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药栽培新技术

赵冰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6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作者:

赵冰  

页数:

161  

Tag标签:

无  

前言

  山药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据古籍《山海经》载:“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蓣。”文中所指景山,乃今山西省闻喜县南部之中条山高峰,这里可能就是山药的故乡。山药主治“伤中,补虚赢,除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肌延年。”它既是药中珍品,又是入馔佳蔬,还可以粮充饥。遗憾的是这方面的著作寥若晨星,研究者甚少,专著至今尚未看到。  赵冰为了挖掘这一宝藏,对山药作了大量的考察、栽培和研究工作,参阅了100多种古今中外的有关著作。他所撰写的这本山药专著,对原产于我国的山药,从名称、起源,到生理生态特性,以及山药在植物分类学中的位置、主要栽培品种、各种栽培技术、贮藏加工技术和山药在人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等,都作了详尽的介绍,从而填补了我国没有山药专著的空白。  有关山药的资料太少,似海中捞针。幸有专家鼎力相助,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毛达如校长和张福锁教授以及山东农学院蒋先明教授的有力指导,相信今后一定会使山药的研究工作更进一步。

内容概要

  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金善宝推荐,由中国农业大学蔬菜园艺系赵冰博士著,填补了我国山药专著的空白。主要内容包括:山药常规栽培技术,山药套管栽培技术,山药打洞栽培与窖式栽培技术,扁山药栽培技术,圆山药栽培技术。此外,对山药的生物学特性、良种繁育、储藏加工、病虫害防治,以及山药在人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等也作了通俗易懂的介绍。《山药栽培新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供广大农民、产业化经营者、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一、山药的药用价值及相关的药用薯蓣二、山药的食用价值及相关的食用薯蓣三、山药的起源四、山药的名称第二章 山药的生物学特性一、山药根的植物学特性二、山药茎的植物学特征(一)地上茎蔓(二)零余子(三)地下块茎三、山药叶片的植物学特征四、山药花的植物学特征(一)雄株雄花(二)雌株雌花五、山药果实和种子的植物学特征六、山药的生理生态特性(一)山药的繁殖与休眠(二)山药的生育前期(三)山药的生育盛期(四)山药的生育后期(五)山药对温度和光照的反应第三章 山药常规栽培技术一、品种的选择(一)河南怀山药(二)太谷山药(三)梧桐山药(四)嘉祥细毛长山药(五)沛县水山药(六)群峰山药(七)济宁米山药(八)细毛长山药二、土壤的选择和整地三、种薯制备四、适时定植五、适量浇水六、合理施肥(一)施用厩肥等有机肥(二)施用化学肥料七、科学地进行支架、理蔓和整枝八、及时中耕除草(一)山药地中常见的杂草(二)山药产区常用的杀草剂九、精细采收第四章 山药套管栽培技术一、什么是山药套管栽培技术二、山药套管栽培的土壤选择(一)套管内的土壤选择(二)套管外的土壤选择三、套管的制作与规格(一)套管的长度(二)套管的直径(三)套管的前端与后端(四)套管的圆筒部分(五)制造套管的材料四、套管的田间布置(一)挖好埋管沟(二)埋管沟不能积水(三)套管的安装五、做畦播种六、田间管理(一)科学施肥(二)适度灌水(三)适时覆盖地膜(四)及时搭架七、收获方法八、套管栽培山药的利弊(二)套管的直径(三)套管的前端与后端(四)套管的圆筒部分(五)制造套管的材料第五章 山药打洞栽培与窖式栽培技术一、山药打洞栽培技术(一)打洞要求(二)定植方法(三)打洞栽培的效果二、山药窖式栽培技术(一)建窖方法(二)定植方法(三)采收方法第六章 扁山药栽培技术一、扁山药的生育特点二、土地的选择和准备三、种薯的准备(一)种薯的选择(二)种薯的切割(三)种薯的贮藏四、科学播种(一)适期播种(二)播种深度(三)栽植距离五、田间管理(一)肥料的供应(二)水分的供应(三)地面覆盖(四)爬地栽培(五)支架栽培六、精细收获第七章 圆山药栽培技术一、圆山药的生育特点二、土地的选择与准备三、种薯的准备(一)种薯分割(二)种薯消毒四、科学播种(一)催芽播种(二)适时播种(三)播种深度(四)栽植密度……第八章 山药良种选育第九章 山药试管繁殖技术第十章 山药病虫害防治第十一章 山药储藏第十二章 山药加工与开发利用

章节摘录

  山药的茎有3种,其中两种在地上,一种在地下。地上部分两种,上架的茎蔓,是山药真正的茎。地上茎上叶腋间生长的零余子(俗称山药豆),也是一种茎的变态,叫地上块茎,也叫空中块茎。第三种茎,就是我们所吃的山药,也是茎的变态,叫地下块茎。地下块茎的位置和形体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山药的茎或是变态茎。  在3种山药茎中,有两种是山药的产品器官,也是山药用以传种接代的繁殖器官,又是人类栽培山药的收获目标。需要山药则收获地下块茎,需要零余子则收获地上块茎,或者两者全收,兼而有之。在山药栽培中,要适应山药茎的植物学特征,采取相应的技术,才能达到上述目的。为此,现将山药茎的植物学特征,分别介绍如下。  (一)地上茎蔓  种薯顶芽萌发出土,很快便会长出10多厘米长的紫色柔软的茎,属于草质藤本,蔓性,光滑无翼,断面圆形,有绿色或紫色中带绿色的条纹。蔓长3-4米,茎粗0.2-0.8厘米。苗高20厘米时,茎蔓节间拉长,并具有缠绕能力,这时要设立支架。开始只是1个主枝,随着叶片的生长,叶腋间生出腋芽。进而腋芽形成侧枝。  山药茎蔓的卷曲方向是一定的,一般是右旋,即新梢的先端向右旋转,与钟表时针相同的方向上卷。食用薯蓣类的大薯、卡宴薯、圆薯蓣都是右旋。但是,黄独、小薯蓣、非洲苦薯蓣和加勒比薯则是左旋。大薯的茎蔓为四棱形,有棱翼,可以辅助茎的直立。小薯蓣和非洲苦薯蓣茎蔓上生长有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山药栽培新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