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咖啡店之歌
2005-3
作家出版社
朱少麟
无
马蒂在绝境下,不得不踏入伤心咖啡店,在那儿,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追求的事物,吉儿为社会奉献,素园为生活压力所恼,藤条追求财富,小叶默默地为海安看守着伤心咖啡店,而完美的海安是大家所追求的,但他却是无可自拔的自恋狂。在一次夜游一行人到了海边,每个人大声地辩论『自由』的定义。最后马蒂终究不甘于固定的生活,决定放弃升迁的机会,动身前往马达加斯加岛,寻找海安口中的耶稣──自由。在一个有别于台北喧闹的落后岛上,马蒂追寻着耶稣,她领悟到人来自虚无,终于虚无。马蒂为保护耶稣而牺牲自己,海安为了耶稣毁了自己容颜后不知去向,小叶也悄悄地离开了。伤心咖啡店关闭,一间新的店开幕,不变的是,招牌上深蓝的灯光仍不停地闪烁。
伤心咖啡店深蓝色的灯光存在于城市最晦暗的角落,一闪一闪,向每一个伤心苦闷的人招着手……
失去工作,失去爱情,在最伤心的绝境中,马蒂走进了伤心咖啡店,以一杯咖啡的代价,经历了人生中最混乱丰富的旅程;她看见了人间最浪漫壮丽的感情,也看见了世上最孤独无情的人,挣扎着找寻生命意义的漫游者,还有无可救药的暗恋狂,他们都敢于用生命作赌注,来换取一个出口,而马蒂找到的出口名叫自由……
朱少麟,祖籍湖北,一九六六年台湾嘉义出生,十八岁起移居台北,辅仁大学毕业,之后成为台北上班族。
一九九五年夏天,利用上班余暇开始尝试写作,次年以处女作《伤心咖啡店之歌》崛起文坛,作品引起校园及网络热烈讨论长达三年,一九九九年出版第二本小说《燕子》。现暂停上班生涯,静居台北最南界,读书自修之余,甚勤于收养流浪猫。
无
第一次投入去读完一本小说。是——六点17分:我在犹豫:去哪里吃饭,或者再来一杯咖啡,以便让那位看了我一下午的服务员觉得不亏钱。
三年来,第一次选择度过一个读书的下午,虽然我常在别人面前洋溢我对此种生活的欣赏和熟练。但这却是第一次,只有我,一本书,和一个恰好的下午。
自由。
觉得自由,当我这么说着,说我读了一下午书——我自觉自由。身体像有清风灌透,两眼也发着精灵的闪光。脚步却沉重起来,踱出咖啡屋。
没错,我是因为马蒂死了,才觉得难过,就像目睹自己的死亡,却惊觉这观者到底是谁。如果我死了,那我是谁。
马蒂死了。文本叙事的节奏犹如电影镜头般直观有力,死亡这件事,像是被轻轻拂过一般,来到你面前,等不及你反应,冲进你的双眼——像中枪一样,直接爽快,猝不及防。
作者让海安,小叶,吉儿,素园,藤条都活着,都未知地活着,活在故事结尾的后面,在最后一页的下一章,活在你我之间,在明天的前一天。
失踪,离开,流浪,或者生存,禁锢,每一种生活都是在不停止地追逐自由的路上。但是——马蒂死了。只有得到自由的人终会来到人们面前给故事一个确切的结尾。
而追寻的人们啊,你们又在何方?
安静的人心看得到一片大海,而死亡是最安静的地方,或许自由住在那里,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都被时间裹挟着奔赴那里——自由所在,死亡同在的地方。
我死了。我是如何知道呢?不是只有活着才能看见死亡?
我很自由,又是怎么判断呢?不是只有不自由才会幻想自由的形状?
马蒂没有追随任何谁,她还是那个马蒂,初次来到伤心咖啡店的马蒂。她的自由是她自己的给予,不拜任何所赐。直到她领悟之后,她依然希望能用她的温柔感染耶稣,幸好,她做到了,给了自由最大的放逐。
虽然马蒂死了。她不仅完成了自由的仪式,更完成了自由本身。
如果你死亡了,你 又是谁?
最近断断续续在上班的空闲期把这本书给看完。
中间有一瞬间突然不想继续读下去,但是拿起这本书,还是看下去。
只是突然觉得,这是一场无休止的讨论,永无休止的关于人生该怎样过才有意义,而活在喧闹而繁忙的城市的一大群人不满于现实的生活状态,渴望自由,而最终去追寻自由的女主角却是死在了马达加斯加。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人生。
到头来终于领悟所有的这些,人的一生虽然短暂,而各有各的活法,无论是积极的,颓废的,都是一种人生经历。
其实看完后,我还是没怎么理解作者的主旨思想,或许就是女主角死前的那一段心灵剖白。也许吧。
素园
藤条
马蒂
吉儿
小叶
海安
——白色的文本框变成了深蓝色,每写下一个名字,就更蓝一些,海安出现的时候,我看见了大海。
台北
自由
自由
台北
——反复默念这两个词,念到“台北“的时候很轻柔,念到”自由“的时候很沉重。
耶稣
海宁
坦诚
马达加斯加
——所有人都爱海安,海安爱的也是海安。
爱
活着
沉睡
生命
刺芦笋
——”大自然不用人的观点,大自然没有人的悲伤。“
使命
别人
自我
解脱
——海安是自由,海安不自由;每个人爱海安,因为每个人都爱自由;没有人得到海安,就像没有人得到自由。
如果有得选
——我会成为吉儿,我选择看不见。
内容介绍: 关于都市人群的生活、精神困境和精神追寻写的最熨贴、最细腻最富激情的华语纯文学小说。
全书以坐落 在喧嚣的夜市中的一家小咖啡店为主要的活动舞台,通过里面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去囊括了大都市的所有生态群落。借助于海安、马蒂、吉儿等人的心理和情感上 的变化,去关注活在大都市里的人,怎么能够在匆忙、纷繁的生活中,不让内心枯萎,除了物质的东西以外,还有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自由只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别人非难你,别怕;环境阻挠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那就是自由。
所有笔记(第一条除外)是结束整本书后才做的记录,略辛苦,吸取经验,以后边读边记。题外话而已拉。
感觉以后会找机会再看一遍。入手也不妨。
令人充满勇气,又十分抑郁。
耶稣的出现让整本书陷入一个诡异的氛围,感觉他纯粹就是想象出来的,或者着直接理解成是另一个海安,海安自己的精神,引导着马蒂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又令她失去了生命,这是代价吗。把海安自己也引入冰冷中,崇尚极端自我的海安其实也被限制住了。
还有想不通的地方。整本小说,写了一群因工作而相遇的人开了他们的心灵氧吧伤心咖啡店,哪怕意见观点不同意却也紧紧联系在一起、塑造了海安这样接近完美的形象、贯穿吉儿与海安常常争执人与社会的关系绝对自由还有相对自由、主人公马蒂在无意中走进他们伤心咖啡店后她的一系列变化、以及最后关键人物耶稣。这几样之间的逻辑实在太难搞清楚了。
一思考脑袋就揪成一团。。。
无论如何,遇到这样一本小说,觉得非常幸运。
这本书就像是一次心灵的孤独之旅,随着作者细腻清丽的笔触,我也经历着一次次的自我拷问,自我探索,自我醒悟。略有一些感受,分享于此。
关于都市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马蒂是作为一个都市生活的失败者的身份出现的。一个年近三十的女人,和丈夫分居多年,却寄住在婆家,一事无成,最后还得靠年迈的爸爸卖出老脸,才获得一份工作。
“怎么会这样?不要说爸爸始料未及,就连马蒂也没有想过,毕业之后会是这样的人生。学校里的课业多么单纯,一个课堂五十分钟,一个学分二十个课堂,切割得清清楚楚,成绩来自老师指定的作业范围,作业又来自特定的教材,读完了,就拿分数。毕业之后呢?那就好像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上一堂长长的、没有人来评分的自修课。马蒂的好学生生涯大概就是从那时候衰败了下来。
不。应该说在这堂人生的自修课里,人人都在替你评分数,困扰马蒂的是,她为什么既不欣赏却又必须这么在乎别人的评分标准?马蒂回想自己就业后的工作历程,有好几次也几乎有担当大任的机会,光荣、钱财、地位堪堪就在眼前,可是却被她这么轻率地放手远去。如果说生命像一首变奏连连的大乐章,马蒂就是一个曲异和寡的乐器,太即兴了,漫不经心就逸出了常轨,渐行渐远,终至不晓得该怎么收尾,收一个别人可以鼓掌的结尾。”
马蒂的的困惑恰巧也是我的困惑。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循规蹈矩地活着。他们说,要好好学习才有前途,于是我把大好青春全部倾注在了学习上;他们说,没考上好大学那就选个好专业,于是费死劲转到自己毫无兴趣的专业;他们说,上学的时候不要谈恋爱,于是天上还没给我掉下来一个真爱。我一直听着他们话,却过得并不开心。看着那些旷课打架的“坏学生”,心里反倒会羡慕,羡慕他们能按自己的意思去活。
大学时期,我开始喜欢五月天。有幸读到这本书,也是因为主唱阿信的推荐。直到现在,五月天都像闪耀在黑夜里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对于已经走上社会的人,如果对五月天还保留有一份爱,对五月天的精神仍然赞许的话,那就证明这个人还没完全被现实同化,还没完全向世俗妥协,还没完全向生活投降,还有疑问,还有挣扎,还有梦想。有人嘲弄他,反正都是一死,为什么不舒舒服服的?他会掀起嘴角,轻蔑一笑:那样活着有什么意思?又空虚又寂寞又麻木。与其当行尸走肉,还不如当咸鱼,起码还有翻身的机会。
“有时候真想全部抛开,既然不喜欢一般人典型的人生观,那为什么不跳出来,走一条全新的、没人走过的路?
