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常美国

沈宁 龙门书局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龙门书局  

作者:

沈宁  

页数:

248  

字数:

125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有一次,我在丹佛市中心的马路上漫步,无意间看到路边的一栋办公楼的墙上,刻了一行英文字,译作中文就是:楼房构造一座城镇(town),人民建设一个城市(city)。于是我想,一个城市如此,一个国家岂不也是同样。  国家不是指一片土地,不是密布的街道,也非林立的高楼,更非高高在上的政府。国家是土地的开垦者,是街道上行走着的百姓,是出入高楼的男女,是选择政府的大众。国家就是人民。  了解一个国家,不是看看那块土地、走走那些街道、住住那些高楼就能够做到的。了解一个国家,必须要了解那些土地开垦者的辛劳往事,那些在街道上行走着的百姓的日常生活,那些出入高楼的普通男女的喜怒哀乐,那些选择政府的大众的意愿和感情。  这三本书所想写的,就是美国人,以及他们如何构造那个国家。  小时候读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四个盲人听说来了一头大象,就赶过去想知道大象长什么样。第一个盲人摸到大象的牙齿,说大象就像棵大萝卜;第二个盲人摸到大象的耳朵,说大象就像个大蒲扇;第三个盲人摸到大象的腿,说大象就像根大柱子;第四个盲人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大象不过像条草绳。  一个国家比一头大象复杂得多,若要全面、准确、透彻地了解美国,非常困难。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多种族、多文化交互融合,需要细心分辨。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家,政府结构、司法制度、社会意识、教育体系,都与中国完全不同。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各级政府对金融环境、工商农牧等的市场调控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全民选举、市民决策、做官服役,不在其中无法想象。美国是一个自由国家,谁都可以随时讲出自己想讲的话,谁都必须尊重别人讲出的话。  我写这三本书,并非要写成美国百科大全,也没想编美国社会历史文化教科书,更不敢试图做有关美国的学术论著。在这三本书里,我只就自己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了将近三十年的一些个人经验,以及经过阅读、观察、访问等得出的一些心得体会,做稍许的归纳和总结。既然是个人所见所闻,不免只是盲人摸象、挂一漏万,也不见得完全客观,甚至可能不够准确,经不住求全责备,不过一家之言而已。  古话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只选择听取一种声音,只选择听取自己愿意听取的意见,不论是肯定或者否定,都不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事物的真相。美国总有一大批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和媒体人士,夜以继日地严厉批评自己的国家和政府。美国社会存在许多问题:医疗保险制度不公平、汽油价格不断攀升、政治体制充满漏洞、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等等。虽然如此,但我常想,美国从殖民地独立至今短短三百年,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其经验、其教训、其错误,总还是有些值得研究和借鉴之处,至少是不容无视或者忽视的。特别是对于立志要把自己国家建设成世界强国的中国人,更加应该能够感觉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必要吧。  沈宁  2012年5月于落基山脚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浸染美国风情习俗近三十年,用比较纯正与全景的视角白描美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如“五花八门的社团”、“美式乐活之道”、“从厨房看公民意识”、“美国人的饮食观念”、“美国心脏地带的生活秩序”、“热爱健身的人受尊重”、“美国驾照制度的灵活与严谨”等,涉及栖居之地、乐活之道、民风人情、饮食运动、穿衣出行等诸多方面,大情怀小细节地勾勒出一个日常化的美国模样,并提供了零距离感受、了解美国地道生活的真实素材。

