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词典的两个世界

网络与书编辑部 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5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作者:

网络与书编辑部  

页数:

75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阅读是一种饮食,给大脑的饮食。进入21世纪之后,阅读的饮食发生了质变与量变!《网络与书》Net and Books系列,历经四年策划,汇集海峡两岸三地,以及国际作者的共同参予,提出——阅读的热情与主张!《网络与书:阅读趣(套装全5册)》以人类六千年阅读的历史与发展为主题,从图像到文字,如吴哥窟壁上的雕刻,到古腾堡的活版印刷;再从文字回到图像,如 WWW(全球信息网)的使用,全都是一种阅读。此外,还介绍六个和网络相关的人、四个谈书的观点、历史名人的读书地,以及几米和谢春德的访问。  《阅读的所在》:阅读的进行,除了人和书之外,还要有一个空间作基础。从浴室、书房等私密角落,到咖啡馆、书店、公园、图书馆等公共空间;或是都市里的一条街、一块文化区域,乃至于在地铁、飞机等移动工具上,不同形式的空间提供了不同的氛围,让阅读产生了丰富的化学变化,进而带来了多元的身心体验。  在阅读的森林里摸索前行,需要热情;在摸索中不致迷失方向,需要主张。《网络与书:阅读趣(套装全5册)》收录了当代学者们的28篇文章,其内容包括:克莉丝蒂、艾西莫夫、海明威、胡适等人难得一见的阅读停格;全球17个城市阅读场面的同步连线;詹宏志对阅读世界的看法;朱天心、韩良露、李欣频的阅读场所;张惠菁、阮庆岳等人难忘的阅读体验……共同组成了阅读与各种环境的交响曲,那是一幅幅动人的阅读风景,也体现了阅读无所不在的精神。借此,帮助读者体认并掌握,人、书及空间的三角关系。  《诗恋Pi》:诗恋「Pi」,是派,是癖,也可能是某种腹部气体排放出来的声音。不论你是否已经染上吟诗作对的恶癖,还是纯粹喜欢聊诗打屁,想在漫漫寒冬里烧美丽的文字取暖,都少不了这本火辣的《诗恋Pi》。它将告诉你,你今天的心情适合读哪一首诗?小说家笔下的诗人都是什么德性?进入网路的盛世,有哪些人还在秘密写诗?有哪些是发生在音乐中的诗?想要读诗却苦无门道,我们还精心推荐你50本重量诗集。还有画家几米、评论家杨照、南方朔等八位恋诗的狂热分子,与你分享一首心目中的梦幻诗作。  《阅读的狩猎》:把阅读比作狩猎,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譬如,就西方的说法而言,在书籍上用到「hunting」这个字的时候,主要是「for books」,换句话说,去搜寻书来珍藏。是否阅读倒在其次。因此我们这次英文书名就定为「Hunting for Knowledge」,以作区别。至于Hunting for Books,是的,我们也会做的。  另外一个不合理的地方,是真正的狩猎中,猎物应该是躲你犹恐不及。但是在阅读的狩猎中,书和知识这个猎物却是有灵的,只要你诚心找它们,它们会迎上你。

书籍目录

在改玄议策的社会里Before the Beginning——和词典,以及这本书相关的九个问题Part 1 词典与文明从1799年11月9日谈起Map of Dictionaries英汉词典与传教士——19至20世纪初传教士编著的几部重要英汉词典近代中日两国的英语词典近代中文词汇与日本的关系两岸词典氛围的比较——由《国语词典》到《重编国语辞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国语运动在台湾一位语言学家的辛酸——陈原与《现代汉语词典》提倡别字的理由我记得的陈原先生Part 2 词典的内部世界虎骑徽章下圆桌教士——《利氏汉法辞典》的故事历史之旅:耶酥会编的词典wif,wifman与woman——从《牛津英语词典》的woman看女性角色变迁tady与woman的阶级意识从“打歌”到“打咘”——八十年前“打”字的用法一本中文词典的文化变迁——以《四有号码新词典》为例英语世界的四次词典大战“韦氏”词典商标之战词典里的商标文字密林中的身影——九个编词典的人法文的捍卫战士——《法兰西学院词典》菲赫蒂埃的悲情Part 3 使用词典的人关键词大战文字的守护神——通往知识之海的辞书奥秘似识而非的假朋友——不查词典你就可能会弄错的二十个英文词汇词典漫话谁是词典狂?Part 4 如何使用与选择词典如何选择中文词典有关中文词典与字典的其他说明三址部推荐中文词典如何选择英语词典三十五部推荐英语词典如何选择电子词典如何选择网络词典KK音标是怎么来的?如何聆听魔鬼与失眠者的交响曲——十八部稀奇有趣的词典与词典相关的阅读Part 5 词典的未来语料库·词频·词典Interview:Charles Levine and Wendalyn Nichols——美国与英语世界的词典发展趋势朱邦复谈汉字基因Interview:陈万雄——中文词典的未来,以及编辑与读者的准备

