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2012-8
中信出版社
尼古拉斯·拉迪
214
172000
熊祥
无
本书旨在解读中国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经济政策,分析中国领导人要维持经济增长所面对的挑战。中国决策者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他们公布了重大经济刺激计划,以抵消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对中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尽管和前几年比较,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确有所放缓,但减缓幅度相当小,特别是与全球产出的绝对减少相比尤为明显。但是,本研究的一个中心主题是,引导中国平安度过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组合在未来的岁月里将无法再现辉煌。 第一章提供了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概览,同时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国内外观察家对该计划的批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是,经济刺激计划不是以牺牲私营企业来支持国有企业;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长期改革趋势没有改变,在这一趋势下,私营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特别要说明的是,本章证明了,与经常被人们提及的论断相反,2009~2010年的银行贷款大部分没有流入国有企业,而且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获得银行信贷的渠道大为拓宽。 虽然经济刺激计划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成功地维持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该计划并没有试图解决中国的长期结构性问题,早在2007年,温家宝总理就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做了如下概括:“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第二章介绍了2002年之后出现的经济不平衡状况,尤其是以下几点:中国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增长;家庭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而且还在下降;再度出现过于庞大的制造业和相对落后的服务业并存现象;全国范围内储蓄—投资不平衡状况明显加剧,这表现为不同寻常的巨额贸易顺差。 第三章分析中国政府可以选择的解决各种不平衡问题的政策,评估每个政策领域目前为止取得的成绩以及前景。这一章将得出若干明确的结论。首先,中国决策者要实现恢复平衡的目标有几种政策可供选择,其中核心是金融体系的深化改革。过去10年间出现了几种迹象,包括家庭储蓄实际存款利率为负、越来越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具有重要意义的非正规信贷市场的兴起、公众持有的政府债券比例大幅降低,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金融体系承受更多压制。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情况从2003年开始出现,抑制了家庭收入增长,如果政府2004年后没有放弃利率自由化政策,收入本应达到更高水平。相反,负的实际存款利率导致家庭储蓄率上升,同时引导家庭将越来越多的储蓄分流到房地产市场,在这个领域,长期的实际回报相比银行存款要高很多。重新启动2004年后基本上放弃的渐进的利率自由化政策是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并恢复平衡的必要手段。 第三章还探讨了负的实际存款利率和2003年后出现的其他金融管制因素与人民币汇率低估政策之间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抑制本国货币升值的手段是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最终购买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为了防止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导致高通胀,央行采取了大规模持续的紧缩操作。它实现了目标,方法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之达到极高的水平,并向商业银行发行大量央行票据。这一章说明了央行为降低这些紧缩操作带来的冲击是如何控制利率的,还解释了为什么更加有弹性的汇率对于利率自由化来说是重要的前提条件。除了让市场在决定人民币价值、使利率自由化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政府还应该继续建立更加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便家庭降低储蓄率;推进早就承诺过的生产要素价格的根本改革,这些要素不仅包括资本,还包括水、电和燃料。第三章还讨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过去几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实际工资的增长既可以增加工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而推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来源,同时提高中国相对于贸易伙伴的生产成本,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实际工资很多年来一直在高速增长,同时,可贸易品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样,与贸易伙伴相比,中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增长不明显,因此它还未能通过提高实际工资实现内生的再平衡。 第四章论述中国经济增长恢复平衡对国际社会的意义。上一个10年中,全球经济广泛存在的不平衡现象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中国和美国是其主要源头。这些伴随着放松金融管制的不平衡因素与很多发达经济体的信贷市场扭曲操作相互作用,连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是20国集团协调进程的关键参与者,该进程促使成员国执行一组“指标性准则”,这组准则的目标在于永久性解决大范围的外部不平衡,以实现全球经济强有力的可持续增长。因而,现在中国公布的国内经济政策目标看起来与其国际政策目标重叠。 恢复经济平衡是当前世界环境中维持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为了消除阻碍平衡恢复的根本性扭曲——包括金融管制、汇率低估和生产补贴因素,有必要采取经过协商的连续措施。就中国而言,尽管其国内和国际目标重叠,但它是否将开始这种努力,形势还非常模糊。第五章研究了不平衡增长的受益群体,包括进出口竞争性企业(它们享受到以牺牲服务业企业为代价换来的额外利润)、沿海省份(它们享受到更加强劲的经济增长,牺牲者是内陆地区,后者把握由贸易扩张推动的增长的能力较弱)、房地产和建筑公司(它们从利率政策中受益,这些政策使得房产成为更受欢迎的资产类型)以及中国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导致存贷款利差迅速扩大,商业银行因此赚取了巨额利润)。上述受益群体对经济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它们已经能够阻止大多数必要的政策改革。2011年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再次强调恢复平衡所必需的政策,其中大多数被写入“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该规划在大会闭幕后不久即被公布。此次会议对中国经济恢复平衡政策的再次强调是否足以克服国内存在的阻碍经济改革深入下去的政治因素,还有待观察。
金融危机之后,批评中国经济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怀疑,中国经济刺激计划最终加深了中国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并阻碍国内消费的增长。还有人怀疑,金融危机之后,诸如中国这样的低消费、高储蓄国家的增长模式是否时宜?世界经济复苏的力度可能不够强劲,出口不能像过去那样继续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归宿将是走向衰退。
但作者认为,中国针对经济问题的应对之策,不仅手段多样,而且经过精心策划。中国领导层已经认识到,对出口的严重依赖意味着全球经济衰退将使中国变得极其脆弱。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效果令人吃惊,使中国成为最早开始从世界经济衰退中复苏的全球重要经济体。
另一方面,作者极其敏锐而客观地观察到,过去七八年的事实表明,温和的、对边缘修修剪剪的、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不会引导中国经济从根本上实现再平衡。潜在的金融扭曲,对整个中国经济出现的严重资源错误配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你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感兴趣,如果你对涉及自己亲身利益的工资、就业、住房、金融甚至退休金感兴趣,那么,你一定不可错过这本客观分析中国经济的书——要知道,“在中国问题上,这本书的作者可以做任何人的导师。”
尼古拉斯·拉迪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家周刊》盛赞,“在中国问题上,他可以做任何人的导师”。他于2003年3月离开布鲁金斯学会,加入彼得森研究所,在布鲁金斯学会期间,从1995年至2003年他一直是外交政策研究计划高级研究员,2001年曾担任该项目临时负责人。他是亚洲问题专家,对中国经济尤为了解。
序
引言
第一章 临危不惧:中国应对危机之策
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初露端倪时,中国就采取了应对之策,不仅手段多样,而且经过精心设计。尽管中国的金融机构极少配置致使西方很多大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公司遭受重创的有毒资产,但领导层认识到,对出口的严重依赖意味着全球经济衰退将使中国变得极其脆弱。
国内外的批评之声
中国银行贷款过度增长了吗
中国会发生产能过剩吗
中国真实的国内消费状况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政府地位上升?改革终结?