办不到。一方面怕自己会饿死,一方面又怕那路上的荒凉。”
马蒂羡慕那些有爱、有梦、方向明确的人,因为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只能一直逃避。我曾经花了七年时间去念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现行教育只教会了我如何背书做题,却没教会我生存的技能;教会了我如何忍耐,却没教会我如何创造。我问自己,如果不做手头这件不喜欢的事,我能做什么?我喜欢做什么?我擅长做我喜欢的事吗?我被自己拷问得哑口无言,羞愧难当。
有一期《职来职往》来了一个大龄外企女青年,想应聘女演员,无奈姿色平平,演技不行。她是一个典型的都市人,习惯于被工作占去自己全部的时间,忙的时候是一台没有情绪的机器,闲的时候烦闷和空虚的情绪就会像可恶的老鼠一样冒出来围攻她,迫使她渴望逃离眼前的生活。在场嘉宾之一的《嘉人》杂志副主编庄雅婷给了她当头一棒,她曾经也在国企工作,从事财政工作,朝九晚五,枯燥繁琐。大概三十岁左右她改行做了编辑。就像她说的,一切并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就能来的。在她辞职之前,已经出版了两本书,一个月最多可以接十四个专栏。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基础,不是说哪天自个儿不高兴了就可以随便投向一个美好的新世界。
她的话像一个响亮的巴掌,抽到了我的心上。挂在嘴边的不是梦想而是幻想,梦想应该在放在心上,握在手里,踏在脚下。比如,我想当编辑,甚至当作家。我就该多看书,多思考,多写字,多交流。只有背囊把食粮充填得满满的,我们才敢去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才能圆一个天天都做的梦。
不能为了告别过去,而去盲目地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把握不了的未来。如果只是烦了累了郁闷了,那就离家出走然后回来;如果真的是有梦想有方向了,那就义无反顾往前走。不过,慎重起见,我们首先还是要为自己做一个客观的评估,天资几分,努力多少,可能性百分之几。
关于自由
整本书读下来,好像只有海安一个人是自由的。他俊美无比,超凡脱俗,衣食无忧,全世界的女人都为之倾倒。他该是自由的吧?
“自由像风,只存在于动态之中。”海安说,“你能够捕捉住风吗?停止的风就不再是风了,那只是一缕沉闷的空气。自由也一样,要不你在追求自由中,要不你就在失去自由中,你只能在这两种动态里怀想着可望不可即的自由,但是你得不到它。”
............
“好。我告诉你,什么是确定的东西。可以确定的就是,当你的智识、你的文化教养让你意识到‘自己’这个概念时,自由就永远不存在了。可以确定的是,什么叫做不自由。”
............
“不自由就是别人。”海安说。
海安对自由的认识很清醒也很可观,这与他自身的深切感受息息相关。他可以得到全世界,却得不到自己爱的人。最初他爱慕着自己已经死去的双胞胎兄弟,却得不到回应。后来,在马达加斯加遇到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耶稣之后,他又将爱转嫁到耶稣身上。可是,耶稣不是世俗中的人,他没有爱,没有人的同情心,马蒂让他挽救那只垂死巨鱼,他都无动于衷。所以,海安的爱在耶稣那里同样得不到回应。
思想里有别人(其实也包括自己),就不可能自由。
书里有一段描写社会的话,作者借吉儿的嘴说了出来。社会是一只千眼巨兽,每只眼睛都是“附生在巨兽身上的一个器官,它们以为自己可以完全自主,其实巨兽往东它们就全体往东,巨兽呻吟它们就全体受苦,巨兽思考它们就全体困惑。有时候其中一只眼睛觉醒了,开始反省到底这是它的生命,还是它生活在一个更巨大的生命中”。
人类如同蚂蚁和蜜蜂一样,不能摆脱社会而孤立生存。这种属性让人类形成了大体相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些口口声声说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即使冲破禁锢成为大家眼中的异类或奇葩,可还不是一样要工作、赚钱,为生活奔波,过平常人的生活。抱怨在所难免,欲望不断涌现,可悲的是无力改变。人类是生命共同体,生命机器的运转需要我们每一个零部件不停工作,我们被奴役,被剥削,被压迫,空有一颗追寻自由的心,却只能不自由。正如静止时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我们也可以说:自由是相对的,不自由是绝对的。
那么爱呢?张震岳有一首歌,就叫《自由》,结尾他唱道:“不要回来,你已经自由了,我也已经自由了。”你不爱我了,我也不爱你了,我们分开不在一起了,爱束缚不了我们了,于是我们都自由了。
心中无别人,不爱任何人,不付出也不接受,不会失望也不会受伤。可是,这种活法有意思吗?这种自由有意思吗?