章节摘录

插图内容简介这本书绝对不是只给学术研究的人读的,这本书是为每一个读者准备打开的──一如词典的本身就在等待我们每一个人打开。本书同时也把「词典」、「字典」、「辞典」、「辞书」、「百科全书」等概念做个澄清。有助于读者把握如何阅读这本书。本书分成5大部份,第1个部份,解释词典和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关系,以及诸多典故与故事。第2个部份,叙述编辑词典的人的故事,以及一部部词典背后的轶闻与趣事。第3个部份,是一些使用词典的人的发言。第4个部份,是How-to,怎样挑选、使用适合自己的平面词典,对读者十分实用。第5个部份,则是词典的未来。我们展望词典的变貌与各种可能。《词典的两个世界》该书描述了词典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编辑词典的人物和掌故;从词典的演变看社会变迁,也包括了怎样挑选、使用适合自己的词典、18部希奇有趣的词典、8部与词典有关的书籍,以及词典在未来的最新发展趋势。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词典帮助我们解决阅读的问题。不懂得用词典的人,谈不上阅读。有了词典的阅读,才是完整的阅读。本书谈的是:词典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编辑词典的人物和掌故;从词典的演变看社会变迁。也包括了怎样挑选、使用适合自己的词典、18部稀奇有趣的词典、8部与词典相关的书籍,以及词典在未来的最新发展趋势。阅读是一种饮食,给大脑的饮食。进入21世纪之后,阅读的饮食发生了质变与量变!《网络与书》Net and Books系列,历经四年策划,汇集海峡两岸三地,以及国际作者的共同参予,提出——阅读的热情与主张!


编辑推荐

词典帮助我们解决阅读的问题。不懂得用词典的人,谈不上阅读。有了词典的阅读,才是完整的阅读。本书谈的是:词典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编辑词典的人物和掌故;从词典的演变看社会变迁。也包括了怎样挑选、使用适合自己的词典、18部稀奇有趣的词典、8部与词典相关的书籍,以及词典在未来的最新发展趋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词典的两个世界 PDF格式下载



这个系列的书实在是很精美, 内容也很独到。 不错!


  原来词典背后有这么多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精彩,为了搭起通往知识与沟通的桥梁,无数人付出了所有乃至毕生。“读书必先识字”,识字则离不开词(字)典,读懂了字典及其背后的故事,才能了解文字所联系的文明,因为“一个字便能是一部文化史”
  
  不过书中亦有美中不足,那就是写书人之一用错了成语,把“似是而非”写作了“似识而非”,就如某些台湾媒体人士把“改弦易辙”错用成“改玄议策”一般。也不知是作者故意为之还是印刷错误,抑或就是如俺所想写错了,因之用于标题,印刷错误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另外两种可能了。
  
  Anyway,瑕不掩瑜,书还是一本好书。


  我自认为很喜欢词典,英文、中文、法文、日文词典大概有三十本,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天外有天啊。
  而且原来对词典收藏并没有什么规矩可循,全凭一时的喜好,看了本书之后终于摸到了门路,而且里面提到的好多词典都勾起了我的兴趣,马上上网找利氏法汉词典,结果发现大陆没有卖的,可是还是留有了希望,因为世博会法国馆正在卖本书的电子版。另外牛津的两本大辞典本来以为没有,但是一找竟然发现上海外教社引进了,真是惊喜啊,虽然两本五百多,不过值了!
  对词典的喜好是出于对文字的喜好,也是出于对书的热爱,看着那密密的字体,摸着那柔滑的纸张,闻着那淡淡的墨香,舒服!
  现在才知道,要编一本字典真是难啊,尤其是要编一本好字典,所以一般字典贵一些,但是真值啊,试想还有什么别的书是作者每写一个字都要深思熟虑的呢。
  离词典狂人还有一定的距离,加油!努力!


  如果要评价本书,我想用“扎实”两字一点是一点都不为过吧。本书简直可以作为“工具书的工具书”来使用,如果是工具书控,那真是很值得收藏本书。
  
  有幸参加了2009版《辞海》的编辑工作,虽然作用非常有限,但还是感到骄傲。大部头工具书的编纂工作确实是棘手的事情,虽然电脑可以帮忙,但只要是人做的,就一定会有错误。
  