第二章 追根求源:中国发展不平衡原因到底在哪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说道:"中国的经济增长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是对一个经济体的特性所做的著名结论,而这个经济体刚刚创下11年来最高的增长率纪录,并且自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近10%,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经济体。
消费支出:为什么中国国内消费持续低迷
中国消费不平衡影响了谁
中国当前的生产状况
生产不平衡造成的后果
收入分析:我们的可支配收入为什么这么低
收入不平衡代表着什么
中国储蓄-投资状况
储蓄-投资
第三章 增长靠什么:如何恢复中国经济平衡
房地产在中国城市地区成为首选资产类型,大众对其喜爱程度不仅反映为房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快速上升,还体现在拥有多套住房的城市居民令人吃惊的高比例上。
中国应该执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储蓄、喜欢购房:金融改革与房地产热
人民币为什么需要升值:中国的汇率政策
石油、电力如何定价:中国的价格改革
通过"政策天窗"实现内生的再平衡
你涨工资了吗
增加消费信贷有助于恢复平衡吗
第四章 全球不平衡,中国因素有多大
房产投资减少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很长时期内出现非常大的降幅。因此,除非个人消费需求在未来几年成为总需求的更重要的来源,否则中国经济很可能明显减速。显而易见的结论是,恢复平衡从根本上符合中国自身的经济利益。
全球不平衡:问题有多严重
第五章 谁在影响中国的政策实施
实际上,过去七八年的事实表明,温和的、对边缘修修剪剪的、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不会引导中国经济从根本上实现再平衡。潜在的金融扭曲,例如采用行政控制手段维持低存款利率、人民币汇率低估、能源补贴等,对整个中国经济出现的严重的资源错误配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政治挑战:谁在左右中国的政策
中国不平衡影响了谁
附录A 统计数据出了什么问题
按照生产法核算的服务业数据
按照支出法核算的住宅消费数据
国民收入比重
致谢
中国会发生产能过剩吗有人断言,2009年和2010年的投资热导致工业产能过剩,这将给生产型企业带来价格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利润减少的压力,也许会促使它们拒绝偿还为实现产能扩张而申请的贷款。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如何评价?它似乎不太能站住脚。在像中国这样的高增长、高投资经济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产品至少短期内产能过剩的情况,但是问题在于这种过剩是否规模过大、范围太广、持续时间过长,以至于会加剧价格下降、给相当多的产品多元化的生产企业施加利润下滑的压力。那种情况不仅会损害各家企业的还贷能力,而且还可能造成整个银行体系的重大损失。任何关于中国产能过剩的评估都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中国企业历来喜欢保留旧式设备,也许它们认为如果对其产品的需求骤增,公司可以重新启用这种陈旧的、成本更高的生产能力。因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产能投放数据也许夸大了过剩程度。其次,不同背景下,例如年增长率为2%~3%的成熟经济体与30年来年均增长率约为10%的中国,过剩产能(假设为20%)的影响存在重大差异。在成熟经济体中,为了达到潜在的供给量,企业也许在七八年时间内为过剩产能提供资金支持,这个成本将会非常可观,很可能对这些企业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在高速增长的中国,20%的过剩产能也许仅在一两年内就被吸收了。钢铁行业通常被认为是在中国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中国欧盟商会的一份报告估计:2008年年末,中国钢铁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在1亿~2亿吨之间,按百分比计算就是15%~30%。仅这个估计的过剩产能就已经大于位列中国之后的另外两个世界最大产钢国韩国和日本的钢铁产出。不过,这个分析未能充分考虑中国钢消费当量的增长速度,2000~2008年年增长率超过15%。2009年和2010年中国的钢消费当量分别猛增至1.57亿吨和8500万吨。简而言之,2008年年末呈现在外国观察者眼前的大规模过剩产能其实在2010年之前就被吸收殆尽。最后,2009~2010年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所推动的投资热重点不在扩张传统工业领域(例如钢铁行业)的产能,注意到这一点很重要。关于这一点,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银行中长期贷款的行业分配。这些贷款期限超过1年,用于支持固定资产投资,与一年期或更短期贷款不同,后者通常用于流动资本。2009年,中长期银行贷款余额增加了4.9万亿元,几乎占当年银行体系新增贷款总量的一半。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中,只有10.2%(也就是5025亿元)投给了制造业企业,50%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1%流入租赁和商业机构,10.2%用于房地产开发。2010年前三季度出现了相同的模式,流向制造业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份额只有12.7%,流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房地产的分别为43.7%和18.8%。分析钢铁行业的总投资——不论资金来自中长期贷款、发行债券还是行业内企业的现金流,也能给我们启发。2009年和2010年,钢铁行业的投资规模不小,分别为4 000亿元和4 500亿元。但2009年该行业的投资增长率微不足道,只有3%,而2010年比较适中,达到10%。与之相比,这两年整体经济的投资增长率分别为30%和25%。这又一次反映了经济刺激计划的优先次序:基础设施投资较多,诸如钢铁行业这样的传统行业投资较少。于是,在钢铁行业投资增长率微不足道的同时,在其他行业,例如铁路网建设,2009年投资增长率为惊人的67.5%,2010年进一步增长13%,达到7 500亿元。中国真实的国内消费状况为了消除贸易顺差下降对经济增长的阻力,中国的刺激计划确实严重依赖不断膨胀的投资需求。要评判这项政策是否阻碍中国努力通过鼓励私人消费来实现更加平衡的发展,是一件复杂的事。