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再造招商局

王玉德 杨磊等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第一版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王玉德 杨磊等  

页数:

307  

Tag标签:

无  

前言

  三十年的中国变革,造就了一批朝气蓬勃的“中国标杆企业”,在它们身上,积淀着最具中国特征的商业管理智慧,这同样是中国经济成长中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出于对商业历史的专业研究精神及时代的责任感,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中信出版社与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联合启动“中国百家标杆企业”的学术研究和出版工程。  “中国百家标杆企业”工程将聚集国内知名的商学院教授、财经媒体总编及著名财经作家作为研究团队,对当今中国最具标杆意义的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和创作,最终为中国管理思想和企业经营思想的诞生提供研究素材和教学题材。

内容概要

本书的6位作者王玉德、杨磊、鲍辉春、左志坚、朱宗文、李银,目前均供职于中国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财经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职务依次为产经新闻总监、新媒体项目总监、资深编辑、特稿部主任、记者、“产业·公司”版块副主任。 6位作者均长期从事商业、财经及公司新闻的报道,曾分别领衔报道“杨斌案”、“商业房地产泡沫”、“环保风暴”、“达能·娃哈哈之争”、“健力宝大案”、“中航油期货案”等近年来在中国经济界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其报道质量在中国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本书的写作对象——招商局集团,64位作者在各自的职业历程中均有较长时问的关注和报道,其时间跨度最长者为8年,最短者为3年。 在出版本书之前,本书作者王玉德曾出版《杨斌调查——中国黑马富豪浮沉录》,左志坚曾出版《出轨——达能与娃哈哈的“中国式离婚”》(合著)等著作。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推荐序二前言引子静悄悄的革命第一章 序幕 微妙的120周年 始于l872年的辉煌基因 1978年的命运转折 “一笔判半岛” 袁庚的1984 沸腾的岁月 “大手笔”隐患 激进中的反思第二章 秦晓履新 低调瘦身 亚洲金融风暴 刘松金“还债” 问计麦肯锡 秦晓履新 漳州会议第三章 总部战略 反思“蛇口样本” 中信经验 结构性危机 强势总部 从H型到M型 自主权选择 控制力重塑第四章 组织再造 内部交易机制 财务模型 因势而变 过程管理 滚动修订 经常性利润 调整激励机制 竞争性标杆第五章 秦晓“削藩” “把脉”招商局 秦晓的“手术刀” 深安达浮沉 铁腕“削藩” 秦晓与马蔚华 秦晓与马明哲 重构主业 附录:招商局集团业务整合大事记 (2001—2004年)第六章 产业聚焦 从发散到收敛 港口业上篇:整合与战略 港口业下篇:集权与扩张 附录:招商局港口业整合发展大事记 (2001~2006年) 油轮业上篇:重归主业 油轮业下篇:重组上市 附录:招商局能源运输船队发展大事记 物流业新兴 附录:招商局物流业发展大事记 (2001~2007年) 地产业全国布局  附录:招商局地产业大事记 (2001~2006年) 金融集团显形 附录:招商局集团金融业发展大事记 (2002—2007年) 海通与海虹进退 非主业聚焦第七章 资本运作 “招商系”拼图 内部并购 红筹交易 撇账与融资 财技与控制 卖掉平安保险 成功秘诀第八章 上市公司 招商局国际:港股第一红筹  招商银行:资本“三部曲”  中集集团:A股“常青树”  招商地产:A股“四大金刚”之一 招商轮船:驶入A股的国家运输队 证券和公路业务:蓄“市”待发第九章 静悄悄的革命 整合是个永恒的话题 三年挽救 三年重整蓝图 把企业“做实” 三年重整收官 “第三次辉煌”上路 三年再造功成第十章 新的再造 新国企,新使命 远景规划 数字目标 逆经济周波扩张 百年华诞与新航程附录一:秦晓:我没压力附录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理念与实践附录三:招商局大事年表(1872~2007年)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序幕  微妙的120周年  1992年12月26日,平常的周六,北京大雾。  这一天早上,时任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出现在北京火车站,进行例行调研。“春运”这个词语在当时还没有进人“民生词典”。社会人员的流动性虽然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当时这还不是一个公众关注的焦点。  因而,在那一天的报纸上,有关这位部长的活动,记者们只是记录道,“黄镇东要求交通部门确保元旦期间运输安全”。  在同一天的报纸上,还有另外,一条消息:“成立于1872年的招商局集团今天迎来120岁生日。”在政治新闻充斥


编辑推荐

  作为清末“洋务运动”唯一遗存至今的血脉,招商局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从1872年李鸿章一手创立至今,它已经走过了130多年的历史。它见证过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也经历过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而在最近的10年时间里,通过对庞大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管理体系的创新,一个拥有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新的招商局得以完成艰难蜕变。  如今,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已由资源优势过渡至市场优势,而中国与全球日益深化的互动关系,加紧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在此前提下,能否产生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符合国家战略的新型的国有企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再造招商局 PDF格式下载



李鸿章是第一任董事长


发货速度快啊


几个财经媒体人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企业的兴衰史、发展史。百年招商局,我们似乎再也找不到比它更早的、并且绵延至今的中国民族企业的代表了(那些个规模小、影响有限的中华老字号不算)。一个企业的发展、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到一个时代的发展,《再造招商局》让我们重走了这百年历史。“再造”的内容占了全书的九城以上,时代感很强,使我们这些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生存的企业人有很强的共鸣。到了2008年12月26日,招商局就是136岁了。我希望再有一个十年,还让这几个作者,用更全面的眼光来评价走过眼前这场金融风暴的招商局。


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买了招商系港口股票,很想了解招商系的来龙去脉,看了以后感觉如下:1、对招商系上市公司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2、顺便对深圳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有所了解1、对1951-1978年间的情况描写的很简单,我对那些年招商局怎么越做越小很感兴趣2、对此书出版当时招商局集团发展远景和领导人的吹捧有点高调了。


虽然内容比较重复,但可通过此书大致了解招商局。


还可以吧,因为形态的转换也我的单位很类似,所以关注。


作为一本了解招商局历史的书还是不错的


经常同一句话,在不同的部分反复提到。分块叙述的结构也让人不舒服。


书的内容是好的,但书的样貌太旧了太脏了,我不知道该不该计较这个


重复性内容太多,思想性不强。


书名很吸引人,但是内容真不怎么样,完全就是文字的堆砌,远远不如《大道平安》~


写的很烂,大段大段的重复,这里拼一点那里凑一点,


干瘪无比的内容,粗糙的描述,莫名奇妙的错别字和没完没了的段落重复,这就是所谓的六大财经高手的作品。很失望,简直就是对于我钱财的一种巨大侮辱,也让我对中信出版社现在为钱瞎出书、乱出书的堕落行为感到悲哀!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