  9.5.15晚写于外公家


  文 / 止庵
  
  可以把《词典的两个世界》看作一场以词典为话题的交谈,而我是乐意参与其间的。过去我写文章说:“常听人谈起‘必读书’,还费神给开列了书目,对此我颇不以为然,我想哪有什么书非读不可,除了字典词典之外。”
  词典通常被称作“工具书”,藉此即可知道其重要性了,正如旧话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码字为生的人,舍弃这份工具,不说“玩不转”,至少玩不好。而依我之见,词典的意义恐怕比这还要多一点儿,因为即便不打算“善”什么“事”,单单翻看一番,其实也有意思。凭着这份乐趣,自然希望与口味相投的朋友聊聊天了。
  《词典的两个世界》上来有篇《和词典,以及这本书相关的九个问题》,好比为这场交谈安排的细目,其中如“词典和字典有什么差别?”“词典和辞典有什么分别?”“词典和辞书有什么分别?”“词典有多少种类?”“词典和百科全书全书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词典?”“不使用词典,到底会错过什么?失去什么?”等等,虽繁易深浅不同,却一概值得关心。
  且挑其中一项“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词典?”略说几句。我觉得,查词典可以长见识,明是非。譬如从前《万象》登过董桥的一篇题为《意识形态的老香客》的文章,其中述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赵四风流朱五狂”一诗之后事云:“朱五小姐的女儿是六十年代香港国语片才女秦羽,常常奉母去台湾。朱五小姐那时快八十了,有一回在宴会上有人告诉她说马君武也来了。她端了酒杯走过去对马先生说:‘你是马博士马君武不是?’对方说:‘是的,我就是马君武。’老太太接着说:‘我就是朱五。’马君武讪讪而去,不等终席先走了。”描述很是传神,但是一查《辞海》,“马君武”条下明言他死于一九三九年,肯定没活到朱五“快八十了”,——好像就连朱五也未曾活到这岁数,不过一时无从核对,不敢断言。总之此乃子虚乌有,轻信不得。《辞海》不过寻常读物,可是就有这等好处。
  《词典的两个世界》把词典的方方面面都讲到了,而且讲得饶有趣味,只是遗漏了一个问题,即:“我们还缺什么词典?”——我想说的是,缺少一部类似《牛津英语词典》那样的汉语词典。正如书中所介绍的那样,《牛津英语词典》“全面、深入地收录、描述了中古英语迄今近九百年来的词汇共四十一万多条,并且大量引用这些词汇在不同时期见诸文献的相关段落,由最早到最近,按时间先后,逐条标示该词汇的年份、作者、篇名或书名,来为这些词汇在形态、意义、用法上的演变提供佐证。”无疑堪称一座英语的博物馆了。
  当年此书刚刚出齐,叶公超作《牛津字典的贡献》一文说:“在这(按指许慎写《说文解字》之后)将近两千年中,我国文字在形声义三方面的变化,新字的产生和旧字的废弛,可以说是还没有一种系统的录著。”他特别指出中文词典“不过是仅求解释通行字的字义,所有的引证也似乎极散漫而缺乏细密的历史排比”,不幸时隔多年,情形依旧,《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等统统如此,实在令人遗憾。
  有次朋友聚会,我提起此事,有人说,难道《辞源》不是这么一本书么。我查《词源》“出版说明”及“体例”,均无一笔说及有“追根溯源”之意,所以还不能说:“1956年之后,《辞源》真成了‘词源’。”举个例子:《词源》第1052页“焕然一新”条,引陆游《老学庵笔记》,而《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引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后者较前者为早,则《词源》并非引证最早出处,明矣。
  


  这两天利用零碎时间,把前天借的《词典的两个世界》翻了个遍,感觉教益良多。作为两岸三地通力合作的结晶,本书为了解和研究词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它不仅可作为教学研究的参考用书,也是普通读者的工具书使用指南。其中,以下章节特别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Part 4 如何使用与选择词典”
  
  “如何选择英语词典”:
  
  此文由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曾泰元先生所作,可谓有破有立。
  
  “破”在“打破三大迷思”:1)词典是令人敬畏的权威,不会有错;2)词典越大越好,收词量越多越好;3)买一本最好的词典用一辈子。
  
  “立”在“评鉴词典的十个参考”:1)提供词汇、定义;2)收录新词、新义、新用法;3)定义、翻译正确而少偏见;4)语法说明清楚、详尽、正确;5)例证充足,用例恰到好处;6)插图丰富;7)重视口语、俚语,收录片语、成语、惯用语;8)提供语用说明或标签;9)提供百科、文化知识;10)标榜独一无二的特点。
  
  “三十五部推荐英语词典”:
  
  曾先生提出的“评鉴词典的十个参考”很有道理,但作为普通的英语学习者,其实不必一条条去对照着看某词典是否符合条件。市面上受用户欢迎的主流英语学习词典已经可以满足普通学习者的基本需求了。那么所谓的“主流英语学习词典”是哪些呢?可以看本书的“三十五部推荐英语词典”一文。
  
  “如何选择电子词典”:
  