2009年消费增长其实非常强劲,事实上,这一年是10年来第一个消费增长率几乎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年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将在第二章深入讨论)在2009年出现了明显缓和。2009年是近1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最低的一年,在这样一个年份,按相对价值计算的消费如何能够如此迅猛增长?出口导向型行业的就业前景暗淡,农业部的一项调查称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省)的出口制造中心损失了2000万个工作岗位,在这样的时期,强劲的消费增长又是怎样产生的?有几个因素被用来解释2009年按相对价值计算的消费猛增。其一,投资热(尤其是建设热情)似乎创造出一批新就业机会,足以填补出口行业失去的很大一部分岗位。这一年,中国经济总共创造了1102万个城市就业岗位,与2008年新增的1113万个城市就业机会非常接近。其二,虽然就业增长率略微下滑,但工资持续增长。正规行业的名义工资上涨了12%,比前5年平均增长率低几个百分点。实际工资增长率近13%。其三,政府继续执行既定计划,提高领取养老金群体的收入,增加针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从2009年1月开始,企业退休人员每月养老金增加120元,增长率为10%,大大高于2008年消费物价指数5.9%的增长。这使得国家对退休人员的支付金额增加了大约750亿元。民政部2009年将针对约7000万低收入城市居民的转移支付提高了1/3,即200亿元的增加额。提高就业率、工资、养老金收入和转移支付的组合措施对2009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9.8%的增长和农村居民净收入8.5%的增长做出了贡献。考虑到城市居民收入大约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倍,中国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约9.5%。这个成绩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增加提供了潜在的坚实基础。其四,政府意识到不能完全依赖投资消除出口萎缩给经济增长造成的阻力,于是采取若干激励措施鼓励消费,并使之成为刺激计划的一部分。这些激励措施中有三项旨在鼓励购买汽车。第一项措施于2009年实施,将小排量汽车10%的购置税减半,此类车主要是农村地区购买。这项措施延续到2010年,但税率上调至7.5%。第二项措施于同年3月执行,对农村居民购买微客、微卡和轻卡给予10%的财政补贴。第三项措施开始于同年6月,其计划是为不符合中国尾气排放标准的老旧的农村和农用车辆以旧换新提供特殊补贴。该计划预算为50亿元,向以旧换新的个人提供3000~6000元的补贴,后来计划延续至2010年6月,补贴额度也提高到5000~20000元。除了上述刺激汽车消费的措施外,2009年政府还在5个省份和4个城市推行家电下乡补贴计划。该计划为新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和计算机的购买者提供10%的财政补贴,条件是回收他们准备更换的旧电器。2010年6月,政府将该计划扩大到28个城市和省份,并延期至年底。2009年,中央政府通过这些农村地区受惠计划所发放的补贴总计450亿元。由于中国农村耐用消费品需求存在相对较大的价格弹性,上述补贴很可能促使2009年农村消费比2008年提高了几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多,其实不然。正如第二章将详细讨论的那样,2002~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和个人消费支出年均增长之间的差距只有4%。因此如果政府若干年来一直执行类似于前面所分析的计划,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不会在2002年后如此暴跌。其五,受政府贷款政策引导,家庭贷款出现大幅增长,几乎可以肯定推动了2009~2010年的消费。这两年家庭贷款分别增加了2.5万亿元和2.9万亿元,年平均增加额接近2008年7000亿元增加额的4倍。2009年和2010年新增贷款中的2.8万亿元被用于住房贷款,余下的2.6万亿元是用于拉动消费的新增家庭贷款。这是一个跃增式的估计数额,这个巨大数字占这两年合计国内生产总值的3.5%。总而言之,2009年个人收入的强劲增长、价格激励以及中国家庭适度提高杠杆化程度等因素使得个人消费的降幅有可能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这是9年来最小的降幅,并且包括政府开支在内,最终总消费对该年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过去10年中的任何一年都要大。然而,2010年的基本数据未能锦上添花。家庭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相对较多的1.2个百分点,跌至33.8%的历年新低,最终消费需求(个人和政府合计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03年以来最低。前面曾讨论过一种批评观点,即刺激计划主要通过增加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消费的作用非常小甚至完全没有。虽然对于2009年的形势,这种批评有夸大之嫌,但对于2010年的情况却是一语中的。第三章将分析扭转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趋势的多种政策改革办法。
尼古拉斯•拉迪是美国最受尊敬的中国问题学者之一,因为他对中国经济进行了大量值得推崇的研究工作。他的新书《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是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必读的作品。中国政府近年来在重组失衡的经济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采取了若干政策,就我的观察而言,在所有关于这些政策的转变和扭曲的著作中,本书内容最为全面详尽,且行文结构最为合理。尼古拉斯•拉迪对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辩解也许令某些人不快,但是他的阐释无疑将激发更加深刻的讨论。——余永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所长,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中国问题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意义无可匹敌,而尼古拉斯•拉迪作为中国经济政策最紧密的观察者地位无人可以取代。接下来我要说,本书值得任何关注世界经济未来的人阅读。——劳伦斯•萨默斯 前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佛大学教授