上帝慷慨地赐予人类感知力、理解力和同情心,就是让我们既感受幸福,又承受痛苦。倘若我们一心想获得前者,甩掉后者,就会犯下违背自然的错误,会被自然报复,无从享受真正的自由。
关于生命的意义
为了找到人生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马蒂毅然辞职,去马达加斯加流浪。
“山顶上的马蒂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不在追寻答案,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生命在于去体会与经历,不管生活在哪里。繁华大都会如台北,人们活在人口爆炸资讯爆炸淘金梦爆炸的痛苦与痛快中,这是台北的滋味,这是台北人的课题。也有活在荆棘林丛中的安坦德罗人,他们的生命舒缓迟滞,享有接近动物的自由,却又限制于缺乏文明的困苦生活,这是旷野中游牧的滋味,这是他们的课题。”
如今书市上煽动劳苦大众辞职旅行的书层出不穷,但是也有人冷静地告诉大家,“旅行,就是从一个人呆腻的地方,去往另一个人呆腻的地方”。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滋味,不同的课题,不全然是好的,也不尽然是坏的。不管生活在哪里,不管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经历的每件事,遇见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改变着、摧毁着甚至是重建着我们,然后才形成了现在这一刻的我自己。
我们没有自由,于是追寻自由;我们没有答案,于是追寻答案。生活是里充斥着解不完的谜团,重要的不是谜底,而是解开谜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经历和感受,才是生活的真谛,才是生命的意义。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仅仅是因为看了《地底三万尺》后种种迷惑不解,以为可以从朱少麟的第一本所谓的尚未成熟彻底的这里寻求答案。
一开始我,以为懂了。马达加斯加的荒凉和台北的拥挤,我以为这仅仅只不过是普通的某些逃离和回归。后来再看到那些存在的矛盾体,如店里一动一静的两只猫,又或者是灯红酒绿的海安和朴素形骸的耶稣,还有自由像风而求得自由静止便不再是自由的论调,到马蒂舍弃一切奔赴马达加斯加的时候我仍然看到的仅仅是土豪海安挥金如土般的朋友的重要性。
直到马蒂逝去的那一刻。
从未想透的耶稣和海宁之间的关系,也从未想透耶稣为何要舍弃那个死亡的村子,从未想透海安因何要爱着耶稣,想不透耶稣这样活着的意义,难道仅仅是因为彩色的海安的世界需要黯淡的灰。其实,想不透,就不需要想透。
幸好我的生活里没有出现过海安这样的人,朱少麟有除了海安外都有生活中的影子,海安这样的人本来就不应该存在在生活中。不幸的是,我曾经羡慕过这样的生活,崇尚金钱的挥霍。
海安对耶稣的爱,我始终不懂,不是不懂同性之间的爱,即使他最后和他走了,成了压垮小叶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也好,没有过分描写的过程,看到结局的我便了无牵挂。
我也曾以为我要成为吉儿那样的人,成为社会上社会上所谓的优秀的人才,成为周围艳羡目光的中心。然而,我更希望吉儿还是那个想跳舞的吉儿。吉儿和尚保罗的离去我也不解,仅仅只能理解成为她终于要去做点事情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还有小叶,不知道她最后上了谁的法拉利,即使有人说海安,我怀疑。因为如果是海安,小叶不会上吧。她值得更好的人。
藤条只有在监狱之中才看得到自由。
或许我只能成为素园那样的人,曾有颗像马蒂那样想逃脱拥挤的心,也有将对海安爱慕深埋心底,甚至想像吉儿那样努力成全梦想,也有如小叶般地依赖伤心咖啡店。但最终仅仅要的也只是看到丈夫和小狗玩耍时的安于现状。逃离台北又如何?梦想的花莲何尝成为不了另一处台北。
谁的心里都有两个自己吧!
爱人会不会是那个从来都没有遇到的自己?
追到风又怎么样?能被追到的就不是风!
最后还有一颗从未改变的
心
。
从小到大,几乎是不读言情小说的,所以因为这样的书名,差点错过。说错过,就是它值得一读,因为它让你思考。
作者是台湾人,书是96年在台湾出版的,现在读来,发现我们此时的生活就是当年台湾同胞的翻版,一切的压力,苦痛,贪婪,彷徨都是那么的相似。
一开始,我是不喜欢马蒂的,她的那些疲倦、妥协、无可奈何、身不由己、对日日重复的生活的忍受,和自己很像,这是我不喜欢自己的那部分,一直想要从中挣脱。当然,也不喜欢海安,他虚幻,不真实,用冷酷来麻痹自己,刻意规避自己的社会属性,用哲学为自己辩驳,堵友人关爱之口,仅仅因为他得不到他想要的。我想不清楚为什么作者让书中所有见到他的人都爱他,追着他,迷恋他,我没看到他一点美,他的悲悯之心也是他自身多余的不需要的部分,可以随时割舍给任何人。作者或许是想以这种刻意塑造的完美折射我们的浮躁和虚空。而读他,也让我意识到偏感性的自己,对待生存,一定是要理性一些的,毕竟,温饱后才能思淫欲。
读到后面,倒发现马蒂是书中最能坦诚对待自己的一个,也是最理想化的一个。居于城市中的我们,时常渴望或逃亡,或流浪,或远行,没什么难以成行的,也可以抬腿就走的,而常常是一转念,看到一颗小小的自私被责任感一巴掌拍扁。离不开的我们,只有在远方才能跟自己对话吗?马蒂的旅行,是作者施给读者的一场催眠,至少在阅读的片刻,让我们清醒的做梦。而在生活中要怎样做梦呢?
对于海安,依旧不喜欢。期待他到最后是有爱的吧,结果连那个自以为爱的耶稣都是不爱的,原来,有时,海安就是我们追求的模样,高大、帅气、富有,我们追求那样的人,也渴望自己变成那个样子。我们是那样任性的孩子,万事皆足,只求烦恼的孩子。
其实,小说里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做是主角,因为它思辨。有先翻到后面看结局,作者让马蒂死掉了,让我有些介意,也许作者让她死的太突然了,让人难以接受吧,毕竟我们都习惯主角活到最后的剧情。待到通篇读完,感到如此理想化的人,死掉才不突兀,小说才不出世。
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小说呢?大概是想用小说体裁讲哲学,“生命是无意义”这个早已被众多哲学大师讲烂了的话,时至今日,仍旧有好多人听不到看不到,也对此不屑一顾,可作者知道,无论是在写作的当时,还是在十几年后的现在,持续被忽视的自省是有多么的重要,那她就用小说写给你看,叫你好好想想,自己是想做《黑客帝国》中的那堆程序,还是觉醒的人类?