作者简介

  沈宁
  蒋介石文胆陶希圣之外孙,民主人士沈钧儒之侄子,著名翻译家沈苏儒之子。美籍华人,曾任“美国之音”新闻主播、美国联邦空军军官学院教官。先后出版了《美国十五年》、《战争地带》、《商业眼》、《美军教官笔记》、《点击美国中小学教育》,长篇小说《百世门风》、《刀口上的贵族》(原名《唢呐烟尘》)等。他的作品被誉为是“目前为止新移民文学中表现美国社会最真实、最全面的力作”。
  在海峡两岸各华人报刊,如《十月》、《书屋》、《小说选刊》、《译文》、《东方早报》、《少年儿童研究》、《海外文摘》、《今日中国》,以及香港《明报月刊》、台湾《联合报》、北美《世界日报》等,发表众多随笔散文及小说等作品,并开设专栏,积极推动两岸三地华人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向国内介绍美国社会各种信息。近年在美国丹佛地区,多次获邀为美国地方团体和地方政府做演讲,介绍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增进美国有关机构和美国大众对中国的了解。

书籍目录

自 序
舒适的栖居之地
美国掠影
美哉,落基山
与科罗拉多的缘分
西部牛仔
我爱我家
绿色山庄
“逃离”大都会只为天高云淡
美国心脏地带的生活秩序
逛书店,享受图书馆
生病不发愁
水火无情,保障有情
美式乐活之道
五花八门的社团
欢喜节日欢喜过
有滋有味过日子
爱唱歌的美国佬
这里的人际不复杂
落基山下的乡亲们
我的邻居
美式快乐
无私的平民英雄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
美国奥委会的丑闻风波
关于吃的那些事
入乡随俗尝奶酪
美国人的饮食观念
晚餐吃什么
从厨房看公民意识
肥胖症的元凶
运动并健康快乐着
美国奥运的全民性
体育训练,只为培养孩子素质
热爱健身的人受尊重
美国人着装的门道
穿正装还是休闲装?
聚会应穿着保守还是扎眼?
欧洲人的优雅精致,美国人学不会
在奥特莱(outlet)买衣服有猫腻
行在美利坚
汽车,美国人的另一条腿
灵活又严谨的驾照制度
开车、坐飞机还是坐火车?
后记