《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之所以起这么个书名,完全是有感于书的内容。试想,在美国经济萧条、欧洲债务缠身、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等因素的多重打压下,中国经济明显开始放缓。出口增长很难持续、基础设施投资难以为继、国内消费提不起情绪……接下来,中国经济增长,到底靠什么。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的主题。放下你手中忙碌的工作,把一盏香茶,细细品味一本专司研究中国经济的老外写的一本书,你会发现,原来中国经济有那么多让你吃惊的东西,原来中国经济可以那么与众不同。如果用一句经典台词来形容中国经济,我觉得“中国经济水深得很”非常合适。中国经济谁能看得懂?国内作者写中国经济的书惯于集中皮毛,大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急躁习性。或大呼“中国经济即将崩溃”,或牢骚满腹,酷似其有经天纬地之才。在我看来,国外作者不受国内气候与惯常思维的影响,反而更有利于客观地评述中国经济。摆在读者你面前的这本《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就是一本极其客观评述中国经济的书。
本书是关注中国经济人士的必读之作。 ——余永定 尼古拉斯•拉迪是美国极受尊敬的中国问题学者之一,因为他对中国经济进行了大量值得推崇的研究工作。他的新书《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是关注中国经济人士的必读之作。中国政府近年来在重组失衡的经济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采取了若干政策,就我的观察而言,在所有关于这些政策的转变和扭曲的著作中,本书内容最为全面详尽且行文结构最为合理。尼古拉斯•拉迪对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辩解也许令某些人不快,但是他的阐释无疑将激发更加深刻的讨论。 ——余永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委员 中国问题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意义无可匹敌,而尼古拉斯•拉迪作为中国经济政策最紧密的观察者地位无人可以取代。接下来我要说,本书值得任何关注世界经济未来的人阅读。 ——劳伦斯•萨默斯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前主任,哈佛大学教授
无
在看了众多对本书的推介之后,原以为是一本有着客观公正态度的学术著作。但是在阅读之后却大失所望。首先,诸多引用的数据来源没有出处,而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是个人都知道多么的不靠谱。在错误数据的基础上去推导正确的结果是根本不可能的;其次,理论逻辑混乱。比如说在认为国内外的评判之声有误时,提出一个理由,就是中国的财政和金融保守主义的价值,要论证的却是开闸放款的正确性。充其量前者不过是防御后者泛滥成灾的防波堤,但怎么也不能证明后者的合理性和有效性(P10-13)。在这里,经济结构的恶化和本来相对健康的债务结构在急剧恶化却视而不见。其实今天其后果在云南高速等融资平台平台已陷入危机显现出来。总而言之,这本自我标榜为中立的研究报告缺乏坊间田头的调研,缺乏基层民众的真实数据。缺乏有说服力的理论,只不过是一本纸面数据的推导游戏而已。
本书引用的数据基本都是照搬照抄中国政府的官方数据,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基本是不实的,只是极富艺术性,而这个很大的因素作者完全没有考虑,这样本书就没有多少意义了。对于作者所论证的结论符合事实的占少数,多数结论是离题的,与事实不沾边。但可以看出本书作者的经济学功底是比较高的。建议不要购买
本书已经看了一半,虽然有些观点跟我从其他渠道获得信息不太一致,但大量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让作者的论证滴水不漏。买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转换视角,看看一个外国经济学家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本书的下半部分能让我有更多的惊喜和思考。
购买这边图书的时候是冲着外国作者来买的,想看看外国的经济学者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问题,结果大失所望。书中看不大作者对中国经济的个人思想,内容混乱,只是用一些没有出处的数据胡乱堆砌。从书中看不出是一位经济学者写的内容,甚至不比一位大学生写的好。是一本没有灵魂的图书,不建议购买。
本书编辑你好! 这本书里那么多数据,基本上没有注释数据来自何处,文末也没有参考文献列表。我相信拉迪的原书不是这个德性的。国内引进的拉迪的其他几本书都没有这个问题,无论是九几年出的《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还是零几年出的《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是每章末尾上百条注释,每个数字都是有凭有据的。 本来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生生让你们中信编辑弄成课外读物了。(排版花哨业余什么的就不谈了。) 我想说的是,注释和参考文献也是学术著作的一部分,把这些删掉了,效用减少了一半。研究成果是讲证据的,你们把拉迪呕心沥血收集整理分析的数据来源都删掉了,变成无根无据来源不明的空话,拉迪知道了不会冲过来撕你们嘴吗! 如果你们没有意愿或没有能力去好好做书,就把版权让给更严谨的出版社和编辑,不要糟蹋了书!你们搞出来这么个玩意,害得读者想看个完整正经版都看不到,你们家里人知道吗?
很真实描写了中国的情况
靠标题赚眼球,内容空泛,一片口号
作为一个门外汉,还是从这本书里面学了不少东西。上次在书店买了这本书,落在飞机上了,所以网上再买了一本。
对于亚洲问题,作者的写法是符合的~但更深层次的阶级固化问题,也许不属于讨论范畴吧。
同类经济书我都看,不过真正有思想的较少,这本还行!
拉迪的前一本书,成为美国对华汇率政策指责的理论依据;这本书出来没多久,中国利率政策已成为美国国会的下一个靶子!在中国,沉寂多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于今年6月重启,离此书出版仅7个月!由此可见,此人洞见之深刻,政策影响力之强大!预知未来十年中国利率市场化方向,此书不能不看!
还不错,内容很好!是正品!
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你靠谁?
春天的龙
本书编辑你好!
