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青原志略

方以智 编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方以智 编  

页数:

383  

字数:

3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青原志略/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由方以智编著,是“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的一种,共十三卷,旧题“释大然撰,施闰章补辑”,今改称方以智撰。其属于地方志,但其意义并不限于一山一水。纂修者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安徽桐城人。早年以文字耸动文坛,中年大难,被迫剃发为僧。晚年冼尽铅华,住持一方。其人身后虽寂寂无闻,但在当时却倍受推崇。青原山文化历史悠久,宗教文化遗产尤其积累深厚,而山志则是存载这一文化遗产的极其宝贵的历史文献。原书扉页无编著者姓名,内容目次为序三、发凡、山水道场、僧传、书院、碑铭、序说、游记纪事、疏引、书、诗、杂记等十三卷,每卷由一人编撰、一人校订,同署名于卷首。共计十二人参与,其中笑峰门人、药地门人出力尤多。

作者简介

作者:(明代)方以智 校注:张永义

书籍目录

校注前言
卷首
序文、发凡
卷一
山水道场
卷二
僧传
卷三
书院
卷四
碑铭
卷五
序、说
卷六

卷七
疏引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杂记
卷十三
杂记
附录
《青原志略》成书考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罗文恭罗洪先赏自雨亭,更新之,今又荒矣。石壁“养吾”字,盖刘将孙字尚友,元代庐陵人,着有(养吾斋集)三十二卷所书,须溪刘辰翁,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人,宋末文学家,富民族气节子也。“朱陵”二字,张鳖山安福人,正德进士,官御史。宰王朱宸濠谋反,鳌山曾协助王守仁勤王书。“回风亭”,曾皋字直卿,庐陵人,万历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书。忠简之后世居值夏,曾皋太仆亦居值夏,自号养全,开明德堂讲学,寿近百岁,人以为仙,郭象字子玄,晋代玄学家所谓顺理尽年而已矣。观前为康王庙,大樟围四丈,荫庇遮蔽千人,有里主庙。近年伐木作船者,以其神灵,故不敢动。 西华山六祖庵、碧林庵、回龙庵 山顶与青又庵相接,有中埠小衍,万松郁然,是为白庵。《广深密经》尊白净即庵摩罗识,又译作无垢识、清净识,真如之别名为九识第九识,前八识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内外凡由白业善业,清白无垢之谓也修。虚室生白语出(庄子·人间世),意为室虚而纯白独生,暗室以阳光为白也。相传六祖曾过此,故与梅冈、小南华皆塑卢祖像惠能俗姓卢,人呼为六祖庵。风幡一过印宗法师于广州法性寺讲《涅盘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惠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四劈壁窠,界格,便于书写或篆刻书,正表此乎?崇祯庚辰公元1640年,惟一修之。有御赐《般若经》,为赵孟俯,元代画家笔。愚者索视之,青纸泥银,书无款跋,乃六百卷中第二百三十七卷也。修多罗梵语,华译为契经,指经中长行之文判《般若》《大品般若经》之省称为空宗,奘师玄奘约为《心经》,收以密咒六百卷,岂出此哉?或云方山、石人、莲社庐山慧远所创各有《般若》经卷,虞伯生虞集,字伯生,元代学者跋,亦未得见也。白竺案外即西华山,庙踞其巅,有九皇真武殿、华盖崇元宫。隆庆王申明穆宗六年,公元1572年,泰和王鸣臣撰碑,印丘张恒集仙诗与和者为《西华遗集》云。其下亦名回龙庵,张渡之下沙也。碧林庵在大樟庙右半里,旧傅康昕孝子读书处,今有僧古帆重兴之。隔张渡溪岸为麻州,有水月庵,建于万历中。旁为刘先之光沛松菊之庐。


编辑推荐

《青原志略》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青原志略 PDF格式下载



近年来,“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丛书整理出版了好几种极有价值的古籍。其中,明遗民方以智的著作非常引人注意。在明清鼎革之际,方以智无疑是以自身著述努力保存汉民族文化的一位干将,而他所做的并不限于保存,并有许多创见值得注意,是当时提出了新思想的一位重要人物。此前这套书已出过他的《药地炮庄》,本书是他的又一种著述,值得阅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