章节摘录

  美国的版图呈倒立梯形,上宽下窄。北与加拿大接壤,南同墨西哥为邻。西边是弧形圆拱的太平洋沙滩,隔海是亚洲。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等都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名牌大学,好莱坞影城,迪斯尼乐园,都在西海岸。东部则为曲线丰富的大西洋海岸,与欧洲相望。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都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常青藤大学,百老汇戏院,华尔街,都在东海岸。  美国国土面积跟中国国土面积差不多,但山地远没有中国那么密集。美国总共只有两大山脉,一个是紧靠东岸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南北走向,经过新罕布什尔、佛蒙特、纽约、宾夕法尼亚、马里兰、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田纳西、佐治亚等州。另一个是邻近西海岸的落基山,也是南北走向,贯通蒙大拿、爱达荷、怀俄明、犹他、内华达、科罗拉多、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等州。而在这两大山脉之间,则是广阔富饶的大平原,平原中心从北向南流淌着漫长且支流密布的密西西比河,它灌溉着美国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这里是美国的心脏地带,也是美国主流社会之所在。  如今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特区,到处可见黑皮肤或黑头发的人,但有数字统计显示,包括黑人在内的少数族裔人数至今只占美国总人口的20%,其中亚洲人占美国总人口的4%。目前,居住在美国境内的3300多万外国移民,多数持有绿卡,他们只算旅居的外国侨民,没有选举权。  虽然美国的少数族裔公民和外国移民人数不多,但都集中在东西海岸几个大都会城市里,密度很大,这经常令不知内情的人觉得,美国似乎已经在“变色”。其实,美国主流社会景象远非如此,传统的欧洲白人后裔至今仍占美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继续主导着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然而,因为他们居住在美国东西部两大山脉之间的中部、西部及南部心脏地带,所以不容易被外国人了解到。于是,在许多外国人的心中,美国人就是好莱坞电影里所表现的形象,或者是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大都会居民的模样。其实,那些都是浅薄的误解,是盲人摸象的结果。  我于1983年夏天到美国,头一站是去艾奥瓦大学研究院读书,可以说艾奥瓦是我在美国的第一故乡。艾奥瓦州地处美国中西部,位于美国大陆的中心,代表着美国的主流社会。每届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共和两党竞选都从艾奥瓦州开始,借以估算美国主流社会选民对总统候选人的基本态度。80年代初在艾奥瓦那三年的经历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艾奥瓦州广阔的平原、安静懒散的小镇、茂密的玉米林、饱经风霜的美国人,以及美国人的友善与质朴。  从研究院毕业后,我应聘到旧金山的一所学校任教。艾奥瓦的美国朋友感到很惊讶,问我为什么要去旧金山?他们将纽约和加州称为“外国”,因为他们觉得纽约和加州不再保存美国文化,不再代表美国社会和美国人。真正的美国人所承认的美国社会和美国人,集中在美国的中部和西部,那里是美国的心脏地带(Heartland America)。  到了旧金山,我交上了新朋友,和他们谈起艾奥瓦人对加州的看法时,旧金山的美国朋友笑了,打趣地问我:“艾奥瓦在哪里?艾奥瓦算是在美国吗?”在他们眼里,只有纽约和加州才称得上是美国,其他地方都不算。他们觉得,好莱坞电影里表现的美国不都是以纽约和加州为代表吗?艾奥瓦不过是一块玉米地和养猪场。之前旧金山有一个案子,被告被判处坐牢20年,他请求法庭把自己发配到艾奥瓦去,以代替监狱服刑。  我在艾奥瓦读书时,这座小城非常安静和纯朴,在街边常能看到标有“运作正常,免费奉送”字样的沙发、桌椅、洗衣机、自行车等。谁觉得有用,可以随便拿走。所以,那时我经常捡路边的家具来用。曾经有两次因为沙发太大而车子太小,搬不动,沙发的主人甚至开自己的卡车帮我搬运回家。他很高兴地说,有人还能接着用他准备丢掉的东西,这太好了,不浪费。  在加州,好莱坞影视歌三栖明星芭芭拉·史翠珊,虽然走红了三十多年,腰缠亿万,但仍想出敛财新招,靠名声拍卖自己用剩的东西,从家具、衣服到瓶瓶罐罐,要价都死高。要说她贪婪,活像巴尔扎克笔下的守财奴吧,但她又是美国最有名的民主党人,每届总统选举都为民主党拉票,并自称是美国穷苦阶级代言人。而美国的一批穷人也最爱捧她,愿意拿自己那点血汗钱买她穿剩的袜子。  美国地域广阔,经济繁荣,种族繁杂,文化多元,生活自由,思想各异。要了解美国社会和美国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绝非在纽约或旧金山、洛杉矶三个大都会转两三个月,就能做到;更不是看四部好莱坞电影或读五本美国游览手册,就能当美国问题专家。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国内的朋友有想了解美国生活的,非读此系列图书不可。我在美国留居六十余年,看了沈宁的这套书,心头泛起一阵亲切感,特别是政治、经济、教育方面。  ——董鼎山(美国文学大使、国际笔会纽约华文作家笔会会长)    世人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多趋于表面,褒贬之辞多有言过其实之嫌。本书作者以其旅美近三十年之个人经历,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日常衣食住行之生活点滴作深入浅出的介绍,平铺直叙,足供欲了解美国软实力人士参考。  ——吴文津(前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    沈宁先生有将近三十年亲眼观察美国和美国人的经验,是一位信得过、文笔优秀的向导和评论员。他对于美国洞察和理解的细致入微,我作为美国出生的美国人,有时也会感到惊讶和钦佩。理解另外一个国家和它的公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书向中国读者展示一个真实的美国,有助于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善相处。  ——何立强(John Holden,前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前中国美商会主席)


编辑推荐

  朴实视角白描三十年旅美见闻,真实点击美国政治、教育、日常生活。零距离了解美国最宜读本,“目前为止新移民文学中表现美国社会最真实、最全面的作品”。  这本《日常美国:旅美生活随笔》里记录的,都是作者沈宁在美国的三十年生活体验,记录美国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没有虚构,也没有掩饰,就像落基山上的岩石一样原始、粗糙、坚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日常美国 PDF格式下载