这本书里那么多数据,基本上没有注释数据来自何处,文末也没有参考文献列表。我相信拉迪的原书不是这个德性的。国内引进的拉迪的其他几本书都没有这个问题,无论是九几年出的《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还是零几年出的《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是每章末尾上百条注释,每个数字都是有凭有据的。
本来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生生让你们中信编辑弄成课外读物了。(排版花哨业余什么的就不谈了。)
我想说的是,注释和参考文献也是学术著作的一部分,把这些删掉了,效用减少了一半。研究成果是讲证据的,你们把拉迪呕心沥血收集整理分析的数据来源都删掉了,变成无根无据来源不明的空话,拉迪知道了不会冲过来撕你们嘴吗!
如果你们没有意愿或没有能力去好好做书,就把版权让给更严谨的出版社和编辑,不要糟蹋了书!你们搞出来这么个玩意,害得读者想看个完整正经版都看不到,你们家里人知道吗?
亚马逊上买了这本书的用户几乎都在抱怨“作者用了没有出处的数据”,作者冤死了哇!
This book, with detailed data and convincing arguments, describes the economy imbalance in China in four approaches before an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also provides reforming suggestions to rebalance the economy, namely fiscal policy reform, financial reform, exchange rate reform and price reform.
1. Chapter 1:
Chinese QE is different from US’s in the sense that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financial tsunami Chinese government increased expenditures on affordable housing, rural and other infrastructure, public health and education, the environment,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while US cut tax for households. In addition, Chinese policy aims to stimulate the real demand for loans mainly bank lending by lowering the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for several times.
There are a lot critiques for Chinese stimulus program, but the author holds opposite opinions. First, the author adopts data to prove that banking lending is not excess by showing that Chinese banks are in strong position to provide credits. Second, he argues that the industrial capacity is not excessive, believing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capacity in emerging economy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consumption will soon absorb the capacity after all. Third,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timulus program on households’ disposable income and consumption eventually. Finally, he points that the fiscal situation and financing policy of local governments are not optimal and not that pessimistic meanwhile. The “White Elephants” are quite a few and most of the projects are able to generate positive economic return.
2. Chapter 2: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imbalance of Chinese economy from four perspectives:
Expenditure approach: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investment plays an increasing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y growth in China since 2003, while household consumption growth has lagged the underlying growth of the economy and the percentage contribution to GDP is falling consistently. In addition, the export and goods and services also became a major driver of the economy since 2005.
Production approach: the decreasing agriculture share of GDP is typical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le the service share keeps quite low and industrial share too high in China. The imbalance indicated in production approach is mainly due to two distortions: undervalued RMB exchange rate since 2002 and domestic low factor price such as capital, land and energy. Both distortions lead to unusual high profits for manufacturing sector, which explained the high share of industry in GDP.
Income approach: from 1990s to 2008-2009, two sources of data show both employee compensation and enterprise profits dropped, while the government income from tax increased as a result. The trend is a perfect explanation for the decline in consumption as percent of GDP since the household disposable income dropped.
The savings-investment approach: the saving and investment by component data shows that for household sector, investment increased far less than saving; for enterprise sector, investment rose as much as saving while for government component, investment increase far more than saving, which is major source of saving investment imbalance under evaluation. The implications are: every sector contributes to the saving-investment approach; government played an equal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balance for the periods.
3. Chapter 3:
The chapter focuses on examining how China can adopt a new model to rebalance its economy to sustain growth, from four perspectives of policies:
Fiscal Policy: in the past, the government adopted tax reduction policies to stimulate consumption but the effect is quite modest. It is suggested that SOEs should pay dividend taxes to contribute rebalancing. In addition, since policies focusing on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have more direct and greater effects, the government set up a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scheme and new pension program and also eliminated school fees significantly. In all, transfer payments to household should be increased.
Evaluation: though sound beautiful, the fiscal policy reform is lack in practicality primarily because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let the SOEs to pay dividends. Without sufficient tax revenues, the government will find it difficult to maintain large-scale of transfer payments.
Financial Reform: interest rate liberation is the core issue for financial reform in China at this stage. The real rate on household deposit since 2003 kept to be negative, which is essentially an implicit tax and a direct result of central bank’s policies. What is interesting is, the real interest rate and the saving rate have inverse relationship in China. Besides, the author has another interesting point that interest rate liberation would help increase the consumption as a share of GDP in China.
In addition to interest rate liberation, the writer believes the high required reserve ratio and purchasing quotas of government bills/bonds should be lowered to reasonable level. Finally, the author believes the low interest rate stimulate the ever-increasing property prices since people regard houses as an investment asset class more than residential purpose. Then he expressed his concern about the potential crisis could arise when houses gradually lose investment property.
Exchange Rate Policy: Since 2003, the central bank, PBOC, consistently and systematically sells domestic currency and buys foreign exchange, resulting a hu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low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to be determined by the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market and stop accumulating the exchange reserve. The approach is considered to be able to contribute to economic rebalance in two ways: reducing China’s global external surplus and stimulating the process of market-determined interest rate process. With two potentially conflicting objectives, keeping RMB undervalued and maintain domestic price stability, PBOC takes sterilization monetary actions composing of issuing bills to commercial banks and raising the required reserve ratio, in order to offset the increasing domestic money supply. In order to avoid financial losses to the commercial banks, PBOC sets the interest rate at a quite low rate, which allow PBOC to sterilize on cheap. The other reason for PBOC’s sterilization is to reduce the inflow of “hot money” abroad.
In addition to PBOC, the MOF ensures the commercial banks’ profit by setting an interest rate ceiling. Those profits, in return, guarantee the pay-back to CIC, which holds great debt for the banks.
