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平传
2009-2
中央文献
雍桂良
353
《吴亮平传》经过几年的准备,终于在父亲百年之际交付出版了。此《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吴亮平传记》;第二部分是回忆他的文章。《吴亮平传》的书名还是由伍修权伯伯(1908—1997)生前所提。刘英阿姨为父亲题词是在2002年7月14日,她去北戴河疗养的前一天下午。她当时写了两条,还说,你们选一条好一些的用。刘英阿姨去北戴河不久,病情突然加重而住进医院,一直未能出院,8月26日与世长辞。纪念文章的作者中陈伯村、吴冷西、罗衡等数人也已仙逝。值得庆幸的是仍然健在的父亲生前的同事友好为纪念他欣然提笔,特别要提到的是父亲解放初期工作过的上海市普陀区(原沪西区)的老同志们,在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王尧山(已过世)的提议下和普陀区委的主持下,写作了20多篇文章,在2006年编纂成《吴亮平在沪西》一书,深切的怀念之情充溢在字页之间。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只选了施惠珍阿姨的一篇收入书中。施惠珍阿姨高寿九十有二,眼睛又不好,仍然亲自撰文并修改数次。
《吴亮平传》经过几年的准备,终于在父亲百年之际交付出版了。此《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吴亮平传记》;第二部分是回忆他的文章。《吴亮平传》的书名还是由伍修权伯伯(1908—1997)生前所提。刘英阿姨为父亲题词是在2002年7月14日,她去北戴河疗养的前一天下午。她当时写了两条,还说,你们选一条好一些的用。刘英阿姨去北戴河不久,病情突然加重而住进医院,一直未能出院,8月26日与世长辞。纪念文章的作者中陈伯村、吴冷西、罗衡等数人也已仙逝。
吴亮平传记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第二章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第三章 回到上海第四章 在中央苏区第五章 参加长征第六章 在陕北根据地第七章 创建东安根据地,第八章 回上海工作第九章 来到北京第十章 “文革”期间第十一章 愿尽余生光和热吴亮平与东安(密山)根据地的创建陈兴悼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吴亮平老师“功不在禹下”——《吴亮乎文选》序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忆吴亮平同志平平往事亮亮风骨——追忆吴亮平同志在东北二三事深切怀念我尊敬的吴亮平同志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吴亮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为把青史留人间——回忆吴亮平同志吴亮平同志与试办托拉斯吴亮平同志二三事正气磅礴,大义凛然——悼吴亮平同志吴亮平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由来吴亮平谈《西行漫记》及其他永驻心田的感激——在国家发改委在职干部专场汇报演出上的致辞情景音乐剧:债中情大哥吴亮平是我革命的引路人追忆亮平大伯吴亮平:宣传工作的负责人吴亮平生平大事记后记
插图:吴亮平积极宣传和贯彻党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他主张依靠工人群众进行企业民主改革,修订和完善生产管理体制。他还提出让旧职员(原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归队,宣传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发挥工厂旧职员在生产中的作用。同时,吴亮平又做团结、教育、改造民族资本家的工作,有时到资本家的家里谈话,宣传党的政策,鼓励他们为维持生产作贡献。资本家认识了党的政策,提高了积极性,不少资本家把抽逃出去的资金陆续回归,把滞留在国外的澳毛运回投人生产。在抓工业生产中,他始终抓住有重点、有代表性的行业和单位不放,注意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工作的展开。在沪西,当时他始终抓住“四个一”不放,即第一毛纺厂、第一棉纺厂、第一绢纺厂、第一印染厂。吴亮平亲自抓点——寅丰毛纺厂。该厂在解决生产困难上,由工会与资本家协商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组织生产自救,开设门市部,组织工人外出推销产品,通过这些措施,寅丰厂的生产很快得到发展,工人生活福利得到改善。吴亮平还帮助工厂筹措资金和争取生产任务,他亲自出面同上海军管会轻工业处处长刘少文协商,为寅丰厂筹措部分资金,解决原料短缺问题。他的心贴近工人群众。他用很多时间到工厂、街道、学校了解社会状况,倾听群众的呼声。他常一个人步行到附近的工厂,到车间和工人谈话,到食堂了解伙食情况。他常常带领一两个区委成员一起下基层,深人群众,甚至到基层干部和工人家去走访。他关心工人的生活福利,如托儿所、哺乳室、食堂等问题。
《吴亮平传》是雍桂良等编写的,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