吉儿,她就是平日里很多初入职场的女生心中渴望达成的榜样吧,思想独立,成熟果敢,行动力强,有自己热爱的事情做,对社会抱有责任感,一切新世代进步优秀的赞美女性的形容词大可以毫不吝啬地往她身上甩,如果在去年,29岁的我,会很羡慕她,喜欢上她,向往成为她,可是现在,不好说是什么感觉,这个人物很鲜明很生动很吸引我这样平庸无为的人的眼球,但觉得这样的人少点什么……散漫,对,如果她能散漫一些,我想我会最爱她。吉儿的现实感太强了,不过好在,最后,她像《心灵捕手》中的威尔一样,随爱而行。
翻过最后一页,我发现,那个站在山顶眺望远方的不是马蒂,而是我自己。
看完很伤感,又有那么一代点点嫉妒。
一个人的生命是否精彩、是否丰富,在于他的出生,在于他的运气,更在于他自己的选择。
虽然现实很骨感,但也能把骨感活得很精彩。不管现实如何地残酷,我们依旧能成为自己或者别人生命中的天使。
如果没有吉儿,觉得这个故事会逊色很多,虽然,有万众瞩目、容貌、头脑、出身无可挑剔的梦幻人物海安,还有男孩子气的可爱的能调各式美酒、烹饪各种美食的小叶,懵懂的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的或多或少带有每个都市人身影的马蒂。因为有吉儿,所以给四星。
故事其实还是围绕那个老话题,就是关于“自由”,书中也有大段的对这个话题的探讨,每个人物站在自己的角度阐释,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自由,从而也有各样的结局。
之所以喜欢吉儿是因为吉儿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做什么、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够透彻的分析并能否定曾经做过或相信的事或人。她是醉过又清醒的人。
如果没有吉儿,这个故事也许就像《在追求幸福中死去》的那种调调,如果觉得生命的底色是苍凉,我觉得,没有必要一遍一遍的去陈述,不如把它当成一块更容易着色的画布吧。如果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不公,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因为黑暗已经存在了。
故事中的海安有最多的光环,但吉儿说:海安很可怜。
今天熬夜看完了《伤心咖啡馆之歌》,我看完觉得前半部分还不错,尤其是描述比较细腻,情节也还可以。虽然对话上每次都刻意去深刻,但总体上还算能接受。但是到马蒂辞去工作追随耶稣那里,后边感觉越写越飘,不着边际且语言某种程度上也丧失了灵性。
作者想用这部小说来表达一种独特的、脱离的、或者所谓非主流的价值观,去诠释自由和探究生命的意义,但总觉得又太过单薄且牵强。要表达一种现代生活中的迷茫但转来转去脱不出自己的圈子,作者要写这样的作品,人生阅历还是相对太少。
再有我觉得小说艺术性不够,她既然是要写小说,首先应该是一部好的小说作品,但中间穿插的太多理论化的东西冲淡了小说的艺术感,如果想要阐述某一道理或人生观,倒不如直写的好。两者结合当然最好,但写起来难度较大,我认为本小说并没有良好做到这一点。
书中描写了出于各种生活状态的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挣扎,用自己所接受教育,所处环境所形成的价值观去跟其他不同类型的人论辩,互相探讨生活的或者是活着的意义,之间还夹杂着对自由定义的讨论。
马蒂是最虚无缥缈的,到伤心咖啡店之前和去马达加斯加之前,都处于这种状态,活在自以为是的理想中。做一切看起来应该做的事,同时在质疑着一切。踏不下心来心甘情愿的做一份工作,接受的当时就想着逃离,对自己和他人都不负有绝对的责任。适时地叛逆有不堪忍受他人的孤立。她的一生有一种朝闻夕死的意味,想通了一切以后死去,即使不是主动去死,但也算情愿了。
少女时期家庭温暖的残缺造成了性格中对人群的难以融入和某种程度对作用于个人的社会持有轻微的扭曲偏执。在台北没有房子,没有固定工作,但是根在这里,生在一个对爸爸客套,对阿姨相互厌烦的家,死在一个努力抛弃人性的人身边,从头到尾都是孤独的。也许只是为了完成自己年少时的梦想,也许后来又掺杂了对海安的爱和神秘的探寻,她在马达加斯加跟随耶稣摒弃时间,走过沙漠,上偷渡船,和依赖她的小狗告别,在船上和在死人村体会耶稣表现出的她认为的“冷漠”,到慢慢想通这是他的修炼,最后意外客死他乡。
藤条和素园比较偏向中规中矩的生活,有个一起生活的另一半,有份像样赚钱的工作,都要求自己在社会中有个不算差的定位。对于海安那样的人,那样的人生一定都存在着羡慕和嫉妒,同时又清楚地知道那不是自己可以达到的样子,也就不必逼自己去适应他的理论。不同的是藤条了解所谓的规则,并坚持一定要做到顶端,捞取最大的利润,致于最后出现漏洞。而素园不热衷于冒险的投机活动,安安分分的过自己的日子,也希望可以在心灵上达到平静而选择去上课修炼心情。
小叶是个希望和他们平等交流而极尽努力的孩子,对海安的爱很深,下了很大功夫向他的世界靠近,但是那里的所有人包括她自己本人在内,都很清楚的知道,她已经被海安禁锢在一个小空间内,失去了改变或者寻求自我发展的欲望,安于“被养”的状态。从到台北认识了这群人以后,海安变成了她的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如果不能从思想上摆脱,只要他一离开,她马上会分崩离坼。吉儿说她是伤心咖啡店里的另一只爱情鸟,一点儿错都没有。在海安车祸以后,她也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方向。
海安对于周边的人来说是一个黑洞一般的存在,浩瀚而神秘,又同时具有吸引一切的力量。在别人的眼中他是个天之骄子,没有什么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没有什么想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没有什么能逃脱他掌控的真理,仿佛神一样的存在。但相对于别人的定位,他的自我认知中自己还是一个人,和耶稣不一样,海安是追求绝对的自由而不是已经拥有绝对的自由,在自己的私人领域中依然需要很多不同的时钟来提醒自己不要受困于既定的规范,他怕自己在向神前进的道路上乱了阵脚,所以他到马达加斯加,追随耶稣,他爱耶稣,同时知道这份爱永远都不会得到回答。耶稣可以抛弃一切情感,独自修行,可是他不一样。作为人,他可以得到很多并不需要的仰望,做为神,则失败得一塌糊涂。
整篇文章中最喜欢的人物是吉儿。所有伤心咖啡店的伙伴中,不能说谁更积极,但是吉儿一定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她愿意奉献自己能奉献的一切来让同时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们更好的生活,或者至少拥有一个更好一点儿的生存环境。她对自由及自己生存意义的认识是建立在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理性分析上的,相比于其他人来说,她愿意冲出自己的小世界去接触,去主动了解其他“正常人”的生命体验,愿意主动调节自己的心态和定位,把自己放在他们的平等位置。她同情海安的高于一切人,同时不附和其他人自认的低于一切人。她掌握的知识,念过的高深大部头并不是筹码,而是可以改善这个世界的工具。
2013/5/29
其实说这本书开启了我的思维辩证之路也不为过,第一次在一本带着优美语句的文艺小说里看到了哲学的味道,也是第一次这么痴迷地陷入思辨的风暴
最初的滋味来自于那句描写,倒下的马蒂躺在被台风侵略过的道路上,如一朵浅粉色的花蕊随风栖息在满地的绿叶上。一个简单到连路人都不是的小警察视角让我微微地触动。当时我以为这是篇散文式的拥有饱满情节的生活小说。
若不是马蒂太过奇异的大学生活和极其狼狈的婚礼嘉宾际遇,我几乎都要放下这本书了,消遣的情感小说并不是我现在想要的。
但它给了我惊喜!是那种让我无法自拔不断思考的惊喜。
“什么是自由?”“我活的没目标,因为我不愿被社会规则所束缚。”“生活在社会中,作为文明人的一份子就该负有责任,你所谓的自由就是放纵生活,做社会的蛀虫。”“我现在就很自由,不用在乎别人所想,我四处漂游,我专心做自己。”
马蒂、海安、吉儿的对话引起那些有关哲学的思考,海安自我,很认真很负责地自我。吉儿讽刺,拼命地贡献自己、研究社会。马蒂呢?有时候觉得马蒂就是我,她是一个窗口,让我进入这本书,融入伤心咖啡馆的圈子。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些辩论了,说辩论其实也不是。只是谈话吧,有些生硬地将哲学,将人上加入故事的情节中。但老实说,我是被深深吸引了,顿时思绪飘飞,对于人生对于价值观的思考如他们的辩论一样,汹涌。
有那么几段对话,深深地反映了我的思想,有那么几句话,像首哲理的小诗,深刻隽永。
最开始是那段,关于“人的互相需要,又互相压迫”。这么概括太片面,应该这样解释:人努力地融入社会,学习、打拼、成家、交朋友,谈笑来让自己属于一个又一个社会圈子,又在内心深处强烈地渴望孤独。这时的孤独应该是那种“领域动物的野性”——在一片伸展野性的土地上,不必被侵犯,不劳去争夺,所以非常安详,停止了生活,停止了存在。我在这一段旁忍不住写下了自己如找到知音般的倾诉,如此简单直接地写出了我的心声,这种矛盾岂不是现在的我最大的困扰?