The author again asserts that a market-determined interest rate could help rebalance the economy by reducing bank spread for almost a half and reducing the dependence on investment as an economy growth.
Price reform: the factors under the price control of government such as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energy and land are currently severely underpriced, which increased profits for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author uses crude oil price and electrical price adjustment regime in China to illustrate the factor pricing mechanism in Chin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let the market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factor prices like what they did before 2004.
At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refutes the arguments that raising labor wages and increasing consumer credits can serve to rebalance the economy.
Chapter 4:
Global economy imbalance is generated when some countries are considered to have brighter economy prospects and run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due to capital inflow. Global economy imbalance rose sharply after 2004 with China’s share of imbalance increased by 0.5% of the total imbalance. Though different views about global imbalance, it is common view that imbalance is harmful and large capital inflow from China to US lowered the interest rate in US, which eventually result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order to better monitor the global economy imbalance, the G20 outlined a process to measure whether a country has “persistently large imbalance”.
The implication for China is that global economy is really global and China’s growth model in the past objectively contributes and generates the global imbalance, which may potentially result to economy crisis, and in return destroy the domestic economy growth in China.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for China to rebalance its economy and help reduce the global imbalance in order to create a long-term stable global economy environment.
这本书是用简洁语言阐述了中国经济问题的好书之一,有非常强的现实感, 既没有过多的空泛的理论, 也和现实贴的很近, 书大致的结构也就是每一章的主题, 分别是中国做了什么, 主要面临什么问题, 如何做能改变, 对世界会有何影响, 存在哪些困难。
我关注的重点是在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
作者在分析面临什么问题时, 采取了四个不同角度的分析方法,消费支出分析法, 生产分析法, 收入分析法, 储蓄投资分析法
在讨论如何改变的问题时, 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汇率政策, 价格政策。
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在资金, 贸易,资源消耗上的博弈矛盾。
第五章, 我个人觉得是亮点,说问题的很多, 但能指出改变问题的难度具体何在的不多,作者对中国了解的深度也在这章体现,有三个可能的问题在影响中国的改革策略的选择, 通胀的压力, 非农就业的压力, 地方政府利益的压力,第三点的具体体现就是在房地产政策的问题上。我自己的体会是在以上三个压力同时出现时, 优先的次序是就业, 通胀, 地方政府, 这几年以来的政策方向似乎也说明了这点。 就业是中国政府最关心的问题, 作者谈了三个层面说明就业问题的化解,一,服务业的劳动密集度大于制造业,二, 依靠国内需求推动的增长模式提高总就业率,三,延迟恢复平衡将大大提高调整成本,
最后作者谈到了政治挑战,这里描述了中国的政治格局特点, 中央,地方和民营企业的关系, 不平衡主要动力是低利率, 货币汇率低估和生产要素定价偏低, 这些是中央控制的权力,一旦实施可以跨过地方政府的影响, 可以影响私营企业,特别是地产企业的行为。
想读懂作者的主题意思,并不需要有太专业的金融知识,本书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人民币汇率、价格调控等几个宏观角度阐述了与中国经济增长再平衡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为什么在房价调控上与政府唱反调,以及未来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从依靠消费拉动(以上都是本书的观点),话题又会回到国民收入增加问题上,通读正本书,其间的关系结合历史数据的直观展示,理的都还算清晰,值得一读。
在书店买了这本书,觉得外国人写的可能会比较靠谱,回家一读大呼上当!
首先说下LZ的从业经历,2010年初就职中国最大的一家钢铁厂。2012年初转行进入投行业。
第23页“中国会发生产能过剩吗” 一章节, 其中举例“2008年年末,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能力在1亿~2亿吨之间,按百分比计算就是15%~30%。仅这个估计的过剩产能就已经大于位列中国之后的另外两个世界最大产钢国韩国和日本的钢铁产出” 紧接着作者比分一转“不过,这个分析未能充分考虑中国钢铁消费当量的增长速度,2000~2008年年增长率超过15%。2009年和2010年中国的钢铁消费当量分别猛增至1.57亿吨和8500万吨。简而言之,2008年年末呈现在外国观测者眼前的大规模过剩产能其实在2010年之前就被吸收殆尽”
真拿读者当SB啊,还是作者是SB,拿2009年和2010年的钢铁使用量去抵充2008年的钢铁产能过剩量!你怎么不去和1998年比啊!2008年九月份启动四万亿计划,2009~2010是全国工程一片红火,钢铁消耗量能不涨么!你怎么不算算09年10年钢铁生产总量,比08年末又高出一大截。
还好我从那家钢铁公司跳出来了,今年他们的日子很难过,工资福利、出差频度大幅降低,产能过不过剩瞎子都能看出来。
其他地方还有很多操蛋的地方,就不一一评论了。
尽然大家这么捧场我就多写一点。
这书越看越觉得是官方养的宠物经济学家写得。很奇怪居然出自洋人之手,具体什么原因咱们且不深究。先看看我列出来的都没有道理。
整本书充斥着这样的句式“虽然批评人士称,但是实际情况是”这类的句式,不是说批评党国经济举措都是好的,而是此书是站在唱红中国的立场上的,处处为党国开脱。
其中夸耀中国ZF建设高铁对振兴中国经济的效果显著,详见P33
国人应该都知道高铁的负面作用,以及其中巨大的腐败问题,彻头彻尾的外国货却被硬生生的打造成了“具有中国知识产权”。
失衡的中国经济增长及其拯救
评《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当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还在争吵不休的时候,更多的人已经厌烦了这种争吵。当然,对于关心中国经济的人来说,更明智的办法是平静下来,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经济增长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将其放到世界经济的平台上考虑下一步的战略规划。这本《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是用一位美国人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经济的成果,或者说是“第三只眼睛”看待中国经济增长的得失。由于是中立的研究机构及研究学者,书中没有任何的偏袒,对于中国政府引导中国经济走出危机进行了正面评价,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毫不客气的批评。这个客观公正,也许是本书的最大亮点,也是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最好的注解。
由于中国近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特别是在经济危机中的优异表现而举世瞩目,各国政府智囊和研究学者纷纷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情况,但因为“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因,很多分析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从研究一开始便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现象与问题,给读者也带来了一定的蒙蔽。即使是中国内部的学者或专家,因为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清楚,上至政府官员、专家,下至民间学者、普通老百姓,同样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有着各种切身的体会和不同角度的看法,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会代表一些集团或者阶层,而难以把事情看透、把问题说清。虽然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对于中国的经济问题,我们还想听一听比较客观的看法和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可以算得上一本好书。
