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红磨坊

梁晓声 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作者:

梁晓声  

页数:

28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梁晓声文集》系列丛书马上就要和读者见面了。我们先期推出的是《母亲》《父亲》《老师》《白发卡》《今夜有暴风雪》姒复旦到北影》  《红磨坊》这几本书,以后还有一些内容更为精彩的书将陆续推出。这套丛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大中学生和爱好文学的青少年读者以及对知青文学情有独钟的“梁迷”朋友们。  许多年纪稍大的读者,熟悉梁晓声的名字是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开始的。这些轰动一时的力作,曾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甚至其插曲也是万口传唱,雅俗共赏。梁晓声因而成为公认的“知青文学”的奠基入之一。  从那时开始,梁晓声成为当代文坛一个十分活跃、惊人高产的著名作家——不足二十年的时间他竟写出了六十余部中篇小说,多部中篇获得了中篇小说选刊奖;他的长篇、短篇及杂体文也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他的作品还被美国、日本等国家选为教育青少年和学习中文的高级范本,如《喷壶》《父亲》《我的大学》《京华见闻录》等,《鹿心血》曾被拍成电影作为国礼送给了访华时的苏联领导入戈尔巴乔夫。  在中国,他的作品还被选为教育部指定的中学课外读物,如《书和人的亲情》《还是爱兵》《玻璃匠和他的儿子》《普通人》(见本社出版的《父亲》《母亲》等书),很多文章被《读者》等优秀杂志也多次转载……  梁晓声作品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对真、善、美的讴歌及对平民小人物的关注。在他笔下,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虽然终日为生计奔波,但他们却有令人尊敬的精神世界。如《不速之客》《玻璃匠和他的儿子》《看自行车的女人》等;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一些短篇小说或散文成为中苏边界趣闻逸事少有的见证,如《鹿心血》《非礼节性访问》《边境村纪实》等;他的反映校园生活的如《我的大学》《毕业生》《学子》《表弟》《老师》等深受大中学生们的喜爱;还有许多反映亲情爱情的小说如《白发卡》《黑纽扣》《父亲》《母亲》《红腰带》等曾是那么深地打动过一代又一代读者,成为他们回味父母之恩、寄托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  本系列图书2005年初版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我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来电,因为梁晓声作品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深深地感动了他们。  大学生王芳来信说:“读梁晓声的《父亲》,我哭了几次,都是感动的泪……他的文章是那么朴实生动又耐人寻味,让人觉得真实而又感人。借这本书我跑了三次图书馆才最终如愿以偿,它实在是太好了……很感谢你们能够出版如此有意义的读物,但愿以后还能读到类似的好书……”

作者简介

梁晓声,山东省荣成人。1949年9月生于哈尔滨。当过知青,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常委。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以知青文学代表作《雪城》《年轮》《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蜚声文坛。《父亲》等作品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民选》《老师》《又是中秋》《京华见闻录》《表弟》《黑纽扣》《母亲》等作品获中篇小说选刊奖。自1984年起,名字一直被载于美、英、澳三国的《世界名人录》。其多部作品在港台出版,并被译为英、法、俄、日等国文字。

书籍目录

红磨坊 红磨坊 我的初恋 白桦林作证我看“知青” 我看“知青” 荒弃的家园 沉默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红磨坊 PDF格式下载