而后来的有关自由、人生、价值观、追求什么都再也没有那么深刻地打动我了,感觉上这段才是作者深刻体会的,剩下的只不过是把哲学书的理论搬到了情感故事的对话中,并随时伴着神秘玄奇的话语与场景。当然了,这是我现在的想法,或许自己认为珍贵的只是现在能够理解的那部分吧。
再来便是那几句话。“黑暗并不能造成阴影,光亮才能”——这句话在我看来是如此充分如此恰当地形容了海安。“不管人与人之间有多少仇视对立,最后得胜的,只有时间,时间会慢慢收拾双方,一个先,一个后,终究都归于尘土,尘土哪来的仇恨呢?”——一开始便纠结马蒂与继母那肥皂剧般的家庭矛盾中,痛恨自己的幼稚,痛恨书中的无聊与俗套,但这句话,这句颇含哲理的话一下子点亮了这个情节,让我感到,仿佛前面叙述的那一大通故事都只为这一句做铺垫罢了。“没有拖泥带水的情愫,只有纯净的开心”——素园对海安表达爱时的语气,其实不能说爱,应该只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纯粹的喜欢。突然就被“没有拖泥带水”这种形容所震撼了,想了想觉得就凭这个修辞,这本书就不能叫它言情小说…虽然它根本不是言情小说。“珍惜一个人的方式,就是一丁点也不要拥有,只要从旁边陪陪他,做一种温柔的衬色。只有这样子,才不会失去他。”——素园对于海安有这样的想法。一开始是被这种痛感理念所触动的,找到了如阿信歌中“不打扰,是我的温柔…”那种强烈地共鸣感。而放下此书后留下来的却只有那么一句“做一种温柔的衬色”。现在看到这句话简直让我有想哭的冲动,我人生中努力想要达到的一种境界便是这个了,一句话覆盖了无数个身边那些让我萌生敬意的朋友。这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我是这样想的。
这本书于我,真的还蛮重要的,迷惘矛盾的人生阶段就应该有这样一本书来点醒你,帮你打开另一个方向。我一直觉得,书还是要选最适合自己的。
一口气看完了《伤心咖啡馆之歌》,很舒服。上一次看这本书,是十一年前。大四时分,认识的一个台湾朋友给我从台湾带来的,竖排字,黑色的封面上,有深蓝色的大海和天空,寥寥几条白线勾勒出来的咖啡杯。一直很喜欢,大四那年囫囵吞枣的看完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况味。而今天,时隔多年,再次看起,惊然觉得书里的况味我竟如同已经走过了一样。
马蒂、海安、吉儿、小叶、素园、藤条、小梅、陈博士、明子。长长的一串名字列下来,似乎能看见每个人的生活境遇和性格呢。马蒂到最后,走到了马达加斯加,长长的出离,看到了她一直想追寻的,想回来却留在了那片沙漠里。海安找到了海宁,所有世界的苍白色彩上终于抹上了颜色。吉儿,我最喜欢吉儿,其实她没有变过,从那个疯狂投身舞蹈的女孩,到追寻社会责任试图发出呼声的女孩,闭上眼睛,似乎能清晰的看见有一个内心有很多激情的女孩子在海滩上大呼“什么是自由?自由来自于爱。”小叶是另一个我喜欢的女孩子,很单纯呢,很单纯的爱。吉儿有更多投射在社会上和他人身上的感情,而小叶,小叶的爱轻轻浅浅,就是对某个人全身心的投入。素园,好有趣,好像我在各式心理班上见到的那些人,把灵修冥想还有伤心咖啡馆作为自己的窗口,释放美好梦想的窗口。但我也好有印象,马蒂说“那感觉,好像是个囚犯,望着能透进来的光。”藤条,在山上大呼“我爱钱!我爱台北!”最后,在监狱里,却说“现在的我好轻松。轻松就是每次只想一件事情。吃饭就是吃饭,洗澡就是洗澡。“小梅,生活轨迹很固定的一个人,即使藤条入狱,也对她的生活没有太多影响。陈博士,当年从科研选择了工作,想过更精彩的人生,不愿意朝九晚五,最后创业每天工作十八小时。明子,那个台湾部落的女孩,他们不理解大城市的文化和逻辑,却无可奈何的在城市化商业化的过程中无法坚持他们的生活方式,想起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好像无根的草一样,飘荡。
我喜欢这本书所有写的事情的角度。那些疯狂的想要逃离正常生活的意愿,去遥远的地方看看世界之大,人之渺小的行为。对于自由长长久久的追求,和不停的争辩,究竟是虚无的,还是体验式的,还是积极的承担责任。生活是什么,不是一种生活方式优于另一种生活方式,都是某种体验,在一个更大的世界里,一切都有着某种更大的频率,生起灭去,成长衰亡。还有更重要的是自由,曾经有一度那么疯狂的喜欢爱和自由这两个字,着迷于自由这两个字带来的那种空旷和飞翔的感觉。而现在,真的能感受到的,却恰恰就是吉儿说的那句话,自由来自于爱,出于爱的去追寻你的生活,梦想,那就是自由。不是某种绝对的,没有约束的空旷,不是虚无,而是发自内心的爱。凡事只要是出自于爱,而非恐惧,就一定会有它该去的地方。
想说,这本书看了多久,我也不记得了。也许从去年年底,就一直在看。最初听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一次大学晚上做导播,学姐问我看过伤心咖啡店之歌么,那是的我,对这些书籍还不是太感冒,现在想起来,到也真是可惜了。
之后阿信也推荐了朱少麟的三部作品,《地底三万尺》这本作品,耐热寻味,我曾一度认为自己是不是下载错了书,内容和标题基本没有太多的联系,故事情节也很隐晦,看到最后却也发现,的确是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伤心咖啡店之歌》看的周期要比海底长很多,每次看着看着就会想,这本书到底有多长,怎么感觉像没有个尽头。小说的内容不能算是惊心动魄,不过,从主人翁的角度,看待自己生活的态度,看整个城市的态度,什么是自由,倒是很值得人思索,你会觉得这就是描述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所以我常常也期望,那就不要结尾好了,因为我们的故事,都还在自己书写,一直写下去。
“青春像是一场风暴,我们都得了一场热病,那时的想法,现在看起来,有时候连自己也不明白,但是我们都长大了。”
这几年,我总是在推翻自己以前的想法,想想,也许真的是长大的缘故。人总是在改变,我喜欢从前的自己,却更爱,自己现在的样子。
“ 从小到大我所有的读书过程都在学怎么爬到别人上头,怎么去赢。学校里是这样,社会也一样,社会里比较的是财富,我不觉得做一个有钱的人有多么高尚,可是那比较有乐趣,至少有不必再屈己从人的乐趣。这个世界的度量衡是钱,我想通了,既然生存的是这种环境,那只有尽量做一个强者,你改变不了制度,只有征服它。”
“你不想跟旁人比赛,可是整个生活本来就是一场疯狂的竞跑,你不跑了又不甘心做落对的人。”
活着不是赢家,就是输家,你敢输掉吗?
“你太在乎别人对你的认同了。”
我常常因为这些认同而丢失了快了,现在想想,真的值得吗?
“有些事情,是放弃,但不是损失。”
我知道坚持,很难,但是放弃,似乎更加困难。
“天地之间本来就是无限广阔,其他人的生活观是其他人的事,这个城市多么无辜,它从来不曾困住人,是人的狭隘思维困住了这城市。”
我不愿被它给困住,也不愿意困住它。
“一只上山的蝴蝶会循着山路飞行吗?不会,但是人有沉重的双脚,所以只好依照着前人辟下的路途前行。”
忽然发现,这句话我无法反驳。
“我们都是在寻找永恒轨迹的星星,每一个人世都是来修炼一些课程。这个我相信。所以我认为一辈子虽然短暂,还不至于么有意义,只是真的曾经用过我们的一颗心灵去活。”
所以,抬头看见满天星空,那是我们都在寻找轨迹,寻找自己的出路。
“这么沉重的生活,人总需要一种窗口,让生命喘口气,透点光。”
期待着彩虹,所以开了窗,只要心还透明,就能折射希望。
“人生就像沙滩上的垃圾,既然存在了,就算你放弃自己,还得累得别人清理,怎么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呢?”
