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间舞蹈-民俗文化

李北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李北达  

页数:

214  

字数:

100000  

前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内容概要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民间舞蹈》,运用科学的方法论,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描述,把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理论融入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详细介绍了中国民间舞蹈风俗。

作者简介

张北达,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中国满族舞蹈研究会副秘书长,东方乐舞交流学会秘书长。现主要从事民俗与民间舞蹈研究和满族舞蹈的挖掘整理工作,从事北京舞蹈学院武术与舞蹈的比较课题研究、民俗民间舞教学研究和武舞教学研究。著有《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等。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领你认识民间舞蹈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舞蹈第二章 带你了解民间舞蹈 舞蹈的本体特征与审美 民俗和民间舞蹈 舞蹈常识第三章 帮你解读民间舞蹈 如何赏析原生型舞蹈(土风舞蹈) 如何欣赏创作型舞台民间舞 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的比较 “漫步”河北地秧歌和满族秧歌写在后面的话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同是狮子舞,但是各有各的特点。 赞狮。其特点是舞狮前,唱上一段赞词(吉祥话),狮子就根据赞词内容而舞。有的则先舞一段停下来,人再出来唱一段,这种形式流行于湖南地区。 手狮。南京市江浦永宁的手狮舞在表演形式上很有特点,通常流行的舞狮都是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身狮尾,两人密切配合,协调动作。永宁手狮舞则不同,每只长约1.5米,重约2.5公斤,用竹编骨,以麻布和彩丝扮成狮子模样,撑以木棒,单人舞于手中,可独舞,可群嬉,以多为胜。在鼓乐的指挥下,一二十名身着太平装束的表演者手舞狮子,高声同吼,穿梭打斗,奔腾跳跃,翻滚逗乐……在技巧动作上,有“二狮抢球”、“八狮串并”、“群狮震吼”、“蛟狮盘柱”等。演出时唢呐、盘笙伴奏,击以锣鼓,气氛热烈,场面壮观。这种手舞狮始于太平天国时期,是江浦县永宁地区老百姓与太平军官兵在生产战斗之余的一种文娱活动形式。当时永宁、大桥两乡镇为太平天国屯兵扎营主要基地。1981年在江浦县地名普查时,这一带尚有带“营”字的自然村名20个、自然镇名1个、行政村名2个。1992年,江浦县文化馆朱协丰等同志下乡采风时,在永宁镇大营行政村(又名朱家营)发现了几近失传的手狮舞。这种形式还流行于安徽、浙江、上海一带。手狮舞的表演方式有多种,既可在舞台表演,也可在广场演出,还可在行进中表演,几个一组,编成方阵,边走边舞,起伏有致,进退有序,颇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火狮、硫磺狮子。其特点是口中能喷出长长的焰火。四川、江西、河北、安徽等地,均有这种形式。安徽的火狮子是用竹、布扎成狮子,狮身燃着蜡烛。

后记

写在后面的话 接到这本书的写作任务,我一直忐忑不安,不知是否能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很重,而且时问又很紧。但在马盛德老师的鼓励下,我仔细地梳理了一下这十几年从事民间舞教学的实践经验,从中找到了这本书的切入点。同时,受我恩师资华筠先生的指点,在“舞蹈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我运用科学的方法论,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描述,把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理论融入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我要感谢娄影、高雅、苗芳菲、王珏、吴潇潇、郭团团、张硕、张琼等同学,是她们在非常繁忙的学习之余,帮我收集资料,打印、校对文稿。 另外我要感谢在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中时时处处关心和爱护我的老师康玉岩先生,他把辛苦收集回来的照片无私地拿出来,任我挑选。我的云南的朋友也提供了丰富的照片资料。 希望这本书能对读者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编辑推荐

《民间舞蹈》编辑推荐: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舞蹈是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56个民族的舞蹈,风格迥异、各具特色。舞蹈是生活的反映。在我国广袤大地上流传着的各民族舞蹈,都与其生活劳作、信仰习俗息息相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民间舞蹈-民俗文化 PDF格式下载



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应该说,这是一本通俗的民俗读物,不属于高头讲章的那种。我购买了这套丛书的很大部分,觉得很有价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