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共和国元勋轶事

高富有、 高英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高富有、 高英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01出版)  

内容概要

《共和国元勋轶事: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高富有回忆录》中前十章,重点记述了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从弱到强,建立和巩固陕北根据地的艰难历程,作者作为毛主席的警卫连连长,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体现了领袖呕心沥血、心系人民的高尚品德。十二至十三章记述了作者受中央社会部委派成立便衣队,配合警卫部队为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入北平清扫一切障碍的故事。十四章到结尾,记述了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高级民主人士的接触。特别是“文革”时期受周总理委托,完成了对一大批老干部的保护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红军东征北上抗日到山西 1.我要读书 2.小侦察员 3.加入共产党 4.第一次看见毛主席 第二章 红军西征形势严峻 1.当兵就要上前线 2.为战友报仇 第三章 “西安事变”后 1.第一次吃大米饭 2.扩红 3.听伍云甫同志讲话 第四章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 1.奉调保卫党中央毛主席 2.“土包子”和“洋包子” 3.日军空袭延安 4.毛主席和我们一起挖窑洞 5.“准你假,尽早完婚。” 6.搞好生产,共渡难关 7.反磨擦斗争 8.“和我在一起吧!” 9.“以后,他归你管。” 第五章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1.接待三人小组 2.驾机起义的国民党空军军官 3.撤离延安 第六章 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 1.朱老总派我了解敌我双方情况 2.“决不过黄河去” 3.受到任弼时同志的赞扬 4.在王家湾迎接胡乔木同志 5.与毛主席去串门 6.侦察敌情必须靠近敌营 第七章 毛主席指挥逐鹿中原的漂亮仗 1.中央领导有关行军路线的争论 2.雨夜难行 3.天赐湾遇险 4.“捉个活的回来问一问” 5.我病倒了 6.我的第一张照片 7.陈赓司令员送枪 8.小河会议期间 第八章 艰辛跋涉中谛听历史的脚步声 1.两筐苹果 2.毛主席听取意见 3.“命该如此了” 4.桥不炸了 5.敌机轰炸 6.架桥过五女河 7.我当翻译 8.过河送电报稿 9.沙家店战斗 第九章 “老乡有老乡的规矩,我们有我们的纪律” 1.运送伤员 2.共渡缺粮关 3.我们找的假房东 4.我同意他们去“搜零” 5.迎新兵大会 6.探家归来 7.带好新兵 第十章 在陕北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 1.佳县之行 2.听戏 3.南河底村 4.佳县调查研究 5.杨家沟过冬 6.听李克农同志讲话 7.听毛主席讲土地改革 8.做“转移华北”的思想工作 9.告别陕北乡亲 10.东渡黄河 第十一章 走向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 1.进驻山西 2.随毛主席最后的行军 3.苇塘青蛙 4.建房让房 5.毛主席送牛奶 6.“原来是这样。” 第十二章 为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北平中央成立的便衣队 1.组建便衣队 2.入城前的培训 3.开赴北平 4.在弓弦胡同接受任务 5.青龙桥安营扎寨 6.便衣队更枪 7.安排哨位,展开工作 8.迎接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 第十三章 进驻北平 1.毛主席来了 2.中央首长谈入城的警卫工作 3.周副主席宴请柳亚子先生 4.随毛主席看望柳亚子先生 5.任弼时同志来颐和园 6.便衣队的侦破工作 第十四章 见证中苏友谊 1.送阿尔希波夫同志回国 2.阿尔希波夫同志在中国 3.组建友谊宾馆 4.周恩来总理指示让我们接待阿尔希波夫同志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触 1.刘少奇同志在友谊宾馆 2.参加中央委派的工作组 3.在人民大会堂工作期间 4.周总理定下的三条原则 5.处理人民大会堂的“枪击事件” 6.周总理对外事礼仪要求严格 …… 第十六章 纯真的友情 第十七章 为国家领导人及高级民主人士服务 第十八章 “文革”岁月中周总理保护一大批老同志 第十九章 完成周总理交办的工作 第二十章 难忘的接待工作 第二十一章 参与共和国元勋的治丧工作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六七岁父亲叫我担柴、割草、放羊、种地,十几岁扶犁耕地、点种、除草、施肥、收割,样样农活都在行,被村里人公认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 每天清晨,我把主人家的羊群赶出,打扫干净羊圈,粪送到地里积肥,然后把羊群赶到草肥有水的地方喂饱。晚上回家还背回一捆重重的柴火。不仅供家里烧火做饭冬天取暖用,剩余的拿到集市上变卖,换回零钱,买油盐补贴家用。我一天天长大,家里日子比一般农家好过些,村里人非常羡慕,常夸我能干,是块好料,但毕竟年岁小也有办错事的时候。 记得六七岁刚学种地,一天,在姑夫家帮工,姑夫扶犁我点种,从早晨一直忙到晌午,吃过送到地头的午饭,不让休息,继续干到下午,眼看太阳就快下山,姑夫还不发话,我几次偷看他的眼色,他不仅不答理我,甚至连眼皮都不抬,我累得实在忍不住了,壮大胆子问:“姑夫,咱们什么时候回家呀?”