所以,当我心里冒出想去玄武湖里试试水深的想法后,理智的我提醒自己,这样,也许真的会给周围的人带来麻烦,我是个怕麻烦别人的人,所以还是算了吧,哈哈~
“自由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年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别人非难你,不怕;环境阻扰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因此,只要有爱,你在哪里都自由。”
只要有爱,哪里都自由,只是真的是这样吗?
"你要学会对自己坦诚,绝对坦诚。"
我发誓,我会对自己坦诚,绝对的坦诚!!
“有个诗人曾经这么说,人花了一辈子看着地面,只有死了,才能真正仰望苍穹。这是个愚笨的诗人,人其实花了太多时间看天空,只因为有那么多的水泥建筑阻绝了视线。从此刻的高度望下去,大地苍茫,人为的痕迹都隐没不见了,地面,回归成原始的地面。”
你有多久没有看看天空了呢?
“难怪人事容易寂寞的动物。为了填补寂寞,人发展艺术,人探索感情,人用尽方式伸出手缔结友伴,聚集得越拥挤,就发出越大的呼喊,生存。终究这都是苍凉的努力,终究这改变不了事实,自始自终,人都活在一场自生自灭的旅程。”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她多么希望就这样一只走下去。遇见绿灯就前行,遇见红灯就转弯,只是绝对不要停下脚步。因为一旦伫立,她就不免要思考,不免要面对何去何从。”
“她终于体会到这样步行的乐趣了,这样的荒诞的转弯,简单地说,没什么道理,但是又不比一直不变地往前走更荒诞。纯粹是为了不想再直走而转弯,为了不想转弯而再直走。”
想转弯时就转弯,想直走时就直来直往。
“想挣脱别人的价值观,可惜理想有余潇洒不足,没有什么作为,只有处处逃避。人之所以快乐与受苦,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人有理想。有的时候面对理想,人又会退却了,怕完全陷进去,怕失去了自己。”
理想有余,潇洒不足,告诉你,不能怕。
“我是胆小鬼。在值得爱的人面前,却反而装模作样,眼睁睁看着他跑掉。”
我承认,我是胆小鬼。
“始终在束缚她的,到底是社会,还是她自己长了伤疤的性格。”
我想,我们很多人也弄不清楚,束缚自己的是社会,还是我们自己。
“在窗外蓝色店招牌的辉映下,马蒂的杯子看起来像天一样蓝,不,还要更蓝一点;像海一样蓝,不,还要再蓝一点;像在宇宙的深处,深邃宁静中,无边无际的深蓝。”
谁说蓝色就等于忧伤,你看看天空和海洋。
“生命在于去体会与经历。”
不去想自由,反而更轻松,愿意感动就是种享受。
咖啡二字对我来说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在爷爷的老年图书馆里看到了这本书,刚翻开的时候就被吸引到了,一开始以为是写马蒂孤立寂寞的一生,后来发现,一点也不寂寞,马蒂、海安、小叶、吉儿、素园、藤条、小梅甚至是乐睇,都有着各自都市人的生活但是在那样的生活之外,他们频频思考,有的人生轨迹开始偏转,有的继续原来的路途,但是看到身边的人开始走不一样的路的时候,似乎也清醒一点,清醒一点继续生活。
而,马蒂、海安、小叶、吉儿、素园、藤条、小梅、陈博士或者是谁,要你选择,你会选择谁呢?
马蒂,我认为马蒂以前的孤立与奇异,其实多多少少都市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只是没有那么强大,能够选择和杰森去追逐绝对的自由,我们不能,马蒂走了那么一步,可见,马蒂身上就有那种绝对的天真与单纯,如果她爱上了谁,就爱上了他的生活,可以奋不顾身。生活也许让她失望了,她不得不融入台北的都市生活,幸运的是,她很聪明,她还算年轻,她身上那股子孤异还没有失去,她注定与伤心咖啡店要相遇。
马蒂一次次审视她的通俗人生,一次次做一个个惊喜的决定,一次次甩掉原来的羁绊,一次次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一次次有自我发现,一次次坚定。
面对来自几亿年前的星星,她问,那我们是在干嘛。
她说要不做一天的马蒂,她把一块石头踢下去,大喊马蒂你滚的好快啊。
在她决定好好做个都市白领后写的一条条计划与规范,最后还是留下一句,我到底在做什么。
后来她终于知道,哪儿不是方向,“所有的经历都有意义,包括以前我所认为没有意义的那些生活,都含有太多的课题让我去经历,去克服,我将不再躲避。”“往哪里去都一样,我想要回到我来的地方,用新的勇气,走完我的路途。”
我们总是会这样吧,兜兜转转了一圈,发现最初的那条路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如果心是被堵住的,那么当然会不顺心,是的,只有心顺了,才会事顺。不是每个人都会下一次很大的决心,给自己一个gap year 或者真的辞职去流浪。我们作为每个人里面的一个人,其实这条路,没什么不对,它早就有了自己的意义。
海安,对于这个其实有点脱离我们实际生活的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说怎么形容,反正我不看好他嘛,他把小叶困住了,他一走好久,他太过自由,又那么封闭。吉儿形容他是“颓废的很积极”我很喜欢这个形容,当然觉得得到这样形容的人,一定很特别,很大神。生活中太少海安了,他可以存活在我们的心里。他不一定能真的在我们决定去马达加斯加的时候送我们一叠美金,但是他可以送我们一个手电筒,打开来,发现前方没有妖魔鬼怪,去吧。
吉儿,我太喜欢吉儿这样的女孩子了,特别是她以前是舞团的,后来做的记者,可以说她理性感性并存吗,至少跳舞那么棒一定很性感吧,总是有目标,其实我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好不好,比起来,素园更加真实,更加像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能感觉到吉儿的背后一定付出着很多,才能如此坚定。
素园,我也太喜欢素园了,她没有跳出原本的生活圈子,这样并不是不好啊,可以累的很狗一样,会有很多时候委屈的打碎了牙齿只能往肚子里咽,可是背后还有一群伤心咖啡店的朋友们,那里有咖啡,啤酒,海滩,疯狂与冷静。也许回到家还是一样色泽的灯光,明天的策划还是要做,台北还是需要很多螺丝钉……
是的,我们可以不喜欢好像已经和自己画了手印的生活,但是某天我们也可以去郊游,也可以有夏天啤酒凉风的生活,看着周围的人走走停停,离开去追逐,自己选择留在原地等待与继续自己的朝九晚五。没有什么不好,真的。做最普通的那个吧,或许还是最坦诚最单纯最不用痛苦的。
还有一段情节很喜欢,是海安说马蒂那个漂亮的杯子,对于喝咖啡的人来说,咖啡杯是他的心脏。
唔。伤心咖啡店之歌,不伤心,那来的了治愈与憩息与安慰。
最后,说说我自己看了这个故事后吧,去它的所谓的攻略与手册,前人之言让我们走了多少捷径,这样好不好,如果和我的闺蜜阿良一样必须比别人更加成功,必须有计划着一步一步实现,那么它们可能是会有用一点,让成功快一点。
可是对于我一个并没有要心怀天下,也没有想要让多少人钦羡的普通姑娘来说,去他的吧,捷径里面错失了多少风景与画你能补给我吗,就算补给我的也是你的不是我的,我要自己走走停停我的生活,男人喜欢温柔可爱撒娇漂亮我就要那样,变成人见人爱吗,我的特别我的自我我的一切,如果惊艳到了你,我才觉得在生走了一遭还算不辜负自己, 我跌跌撞撞,磕磕碰碰,被人埋汰被人指责,我终究会走过来的。
让我们去自由的闯荡吧,”充其量是,损失的不过是一个一般人的人生罢了。“
我也这个这几天刚看完这部书,说实话那些关于自由,关于人生的讨论不免让我觉得有点过于冠冕堂皇了,有点太做作了,而且里面的那些人物好脱离社会。不过读完以后,也让我思考了很久,在不同的年龄我相信我们都会经历那样的心路历程,或长或短或深或浅。大三了,最近的自己也是很迷茫,看不到的未来,让我恐惧.