说是客观,主要原因是作者尽量引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说话,运用经济学知识进行分析,而不增加过多的自我判断和预测。对于援引的大量数据,从经济增长要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去分析;对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从一个研究学者的角度去推理和分析。对于近年来的金融危机,作者首先肯定了中国政府在危机应对中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判断:这种临时性调整的政策,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失衡”。作者进一步提出:在未来的经济改革中,如果不对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外向型经济进行调整,从增加国民收入入手振兴国内经济,这种“失衡”势必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我们自己的事情,应该是我们自己最清楚。当我们说起中国经济增长特别是今年的中国经济情况的时候,我们回想起什么?从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所说的“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可以看出大国总理对于问题认识的深度,以及对于改革迫切性的肯定。国内学者吴敬琏对于“上交所如赌场”的定性,也反映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成熟,一些行政手段的过多干预。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仅仅是一项房地产的奇迹性增长,对让其苦不堪言,其对于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的合谋更是痛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政府对其又很难有实际的举措来制止。这些事情在于中国人来说,可能容易引发出一些带有情绪的语言,但是在这本书中,却是没有。
2012-8-31
尼古拉斯•拉迪所著《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以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为切入点,引入中国经济应对危机的处置措施,并继而转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转型的讨论,同时在全球视角下讨论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深刻影响。最后,该书从政策决策层分析,讨论中国政策实施的幕后因素。通过翻阅全书,个人感觉,尼古拉斯•拉迪作为长期关注中国经济问题的一名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所著《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数据翔实,资料充分,虽非严谨学术专著,但本书却仍可为经济学人参考,并可为官员乃至普通读者提供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有价值的概论。
个人认为,作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中国政治经济问题极为熟悉,这也是作者区别于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其他国外经济学家显著优势。作者在分析中国应对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之时,对于中国政治体系快速理性的连续反映大为赞赏,而非纠结于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不完美。在讨论中国发展不平衡的根源时,作者以温家宝总理“中国的经济增长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为主轴,从消费支出分析法、生产分析法、收入分析法和储蓄——投资分析法四种方法全面评估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印证了中国经济高度不平衡,现有经济模式下增长不可持续。继而,作者主张实施综合政策,即主要依靠国内消费来实现经济增长,并提出财政、金融、汇率和价格政策四种可能的政策方向。在这一问题上,作者的这一观点并非独创,而是很多专家学者一直以来的倡导,但作者详细的数据和政策演绎分析使本书的分析逻辑和论证十分清晰。
本书以经济问题为切入点,在分析经济决策时,涉及高层的政治决策过程和地方及各部分的执行过程。然而,个人感觉,本书在这一问题的阐述过程中,采取一种点到为止的方式,而没有剖析深层次的症结。如“尽管中国最高领导人了解经济再平衡的症结,但他们同样甚至更加重视维持低通胀、确保非农就业率稳步增长来维护政治稳定”、“还有一个可能阻碍更加积极的经济再平衡计划的因素是,中央一级的良性意愿和经济政策在下级行政机构那里经常受到地方领导人的阻挠,这些人有自己的政策偏好和目标”。毋庸置疑,这些问题是困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问题,但作者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并没有展开,而是选择绕过。这可能是本书的一个不足之处。个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根本途径还是系统深入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小政府、大市场,终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之路。
这是一本少有的能从世界宏观经济谈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过去10年间中国经济在各种不平衡问题中,如何利用政策平衡或者发展未来经济。
2007年年末爆发而来的经济危机,制定的经济政策甚至影响到了2012年各国经济的发展。
早在2010年,已经贷款买过房的朋友就会偶尔对我们抱怨,存款准备金率又上调了,这意味着他每个月要用更多的费用来偿还贷款。像这样的朋友肯定不在少数。早在2008年,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就推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对中国政府而言,目的是在金融危机时,也能够保持逐年的经济增长率;对民众而言,在政府一系列的措施之下,是更多的人能够付更少的利息贷款或者抵押贷款买到房子。因此,08,09年政府的房产经济推动了很大一部分人买房购房,这也一方面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经济危机时期,欧美的证券价值暴跌,很多的金融机构、公司、家庭都留下了资产负债的巨大缺口,最后不得不通过股票减持和政府大规模资金注入来弥补。而中国经济依旧在金融危机时期逐年增长。这是由于中国与欧美很多国家的人口发展、储蓄习惯、消费习惯等的差异分不开的。
在很多发达国家,家庭负债与可支配收入都达到了100%以上,而在中国,这个比值才达到30%左右。而中国家庭受政府贷款政策的引导,家庭贷款已经出现了大幅度增长,推动了09年和10年的消费。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欧美国家的次级贷款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很多家庭还款违约、拒绝还款,都给他们国家的经济造成了负面的冲击。而在中国,国务院通过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降低买房首付比例等方式缓解了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甚至还是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但2008、2009年针对金融危机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就无后顾之忧了么?如上文提到,2010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6次,2011年,又上调了6次。在08,09年受到政策鼓励买房的中国人,将在金融危机过后的初期每月偿还更多的贷款。为了缓和金融危机在08、09年左右的投资产能过剩,在这个人口庞大、各种企业高速发展的国家也许仅仅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就能够被吸收,也许会给国内经济带来更多的金融泡沫,也许会导致很多的民营企业难以生存而垄断行业越来越庞大的现象,这都需要政府、人民群众时刻调整步伐,来应对这一状况的发生。
08,09年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热钱的流通,会不会使得在2012年以后再次爆发中国的银行贷款危机?如果贷款的重担始终在增长,也许到头来政府将要承担部分的债务,而来自社会的偿债能力是难以判断的。
事实上,中国的当务之急并非讨论如何赶超,实现强国梦,而是如何挽救。官方经济学界常夸耀的数字有两个---GDP名列世界第七,GDP增长速度世界第一。但人均财富落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不争的事实,而收入不平衡在这个国家愈演愈烈。
财富就是滚雪球,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有钱的拿着钱移民,或者寻找更好的投资方式,购买国内外的房产,自己开公司等;没钱的欠着银行的贷款,而找不到一个比较好的规范化的投资渠道。
物价增长,养老金支出增加,交通费增加,虽然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一味增加工资奖金、扩大福利,旨在用高收入、高福利来换取民众的支持,但国家财政和企业积累是不是已经不堪重负了?
