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草根报道与视频见证-公民视频新闻研究

王建磊 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

王建磊  

页数:

330  

字数:

20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传媒与文化创新文库·草根报道与视频见证:公民视频新闻研究》从多个维度对中国互联网空间上的UGC(用户原创内容),尤其是带有新闻资讯和社会热点性质的草根视频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概念确认为起点,到形态、内容、生产机制、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层面的逐个展开,为公民视频新闻初步勾勒出学理图谱。《传媒与文化创新文库·草根报道与视频见证:公民视频新闻研究》特别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阐述了公民视频新闻的舆论形成及社会影响,肯定了其对社会公正和民主进步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又对其有限性予以客观评价。无论从新闻监督、公民社会建构、文化繁荣还是商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公民视频新闻都有着必要且独特的生存意义。

作者简介

  王建磊,1983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为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硕士、博士就读于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师从吴信训教授。读博期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媒体融合专业,2011年获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兴趣在新媒体使用及其社会影响、广播电视新闻实务等方面。在《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新闻战线》、《电视研究》:《声屏世界》、《网络传播》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转型期与公共事件
二、草根报道与视频时代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一、研究目标及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溯源与界定——公民视频新闻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国外公民视频新闻的发展概况
一、公民视频新闻的丰富实践
二、学界对于公民视频新闻的关注
第二节 我国公民视频新闻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公民新闻发展回顾
二、我国网络视频发展回顾
三、我国公民视频新闻的发展与研究
第三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概念探析
一、公民视频新闻的概念界定
二、公民视频新闻概念的合法性探讨
第二章 变形的新闻——公民视频新闻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结构
一、公民视频新闻的内部符号
二、公民视频新闻的外部要素
三、公民视频新闻的语法规则
四、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图示
第二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技术形态
一、公民视频新闻的技术指标统计
二、公民视频新闻的技术修辞策略
第三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报道手段
一、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深度报道
二、新闻点评、新闻综述类栏目
第三章 批判的表达——公民视频新闻的报道内容
第一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内容特征
一、内容类型与热点议题
二、负面报道的取向和影响
第二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报道框架
一、报道框架的选取
二、报道视角的下移
第三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批判表达
一、底层立场及其社会动因
二、道义批判与向善性遮蔽
第四章 隐形的把关——公民视频新闻的生产机制
第一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生产要素
一、生产者分析
二、生产工具分析
三、传播平台分析
第二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把关机制
一、传统把关的式微
二、自我把关与网站把关
三、社会控制与技术控制
第三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推广路径
一、网站的编排优化
二、社交媒体的转载
三、主流媒体的采用
第五章 共景式监督-硷民视频新闻的舆论形成及影响
第一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传播广度、参与度测量
一、公民视频新闻的点击率、留言量统计
二、视频标题、内容类型、技术形态与点击率、留言量的关联测试
第二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舆论生成机制
一、舆论源产生——新闻事实的成立
二、舆论的制造——公众意见呈现
三、舆论的推动——网站转载与传统媒体卷入
四、舆论的平息——行政部门“定音”
第三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独特舆论特征
一、“有图有真相”的说服方式
二、受众的偏好式解读与刻板成见
三、“多层折射”现象与“溢出效应”规律
第四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舆论影响
一、“共景监狱”的形成
二、“舆论共振”的影响
第六章 有限的正义——公民视频新闻的人文关怀
第一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人文关怀
一、个体价值的尊重
二、公民意识的塑造
三、媒体素养的提升
第二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人文反思
一、公民视频新闻面临的挑战
二、公民视频新闻面临的困境
第三节 公民视频新闻对社会正义的有限建构
一、公民视频新闻推动社会正义的定性分析
二、公民视频新闻推动社会正义的实证研究
第七章 边界与内核——公民视频新闻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边界
一、言论自由与新闻规范
二、政治体制与法律法规的框架不可触碰
第二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内核
一、真实记录与克制表达
二、第一现场第一时间的影像记录不可或缺
第三节 公民视频新闻的发展走向
一、地位赋予与水准提升
二、微博助力与手机捆绑
三、规则完善与模式确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三、主流媒体的采用  主流媒体对公民视频新闻的采用主要是电视新闻节目对其进行引用、借用和整合。在前文中已经列举了很多电视台新闻栏目融合UGC内容进行报道的案例。在一些地方,这种做法已经形成一种成熟的机制,包括采用哪些类型的视频、定期对拍摄者展开的专业培训、按照激励制度支付的报酬等等。像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几乎都是用网络拍客作为信息来源,深圳都市频道《第一时间》每天常规式采用用户原创视频,还有电视新闻节目不定期的从互联网上借用公民视频,如央视对网友拍摄的沈阳大雪的直接使用。①优酷网“各电视台热播优酷拍客视频”这一专辑中,有58个电视台节目中曾用过优酷拍客的视频内容。②  当前,电视媒体对公民视频的采用有多种形式,有时作为新闻由头,有时作为引用内容,有时干脆充盈为一则完整新闻。这种专业与业余的内容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形式上的互补,促进了媒介联动,降低了媒体本身的运作成本。  一般情况下,被主流媒体采用的公民视频,往往是已经在网络上获得较高关注的内容,电视媒体的再次引用,则反过来促进该视频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因而,从传播路径来看,主流媒体的采用是网站编排优化、社交媒体转载的再深化。当然,现在搜索引擎的强大,使得电视媒体有可能先行一步(或同时)进行引用报道,这种做法也会带来网络中对该视频的搜索频次大幅上升的后果。公民视频新闻经由电视媒体采用后,自然能够扩大其在网站上应有的影响力,无论是视频本身的公信力,还是事件本身的重要性都得以提升。如果视频本身包含有某种利益诉求,那么这种诉求在电视媒体的监督下,其实现的机率会远远超出单纯在网络上的传播。  而对公民视频新闻的拍摄者来说,被主流媒体所采用更是一种自我的高层次实现,由体制认可带来的自我(精神和物质)满足成为继续创作的强大动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拍客“非我非非我”就是这样,他拍摄的视频捧红了一批很有代表性的80、90后草根艺人和歌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单女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有一次路过西单,拍摄了一个女孩演唱的《天使的翅膀》后发到新浪播客,后被网友大量转载,从此西单女孩成名,也引来了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最后还被推上了春晚的舞台。而“非我非非我”不但有很多拍摄的作品登上电视媒体的大雅之堂,同时他自身也经常出席一些电视栏目,接受过一些电视专访和杂志的特别报道。①这种主流媒体对他的认可,不但提升了其知名度,也使他拍摄的作品更具影响力。  总之,电视媒体的采用、社交网站的转载以及网站本身的编排推荐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动、相互支持的。公民视频能接触任何一种路径,都可以实现传播力的有效放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草根报道与视频见证-公民视频新闻研究 PDF格式下载



《草根报道与视频见证-公民视频新闻研究》关于公民新闻很好的学术著作,是我需要的。《威利在哪里》老公和女儿都喜欢,昨天买回来两人在那找了好久,呵呵!


帮朋友购买,还不错哟,经常在这里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