过于优美的的文字,看多了觉得矫情。但即便矫情,一本书讨论的主题决定了他的高度。这星期我在读《伤心咖啡店之歌》,我觉得每一个对生活困惑、向往自由的人都值得读一下这本书。《伤心》是一本讨论自由的书,里面有一段异国冒险让我想起了讨论人性的《少年派》。《少年派》选择了救赎,《伤心》选择了超脱。
诚然,这本书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并不是很好。读前半段的时候,我讨厌海安很讨厌玛丽苏的设定,我不习惯里面教条式居高临下大段大段关于自由的讨论。很多角色之所以要说话,只是为作者想表明的道理进行铺陈,而且这种铺陈过于刻意。这样很说教,也很装逼,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作者在写作上的不足。
但读到后面太豁然开朗了。海蒂参与讨论那是她对自由的思考,旅游、登山的时候那是她对自由的领悟。这是一个“从了解到明白”的过程。在这个信息社会泛滥的社会,太多道理,我们听过、看过,但不懂得。我们对很多事会心存顾虑,也说不清是好还是坏。这本书我会继续看第二次,第三次的,我不期望自己的思想和作者完全同步,但我知道每一次读都是一次思考和洗礼。
《伤心咖啡店之歌》的结局,作者写得很仓促。
马蒂是书里最悲剧的角色。从最初的苦闷不得意的孤独生活,到好不容易遇到情投谊合的朋友们,但还是生活得闷闷不乐,对未来感到茫然,对社会对前途颓废,最后在马达加斯加长途漂流后,终于顿悟人生,懂得生活乐趣的所在,这无疑是令人开心的,但她的生命却戛然而止地结束在非洲,这无疑又令人悲痛。
海安不差钱,不差迷恋他的人,但他爱的人却始终漠视他。他的内心是这个世界最荒凉的地方。这个活得潇洒肆无忌惮的英俊美丽的男子,抛开浮华的表面,内心却孤寂痛苦,这是悲,而结局他自毁容颜,跟着耶稣离去。从他后来给素园的电话来看,他无疑生活地还不错,这是喜。
小叶,跟在她的男神海安身后傻傻付出,苦苦追求她梦寐的爱情,结果撞见海安对耶稣的告白,爱情破灭,深受打击,这无疑令人为小叶感到心痛悲伤。但小叶是个内心有神来之笔的姑娘,结局她遇到了一个美丽的邂逅,相信会展开一段美丽的爱情,这是喜。
至于耶稣,这大概是作者为增加小说传奇色彩而创作的人物吧。我们就不去用理性来分析他的来和去,喜和悲了。
整部小说,就像一场梦,马蒂的梦,其他人的梦。马蒂来到咖啡店,遇到一群生活彼此纠结彼此救赎的咖啡店人,当然最后她也融入进去了。最后马蒂死了,梦醒了,咖啡店里的人离开咖啡店,各自继续自己的生活,继续为别的人或物纠结或幸福。而咖啡店里的人,好似集体做梦梦到马蒂跟他们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最后马蒂死了,所以梦醒了,他们在现实继续过着各自不同的生活。
马蒂的死亡,咖啡店的关闭,朋友们停下脚步短暂地为此感到悲伤,之后继续各奔东西,仓促的结局,让我们对马蒂这个美丽聪慧的女子的死亡感到淡淡的忧伤。
不管怎样,生命还在跳动,生活就会继续吧。我们会继续遇到新的太阳新的救赎新的信仰新的神!
这本书在我手上放了近三个月才看完。一直断断续续地读得很慢,有阵子几乎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可能打开读几页。偶尔一口气读很多,偶尔停下来想很久。
我带着它去上班去逛街去旅行,去到所有我可能去的地方,只要打开它,我就进入另一个世界,书中的世界,一群对生活充满热情而又迷茫的台北同龄人的世界。
这本书,是作家在和此时的我同样年纪的时候发表的处女作小说,书中所描述所思考所追求所回答的也正是此时的我心中的困惑。都市丛林的生存法则,职场的艰辛,对金钱的需求或者忽视,对灵魂归宿的讨论与实践,到底何为自由?何为情感?何为安身立命之本?
当最终我在回京的高铁上读完这本书惊心动魄的尾章时,心中是空旷而又充实的。跟着书中的人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境况,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感悟了各种各样的哲理,于我的人生,有莫大的参考意义。感性而迷茫的马蒂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平静,聪慧而睿智的吉儿最终追随了自己的理想;现实的素园,有现世的安稳平和;痴心的小叶,不求甚解也容易雨过天晴;而全书的焦点人物,又颓废又放纵又热情又冷酷的海安,还有那个不发一言的耶稣,是作者编织的伪命题,不真实的完美,让读者知道,走到极限,拥有一切,并不会快乐,那种无所求的残缺,才是无药可救的。
瑰丽奇幻的马达加斯加风景,全部都是作者的想象。宛如天堂,又似地狱。人类在时间和自然面前如此微不足道,又有什么可在意可放不下的呢?这是马蒂的答案么?这是作者的答案吗?
我知道,冥冥中自有神明,掌握着决定权。但我仍愿意热情洋溢地去经历一场精彩的旅程,不放弃理想,努力保持冷静理智,尽量让自己快乐。
长段的对话,或许显得不自然,但增强了可读性。前面,马蒂的失意落魄,中间,马蒂和伤心咖啡店的人的肆意放荡,都写得很好。伤心咖啡店的各类人的生活,体现出生活百态,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局马蒂参破的自由,醒悟的人生观,都还差强人意。但是,结局耶稣与海安的对话,以及海安的去向,小叶爱情的破灭,描写得很仓促。总之,结局感觉笔墨太淡了点。
读《伤心咖啡店之歌》
书中一直在说的是价值,社会上普遍认同的价值是——要有钱。文章中提到人的领域意识,人们在拥挤的城市中,属于自己的领域越来越小,因此才会争斗频繁,拥有更多的金钱,才能拥有更多供自己支配的领域,而在空旷的山顶,因为有了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空间,人的争斗性就会减弱很多。 马蒂介绍自己的时候,先说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出生,在哪里毕业,在哪里上班,目前的婚姻状况……都是社会大众认同的标签表达。但是,海安说,让她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于是,她成了一个从来没有体会过自我的人,将近30岁,却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家庭、没有固定的能够让她感觉到安心的住所。在伤心咖啡店里,她遇到了能一眼看透她的人,逐渐靠近那被社会规范压抑的自己。
之后,她喜欢上了海安,跟随了耶稣,进行着最简单原始的生活,离自己内心更近了。这个时候的她,不再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那个什么样的人,而仅仅是她自己,在追随耶稣的途中找到了自己,只是最终还是陨落了。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对在都市中,寻找到自己没什么信心?又或者,如此极端的追寻自我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达到目的?
很想很想告诉一个人此刻的感受,当合上书页的第一秒中。
合不上的鲜活的人物,扑腾翅膀乞求冲破牢笼的马蒂,自由不羁天使恶魔于一身的海安,假装男生的绘画天才小叶,极有社会责任感的吉儿,疯狂赚钱要买白别墅的藤井,被生活压迫的上班族素园,工作狂陈博士,胆小又努力爱马蒂的爸爸,刻薄却温情的阿姨,两个截然不同的弟弟,爱狗却不能养的素园老公。
寥寥几笔的刻画,或是精琢细斟描绘的人物,在一个个传奇的故事里仿佛被女娲充了一口仙气,那么有生气,那么逼真,一闭上眼,就能感受到他们夸张的表情和装束。
海安英俊的面容,古铜的结实的皮肤,一个劲咆哮的重型机车。也许是因为这个名词与我的家乡相同,口中喃喃,总会涌出莫名的亲切感。这个完美到不存在的男人似乎不再神秘。
他是自由的魔法师哈尔,总是随心所欲得到处游荡,梦的马拉斯加达,温暖的普拉岛。消磨时间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吧。
还是不拘束的舞者?“什么叫舞蹈,不过是随着音乐随心扭动身体罢了。“
还是资力雄厚的钻石王老五?