  大学时女生普遍读书很用功,每天清晨站在阳台上,总能看见她们背着个大书包,手上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笨重的大词典;遇到雨天,还要腾出手来撑伞,真不容易。电子词典流行以后,有的女生就不带大词典、改用文曲星了,因为后者轻便、还好玩。
  
  大山、鲁豫等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纷纷出任电子词典品牌代言人、在大媒体做广告(我曾写过“e百分”卷土重来? ),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子词典的流行进程和市场发展,但也误导了众多的消费者。有的学习者盲目选用电子词典,非但不能获益、反要深受其害。
  
  许多英语老师只知一味反对(甚至严禁)学生使用电子词典,却没能告诉学生这其中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电子词典”一文提出的选择电子词典的参考意见颇为及时。此文包括“电子词典的发展趋势”、“电子词典的五个No!”、“电子词典的六个YES!”和“结论”四个部分。
  
  “如何选择网络词典”:
  
  我经常在网上查东西。有时候怕启动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的程序而影响电脑运行速度,就干脆到http://dictionary.cambridge.org/去查询。就在茶杯拿起、放下的瞬间,查询结果已经呈现在我面前。我不得不摇头晃脑地感叹:“网络真是个好东西”。
  
  “如何选择中文词典”:
  
  我小学时用的是《新华字典》。中学时自己没买字典,都是借同学的用。直到大学才买了稍微大一点的《现代汉语词典》。可见我对汉语学习是多么的懈怠。
  
  进了英语系后,我才逐渐意识到母语跟外语习得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母语修养不够,外语学习多少会受到影响。其实,即便不修外语,作为中国人也该勤查字典、词典,规范、正确地使用汉语。在这个方面咱得向一些学汉语的留学生学习。
  
  “如何选择中文词典”一文主要针对港台读者,但大陆读者看看也多少有所裨益,毕竟都是汉语(虽然港台也称之为“中文”、“国语”)。
  
  “三十部推荐中文词典”:
  
  似乎四川的辞书出版在业界颇有影响,这方面的情况准备改日再去了解。
  
  
  “Part 5 词典的未来”
  
  “语料库·词频·词典”:
  
  此文介绍了“词频”、“语料库”的来龙去脉、它们与词典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主要英语语料库的建立、及其现状和未来。
  
  最近我恰好对词典很感兴趣,上周还特地到资料室借了一本我从没接触过的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试图体验一番。然后,就碰巧在《词典的两个世界》里读到了这篇很对我胃口的文章。
  
  1)Collins COBUILD系列是世界上首先(1980年)利用语料库编撰的词典。COBUILD即Collins Birmingham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Database,1997年改称Bank of English。
  
  2)上世纪80年代后期,Longman和Lancaster University合作建立了Longman Corpus Network,进而利用这个语料库编出了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Third Edition)。大一时曾有个第x届英语周的系列讲座活动,洪岗教授——我们的大师兄——在介绍他早年学习经历时曾浓墨重彩地提及LDOCE,并向我们解释为什么英语专业学生特别应使用English-English dictionary。次日,我就去骆家塘的现代书屋(现代书屋“商业街分店”是后来才有的)买了一本,就是Third Edition。
  
  3)1991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和英国政府合资建立了British National Corpu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的第五版、第六版都由BNC而来。BNC有一半费用由英国政府帮助解决,因而是公有的。
  
  4)剑桥大学奋起直追,建立了Cambridge International Corpus,并于1995年出版了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Interview: Charles Levine (CL) and Wendalyn Nichols (WN)”:
  
  这个采访主要关于美国与英语世界的词典发展趋势。受访者CL曾任Random House工具书部门的副总经理和出版人,现任大英百科全书新产品开发部的Senior Strategist;WN曾任Longman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的编辑,以及Random House的编辑指导,现职自由写作与编辑。
  
  据她们所说,美国投资人因追求商业利益,很难长期支持词典出版;而ESL词典以及语料库研究今天远远落后于英国,是因为美国国内市场太大,而移民人口的特殊需求出版人也无心照顾;英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有着对外推广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传统动力和现实动作。
  
  “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陈万雄访谈”:
  
  主要关于“中文词典的未来、以及编辑与读者的准备”。
  
  看完这个访谈我特地搜索了一下“商务印书馆”,发现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网站有比较完整的历史沿革介绍,在“常见问题”中有“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與各地的商務印書館有甚麼關係?”的解释。


谢谢您的评价真好


谢谢 与君共勉


本来对这套书很不感冒,看了这篇书评,倒想看看这本《词典的两个世界》。


绝对是好书,刚看完。


看这本书就是看这些部分的!


看完这篇评论后我就不用买书了。


http://www.netandbooks.com/taipei/print/5.asp
里面有推荐的那些词典的列表以及评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