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民企业家30年发展历程

马晓燕,王全行 编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马晓燕,王全行 编著  

页数:

190  

内容概要

本书为“新时期新型农民自我教育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农民企业家30年的发展历程。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农民企业家诞生;新型农民企业家的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企业家21世纪发展战略等。本书可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个体户:中国农民企业家的摇篮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个体、民营经济时代 二、小岗村包产到户:播下个体、民营经济的种子 三、关于“雇工”问题的大讨论 四、个体户:中国农民企业家的前身第二章 中国农民企业家诞生(1978~1992) 一、农民企业家产生的政策环境 二、乡镇企业及其领路人 三、自主创业型农民企业家 第三章 参与角逐(1992~1996)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冲越险滩 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一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三、微利时代——农民企业家的经济环境 第四章 机遇与挑战:铸就新型的农民企业家(1997~2008) 一、世纪的机遇 二、新世纪农民企业家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铸就新型的农民企业家第五章 新型农民企业家的素质培养 一、企业家人格素质的培养 二、企业家现代意识的培养 三、企业家形象的培养 四、企业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六章 新型农民企业家21世纪发展战略 一、创新战略 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三、强势的品牌战略 四、市场竞争和营销战略第七章 农民企业家30年发展的总结与期盼 一、农民企业家及其个体私营经济的历史贡献 二、中国新型农民企业家发展路径 三、总结与期盼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三)银行和企业家携手政策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农民企业家的经营环境也有所改善。国家相关部门为农民企业家的发展开创尽可能好的条件。比如,国家试图改善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努力拓宽农民企业家的融资渠道。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在中国从来都没有理清。而民营企业和银行在以前可以说没有多大关系,至少不是对等的合作关系。在发达国家,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发达国家的银行大都和中小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中小企业在筹建阶段,除了向个人投资者出售未上市的股票筹集资金外,还可以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并从政府的中小企业局得到政策性贷款和融资担保。企业开业后,除了能继续得到中小企业局的贷款外,还可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日本政府从1954年起先后通过十几部法律,将中小企业置于国家政府支持的地位。日本的地方银行、互助银行、信用金库就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建立的多层次的金融体制。法国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做法同日本有一些相似之处,大众信贷集团、互助信贷集团和农业信贷集团是法国面向地方中小企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三大信贷集团。中国缺少这样的专门银行来支持中小企业,但地方上的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依赖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由于地方上中小型企业多,数量大,中小企业就成为银行的基本客户群,特别在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坏。


编辑推荐

《农民企业家30年发展历程》是新时期新型农民自我教育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农民企业家30年发展历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