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与共生
2008-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袁纯清
341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面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和谐社会的基点是“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是承认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社会的失衡与不和谐。 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汇聚期,甚至是风险期。这一阶段的具体特征包括: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同时这一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体制创新任务艰巨,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2)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而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压力增大。 (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而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4)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大量依靠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5)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不平衡的,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尚有相当大的数量,包括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子女入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在内的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全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任务繁重。 (6)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缩小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7)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同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9)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网络信息的影响日益广泛,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10)社会总体上安定团结,但是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各类犯罪活动和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依然存在,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 和谐与共生导论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谐,意味和睦相处;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遍及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区、社群、家庭等所有领域。和谐与共生之间是相通的,和谐共生就是要达到共生关系的最优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多样性不断发展,公平与效率有机统一,社会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各个部分之间实现结构均衡、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多样的,其运行机制和实现方式也是多样的。本书试图以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为起点,基于生物共生和社会共生的理论范畴和分析方法,对社会和谐的各方面内容的内涵进行分析,为和谐社会提供一种理论支撑,并基于构建各方面和谐共生关系的路径,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具体方案。 二 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的核心是应用共生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进行分析,为此,除了第一章是对共生理论基本分析框架的介绍外,后续各章是对和谐社会各个方面内容的具体讨论。根据社会共生理论的各种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本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下: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本书结合具体共生现象和过程对现实共生系统进行实证分析,对和谐社会各个方面因素进行较为客观地刻画和描述。在对不同共生体系的规范分析方面,本书分别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角度揭示了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理论上建立了共生的理论分析框架,判断和谐社会各方面建设的方向与不足。 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对于共生体系的分析,本书的历史分析重点回顾和评析了不同共生单元关系的发展过程,追根溯源地探讨共生的本质与历史演变。现实分析则更多关注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从共生角度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使共生关系最优化的制度设计方案。 理论分析与政策探讨相结合。理论分析是本书的基础。在理论分析部分,本书给出了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以指导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政策探讨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本书将共生理论应用于人与自然、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地区关系、民族关系、政党关系等11个具体问题的分析,目标就是要为构建这些领域的和谐共生关系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三 本书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在内容安排上,本书基本框架如下: 在第一章,本书首先对共生与社会共生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框架进行了介绍,指出和谐与共生之间的必然联系。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共生不仅是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可塑状态;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组织方式。共生的最高形态是互惠的对称性共生,和谐则是社会及自然界诸关系互惠对称的表现。从共生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和谐有助于我们坚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念,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角度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提高建设和谐社会的自觉性。 第二章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时期的“神化自然”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的“物化自然”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的“人化自然”阶段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人化自然”向生态文明时期的“生态自然”的转化阶段。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和发展,人类在不同时期面对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也不相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也在不断演变,经历了由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第三章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双向、互惠共生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持,同时社会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我国经济和社会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表现在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各组成部分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合理等方面。经济与社会的不协调影响了共生体系的利益形成,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长此以往必然会制约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共生界面改革入手,通过制度建设降低共生界面的阻力、改进共生体系分配特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对称性互惠关系,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章分析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关系,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很好地实现了我国不同所有制的互惠共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要坚持,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以实现从目前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向对称性互惠共生的过渡。 第五章分析了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在社会各种要素中,劳资双方是极为重要的一组要素,劳资关系的稳定、和谐直接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劳资关系问题逐渐凸出,劳资冲突事件逐渐增多,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从根本上解决劳资不协调现象,要求我们提高对建设和谐劳资关系重要性的认识,保持好劳资经济关系、劳资政治关系以及劳资文化关系中劳方与资方的平衡,促使两者共同发展。 第六章分析了城乡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城市和乡村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城乡之间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但是,我国当前城市和乡村之间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导致城乡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割裂,并由此带来了诸多社会矛盾。造成城乡二元格局的因素是多样的,有历史因素、制度因素和分配因素。弥补城乡之间被割裂的关系,构建和谐共生的城乡关系,必须从提高对城乡战略关系的认识、打破城乡分割制度、重构城乡分配关系等角度,实现城乡之间的充分交流和均衡发展。 