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广播剧卷(上下)

周华斌 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周华斌 编  

页数:

共两册  

字数:

928000  

内容概要

在新时期有关广播剧的理论研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播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在1988年首次举行的全国广播剧创作剧目研讨会上,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马庆雄做了《积极发展广播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影响》的讲话,强调了“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广播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有紧迫感”以及“广播电视一起抓,广播剧、电视剧要一起抓。广播剧是最有广播特点的一种艺术品种,需要给予大力扶持”等观点,赋予了广播剧一种更为深刻的社会责任。 第二,关于广播剧的本质特征问题。广播剧是一种带有想象空间的听觉艺术,这一美学特征更加得到确立和认可。1986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戏剧家曹禺在《喜听广播剧(陈妙常)》一文中发表了关于广播剧美学特征的看法:其一,广播剧更像‘‘诗”,更有诗的感情;其二,广播剧发挥人的想象力,听众可以比播出的想得更多,把人的感情引向更深远的境界;其三,它仅靠声音渗进人的灵魂,让人回昧。 第三,对广播剧接受美学的研究。广播剧这种艺术的完成是需要听众参与的,听众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补充、丰富或理想化广播剧工作者所提供的剧情。剧作者所创造出来的美,通过演员用美的声音表现出来,经过听众的接受才使审美得以实现,而实现的场所又在听众的心里。因此,对听众的心理、广播剧内容与听众欣赏心理沟通的研究开始加强。 第四,对广播剧的艺术样式、表现手法的研究。这一时期,对广播剧艺术构成的各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如技巧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特点、配乐艺术、音响艺术等,都有较为细化的研究。比如1990年3月2曰至9曰,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由上海台主持在无锡市首次召开了全国立体声广播剧理论研讨会,会议研讨了有关立体声这种新技术带来的相关的立体声广播剧剧本创作、导演艺术和制作经验等问题。

书籍目录

广播剧卷(上)导言 单本剧  尊严  运河人  那个春天的故事  序幕刚刚拉开  金鹿儿  千条水总归东  嫁给了公家人  裂缝  沙海魂  向警子  丹风朝阳   二泉映月  火车在黎明时到达  送我一枝玫瑰花 单本儿童剧  占墓遇险  蘑菇的故事  起飞的小鹤  鸟儿呜叫的时节  小家伙、大家伙和高个子姑娘 单本短剧  天下第一妻子  母亲  村头有棵大杨树  山丫 单本实验剧  减去十岁  还我299个吻 戏曲剧  王小匠招郎  广播剧卷(下)


编辑推荐

《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广播剧卷1977_200(套装共2册)》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广播剧卷(上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