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市发展报告
201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林宪斋,喻新安 主编
246
本书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河南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提出了河南建设低碳城市、创新城市、组团城市、开放城市及和谐城市的思路、原则和着力点,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书中从专题和案例相结合的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探讨了河南城市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对“十二五”期间加快河南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参鉴价值。
林宪斋,男,1955年生,河南省台前县人。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兼任《河南省情报告》编委,河南省《领导科学》理事会副理事长,河南省21世纪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曾主编《实现向强省跨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辞典》、《政治经济学》、《河南改革开放三十年》等理论专著;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改革报》、《学习时报》、《河南日报》、《新华社内参》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数十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经济、经济哲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喻新安,男,1955年生,河南省洛阳人,经济学博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重点学科(区域经济)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专家。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区域经济有序竞争与不合理重复建设有效防范研究》等课题20余项,出版《策论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系》等著作30多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新华文摘》、《中国工业经济》、《改革》、《中国改革》、《理论前沿》等报刊发表论文300多篇。
Ⅰ 总报告 1 河南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研究Ⅱ 分报告 2 河南低碳城市建设研究 3 河南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4 河南组团城市建设研究 5 河南开放型城市建设研究 6 河南和谐城市建设研究Ⅲ 专题报告 7 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8 构建河南城市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机制研究 9 河南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10 郑州市人口迁移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研究 11 提升河南城市软实力研究 12 河南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研究 13 河南城市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研究 14 河南城中村改造研究 15 加强城市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研究Ⅳ 案例 16 洛阳工业转型升级研究 17 安阳市节能减排研究 18 三门峡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19 商丘招商引资模式创新研究 20 漯河市食品工业集聚发展研究
(二)河南城镇体系发展方式 1.河南城镇体系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河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实施和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河南城镇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数量逐渐增多,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完善,城镇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实力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河南城镇体系也不断优化调整。三十多年来,河南城镇体系已由过去相对松散、互补性差、联系不强的城镇体系,演变成序列完整、层次分明、定位清晰、结构合理的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城镇体系。2009年,河南省有17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含省管济源市)、88个县城、50个区和904个建制镇,其中,特大城市2座,大城市7座,中等城市15座,全省城镇人口达到3758万,占全国城镇人口总数的5.8 %。 2.河南城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郑州作为核心城市的首位度较低。郑州市刚进入超大城市行列,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都偏小,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在河南省的城市规模结构中,大城市数量少,而小城镇数量多,城镇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协作,互补性不强,经济联系松散。三是城镇化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近几年,河南省城镇化快速发展,2009年城镇化率达到37.7 %,但是与全国46.6 %的平均水平相比,落后了8.9 个百分点,还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地区性差异明显,中原城市群区域和豫北、豫西大部分城市城镇化率较高,都超过了40%,而黄淮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四是城市之间职能分工不合理。近年来,河南省主要城市都突出自身优势、明确发展重 点、合理职能定位,形成了相对合理的职能结构。但是,由于地方利益驱动,河南各城镇的职能分工还不合理,专业化职能不够突出,产业结构雷同现象比较突出,从而造成城市间无序竞争,制约区域的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五是空间布局还不完善。目前河南省城市集中分布在豫中、豫西南经济带,而豫东地区缺乏大城市。豫北中部地区,以及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城镇发展较快,分布较为密集,而广阔的豫东和豫南地区城镇分布零散,而且多为综合性的农业小城市,经济基础薄弱,缺乏集聚和辐射能力。 ……