第七章分析了地区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快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各地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共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作为一个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它们之间差距的形成既有共生单元自身的原因,也有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和信息丰度等方面的原因,是诸多因素日积月累、交互作用的结果。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型,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均衡发展是指不同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主要产业之间按照一定比例保持相对平衡的发展,它要求资源配置合理化、经济布局科学化、收入分配公平化。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实现各地区共生单元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八章分析了民族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从性质上说已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由于所处发展阶段的局限,当前民族关系中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这也是我们巩固与发展民族关系的政策取向。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第九章分析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前的两大阶级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分化,一些新兴阶层成长起来,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阶层正在发育成型。社会阶层分化必然产生各阶层之间对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乃至产生比较尖锐的利益冲突。社会是否和谐,最关键的是社会各阶层之间是否和谐,必须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全面兼顾和实现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章分析了政党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政党是政党制度的主体,政党关系是政党制度中最基本的关系,政党关系在国家政治社会的诸多关系中处于重要位置。我国的历史发展、基本国情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本章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党际和谐的本质与条件。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是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第二是既要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又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第三是既要重视做好民主党派的思想引导工作,又要真诚接受他们的民主监督;第四是既要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又要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第十一章分析了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国家和地区的和谐发展是国际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而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反过来又能够影响或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和谐发展的实现。在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浪潮的不断推动下,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联系更加频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得到加强,世界各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共生系统。然而,目前在这个庞大共生系统的共生界面上却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使得共生单元之间利益交换的阻滞加大,不利于共生系统的共生与繁荣。如何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十二章分析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社会共生理论的观点来看,这四者共同组成了一个共生系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的科学发展观,“四个文明”一起抓,这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举措。
《和谐与共生》试图以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为起点,基于生物共生和社会共生的理论范畴和分析方法,对社会和谐的各方面内容的内涵进行分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另一种理论说明,增强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并基于构建各方面和谐共生关系的路径,力求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共生既是自然的本质,也是社会的本质,正是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自然和社会处在同一个共生体中。各种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共生的规律演进的。
袁纯清,男,博士,湖南常德人。1977年就学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90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4月到2001年5月在北京大学从事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人民群众团体论》,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论振兴中小企业》、《论我国小型经济的体制转型》、《论我国小型经济的结构转型》、《金融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要注意两个关系》等。
导论1第一章 从共生看和谐8第一节 共生理论与社会共生8第二节 和谐理念与和谐社会26第三节 从共生看和谐30第二章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38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共生分析38第二节 人与自然共生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46第三节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50第三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关系55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共生关系分析55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64第三节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71第四章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共生关系81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探索之路81第二节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关系的共生分析90第三节 构建和谐共生的所有制结构98第五章 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的和谐共生关系103第一节 劳资关系的共生分析103第二节 劳资关系的不和谐现象111第三节 建立和谐共生的劳资关系118第六章 城乡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130第一节 城乡之间二元结构的现状130第二节 共生视角下的城乡关系现状138第三节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促和谐城乡关系156第七章 地区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164第一节 地区之间的“鸿沟”正在深化164第二节 地区差距的共生分析175第三节 构建和谐共生的地区关系184第八章 民族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195第一节 民族关系的共生分析195第二节 从共生看我国的民族政策209第三节 当前民族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213第四节 构建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223第九章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231第一节 现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231第二节 社会结构变迁的共生理论分析241第三节 社会阶层和谐共生的方向与保障244第十章 政党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253第一节 我国的政党制度与政党关系253第二节 政党和谐共生的基础分析259第三节 完善和谐共生的党际关系268第十一章 国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284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理念284第二节 和谐世界的共生分析294第三节 建设和谐世界307第十二章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关系314第一节 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的演进315第二节 “四个文明”之间的共生关系322第三节 “四个文明”共抓实现对称性互惠共生332后记340
三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改善共生界面 自人类步入文明时代以来,人总是在一定的制度体制框架内完成与自然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和分配。这些制度体制构成了人与自然形成共生关系的有介质共生界面。根据社会共生理论,社会共生界面是决定一个社会共生系统效率和稳定性的核心要素,决定了一个社会共生系统的效率特性、发展特性和分配特性。在生态文明阶段,改革制度体制这个共生界面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运用制度体制的利益分配功能,改善共生界面非对称分配因子,使其逐步趋向和接近于0,使人与自然共生利益的分配逐步朝对称性互惠共生方向发展,逐渐完善共生的动力机制;第二是通过制度体制改革,改善共生界面特征系数,减少共生单元进行利益和信息传导和交流过程中的障碍和阻力,减少边际利益损耗,从而提高共生效率,促进共生系统进化;第三是通过制度体制改革,改变共生界面对共生利益分配的选择方向,即在实现密度基本均衡的前提下,改善共生界面利益分配选择系数,使其趋向于0,共生利益的分配采取k选择规则,更多地将共生利益用于共生单元功能的改进,而非用于共生单元的数量增殖。无论从上述哪一个方面来看,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对建设生态文明都是至关重要的。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政策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和谐与共生》的核心是应用共生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进行分析,为此,除了第一章是对共生理论基本分析框架的介绍外,后续各章是对和谐社会各个方面内容的具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