或是尼采?
他是爱男人还是女人?为什么可以暧昧的亲吻红发男孩的颈部,又自然得拦着他的腰?为什么在他只有月光的床上会有裸体的金发女郎?也许吉儿说的对,海安是三性恋,他爱男人,爱女人,更爱自己,爱自己所想爱的一切,管他什么男人女人的。
海安就是自由的代名词。这种自由不仅是身体的,更是心灵的。张扬,骄傲,强大。无所谓高调,他只不过做了他想做的,无视外人已经是一种呼吸一般自然的习惯。
我还记得那夜,海安把鼓囊的包扔进火里做燃料。昂贵的镜头,手机,电脑,一切生活所必需或不需要,就在那天的火里炸起一个又一个火花。
我还记得那夜,海安坐在镜子前,第一次露出的悲伤的表情。他也是不自由的。那个早夭的哥哥,沙漠的耶稣是他心头每逢深夜蚀骨的梦魇。碎掉的闪闪的玻璃片,划过紧绷的皮肤,大颗大颗挂淌着血水,也许是不疼的吧。
海安不怕冷,马蒂才发现一个人拥有冷到极致的内心,外界的温度还算什么呢。痛大抵也是如此的吧。
我喜欢那样的青春,有海安,有马蒂,有吉儿,有小叶的青春。喧闹的摇滚伤心咖啡馆,漂亮纹路的杯子,一帮人的围火交流,痛快的说话,痛快的打闹,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心血澎湃的时光呢?
即使这样的青春是疼痛的,是伤心的。
走过那段时间的每个人,坠入俗世,也是带着骄傲的印刻。
某一人,垂垂暮老的素园,在路口,撞见老公和无法领养的小狗嬉闹,她会不会润湿了眼睛,想起那些乖张的笑容。
上周末某个上午看了部老片子——《肖申克的救赎》。想来,我一直对于老旧的电影较为着迷,对新电影所知实在不多,几乎都没有涉猎。看书也是如此,很少看时下畅销的书籍,都是在某个情绪点的支持下忽然想去看某个作家的某本作品,大概是因为只有有了念想才能默默地仔细读完这几本书,否则总是提不起兴致。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几乎都看了遍,甚至是好几遍,一度认识中国的电影只有港片才算的上是经典,大陆虽有几个较为出色的,但整体上是无法与港片抗衡。
言归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我已经看过好几遍,包括原著小说,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对于自由的信念之光在本片中都展现的淋漓尽致,更有摩根弗里曼这个老戏骨的参演。看得时候基本剧情都已经了然于胸,可是在看到安迪在肖申克的监狱的广播里播放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这一首曲子时,我突然眼睛一热,眼眶里忽然湿润,绝不夸张。肖申克的大多数囚徒都不知道这首曲子,都不明白这是在传达怎样的感情,但是安迪却很享受,因为他觉得听到这曲子让他明白:即使在这高墙之内,仍然是有些东西,在内心里,是关不住的。瑞德问道,那是什么。他告诉所有人,那是希望。
有时候音乐在适当的时候出现总是可以忽然把郁结于心很久的情绪忽然表面化,仿佛是潮水忽然退去,水落石出。在此之前,其实我看完的是《监狱风云》,同样是监狱片。在监狱的新年里,那首邓丽君的《甜蜜蜜》响起来的时候,忽然这个世界仿佛是那么的美好,仿佛这不是监狱,这是一个充满温情与自由的世界,大家互相跳着舞,有吃有喝,有欢有乐,还有阿正那个橙子上插着的三支烟。
无关国度,无论身处何地,自由永远是共同的憧憬,犹如天上那个月亮,夜晚里总是平等的出现,不厚此也不薄彼。想起了近来一直在读的一本书——《伤心咖啡店之歌》。朱少麟书中出现的最多的也最为难以理解的词语大概就是自由,一如在《燕子》里主人公阿芳所想,写一本关于自由的书。我想,大概是朱少麟通过阿芳的嘴说出了自己写作意图。而换在《伤心咖啡店之歌》里马蒂说:我自己就是自己的边境,所以不再流浪。
所谓自由总是相对于束缚,无任何束缚也就意味着绝对的自由。可是我想,任何人无完全的自由,但是却有选择自身所能无限接近于自由的生活,你可以为了养家糊口拼命奔跑,你可以为了社会理想和责任奔波,你可以崇拜金钱,你可以有恃无恐的享受物质所带来的优越,你也可以放弃这一切开始一场流浪。这是《伤心咖啡店之歌》里所涉及到的生活模式,选择流浪的马蒂终于放弃了升迁的机会去了马达加斯加,开始一场一场痛苦的流浪,但是她却并不认为这肉体所带来的痛苦是真正的痛苦,时间没有变快或是慢,节奏却是与台北完全不一样的慢,没有必须的日程,没有必须参加的会议,从个体关注到整体关注,最后到整个宇宙的关注。其实最终束缚自己的就是自己本身,坦荡荡的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爱恨,面对自己本身所热爱的,那么去哪流浪都是自由,也不能再称之为流浪,因为我想去。其实选择本身就已经不再是自由的范畴,因为任何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这又让我想起了完美与缺憾,这也是朱少麟《燕子》的主题。书里提到一个非常晦涩而又充满隐喻色彩的故事,叫沙巴女王。一个完美的国度,一个完美的女王,一群完美的臣民,什么都是完美的。而完美的太久最后连什么是不完美都不知道,终于有人和皇帝新装中的小孩子一样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什么才是不完美?于是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开,洪水干旱都历经一遍,在不完美中体验与怀念什么是完美。犹如书里的阿芳在卓教授的舞蹈中要去领悟什么是天堂和地狱一般,要明白缺憾才能清楚的领悟到完美,大雨初霁才知晴方好,苦寒之后才是寒梅香。
自由也如是,当一切都自由,这自由却并不是真的那么自由,任何人任何事都自由,那么什么是不自由?终究有一天这将是在这一片祥和的腻烦之后所需要提出的命题。而我们本身都不是自由之身,尤其是在出了校门这个圈子之后感觉越深,任何东西都可以让你畏首畏尾,如履薄冰。这大概是旅游之所以盛行的原因,因为离开总是带着不那么强烈的指向性,能在自己支配的时间里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去做喜欢做的事。即使我们不是完全自由,却仿佛是能在则片刻间见到神祗,而此时恰恰是思想无处安放的时刻,也恰恰是不需要刻意去思索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自在。史铁生在《病隙碎笔》里说道:神给我们的是希望,是泅渡到彼岸的希望。的确,任何具体的承诺兑现,无论是神或是佛,都没有给予。他们所能给的只是一道光,一道穿透乌云的光束下一尊佛像,佛光普照,然后他们都拈花微笑。自然不可能有什么从天而降的掌法。
没有了解,没有理解,没有体验,没有亲近,没有离别,没有哭泣,没有重逢,没有参与,没有观察,没有思考,没有坦诚,没有真相,没有谎言,没有爱欲,没有挣扎,没有思念,没有邪恶,没有荒淫,没有自负,没有轻狂,没有冷漠,没有争吵,没有对立,没有伤亡,没有起伏,那里或许这只有虚无,一片荒芜的存在。大概只有死人才会有种这样的心电图。
如果没有吉儿,我也觉得3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