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舆论预警研究

黄鸣刚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黄鸣刚  

页数:

317  

字数:

2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对我而言,做这个浙江省社科重点课题是自己喜爱的事情。在研究中虽然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但通过阅读不同学术领域的论著、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新事物、发现新规律的满足感与充实感,感觉最深的就是辛苦与成功的融合、压力与动力的并存。  时至今日,专著终于得以完成,既是对前期研究成果的一个浓缩,也更坚定了我继续在该领域内做进一步研究的决心和信心。这其中深藏着我对同事、学生和亲人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心。

作者简介

黄鸣刚,男,1970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本科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传播的研究工作。在多年的学术研究中,公开发表在省以上刊物的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编撰专著、研究报告4部,获省市级优秀成果奖5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理念与经验:全球化视阈中的危机管理 第一节 危机管理理论和危机传播理论概述 第二节 全球化视阈中的危机管理体系解析 第三节 网络化背景下的危机信息管理经验与启示第三章 作用与影响:地域性危机管理中的网络舆论 第一节 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第二节 网络媒体在地方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节 网络舆论在危机管理中的影响与引导模式第四章 实证与分析:浙江省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舆论 第一节 基于阶层认同的网络舆论研究 第二节 浙江网络受众的基本特点分析 第三节 浙江网络危机传播的实证研究第五章 体系与内涵:浙江省网络舆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浙江公共危机的科学应对 第二节 浙江网络舆论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公共危机网络舆论各评价指标的内涵第六章 沟通与消解:公共危机中的信息发布模式 第一节 政府在危机中的信息发布 第二节 媒体在危机中的信息传播 第三节 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中的信息传播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危机概念变化的过程也是以社会和公众为本的价值观凸现的过程。目前,国内关于“危机”有不同的称呼,如“突发事件”、“公共事件、“紧急事件、“危机事件”等,而为了区别企业、公司等部门危机,又有了“公共危机”、“社会危机”、“公共部门危机”、“突发性公共事件”、“政府危机”等概念。那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正常运行的事件,同时也对政府的生存发展以及公众的生命和财产产生巨大的威胁,面对这些严重的、毁灭性的灾难,任何一个家庭、个人甚至某一部门、组织、企业不愿也不能独立解决,处置这些事件的政府、媒体和公众共同的努力就具有公共产品或集体产品的特征,这时的危机就成为了“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事件)包含有很多的价值评判意义,它反映的是现实的某种不足和缺陷。如果从信息传播价值的意义上来说,危机(事件)更强调的是负面影响以及影响的普遍性(负面性和重要性)。在当前往往需要把突发事件和危机放在一起加以考虑,是因为突发事件常常导致公共危机:当一件打破常规,而又有足够大的负面影响的事情发生后,往往会让人们反思在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制度性缺陷,从而引起公共政策方面的诉求。尤其是当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事件一再发生的时候,就更容易触发人们对普遍问题的追问。正因为如此,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往往成为目前触发公共政策议程创立的因素。我国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作了定义: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舆论预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一般,看一下做做参考 还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