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村四荒资源开发与利用

王勇浩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王勇浩  

页数:

150  

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的基本保证。  为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决定,将已开展三期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由城市全面拓展到农村,“十一五”期间计划在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村委会开展农村图书室援建和读书活动,使两亿多农民由此受益,让这项造福城市居民的民心工程同时也造福亿万农民群众。中央领导同志对此十分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发展中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开展图书室援建和读书活动,为亿万农民群众送去读得懂、用得上的各种有益书刊,对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满足农民全面发展的需求,将发挥重要作用。对这项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活动,要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内容概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书屋”共分10大类、1000个品种。这些图书几乎涵盖了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书屋”用农民的语言、农民的话,深入浅出,使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就能读得懂;“书屋”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农村生活的实际,贴近农民的文化需求,使农民读后能够用得上。 本书为“书屋”当中的一本。它介绍了农村四荒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四荒资源概述,四荒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分析、运作机制、产权问题以及四荒资源治理开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四荒资源概述 一、四荒资源现状 二、四荒资源开发潜力及预期效果分析 三、四荒资源开发的原则 四、四荒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第二章 四荒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分析 一、发展种植业 二、发展养殖业 三、发展加工业 四、建设生态农业 五、发展农业现代化第三章 四荒资源开发利用的运作机制 一、“公司+农户”式运作机制分析 二、庄园式运作机制分析第四章 四荒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产权问题 一、产权的含义 二、四荒资源的产权特性 三、四荒资源产权安排的基本原则 四、四荒资源产权的初始安排 五、四荒资源产权的流转第五章 四荒资源治理开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金融支持服务 二、技术服务体系 三、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四荒资源发展种植业应发扬的优势  四荒资源发展种植产业的优势是明显的,是开发利用四荒资源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作物全部为绿色植物,基本无污染。四荒资源大面积分布在广大山区,属于纯农业地区,基本没有现代工业,即使是施用的肥料,除部分基肥和追肥为化学肥料以外,大部分施用农家肥。所以,果实基本不含污染性元素。其二,作物品种好,营养价值高,有利于人体发育和健康。四荒土地所生产的各种作物果实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尤其是氨基酸、赖氨酸及各种维生素。这些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的甚至可以防病、抗病,食用后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其三,果实品质好,色泽美,味道香,口感好,适合于我国大部分人的胃口和喜好。其四,成本小,价格低。由于山区劳动力廉价,劳动力成本不高。再加上总产量很大,而销售不畅,产品相对过剩,所以价格低廉。  2.四荒资源发展种植业应克服的劣势  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四荒资源发展种植产业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我们要加以克服。劣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这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业产品的果实形状小,品种老化。由于市场、科技、管理信息和人才的限制,种植品种老化,多年一贯制。再加上干旱缺水,土壤贫瘠,高新科技含量极低,所以果实生长养分不‘足,后劲较差,造成形状很小,品质较差。其二是单产低,果实不饱满,千粒重较轻,单株产量小,单位面积产量低。其三是品种杂。品类多,数量分散,形不成规模优势,市场占有份额不大。其四是品种落后,受益周期长。主要表现在林产品上,果类都是老品种,品质严重退化,销售也没有市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农村四荒资源开发与利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