中国的事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吃穿住行,都是一连锁的经济效应,是曾经和未来的映射,眼光放长远一点,看看周围的变化,听听长辈们的唠叨,再了解一点历史和时事。尽管国家宏观经济还有很多问题,但是生活的进步是每个人都能够看到的。。
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福利增加都是靠人民劳动创造出来,也许只有美国可以靠政治,经济,宣传,军事,贸易的优势让别的国家替它买单,比如上个世纪的经济腾飞中的日本。但是,没有人会帮我们买单,我们也需要警惕变成替人买单的第二个日本。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衰退、欧债危机、跨国集团破产……全球经济进入了让人担忧的境地。国际国内对经济问题的关注热情空前高涨,对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对当下经济困境的对策等不断出炉。《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这本新书在众多预测类新书中略有不同,作者尼古拉斯•拉迪没有用预测、拐点、转型、崩溃等袭人眼球的词汇,而是立足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对策,分析了当下中国的经济形势,为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做了专业级别的诊断。
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尼古拉斯•拉迪有足够的资本。美国《国家周刊》这样评价他:“在中国问题上,尼古拉斯•拉迪可以做任何人的导师。”尼古拉斯•拉迪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在华盛顿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并为中国经济学界重视。他不同于国内的经济学研究专家,也不同于美国政治学领域的专家,他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数据出发,这在他的新书《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在本书第二章,“本章材料多为技术资料,枯燥乏味,但很重要。经济政策要对症下药,如果对潜在问题的诊断错了,那么药方基本上没有价值。”
与众多质疑声音不同,尼古拉斯•拉迪对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对策给予了较高评价。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固然不是完美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对金融危机做出了快速理性的反应,创造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尼古拉斯•拉迪用了手段多样、精心策划这样的字眼来评价这些举措。经济刺激计划让中国成为最早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复苏的重要经济体,在美国、欧洲、日本及其他很多发达国家出现严重下滑的同时,中国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9.2%,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9.6%。
尽管开篇即对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大加赞扬,但是,中国经济的不平衡一直是尼古拉斯•拉迪强调的重点。他引用温家宝总理对中国经济的著名论断——“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借以佐证自己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论述。尼古拉斯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表格,对中国的生产、收入、消费、储蓄—投资状况逐一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高度不平衡,现有经济模式下增长不可持续。”“平衡”、“可持续”,恐怕是近几年讨论经济问题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了。尼古拉斯从专业数据分析的角度,向人们证实了这一点。问题的确存在,且不容乐观和懈怠。
在“给出药方”这一步骤中,尼古拉斯首先提出了解决不平衡的第一个手段——财政政策。他提出要减少个人税收,增加政府在卫生、教育、福利和养老金等方面的支出,提高国有企业上交给政府的分红等财政政策。其次,他提出要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这才是实现经济平衡的关键所在。他一针见血的指出:金融改革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引入复杂的金融工具,也不是加速开放资本账户管制,更不是拓宽外国金融服务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渠道,而是最简单的一点——政府停止重新确立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在这一点上,尼古拉斯重点分析了全民瞩目的房地产过热现象。
尼古拉斯指出,中国人对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并不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结果,也不是住宅拥有率快速增长的结果,而是因为房地产投资成为民众最喜爱的投资类型。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银行存款的实际回报下降幅度非常大,在2004-2010年,房价平均实际涨幅比一年期存款平均实际收益率高出4.9%。在房地产过热可能导致的风险方面,尼古拉斯直言不讳:如果未来某个时刻,房产不再是中国人的首选资产,那时房产投资的剧烈萎缩显而易见,那么,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将是不可避免的悲剧。除了对房产投资的分析,尼古拉斯也对人人民币升值、价格改革、工资上涨等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为一个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的言论举足轻重。他对中国近年来的政策,尤其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论述,并分析了中国经济不平衡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他的观点必将引起新一轮关于中国经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讨论。
主要行业房地产,剥削百姓。早些时候,中国精心制订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意味着:中国将在经济和金融发展异常强劲的情况下度过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主要行业房地产,剥削百姓。早些时候,中国精心制订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意味着:中国将在经济和金融发展异常强劲的情况下度过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
我就喜欢看反面的评论,请问lz其他操蛋的地方是什么?
请楼主继续。
多谢直率而有数据的评论。
完全不同意
挺有道理的,不过未来中国的收入分配应该会有所好转。像你说的财富滚雪球的情况应该能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