,西北师范大学教科所任教,期间,1988年至1991年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习,1991年至1992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OISE)中加联合培养教育学博士项目学习,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调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1995年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2002年起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必要单独开设吗? 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研究性学习吗? 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门课程?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校本课程吗? 五、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外、校外活动有什么关系? 六、在研究性学习中只有少数尖子学生才能“研究”吗? 七、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教”吗? 八、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应如何安排使用? 九、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是专职好还是兼职好? 十、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应如何确定? 十一、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十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像学科课程那样用考试来评价吗? 十三、综合实践活动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十四、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的学生评价方法有哪些? 十五、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该如何保障? 十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会影响学生学科(尤其是中考、高考)的考试成绩吗? 十七、农村地区的学校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第二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指导 一、学生提不出可研究的问题怎么办? 二、学生想研究的问题教师不懂怎么办? 三、研究课题确定后,教师是否有必要制定指导方案? 四、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五、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是否学生想怎样活动就可以怎样活动? 六、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阶段教师指导的重点是什么? 七、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反思? 八、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活动进展不下去了怎么办? 九、有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怎么办? 十、学生在调查和访谈中屡遭拒绝怎么办? 十一、如何将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十二、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十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确定课题? 十四、学生的研究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时该如何引导? 十五、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中出现不协调时该如何引导? 十六、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挫折并影响了情绪,该如何引导? 十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学习发生冲突时如何协调? 十八、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资料? 十九、如何与其他教师合作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第三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一、如何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二、如何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课题研究? 三、如何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叙事研究? 四、如何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五、如何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六、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七、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教育技术能力? 八、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要求教师掌握哪些研究方法? 九、教师如何制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多媒体案例? 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应用网络日志?第四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需关注的其他问题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取得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的支持?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怎样与学校德育活动整合? 三、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怎样与校本课程整合共同开发? 五、综合实践活动怎样与科技活动相结合? 六、怎样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七、怎样让学生取得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真正发挥作用? 八、如何因地、因校制宜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九、如何使用资源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第五部分“我与综合实践活动共成长”征文 让综合实践活动之花越开越艳 心在高处飞翔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伴我成长 在锻炼中成长 理解,让我走出“介入尴尬” 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 你快乐,我快乐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与综合实践活动共成长 众里寻它千百度——综合实践活动伴我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伴我成长,伴我飞翔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亲历成长路程 快乐伴我成长 生活,我们的课堂 相随综合实践,实现素质提升 体验快乐 和孩子一起成长 现在就新生 “痛”让我幸福成长 寻找快乐之旅 阳光总在风雨后——小记我和综合实践活动的亲密接触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研究性学习呼唤研究型教师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政治课堂

章节摘录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取向的课程,学科课程是认知取向的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转变以往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属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课程观的差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实践取向的课程观,而学科课程则偏重认知取向的课程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地体现了实践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不再把课程仅仅视为“学科”、“知识”或“教材”,而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它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注重学生亲历实践的活动形态的课程。这种课程的实施,不能以“成人参照”或“科学参照”来评论其实践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具有尝试、经历、亲历、“做中学”等特性。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它所强调的“实践”,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做而做,各种不同的实践方式都是一种学习方式,实践性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各种观念的反思和能力的建构。  当然,学科课程也可以包容各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但在学科课程中实践性学习的直接目的是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离开了系统的间接经验或理论知识的习得,学科课程就不复存在了。学科课程中的实践性学习是围绕系统的学科知识来展开的,因而,它只能被称为学科课程中的“活动教学”。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课程,不同于学科综合性的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使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


编辑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丛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是关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专著,具体包括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的学生评价方法有哪些、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是否学生想怎样活动就可以怎样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资料等方面的内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我之前就听同行提起过,所以在网上购买了,今天拿到手里先大致翻看了一下,本人觉得非常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阅读,这本书的学科性和专业性非常强,能给一线教师起到一个很好的指导教学的作用。


书的质量还不错,内容也很好


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的学习。


适合学校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参考


本书指导性强,实用


书不错。还没有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