   哦,这书本来读起来挺好的,可是最后一篇的一段话让我觉得写得不是很好。
  
   他写道:“近二十年来,美国国内航班的空姐,年纪越来越大,皮肤越来越皱,相貌越来越丑,态度越来越糟糕。我经常想,以后再出门,除非万不得已,还是开车为好,至少不必连续几个钟头,关在机舱里,躲都躲不开,看着那些空嫂空妈或空婆,心里难过。”
  
   我觉得,一个人了,如果自认为是中产阶级,就应该更深沉内敛些,不该拿女人的年龄和相貌说事。虽然人人心里可能都那么想,但写在书里,这太不礼貌了,
  
   而有些书的作者,则让人如沐春风。其内容并不如何丰富,甚至可称为略浅显,但却让人愿意继续追寻,譬如丰子恺,我虽然读的不多,但从建筑到美术,到个人传记,每读来都身心愉悦。
  
   恩,还是来说两句这书的内容吧,也是有写得好的地方的。
  
   1)他有一点说的挺对的,纽约与加州都不算平常美国生活。华裔人口11年约为12%,但大多数集中在纽约、加州及另几个大城市。所以到底美国是什么样子,即使在纽约及加州住过,也真不能太得意。但他的某些数字统计,则似乎年代久远,现在看来是并不贴切的。
  
   2)有个地方他说的挺逗的。哥伦布是意大利人,为了纪念他,意大利裔每年举行游行等活动,因为人多势众,向政府申请总是能够获批。而这边印第安人就也举行抗议示威活动,于是很是热闹。因为我最近在看点原住民的书,所以对印第安人的事情挺感兴趣的。一个民族的英雄,在另一个民族看来就是入侵者,书中常见就是“But the Indians could not know that the arrival of XXX would change their way of life forever.”诸如此类的句子。“forever”这个词透着凄凉、悲哀、无可奈何,再也回不去的感觉。
  
   原住民博物馆也好,自由女神观光介绍也好,都提到了荷兰人向印第安人购买曼哈顿的故事。大意是荷兰人欺骗了老实的印第安人,只用了24美元,相当于今日800美元的物品就换得了曼哈顿所在岛屿。但是我现在所看的一本介绍纽约历史的书又为荷兰人说话了,说是印第安人误会了,以为自己贩卖的是曼哈顿的使用权而不是归属权。原本印第安人也不住在曼哈顿,只是在这里渔猎而已,所以印第安人吃亏不吃亏今人无法真正感受,云云。但这书也承认,曼哈顿的出卖,两方后续争端不断。
  
   看了以后真觉得,历史是人书写的,一两句话似乎荷兰人的欺骗罪过就大大减轻了一样。但其实,明眼人一看,不还是荷兰人骗来了曼哈顿吗?铁的事实,得了便宜还要卖乖。
  
   所以再想这书里写的可怜的举牌子抗议哥伦布纪念日的印第安原住民们,就对他们充满了同情。“这里原是老酋长的国度啊。”
  
   3)关于如何找医生介绍的挺详细的。最近刚好我在找医生,刚好看到这段对美国的医生医院有了些新的认识。不过不再详叙了。
  
   4)书里提到泰坦尼克号中,许多男士虽然身价不菲,甚至可称富甲一方,但依然遵守礼让妇女儿童的美德,让后者乘坐救生艇,而不幸自身殒命。这点我有疑问,电影上不是写,救生艇是富人坐了吗,这些男人们真的做出了如此的牺牲吗?可这书里有举出的是真人真事,所以到底史实是什么,以后希望有机会能阅读相关的资料,多些了解。偏听则信,兼听则明,多一些声音总是好的。真理虽然可能早被历史掩盖,但事实本身可以让人更多思索。
  
   写到这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