书送来的时候被雨水淋湿了,晾干之后皱巴巴的,还有黄黄的水渍,影响了我的阅读兴致,越看越不喜欢。


   《红磨坊》应该是我读到的第一部梁晓声的作品,之前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过他本人以及他的作品。之后百度过他,但是里面并未提及《红磨坊》。
   他当过知青,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厂长。或许正因为此,他的作品总有着很强的画面感,足够让你铭记那些震撼你灵魂的片段。
  有些作品读过,好像过了一生,那些几近活显的人们与他们平凡的经历告诉着我们什么是生活,有时候你甚至来不及去同情那些不幸的人们,相反的,我们更加同情自己,因为我们,不也跟他们一样,有着近似的可怕的生活。改变的是时代,没变的是人们对生地渴望与热切追逐,并在追逐的过程中承受的煎熬与挣扎。
   猇女,一个女人,一个漂亮的没有道理的女人,一个渴望被爱却又处处遭受欺凌,无人能懂的女人。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即使在那个年代,她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忍受欺凌与追逐自由。翟生,为了仁义,为了承诺,忍受内心的煎熬。有人觉得翟生傻,小小的恩惠,要用自己的一生来报答是否值得。我想说这种代价并不是每个人都付得起,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勇气,只因我们不是他,我们又如何明白,他内心的挣扎与苦难。
   或许每个人都会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限制,被自己之前作出的选择所局限,有时候觉得人生像一棵树,越繁茂,越多的牵挂与不舍,越多的责任。我们都有选择生活的理由,也有不得不这样选的理由,所以或许他们也一样。
   文章开篇,梁晓声就说了这样的话:“被感恩的十字架压迫的人生是沉重的,被报恩的锁链困住的人是不幸的——因为他反抗的代价不仅有血,还有不仁不义的罪名……”我们都无法逃离时代,我们都不愿被我们生活的群体离弃,我们总是不得不强迫自己做依附时代与群体的事,我们总是给自己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一点点剥削自己的自由,与对自由热切的渴望,并视之为理所当然与顺理成章,然后才发现全是徒劳,放弃的正是最珍贵的。
   相比之下,霍达的《红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德子媳妇,解放前由于生活所迫卖身青楼,解放后从良,年轻漂亮的她嫁给了北京城以拉车为营生的德子,住在了一个全充斥着陌生人的街道。人们为她的风采所倾倒,但是人们却在乎着她的过往,连德子也是。这些都时刻提醒着她,自己为人不齿的过往与无法被原谅的过往,为此,她脱下了修身的旗袍,换上大褂,她不再描眉,不再施粉,为的是不被孤立,她觉得毛主席之前救了她,所以她在毛主席的葬礼上彻夜长跪,希望他还能帮她。她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是耿耿于怀她的过往,人们能原谅自己的女儿与有妇之夫勾三搭四,能原谅自己与小叔子私通,能心安理得的将一个年近八旬的盲人奶奶以各种非人道手段赶下乡,就是不能不在乎她那点过往。她放弃了几乎所有的自由的机会来寻求人们的谅解与接纳,但是最终,她发现自己最想要的还是那些放弃了的。她还是没能逃脱时代的限制,或者说她由于追求自由超越了这种限制,只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再告诉人们,她没错。
   我们总是善于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告诉世界我们的意志,我们没有错,海子,戈麦,屈原……以他们的生命向人们诠释着自己的意志。
   一个作家,或者说一个对文字敏感的人,他们也对生活与社会有着非凡的感知,他们总是要比其他人早或者更彻底地看到社会的丑恶,然后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将这血琳琳的现实呈现给大众,有时候这种残酷甚至是我们无法容忍与接受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真实,就是我们极力所掩饰的。就好像天真的孩童无情的戳破父母的虚伪与谎言,尴尬也好,唾弃也罢,这就是事实,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无法审视自己的错误与荒诞。
   猇女的美貌,被女人们嫉恨,被男人们惦记,正如文章最后:“她说,‘女人们,你们为何常常明知自己的姐妹饱尝屈辱,反而寡仁寡义……’
   她说,‘男人们,你们为什么明明离不开女人,反而好像常常憎恨女人?’”
   他以反问的语气,赤裸裸的揭示出人们一直以来想要掩饰的东西,令那些丑恶的东西无处遁形,让人们的虚伪如此不堪。至此,我想每个人都会尴尬,都会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追求最起码的生存权利也有错,一直以来是什么让我们坚守着这些可怕的东西。
   生活总是这么奇妙,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你一点点成长。
   或许有些东西追求了之后我们还是无法得到,但是,不追求,永远不会有机会得到……
  


   昨天还书前在图书馆翻着看的。初看《红磨坊》,翻到三分之一就看不下去了,又是一对被迫害的苦命鸳鸯,跟现在敢作敢为的习惯格格不入,于是想摔书而去。
   不管怎样,还是翻完了,故事纠纠结结……
   在当时的环境下,卓哥不可能放下村子,他的实诚、善良与道德约束禁锢着他。直至后来他被骗婚,他也没勇气反抗。(真他妈的懦弱!)但是这样才是卓哥,才有了后来凄美的结局。
   他奋力去维护的村子荣誉是多么苍白,多么可笑!用虚假的荣誉来迫害他人的幸福,本身就是为了成全某一些人的利益。被制造物总是被用来维护其制造者的利益。(扯远了~)
   小琴的墓被锁起来,需要买票进入。他们的故事成为大家的娱乐,多么讽刺!老尼曾经是自己的妻子,也是一个可怜的善良的女人。物非人非,从监狱回来看到的这个村子,变得如此陌生!
   他碎碎念到自己要赚钱买得起门票后天天来看姐。无疑,又一次的,他屈服了这个世界的规则。
  
   《初恋》也是如此,相爱却因为流言被迫分开,而到最后终于看清自己的心意,却为时已晚。只剩愧疚与悔恨相伴终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