声音难免有些稚嫩和颤抖。 “种子点完就回!”姑夫只管低头干活,不经意地回答。 我偷偷瞥一眼种子,啊!还有那么多,何时点完啊?想想和我年岁差不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不是背书包上学念书,就是在家玩,这时,一家老小早围坐一起吃晚饭,可我还在地里干活。小小脑瓜里忽然闪现一个坏主意,改变点种的数量,把两三个一撮,变成十几个,几十个一撮往地里扔,看看姑夫没理会,干脆小手抓一把,往地里撒,终于,种子撒完了,我暗暗松了口气。 “姑夫,种子点完了,咱们该回家了!”我眨着眼睛兴高采烈天真地说。 “那么快就点完了?那大片地还没点种呢,你真是人小鬼大!”姑夫回头看地里点的种,心疼地气不打一处出,伸手撵着要打我。吓得我丢掉手里攥的种子袋,一蹿老高跳上田埂,沿地垄踏川道抄小路边哭边跑回家。 我渐渐长大,总愿意到外婆家玩,因为外婆家住的转角镇附近有一所私立学校。每天从学堂里发出朗朗的读书声,常常吸引我驻足静听。因家贫交不起学费进不了学堂。但我也有学习的办法,每天躲在学校教室的窗户下,偷听私塾先生讲课,先生每教一个字,我记一个,讲两个,我记一双,先生念课文,我跟学生一起念,时间一长我认识不少字,但不会写。有时先生在课堂上让学生背诗,有钱人家的孩子学习不刻苦,背不下来,急得抓耳挠腮,我躲在窗户下一点点提示,如此这般,我识字,又学到知识。后来教书先生发现了,说我聪明伶俐很喜欢,劝我好好读书求上进。我多么想念书啊!这样断断续续坚持一两年后,渐渐有些跟不上,但是贫富不等的萌芽,在我心中慢慢滋生。 十五六岁时,父亲开始让我独立耕地。一天,太阳刚露出地平面,我已扶犁耕了大片地,牛拉犁,我一手扶犁,一手挥鞭,只想快点犁完好到外婆家听私塾先生讲课。心急顾不得日头晒,也顾不得犁一上午地,累得“呼哧呼哧”喘粗气的牛,还不停地抽打它,牛累得停下原地不动,见状我更急更气,挥起鞭子狠狠抽去。突然,牛拉起犁挣脱我,拼命朝村边河沟奔去,没命地饮水,大口大口地喘粗气,气得我忘记了一切,拿起镬头直向牛屁股甩去,顿时皮开肉绽,大滴大滴的鲜血向外涌出,我吓坏了,知道闯了大祸,撒腿拼命朝外婆家奔。当路过学堂,听到学校里不断飘出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时,我一颗焦躁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我要读书,我要学习文化知识,一定要走出这个偏僻贫困的山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一些事理,一个人没有条件学文化知识时,也应学一样本事。偏巧,附近村子有人教习武术,习武强身,不少青年人报名参加。家里怕我出去闯祸,严加看管,我就偷着学偷着练,同时开始接触到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活动,为日后参加陕北红军,从事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警卫生涯奠定了基础。 1934年初,刘志丹同志带领陕北红军,将陕北的革命搞得红红火火。当时经常有二三十商人打扮的人从黄河西岸,渡河到山西来,住在陕北籍山西老乡家。我常到这些人家玩,时间一长听说陕北过来的人,都是“土客”即卖大烟土的。他们中几个伙计打扮的人还扛着长枪,我感到新奇,爱不释手地抚摸长枪与他们闲聊。原来他们做买卖,怕路上遇土匪抢劫,带枪自卫。这些买卖人不仅谈吐不俗、知识丰富,为人也非常好,在老百姓家吃住从不讨价还价,决不让老百姓吃亏,他们不像坏人,也不像一般买卖人,我常愿意靠近他们。

后记

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百年诞辰,由我口述,赵桂来同志编写的《从宝塔山到中南海——高富有记忆中的一代伟人》一书,赵桂来同志倾注了大量工作。 此书出版后,不少同志提出宝贵的意见,近年来我又翻阅了许多史料及有关同志的回忆录补充进大量内容,由高英同志重新撰写。 书稿完成后,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为此书的编审出版做了许多工作。 在此,对于曾热情关心支持的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李琦同志,中央警卫团原副政委张跃中同志和为此书编写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赵桂来、郭永文、徐永军、李庆田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的年事已高,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准确和错误的地方,欢迎读者指正。 高富有 2004年12月


编辑推荐

《共和国元勋轶事: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高富有回忆录》编辑推荐:原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高富有同志的回忆录,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共21章,44万字。作者高富有、高英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记述,热情讴歌了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艰苦创业的伟人风范。文字朴实细腻,是一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作品。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共和国元勋轶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