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古城-第一卷
2012-8
东方出版社
方砚
103
720000
无
从古都卫士梁思成开始,关于古建筑保存的话题一直存在。古老的北京城城墙、宫殿、寺庙、公园等文明的象征横遭破坏。老北京人曾生活的古都家园面目全非,新北京人再也见不到那些传说中的四九城、城内牌楼、街道了!老北京的风俗也因时代变化所剩无几,那些市井,那些胡同,那些繁华!一去不回!老北京人,只能在梦中回到故园;新北京人,仅在残存的片鳞半爪中想象。
"古都遗韵"丛书之《回望古都》,图文再现了清末民国年代老北京四九城、城内牌楼和街道,为老北京留下了真实的记忆!《追忆百业》,文图介绍老北京商铺、老字号的形象。《逝水胡同》,追忆北京老胡同原始风貌、市井生活、悠闲时光;《流年市井》,讲述老北京人的市井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
方砚,原名史万祥,民俗画家。祖藉河北省滦南县。自幼随父母生活在京津两地。少年时曾拜国画大师刘子久、刘奎龄学习国画;后又师从傅乃琳、沈毅、郭燕先生学习素描、连环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连环画多产画家,曾创作了《中国古代历史图卷》、《江山名胜图卷》、《九河下梢天津卫》、《儒林外史》等作品。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创作老北京民俗市井风情题材画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日本多处寺庙创作佛教题材大型壁画,并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二十一世创作老北京绘画长卷多卷,《中轴龙脉图卷》——老北京风物画是其中一卷,画卷描绘民国时期老北京自永定门外顺中轴线往北至钟楼以北,全长七十八米。被选入“北京中轴线申遗”形象绘画作品;并公开展出。
序罗哲文
自序
永定门
永定门内大街
永定门外大街
龙须沟
天桥
天桥三角市场
天桥大街
前门大街
五牌楼
……
版权页: 插图: 鲜鱼口街 鲜鱼口街在前门大街北段路东,与大栅栏相对。这条街明代开始出现,《顺天府志》上记载:『鲜鱼口该处原为鱼市,因此得名。』到清代成了一条有相当规模的商业街,与鱼没有任何关系了。这条街无论从店铺密度还是从客流量都与大栅栏不相上下。老北京人不出鲜鱼口街,就可以从头到脚置办全。当年有句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踩内联升,腰缠四大桓。』这里还有著名的中药铺长春堂。京城也有传说:三一伏热,您别慌,快买闻药长春堂,抹进鼻,通肺腑,消暑去火保安康。』还有会仙居的炒肝,便宜坊的烤鸭,兴华园浴池等,这一个个京城老字号都在鲜鱼口大街。这条百年大街,经历了百年变迁,为老北京留下了极为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华门 中华门坐落在京城中轴线上,坐北朝南,背向天安门。始建于明朝,原称『大明门』。单檐歇山顶,开三门。前不远处便是『天街』(俗称棋盘街),门后是通向天安门故宫的御道。大明门建成之后明成祖曾让大学士解缙题写大明门门联,解缙写道:『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六四四年清军入关到北京建都,将大明门改称『大清门』。清朝改大清门时找不到刻匾石枓,只好在大明门匾背后刻制『大清门』。民国后又改称『中华门』。在换匾额时发现匾额两面都刻有字迹,当时只好换一块木质匾额刻上『中华门』,悬挂在原处。一九五七年将此门拆除。 西安门 西安门位于紫禁城西墙偏北,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五年(一四一七年)。西安门无城台,门基为青白石料砌成,单檐歇山顶、面宽七间,在正中、左、右各开一对朱红金钉大门,左右各设班房一间。西安门是一座不对称的门。皇城大清门、天安门、地安门都在一条直线上,东安门与东华门相对;而西安门与西华门不相对,这是由于宫城西侧有西苑、大液池大面积水面。因此,从西华门无法向西直行,而西安门只能建在皇城西墙偏北方向了。 天桥 『天桥无桥』,这是当年老百姓的一句俗话。其实在历史上天桥是有一座桥的,因为它是皇帝走过的桥,『天子』走的桥就成了『天桥』。到了一九三四年修路时把天桥拆掉了。桥是没了,但『天桥』这名字一直保留到现在。这一带穷苦人多,穷苦艺人集中在这里谋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特有的『天桥贫民文化现象』。这使『天桥文化』的流传更为久远。
《古都遗韵丛书1:回望古城》北京老画家历时数年、倾注大量心血的精品力作、图文并茂,适宜欣赏、借鉴和收藏。
无
真是不可多得的书,值得购买和珍藏。
一本昔日北京的建筑画册,夹杂着市井风情,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对了解旧时京城风貌很有帮助。
整体很是不错,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看到了很多曾经的市井味道,只是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很多景物都随着时代变迁消亡不见,似乎能看到作者由心的遗憾
帮同事买的。呵呵呵,她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